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訊被罵可以告什麼?私訊罵人無法可管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私訊被罵」是現代大多SNS使用者都碰過的問題,不少人仗著網路上不需要使用真名,而且說什麼也查不到,就肆意妄為。這也使得「私訊罵人可否提告」成了相當熱門的法律諮詢問題。今天就來分享與使用社群網站私訊被罵有關的各種法律問題,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各位網友都能更清楚自身狀況是否能告,就算沒辦法提告,是否有其他方法能夠自救?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私訊罵人有成立公然侮辱嗎?

刑法第309條第一項

  • 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釋字第145號解釋

  本院院字第2033號解釋,既謂「刑法分則中公然二字之意義,祇以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得以共見共聞之狀況為已足」,則自不以實際上果已共見共聞為必要,但必在事實上有與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得以共見或共聞之狀況方足認為達於公然之程度
  所謂多數人係包括特定之多數人在內,此觀於該號解釋及當時聲請解釋之原呈甚明。至特定多數人之計算,以各罪成立之要件不同,罪質亦異,自應視其立法意旨及實際情形已否達於公然之程度而定。本院上開解釋,應予補充釋明。

 

  本條成立的要件除了罵人外,還要符合「公然」的狀況。這條文是為保護我們的名聲才出現,會受損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在外人面前丟臉、失去面子。而如果只是「私訊」罵人,這與兩個人關在一個房間內互罵沒兩樣,不會被外人聽到,也不會有名聲受損的問題。所以私訊被罵是不能提告公然侮辱罪的!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私訊被恐嚇能告恐嚇罪?

刑法第305條

  •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與侮辱不同,只要因為對方說出「出門給我小心點」、「找機會問候你父母」這類讓人身心懼怕的加害言論就會成立,沒被其他人聽到也無所謂。不過,這恐嚇內容還得特別注意,不是只要感到懼怕就構成犯罪,還得留意是否會帶來任何不利。像「小心我報警」、「再不和解我明天就去提告」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雖然很怕被告、被抓去關,但那也是有錯在先、合法的爭取權益手段,與沒來由地動用私刑、對人不利相差甚遠。故私訊恐嚇他人依然會成立恐嚇危害安全罪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私訊罵人主要還是以提起民事訴訟來請求損害賠償為主!

民法第184條第一項

  • 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私訊屬於密閉場合,被罵了也只有自己與對方看到,所以不會構成任何名譽上的毀損。言下之意就是無論被罵得多難聽,都不太會有刑事責任,告了不會留下案底。但畢竟名聲很珍貴,被罵的人通常難以任受這種奇恥大辱,即便沒有刑責,也還是會侵害到人格權。

  想提告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訴訟,必須自行至法院提告,警方不介入任何民事案件。雖然法律上沒有相關的賠償金標準,但通常這類案件的賠償金都不算太高,除非是社會地位極高的大老闆、公眾人物,否則普通小百姓的名聲在法律上真的不會佔到太多便宜。不過,對於想透過法律討回公道之人,花點訴訟成本來給對方一點下馬威,有時候還是很不錯的。加上打官司本來就是一件麻煩的事,即便最後訴訟結果不如預期,也早已給對方帶來壓力。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仗著私訊罵人不能告就傳訊狂罵,小心有罪!

刑法第304條第一項

  • 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雖然大部分社群網站與手機電話訊息都自帶封鎖功能,但對於某些「不嫌事大」之人而言,想說私下罵沒辦法告,不但照三餐發辱罵訊息打擾受害者,被封鎖了就再創一個帳號來罵,似乎不把對方搞到崩潰不罷休。尤其有些人因為工作性質特殊或擔心有緊急需求,晚上睡覺時不能隨便把手機關機或開靜音,根本沒辦法阻擋這些擾民又不堪入目的言論。

  雖然私訊罵人這件事本身無法提告,但罵得太過頻繁還打擾到他人生活,已經嚴重妨害正常使用手機的權利。其實這樣的情況已經觸犯了刑法第304條的強制罪了,刑責比公然侮辱還來得更重。如果被人傳訊息辱罵太多次、太誇張,可以提告刑法強制罪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好文推薦

avatar-img
53會員
302內容數
有婚姻方面的煩惱嗎? 想寫離婚協議書卻無從下手? 老公外遇不知道該怎麼用侵害配偶權來對付小三? 被監護權、探視權、扶養費弄得焦頭爛額? 孝親費到底要給多少才算合理? 不想為了遺產問題和家人兄弟姊妹撕破臉? 您所關心的問題,就由我們來一一為您解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律師咖啡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一般人來說,遇到法律問題可能這輩子不會有幾次,但是只要遇到都會讓人亂了手腳,畢竟法律制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非常冰冷,而且嚴格的法律制度對於許多人來說也非常難以親近,所以遇到問題多數人也都會不知所措,就讓這篇文章告訴你,遇到法律問題該怎麼應變!
根據統計數據,台灣幾乎每天都發生約1000起車禍(這還不包含沒報警無統計數據的案件),在路上隨機採訪,即使沒遇過給生活帶來不便的重大車禍,也多少遇到小擦撞。即便我們已經很小心了,也依然無法確保傷害不會發生。因此,平時就要有車禍求償的基本概念,以免發生意外時不知道該怎麼用法律來替自己討回公道。
在2020年,新北市金山區公所的FB粉專小編過勞死亡,家屬因此獲得了373萬元法院判決的國賠。判決書內提到,小編在2019年平均每個月加班80小時,前面七個月甚至高達85小時,並且他所經營的粉專讚數是新北行政區中的第一名,因此認為他十分認真負責,而且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狀態。
我們一般無法前去救災的民眾,則是積極尋找捐錢、捐物資的管道,希望也能助土耳其度過難關。雖然大多數救援團體和公眾人物都有呼籲捐助量力而為,且必須謹慎而行,但還是有些救人心切之人投入大量資金後才感到後悔。
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回到家,卻發現地下室車位被人停走了。而且還在按下機械車位升降按鈕時不小心刮到那台亂停的車,簡直讓人崩潰。現在那停錯車的車主不但沒有任何悔意,還要我負擔車子維修費,根本沒天理!
曾經有過明明都沒怎樣就被告的經驗嗎?有時候可能就只是忘了取貨付款就被告毀損、稍微提醒一兩句就說是恐嚇、在店裡摸了一下商品就遭咬定是小偷、按了兩下喇叭就被覺得在逼車、錢慢了幾天還就被認為是詐欺……因這些鳥事被警察叫去約談的情況不算少見,明明根本沒怎樣卻像罪犯那般進出警局和地檢署,甚至還有可能吃上牢飯。
對於一般人來說,遇到法律問題可能這輩子不會有幾次,但是只要遇到都會讓人亂了手腳,畢竟法律制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非常冰冷,而且嚴格的法律制度對於許多人來說也非常難以親近,所以遇到問題多數人也都會不知所措,就讓這篇文章告訴你,遇到法律問題該怎麼應變!
根據統計數據,台灣幾乎每天都發生約1000起車禍(這還不包含沒報警無統計數據的案件),在路上隨機採訪,即使沒遇過給生活帶來不便的重大車禍,也多少遇到小擦撞。即便我們已經很小心了,也依然無法確保傷害不會發生。因此,平時就要有車禍求償的基本概念,以免發生意外時不知道該怎麼用法律來替自己討回公道。
在2020年,新北市金山區公所的FB粉專小編過勞死亡,家屬因此獲得了373萬元法院判決的國賠。判決書內提到,小編在2019年平均每個月加班80小時,前面七個月甚至高達85小時,並且他所經營的粉專讚數是新北行政區中的第一名,因此認為他十分認真負責,而且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狀態。
我們一般無法前去救災的民眾,則是積極尋找捐錢、捐物資的管道,希望也能助土耳其度過難關。雖然大多數救援團體和公眾人物都有呼籲捐助量力而為,且必須謹慎而行,但還是有些救人心切之人投入大量資金後才感到後悔。
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回到家,卻發現地下室車位被人停走了。而且還在按下機械車位升降按鈕時不小心刮到那台亂停的車,簡直讓人崩潰。現在那停錯車的車主不但沒有任何悔意,還要我負擔車子維修費,根本沒天理!
曾經有過明明都沒怎樣就被告的經驗嗎?有時候可能就只是忘了取貨付款就被告毀損、稍微提醒一兩句就說是恐嚇、在店裡摸了一下商品就遭咬定是小偷、按了兩下喇叭就被覺得在逼車、錢慢了幾天還就被認為是詐欺……因這些鳥事被警察叫去約談的情況不算少見,明明根本沒怎樣卻像罪犯那般進出警局和地檢署,甚至還有可能吃上牢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對公然侮辱罪有什麼新闡釋?一起來瞭解。
Thumbnail
過去針對公然侮辱罪是否有違反人民憲法上的言論自由權實務以及學說上有不同的討論意見,而在今年4月26日,憲法法庭作出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認定了公然侮辱罪合憲,但限縮適用範圍,詳細解析了罪名的定義和適用的條件。瞭解何謂公然侮辱以及憲法法庭的判決理由,教大家在生活中如何避免觸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發私訊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包括不要在私訊中侮辱他人、不要持續騷擾他人,以及不能以報警或提告威脅他人。文章建議了一定要謹慎發訊息,避免觸法。希望藉由分享這些議題,讓讀者能夠謹慎因應相關情況。
Thumbnail
公然侮辱案件想要告贏需在背後多下功夫。確定是私下罵還是在有其他人的場合罵(只有後者才有機會告成)。提告前要確認證據充足並準備周全。
Thumbnail
  在這科技發達的年代,網路早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雖然網路方便,但隨之而來的犯罪問題也是越來越多。特別是「網路罵人」,除非沒有在用社群軟體,否則應該多少都有在網路上被罵的經驗。知道是誰罵得還算小事,萬一是在只有暱稱的線上遊戲或充滿假名的FB上被罵,連要告誰或向誰討公道都不知道。   也因為這樣
Thumbnail
如何在網路上面對匿名罵人的情況?本文提供了被罵的人提告的門檻低,但證據決定勝負,如何應對沒錄音證據的情況等相關建議。
Thumbnail
刑法包括《刑法》第309條的「公然侮辱罪」和第310條的「誹謗罪」。本篇文章聚焦於這兩條規定,並探討相關法條的現狀、爭議點和法律效力。文章還就相關案例進行了分析,顯示了刑法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網路時代侮辱和誹謗言論的影響力更為強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對公然侮辱罪有什麼新闡釋?一起來瞭解。
Thumbnail
過去針對公然侮辱罪是否有違反人民憲法上的言論自由權實務以及學說上有不同的討論意見,而在今年4月26日,憲法法庭作出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認定了公然侮辱罪合憲,但限縮適用範圍,詳細解析了罪名的定義和適用的條件。瞭解何謂公然侮辱以及憲法法庭的判決理由,教大家在生活中如何避免觸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發私訊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包括不要在私訊中侮辱他人、不要持續騷擾他人,以及不能以報警或提告威脅他人。文章建議了一定要謹慎發訊息,避免觸法。希望藉由分享這些議題,讓讀者能夠謹慎因應相關情況。
Thumbnail
公然侮辱案件想要告贏需在背後多下功夫。確定是私下罵還是在有其他人的場合罵(只有後者才有機會告成)。提告前要確認證據充足並準備周全。
Thumbnail
  在這科技發達的年代,網路早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雖然網路方便,但隨之而來的犯罪問題也是越來越多。特別是「網路罵人」,除非沒有在用社群軟體,否則應該多少都有在網路上被罵的經驗。知道是誰罵得還算小事,萬一是在只有暱稱的線上遊戲或充滿假名的FB上被罵,連要告誰或向誰討公道都不知道。   也因為這樣
Thumbnail
如何在網路上面對匿名罵人的情況?本文提供了被罵的人提告的門檻低,但證據決定勝負,如何應對沒錄音證據的情況等相關建議。
Thumbnail
刑法包括《刑法》第309條的「公然侮辱罪」和第310條的「誹謗罪」。本篇文章聚焦於這兩條規定,並探討相關法條的現狀、爭議點和法律效力。文章還就相關案例進行了分析,顯示了刑法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網路時代侮辱和誹謗言論的影響力更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