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洛魔法使》系列自從 2016 年推出《透明牌篇》後,歷時七年也終於要畫下句點啦!
我知道《透明牌篇》的評價一直很兩極化,動畫呈現也好、劇情發展也罷,正反論戰至今都沒什麼停過,剛好如今故事也完結了,便想用比較完整的角度聊聊我的想法。
那由於想講的東西比較多,今天我會把重點放在《透明牌篇》的新設定上,專心探討透明牌及秋穗、海渡這條全新的故事線。至於小櫻、小狼等舊角色的故事,就等下一篇再來討論。
另外,考慮到《透明牌篇》動畫尚未完結,我會先拿漫畫版作剖析,未來有機會再回頭聊聊動畫的改編。
那在開始前也提醒一下大家,今天我會聊到許多關於結局的劇情,若是不想被暴雷的朋友,請務必迴避這篇文章喔!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透明牌
最一開始,我們就先從「透明牌」說起好了!其實在《透明牌篇》剛連載的時候,我就看到很多人不喜歡透明牌,覺得它們長得很怪、功能莫名其妙、收服的過程根本老調重彈……之類的。
說實話,我一開始也不是太喜歡 XD,尤其透明牌的卡面上帶點幾何感的設計,實在跟原本的庫洛牌差太大了,多少會不習慣。
不過漸漸習慣透明牌的故事後,我發現透明牌也還是有它的亮點,起碼不是單靠情懷包裝的噱頭而已,下面就來仔細分析。
▸ 意念的集合
首先,透明牌最核心的設定,就是它是小櫻自行創造的卡牌。
它不像小櫻牌是由庫洛牌轉化而成,透明牌是完全循著小櫻自己的意識產生的魔法器具。所以當她希望有東西能記錄景物,就產生了【記錄
RECORD
】
;回想當初收服【翔
FLY
】
牌的情境,就出現了樣貌相似的【火焰
BLAZE
】
;想要有一枚能看見自己的鏡子,就產生了【鏡像
MIRROR
】
。
也因為這些牌是基於小櫻的意念產生,這些透明牌長得不太像「精靈」,反倒類似一種「象徵」。比如【記錄
RECORD
】
是台攝影機、【透過
LUCID
】
是塊透明的布、【行動
ACTION
】
是眾多的齒輪……
基本上前期的透明牌除了【飛翔
FLIGHT
】
以外,都沒什麼生命力和自主性,只被當成純粹的工具使用而已,這種無機感可說是它最特別的地方。

無機化的透明牌
雖然我也不怎麼習慣無機的畫風,但我認為這設計本身是好的。畢竟如果作者創造了一堆和小櫻牌類似的新卡牌,然後把小櫻牌晾在一旁不用,老粉絲肯定會氣到跳腳吧 XD。
反而將透明牌和小櫻牌的調性切割清楚,我們更能感覺出它們的差異。像小櫻牌給人的感覺,可能更像是朋友,和小狼、知世一樣,即便擅長的事各不相同,卻都會盡一己之力幫助她、保護她;至於透明牌則更像小櫻的左右手,能照著她的意願為她所用,替她守護重視的人、完成她想做到的事。
也就是說,這些透明牌就像是小櫻的僕從,她想著什麼就會造出什麼,需要什麼就會幫她達成什麼。
因此我不意外大家還是喜歡小櫻牌勝過透明牌,畢竟透明牌缺乏了那種「即是工具,也是朋友」的親切感,好像只是道具而已,少了點溫度。
▸ 情感的投射
除了前期的無機化卡牌以外,《透明牌篇》後期還出現了許多以小櫻身邊親友為形象的人物牌。記得我當時看到【慈愛
KINDNESS
】
和【選擇
CHOICE
】
出現時,還忍不住發了篇限動吐槽作者根本把透明牌當塔羅牌在設計了(笑)。
不過追完後面進度後,我開始認為這些人物牌或許真的不是設計來「使用」的。
就跟無機化透明牌的「工具感」類似,這些人物牌比較像是為了最後的〈時鐘之國〉而被特意設計的物品。它們並不是要拿來使用,而是用來提醒失去記憶的小櫻不要忘記和這些人的羈絆。
某方面來說,這和她在動畫結局創造的【 】
牌一樣,是種將她的情感具現化的結晶。

動畫最後出場的【 】牌(無名卡牌)
若說最初的【 】
記錄了小櫻對小狼的心意,那【約束
PROMISE
】
則記錄著小櫻和雪兔哥勾手許下的約定、【修復
REPAIR
】
記錄著知世想為小櫻設計衣服的願望、【選擇
CHOICE
】
記錄著桃矢想守護「不想失去的一方」的選擇、【慈愛
KINDNESS
】
記錄著藤隆對小櫻的慈祥和溫柔……
其實這些凝聚羈絆的卡牌用得好,感動程度絕對能媲美當年的《被封印的卡片》,但我覺得漫畫有點浪費了這個設定。
漫畫中這些牌只在〈時鐘之國〉出現過幾幕,後面就通通消失了,完全沒對劇情產生影響;就連小櫻最後恢復記憶,也不是靠著它們幫忙,這就導致這麼珍貴的情感最後顯得有些廉價。
不過這些牌中也有些特例,像小櫻最後創造的【想起
REMIND
】
就是我看到結局、最驚喜的一張,直接讓我想起小時候看到【希望
HOPE
】
時的激動 XD。
它是由原先代表小狼的【逆戾
REWIND
】
和代表撫子鐘錶的【時間
TIME
】
融合所產生,REWIND 中的「W」被 TIME 的「M」取代,組合成 REMIND,可以幫助人們想起那些因為「改寫」而遺忘的事情。

作為看動畫版《庫洛》長大的孩子,我一直很喜歡動畫原創的幾段劇情,比如莓鈴的登場、桃矢和【鏡
MIRROR
】
牌的互動、孤獨無依的【無
NOTHING
】
牌等。特別是小櫻將【 】
和【無
NOTHING
】
結合成【希望
HOPE
】
那段劇情,配上她對小狼的告白,不管過幾年都是我心中的名場面之一。
所以看到漫畫也出現卡牌結合的劇情,我真的超感動!就連小狼拿著時鐘的動作,也和【希望
HOPE
】
牌很相似。這種既視感加上扭轉「改寫」的 OP 功能,要說它是待遇最好的透明牌也不為過吧(笑)。
順帶一提,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感覺《透明牌篇》似乎有回流一些動畫設定進來。像透明牌本身就有許多地方和【 】
、【希望
HOPE
】
類似──皆是由小櫻自行創造、功能都趨於意象化、中文命名都是兩個字而非一個字……再加上可以互相結合這點,其實滿能看出關聯!期待未來動畫組善用這點進行發揮。
▸ 缺點
聊完了特色,接著說些缺點吧!雖說透明牌的設定很有新意,只可惜它的缺點也不少。
最明顯的缺點,就是「卡牌產生的邏輯」。
就如方才所說,透明牌是小櫻無意識創造的卡牌,通常是因為她想起某段記憶,或是有了某些願望後產生,但前期許多牌都對不上這個原則。
尤其像【疾風
GALE
】
、【水源
AQUA
】
、【轉寢
SNOOZE
】
這種功能向卡牌,就幾乎沒有被創造的脈絡,甚至【水源
AQUA
】
出現的當下,小櫻想的還是「希望雨趕快停」這種相反的心願,直接跟設定背道而馳。
這問題在動畫版有被改善一點。像小櫻約小狼到水族館時,有想起收服【水
WATERY
】
牌的回憶,【螺旋
SPIRAL
】
才會以【水
WATERY
】
牌的形式出現;大家觀賞撫子祭影片時,有提到舞台劇的中斷原因是「地震」,【搖動
SWING
】
才會因而產生;小櫻和莓鈴回家時,正好遇到了和當年收服【雙
TWIN
】
牌類似情境的【爭鬥
STRUGGLE
】
。
我理解動畫會放入這些橋段,主要還是為了情懷,不過至少劇情邏輯能兜得起來。

跟【水】牌情境相同的【螺旋】

和地震相關的【搖動】

跟【雙】牌情境相同的【爭鬥】
除此之外,前期那些卡牌還有另一個大問題:定位模糊,也就是功能很像。
例如【包圍
SIEGE
】
和【螺旋
SPIRAL
】
都是能困住東西的魔法,【行動
ACTION
】
和【顯現
APPEAR
】
都是能讓東西動起來的魔法,這就使它們之間欠缺了些辨識度。
像我看到動畫的蛋糕捲之亂那回,就超困惑【顯現
APPEAR
】
跟【行動
ACTION
】
到底有什麼差別 XD※註,明明《庫洛》是以卡牌為賣點的作品,這種模稜兩可的問題,應該要盡力避免才對。
※註:
【顯現】的效果比較像是「賦予生命」,例如用在狗狗形狀的東西上,它就會汪汪叫;用在蝴蝶形狀的東西上,它就會飛起來,所以跟單純用來移動的【行動】還是不太一樣。

漫畫才有強調【顯現】會針對外形賦予生命
總體而言,卡牌效果不如庫洛牌具象、成因兜不起來,再加上「畫風轉變」這個難以適應的老問題,透明牌的人氣不如小櫻牌,確實在意料之中。
可就像我不斷強調的,我認為透明牌本身還是很有新意,光是「完全由小櫻創造」就很有趣了,既能帶出小櫻的成長線,也沒有取代小櫻牌原有的地位。故事裡一新一舊兩種卡牌互相烘托,也成了《透明牌篇》的一大特色。
我想如果稍微拔掉濾鏡、重新體會看看,還是能發現它的魅力所在。

【飛翔】真的很可愛!難怪會成為唯一倖存的透明牌 XD
▌角色
▸ 秋穗|相反的愛麗絲
聊完透明牌的設定,再來就聊聊新角色們!說實話在我這次回坑前,還真不知道秋穗的仇恨值被拉得這麼高,不過補完進度後也是能理解啦 XD。
秋穗身上最大的亮點也是爭議點,就是和小櫻很像,不只性格,連名字、樣貌、喜惡都很相似。爭議點不用說,綜觀其他 ACG 作品,有刻意模仿角色賣情懷的,基本沒被罵過,更何況《透明牌篇》還多了將秋穗「改寫」為小櫻雙胞胎妹妹的橋段,根本直接撞在槍口上(笑)。
但若撇除這段劇情,我其實還滿喜歡「兩個愛麗絲」的設定。
小櫻和秋穗什麼地方都像,唯有一處截然不同,那就是「成長環境」。小櫻成長於一個溫暖、充滿愛的家庭;秋穗卻成長於一個被人厭棄,還被當道具對待的殘酷世界。
一模一樣的性格、天壤之別的遭遇,這就是秋穗故事的最大亮點。不管是歷經波折、依然溫柔的堅強,和總是充滿自信的小櫻相對應的自卑,這些因成長背景不同帶來的火花,正是可看之處。
只可惜這個看點沒被作者發揮得太好,特別是中後期,小櫻和秋穗開始莫名其妙的「共鳴」後,她們從行為舉止、情緒反應,到去哪裡玩、穿什麼衣服,都想的一模一樣,其實這對秋穗這個角色是很扣分的。
如果大家仔細看會發現,秋穗的亮眼場面幾乎只出現在〈時鐘之國〉後。比如她即使忘了自己是誰,卻還記得小櫻的名字;即使不像小櫻擁有魔力,卻相信自己也有獨一無二的地方;即使在改寫後的世界得到了溫柔,卻還是想為了「重要的人」回到改寫之前。

這些與小櫻不同、屬於秋穗自己的優點,都是到了結局才有著墨,以一個新角色來說,是真的太晚了。
▸ 海渡|幸福是什麼?
跟秋穗比起來,海渡的故事倒和我一開始猜的差不多,就和艾利歐一樣,看似是個反派,實際上卻是好人。不過我覺得他背後那串製造卡牌的計畫寫得太複雜了,反倒削弱了他故事的亮點。
海渡是個天生魔力就很強的魔法師,一直以來都能輕而易舉地完成所有事,所以總對生活提不起興致。沒有喜歡的東西,沒有討厭的東西,更不會想和別人打交道。直到秋穗的母親黎莉耶出現在他眼前,他才一步步打開心房。

海渡一生中最後悔的,就是在魔法協會的人詢問秋穗的魔力時,回答了他們:「完全沒有,就像一本空白的書。」
就因為這句話,年幼的秋穗被家族改造成能「寫進魔法」的魔法器具,被丟去各個國家記錄魔法、供家族所用,而當她記錄的魔法越多,靈魂便會逐漸毀壞。
海渡對此非常自責,因而決定和她踏上旅途,在保護她的同時,找出能「改寫」命途的方法。

「贖罪」是海渡之所以踏上旅程的緣由,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替秋穗奪回她本應擁有的幸福,不過在這段旅程中,海渡自己也得到了救贖。
作為魔法協會的一員,海渡從小就活在只看得見利益的社會裡,所以身為強者的他才會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總覺得這個他什麼都做得到的世界毫無樂趣。
但在和秋穗旅行的過程中,秋穗卻幫他找回了身而為人最基本的幸福感。不需要多強大的魔法,只要每天與重視的人一起吃吃飯、散散步,聊聊發生了什麼,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我認為秋穗之於海渡,和小櫻之於小狼的意義是很類似的。
小狼也是出生魔法世家的孩子,生來就比別人多承擔家族期盼,沒少見過以魔力論高低的場面。通常在這種環境長大的人,最容易忘記「沒有魔法」的世界是什麼模樣,忘記生活中有很多快樂,是再高強的魔法都變不出來的。
而小櫻、秋穗這樣純真的孩子,正好能幫助他們跳脫那個世界,看見世上還有許多平凡的人,會珍惜各種平凡的小事,體悟到「幸福」正藏在這些不起眼的平凡之中。

這也是為什麼黎莉耶給小櫻的提示內容,會是:「對你來說『幸福』是什麼?」
海渡是為了秋穗的幸福才決定「改寫」世界,可在這個「不想失去的人」消失的世界裡,秋穗真的幸福嗎?而在被眾人遺忘後,海渡自己又過得幸福嗎?
故事的最後,小櫻透過【白紙
BLANK
】
讓魔法協會遺忘了兩人。當秋穗不再被魔法傷害、重獲自由,她決定為了治癒海渡的傷,離開友枝町,繼續踏上旅行。
如果算上世界「改寫」的那次,這已經是她第二次有了重新開始的機會,不過不管哪一次,她都選擇了自己「不願失去的那方」。就算必須離開木之本一家、告別友枝町的朋友們,她也在所不惜。
或許正是她的堅決,才讓海渡反思起「幸福」的意義。究竟自己最不願意失去些什麼?重新來過時想要選擇什麼?最想做的又是什麼呢?
當他理清楚這些問題的解答,才會明白自己之前究竟錯在哪裡,並知道未來該為了哪些人、哪些事活著。
▌總結
平心而論,我認為《透明牌篇》除了主線太亂太複雜以外,其他地方都算寫得不錯。至少以一部童年神作的續作而言,新的設定有其獨特之處、一眾舊角有自己的成長,劇情上也沒有辜負這系列「沒有壞人」的設計。情懷賣得漂亮、故事有其亮點,角色呼應也做得不錯,至少是近年復興浪潮中算成功的一部。
只是它的主線實在寫得可惜。關於「時間」的題材本就不好寫,加上劇情中期太刻意往 BE 引導,導致很多看似重要的伏筆,最後顯得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有些地方到了結局還是看不太懂,我覺得這是它和《小櫻牌篇》最大的差別。
同樣作為不是壞人的反派,艾利歐的故事要比海渡單純得多,但也因為單純,明白艾利歐的動機後重看一遍,馬上就能理解那些敵意背後的用心良苦。
反觀海渡這邊兜兜轉轉半天,可能連他倒轉時間的緣由都搞不清楚,結局也處理得很倉促,非常可惜。
目前看起來,動畫應該會對秋穗、海渡這條故事線作出一些改編,要是最後能稍稍刪繁就簡,順好時間線的話,我想評價應該還是會不錯的!
- 文中漫畫截圖出自東立出版社發行之電子書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