母親在看《牛車來去》時,我一直以為又是她經年累月看的那些莫名其妙用大嗓門講話、永遠不講細節,甚或緊追著時事跑卻沒有任何舖陳與總是神來一筆也不合邏輯的鄉土劇!跟編劇朋友聊起這劇,朋友說:「劇本還不錯,可以看啦!」平台上的集數早就上齊了,我還是沒有打開來看。
說起「台語」沒有人想開口說,或是無法成為戲劇上重要的一塊,除了政治因素在那個禁方言的年代被打壓以外,我想那類總是用著丹田發聲、舞台劇誇張演出的鄉土劇也得負一大部分的責任:究竟為什麼以台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人,都像是成天想要吵架,滿懷心機或不經大腦呢?明明台語在還沒有被禁用前,關於台灣的故事那麼多可以說,甚或像《俗女養成記》這樣大量使用台語的現代劇,為什麼就偏偏我們以台語為主要語言的戲劇,就只能看那些難以下嚥的內容?
看《牛車來去》,我彷彿回到我的童年時期,解嚴後的電視節目,有許許多多台語綜藝節目、戲劇,說著步調不怎麼快、城市還特別沒有什麼發展時隔壁鄰家發生的瑣事。與我經常用來聽「台語」的《紫色大稻埕》故事背景相仿,但沒有像《紫色大稻埕》那樣有個明確的主要人物,而是更一般的像從前聽到的、街坊鄰居的日常(我母親童年時期的日常)。
《紫色大稻埕》,三立很佛心,放在youtube,另一部年代往後拉一點也還不錯的台語劇《雨後驕陽》,台視也把它全部放上了youtube。(《牛車來去》的楊子儀也演了《雨後驕陽》,他另一部《天之蕉子》也還可以,續集就不行了XD)
那個年代的故事,撇開政治因素那些常被提及的日據時代,與很後來才解開封印的二二八事件,從小能聽到的故事,大概不外乎就那些:階級的不平等、男女的不平權,以及那些發奮向上或誤入歧途的⋯⋯多半也知道故事的走向,但卻沒有覺得「千篇一律」或是「老調重彈」的乏味,反倒是有種:過去那年代人與人之間的純樸情感,全都透過這樣的戲劇再次重現!(哪來的鄉土劇個個心懷不軌、處心積慮!)而在內心感到某種現代戲劇裡難得一見也難人可貴的溫暖。
依然記得馬如龍在《紫色大稻埕》裡曾經講出的「文雅」一詞,而格外覺得「台語」這個語言,不論是現代人用作於日常與人交談,或是能拿來闡述與表現自我內在的思想,都是個極為優雅的語言(而不是鄉土劇裡那種尖酸苛薄,當然也不是有些人特意以台語表現出的粗俗)對台灣來說,這個現在很多人急欲學習、保存與推廣的語言,不單單只是「台語不能消失」那般的搶救,而是這個語言對很多即使從小國台語夾雜環境長大的我們來說,它比見面三分情有著更柔軟的溫柔!
對比起現在追劇的風潮,《牛車來去》應該很難在眾多流行話題裡能搶到年輕人的目光(我相信我母親那輩的老人家應該很多人看。)但比起許多現代劇裡刻意又扭捏的台語經常讓人出戲,《牛車來了》著實將人拉回那個全台語年代的家庭日常、鄉鎮鄰里。
而讓人最意外的是,其實很多台灣演員,即使是年輕一輩的,台語都說得還算流利,並且是可以說來不彆扭,像日常與他人交談就會使用的語言(而不是為了演戲才學的,為了演戲學的,會有「演出來」的痕跡)只是劇本上沒有機會讓演員們用上這個語言。
台語是個極為優雅的語言,它的聲調在抑揚頓挫能好好使用的人,聽來會令人為之著迷。現階段有太多的詞𢑥因為沒有相對應的台語詞,以致溝通上會在大部分的語詞中夾雜著我們稱之的國語,而在戲劇的表現上,就多以將所有的語言轉換成「全國語」這樣的模式;事實上即使台語在九◯年代後出生的孩子都不大使用台語為主要語言,但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生活中還是會有非常多的台語使用。
若是戲劇反映人生,也許寫戲的人應該把大多數的日常都放回台語這個語言,不用很精細的每個詞都需要用到,但得要先把它放回去,才有機會讓看戲的人在日常能夠脫口而出這個現代許多人極力地想要保存的語言。
是說,鄉土劇的演員台語都好得不得了,是不能給他們好一點的劇本嗎?
P.S
我剛看完一半。話說Energy的阿弟我想好久想不起來他是誰!(安心亞劇中的先生)安心亞也跟藍正龍演過《阿嬤的夢中情人》也是大量台語的電影。
《牛車來去》/2023
編劇:李岳峰、徐慧琴、李怡慶、黃品瑄(協力編劇)
導演 :李岳峰、張志鴻
主演:安心亞、楊烈、蔡昌憲、米可白、楊子儀、游安順
圖片來源:《牛車來去》Facebook(這裡有很多台語教學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