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濱地緣格局正經歷劇烈變化,未來兩年在菲華人結構將會發生巨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好,我是Aufheben,漫長的休假終於結束。 最近世界和菲律濱都發生了各種意料之中的變化。 這些變化也引起了身邊許多朋友不同程度的恐慌。 有人說,大國政治離我們很遠,菲律濱只是一個棋子,不足為奇;也有人說站隊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如果稍有不慎,極有可能會在未來的地區乃至世界規模的對抗 中,吃大虧。


阿本認為兩種觀察各有各的道理,從中短期來看,第一種判斷極為正確,除了各路大的基建項目以及風口浪尖的菠菜盤總之外,其實今年整個大環境,菲律濱經濟雖然 不能說這邊風景獨好,但是從消費到社會活力,都是可圈可點的。 即使在眾多專案取消的大環境下,阿本親身體驗就有兩個,第一個是透過阿本進行企業落地服務的「外資」企業明顯增多(包括但不限於中資、台資、越資 ),主要以民間小企業為主。 大部分企業都在以某種方式貫徹「奪路而逃」的精髓,看中的無非是菲律濱的人口紅利、比較完善的英語能力和背靠某個陣營的「立場優勢」。 當然因為菲律濱近年來網路行銷的崛起,很多在菲打拼數十年的老朋友都在說,這些數據都是假的吧! 為什麼我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 那確實,零售業尤其是線下零售、批發如186、999等批發商城,自然是受到電商衝擊最大的實體。 不是菲律濱不消費了,而是年輕的客群有了新的消費管道,傳統的批發市場、老僑民的經營模式,變得不那麼吃香了,即使是五金產業也有電商化的趨勢。 這也說明「一招鮮吃遍天」的萬精油模式並不存在,即使在地很多年,很熟悉本地文化、語言和商業習慣,面對在「內捲」環境下搏殺慣了、然後出海 的企業,可能確實也要呼喚起一定的「狼性」精神,否則不但不會成為時代弄潮兒,反而會被「新時代」的浪潮吞噬。


第二種觀察從長遠來看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為了社會和諧,帳號穩定,咱們姑且稱目前所處的時代為「涼戰PLUS」、「人類第三次大規模對抗衝突」的前夜。 菲律濱近期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舉動,這表明東亞、東南亞地緣政治正在脫離錢的「低級趣味」,轉向站隊。 地緣政治自然是會對在菲律濱華人的經商、生活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的。 不是跟錢過不去也不是錢不香了,而是菲律濱當局思考到了一個關鍵問題「就怕有命賺,沒命花」。


首當其衝的是敏感到不行的同北京方面的關係。 美軍基地、填海項目易主、南嗨的撞船、三條鐵路在內的幾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易主、頻繁的綁架案,而且是第一次上升到外交照會層面的綁架事件以及關於“ 秘密潛伏小組」的指控和言辭激烈的回應都可以說只是前菜。 後面的主菜是這頭僵硬了,那一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訪問了菲律濱,親自送來的錢、援助、投資和產業技術。 也簽訂了「訪問部隊協定」的防務協定。 針對日資在建的馬尼拉地鐵計畫、日菲歷史遺留問題等等都討論了個七七八八。 說實話日本和菲律濱的連結適於15世紀天主教大名們和菲律濱天主教會的關係,二戰又是聯通「印度支那」(法屬後被舊日本帝國佔領)和台灣沖(日本殖民地) 以及日本列島的關鍵咽喉。 冷戰時又是遏制東方陣營的重鎮要地,只是說冷戰之後作用大大下降,如今成為香餑餑沒有其他原因,地緣要改變了。 日本的投資當然也是本身遲暮的老齡社會的外放資本的需要以及太上皇的遙控指揮。 很多觀眾或許萬萬想不到,今年經濟數據亮眼的菲律濱和日本竟然神奇的勾兌到了一起。 當然如果是關注本號較長時間的朋友,不會覺得奇怪。 早在2022年阿本就一再強調,未來菲律濱群島的投資大頭將會是日本。


相關歷史文章:

安倍遇刺,菲政府哀悼。 揭秘日本與菲律賓400年糾葛。

攪動亞太風雲! 菲律賓總統訪問日本。 除經貿之外,日菲加強軍事合作惹人關注! 日本未來會在菲律賓建立軍事基地嗎?


raw-image

既然菲律濱都已經在站隊了,總統小馬和朝野上下對站隊都完全沒有任何疑慮。 那麼在菲律濱的華人長遠來看也勢必要站隊的,這個是長期來看無法迴避的問題。


最近綁架案頻傳,對菠菜產業的控訴、甩鍋也愈演愈烈。 目前已經聽說不少公司開始考慮離開菲律濱。 短期來看對菲房地產、華人餐飲等產業會有非常非常大的影響。 但很快就會有人填補,因為不可多加描述的特殊原因,大量的企業都已經在出海的路上或隨便套一個泳圈就撲通下海了。 明年這個勢頭隨著「要大砲不要奶油」的產業和大形勢,只會加劇不會輕鬆。 所以菲律濱今明兩年在菲外僑務工者的結構、產業類型將會發生「超越常識地變化」。 畢竟雖然菲國營商環境也就一般,但是第一個門檻不是特別高,第二菲菲是天主教國家,比起眾多回教人口或者民族主義強勢的國度而言,外商出海投資落地產業可能會更安心一點 ,畢竟誰也不想企業重蹈上世紀60-70年代在印尼、馬來、印度發生「傷心往事」,所以基本上都會佈局菲律濱,另一個就是看中他與「美西方」堅如磐石 的跟班關係吧。 第三,畢竟菲律濱還是離得近,飛去高雄40min,飛去廣州2個小時萬一有個風吹吵動的。


是走還是留? 我建議你留,「風浪越大,魚越貴啊」。 但同時一定要注意風險,這個風險其實充分融入當地,做本地文化的學習者而不是蔑視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是可以規避的。 當然適當的美媛、現金以及各種資產的合理配置對於在菲營商創業的朋友也是必須要準備的「救生圈」。 另一個就是老生常談,環境變了,守法是第一位的,過去蜜月也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罷,你要清楚其實違規的事情雖然大家都在做,但是日後局勢有變, 人家難保不拿你開刀問斬,抓個典型。 到時候風口浪尖的,什麼江湖大佬、議員局長,哪一條線都自身難保,生怕別人說他「外國勢力保護傘」。


低調做人,低調經營。 舞照跳,馬照跑,雞照鬥。




願上帝保佑菲律濱群島。

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告訴我!

感謝訂閱菲律賓全視角,這裡有最遠最全的深度視角,帶你理解不同的菲律濱。

創作不易,望各位看官動動小手點讚訂閱轉發,一鍵三連。

--- END ---

菲律賓全視角,專為全球華人推送菲律賓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投資、移民、養老等全方位的頭條動態;讓您足不出戶就可以全視角掌控菲律賓,為您的工作、生活、學習提供便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好,我是Aufheben,自從2022年以來,伴隨著產業鏈轉移浪潮和中國互聯網等產業趨於內捲和飽和。 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民營、網路企業都已經落地或計劃來到菲律濱開拓新的市場。 創業者自然信心滿滿,但卻忽略了許多當地的因素。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單純複製過往他國成功經驗,真的在菲律濱可以直接形成降
距离菲律滨SEC特赦令截止时间仅剩12天
不過所謂的政治就是一場《馬克白》式的遊戲,永遠記住——回頭路注定跟來時路一樣血腥。
大家好,我是Aufheben,在菲律濱租房,常常有小伙伴表示,遇到黑心房東,押金一毛不退。我一直很疑惑,難道退租金只能靠信譽嗎?是不是可以法律手段解決這個問題呢?事實上很多人可能真的是太有錢了,或者確實是想給無良房東送錢,所以退不到就抱怨兩句就完事,想著反正也退不回來,或者感覺在菲律濱無法通過法律手
大家好,我是Aufheben,自從2022年以來,伴隨著產業鏈轉移浪潮和中國互聯網等產業趨於內捲和飽和。 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民營、網路企業都已經落地或計劃來到菲律濱開拓新的市場。 創業者自然信心滿滿,但卻忽略了許多當地的因素。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單純複製過往他國成功經驗,真的在菲律濱可以直接形成降
距离菲律滨SEC特赦令截止时间仅剩12天
不過所謂的政治就是一場《馬克白》式的遊戲,永遠記住——回頭路注定跟來時路一樣血腥。
大家好,我是Aufheben,在菲律濱租房,常常有小伙伴表示,遇到黑心房東,押金一毛不退。我一直很疑惑,難道退租金只能靠信譽嗎?是不是可以法律手段解決這個問題呢?事實上很多人可能真的是太有錢了,或者確實是想給無良房東送錢,所以退不到就抱怨兩句就完事,想著反正也退不回來,或者感覺在菲律濱無法通過法律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國際地緣政治的動盪促使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中美貿易戰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而受益最大的無非是東南亞國家,不僅成為重要的製造和出口中心,更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成為全球第三大投資目的地。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躍性成長,東南亞的消費力也有了顯著性的提升。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美國與菲律賓兩軍日前在菲國北部舉行軍演,最近的地點距離台灣只有140公里。華爾街日報實地參與演習後,在報導中描述這批部隊在中國入侵台灣時將如何反制解放軍,以及為達成這樣的目標,美軍正在做何準備。
Thumbnail
據報導,國民黨傅崐萁率訪問中國,中國不僅宣布恢復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開放台灣文旦柚輸中等措施,表示,願意向花蓮地震災區捐贈組合屋,將透過兩岸紅十字組織捐助。 兩岸和平交流,算是好事。可是,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傾銷、劣品假貨流竄,參諸過往的實際經驗,台灣恐又將再受難,堪稱是重大風險與隱憂,需要特別留意。
Thumbnail
亞洲分支機構融合前,我負責的東亞地區市場;以台灣為核心,,營業收入大約百分之四十是直接銷售,而另外的六成業績是來自區域內各大經銷商的貢獻。 對比遠東地區,由於區域中心所在地新加坡本身是金融中心,製造業比重相對低了很多,以致於當地的生意規模遠遠不如鄰近的越南,印尼和泰國。所以新加坡市場就委託給了一家
Thumbnail
根據英國商會報告,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預計將於2030年成為全球第四大市場。亞太區成為從全球各地區招聘增長最快的地區,菲律賓是獲得聘請次數第二多的國家。東南亞是一個具有極大經濟潛力和多元文化的地區。東南亞擁有著強大的商業潛力,並為拓展業務以及數位化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在全球經濟越陷低靡下。靠援軍和美國持續增派兵力,台灣就能永保無虞嗎?
Thumbnail
那是九零年代中期,東亞地區各個市場的經濟發展勢頭迅猛,需求也不斷擴大。在我權責範圍內,當時是以台灣為區域中心的概念運作,所有海外的市場都以遠距的方式處理。因此,團隊成員包含我個人;經常得出差到責任區內的海外市場。 經濟活動方面,當年香港還扮演著重要的中繼角色,因此;除了韓國以外,我們最常出差的目的
Thumbnail
話說亞洲市場的重整,得從原來瑞士派駐新加坡的總經理被解僱說起。 這位駐外的洋人,事實上是早期銜命來亞洲開拓這遙遠的東方市場。四小龍騰飛的初期,能見度最夠的要算香港和新加坡。由於早期歐系公司開拓亞洲市場都會仿效日商模式,跟隨大商社財團揪團前往各國開疆闢地。而這些大財團都會考慮較理想的金融和海空運輸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國際地緣政治的動盪促使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中美貿易戰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而受益最大的無非是東南亞國家,不僅成為重要的製造和出口中心,更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成為全球第三大投資目的地。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躍性成長,東南亞的消費力也有了顯著性的提升。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美國與菲律賓兩軍日前在菲國北部舉行軍演,最近的地點距離台灣只有140公里。華爾街日報實地參與演習後,在報導中描述這批部隊在中國入侵台灣時將如何反制解放軍,以及為達成這樣的目標,美軍正在做何準備。
Thumbnail
據報導,國民黨傅崐萁率訪問中國,中國不僅宣布恢復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開放台灣文旦柚輸中等措施,表示,願意向花蓮地震災區捐贈組合屋,將透過兩岸紅十字組織捐助。 兩岸和平交流,算是好事。可是,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傾銷、劣品假貨流竄,參諸過往的實際經驗,台灣恐又將再受難,堪稱是重大風險與隱憂,需要特別留意。
Thumbnail
亞洲分支機構融合前,我負責的東亞地區市場;以台灣為核心,,營業收入大約百分之四十是直接銷售,而另外的六成業績是來自區域內各大經銷商的貢獻。 對比遠東地區,由於區域中心所在地新加坡本身是金融中心,製造業比重相對低了很多,以致於當地的生意規模遠遠不如鄰近的越南,印尼和泰國。所以新加坡市場就委託給了一家
Thumbnail
根據英國商會報告,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預計將於2030年成為全球第四大市場。亞太區成為從全球各地區招聘增長最快的地區,菲律賓是獲得聘請次數第二多的國家。東南亞是一個具有極大經濟潛力和多元文化的地區。東南亞擁有著強大的商業潛力,並為拓展業務以及數位化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在全球經濟越陷低靡下。靠援軍和美國持續增派兵力,台灣就能永保無虞嗎?
Thumbnail
那是九零年代中期,東亞地區各個市場的經濟發展勢頭迅猛,需求也不斷擴大。在我權責範圍內,當時是以台灣為區域中心的概念運作,所有海外的市場都以遠距的方式處理。因此,團隊成員包含我個人;經常得出差到責任區內的海外市場。 經濟活動方面,當年香港還扮演著重要的中繼角色,因此;除了韓國以外,我們最常出差的目的
Thumbnail
話說亞洲市場的重整,得從原來瑞士派駐新加坡的總經理被解僱說起。 這位駐外的洋人,事實上是早期銜命來亞洲開拓這遙遠的東方市場。四小龍騰飛的初期,能見度最夠的要算香港和新加坡。由於早期歐系公司開拓亞洲市場都會仿效日商模式,跟隨大商社財團揪團前往各國開疆闢地。而這些大財團都會考慮較理想的金融和海空運輸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