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視覺的藝術盛宴~舊地重遊新國立美術館(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新國立美術館絕對值得前來

新國立美術館絕對值得前來

十多年前第一次造訪新國立美術館,就深深被波浪狀的玻璃牆外觀所吸引,而館內兩個大小不一圓錐體上有著餐廳、咖啡廳,當年沒有勇氣嘗試。事過境遷多年,在安排2023年散心之旅時,新國立美術館又再次浮上心頭,這回我不但舊地重遊,而且一償所願,走進了三樓的米其林授權餐廳,體驗味覺的藝術盛宴。


有句話說,人是會變的。沒錯,講的就是我。

以前到日本自由行,匯率很高、物價很高、東西都好貴。多年前曾造訪新國立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館外館內走一遭,雖沒有買票入場參觀,但已對這座美術館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外觀綠色玻璃帷幕、像波浪般律動。第二,入口圓錐設計,在館內竟有兩個大小不一的顛倒圓錐體,而且還能在上頭用餐!第三,就算不來看展覽,也很適合來這裡感受一下綠意、陽光、順道至周遭六本本走走。

有朝一日,我還想再來。而且,我想在這裡用餐

多年前心裡播下的種子,在2023年總算實現了。這回,視覺上大飽眼福,一口氣欣賞建築、畫作、時尚,離開前也增添味覺的回憶。


外觀依舊迷人,你看過光線會跳舞嗎?

以前只是看看,這回不一樣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什麼都要。從地鐵站直通美術館入口,我直接買票,花了2300円,因為是有時尚大師YSL的特展關係,所以特別貴,我也沒搞清楚門票能看那些展覽,反正買就對了!

離開放進場展覽剩10分鐘左右,我進了館內先來個舊地重遊;10月中的東京,還有廿多度,陽光照進來,各位看看,從玻璃流潟進來的光線,像是在跳舞般動人,光線灑在清水模建築上,讓室內空間也像是藝術品一般值得細細品味,建築美學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此。

而進到館內,很難不留意到入口處的圓錐設計,而室內的挑高設計,讓一大一小(其實不小)的倒圓錐平台,更加讓人佩服設計者的功力。這兩個倒立圓錐形狀的「物體」,你可以說像甜筒或咖啡杯,我個人是比較偏好咖啡杯,大杯的是高級法式餐廳Brasserie Paul Bocuse Le Musée,中杯的是咖啡廳Salon de Thé Rond。

一樓另有個開放式的咖啡廳及販售紀念品的地方,這時人還沒有很多。


日本最大、也是唯一一所沒有收藏作品的國家藝術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新東京美術館是日本最大的美術館,不但有展覽室、圖書館、演講聽等,還有餐廳、咖啡廳、商店等,而且這個美術館很特別之處,在於該館沒有任何一件收藏品,純粹是用於展覽。

新國立美術館為日本面積最大的美術館

新國立美術館為日本面積最大的美術館

而建築是由享譽國際的建築大師黑川紀章所設計,他的作品還包括中銀膠囊塔(日後有機會再行介紹)。美術館以「森林中的美術館」概念而設計,與四周的公園綠意融為一體。


時尚大師YSL特展

當天我先從一樓的獨立特展開始看,我犯了一個錯,稍後解釋。

《風格永存》特展

《風格永存》特展

十點半左右進到YSL的特展《風格永存》(Across the Style)參觀。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創作天份,引領了全球時尚圈半世紀之久,堪稱傳奇,世人稱他為女性的衣櫃帶來了變革。21歲出道就一鳴驚人,逐步打響了YSL的品牌,一直到2002年退休,褲子套裝、皮大衣、風衣、動物造型等時尚創作,持續為時尚界帶來驚喜。


這次的特展和巴黎的YSL博物館合作,有200多件從未在日本展出的作品。我在東京的8天期間,在各大地鐵站、地鐵車廂內都不時能看到廣告海報,足見這是個重量級的展覽。


看展人潮太過⋯⋯踴躍+熱情

入場時我以為開場時排隊的那一波人潮已過,沒料到,我錯得徹底。

館內光線相當昏暗,展出YSL的手稿、珠寶配飾、攝影、平面等作品,是需要靠近才有辦法觀看。眼前黑壓壓的一片,好多好多人,多數日本人都會按規矩從最前面開始看,而且是一個一個看,先聲明,這不是批評,我覺得這樣子很好,才對得起展出的作品。


可惜人實在太多了,我已翻白眼+心死,就放棄擠到前面去細看了。館內也無法拍照,所以我就用眼睛欣賞大師的服裝作品就好。像是他為電影及舞台劇也創作了相當多作品,也有一系列專為新娘所設計的作品。所幸展場內總算有一間可以拍照,就是海報上的那身幾何圖案的連身短裙,這件1965年秋冬裝作品,即使半個世紀後來看,依舊是經典不褪流行。


這個展間後面還有幾件作品,一字排開十分壯觀,不得不佩服聖羅蘭的設計功力。

雖然特展我沒有待太久時間,不過仍可以感受到這個展覽的特殊之處,能近距離看到大師歷年的經典作品,驚人創作能量源源不絕,背後的創作手稿我覺得也很有看頭。


可惜,人太多了,若是控管進場人數就好了,更可惜的是,離開前來到紀念品販售處,嗯,價格不太親民,磁鐵就要快900円,明信片也要400円以上。

原諒我一不小心就寫了兩千字,決定拆成上下集。

下集再行介紹獨立特展,還有我總算一償多年心願、在美術館內的法式餐廳中用餐。


更多文章,請見

那些年基金業教會我的事瘋迷歐洲日本遊30天才過癮人生怎能沒有咖啡

中場登出,50歲的自我對話再登入,自我對話第二彈泡湯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2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日本遊30天才過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裡丨心裡
147會員
661內容數
人生50才開始,進入人生下半場,用輕鬆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期待人生下半場能活得精彩。
這裡丨心裡的其他內容
2024/07/11
去年10月的21天日本散心之旅,造訪五座城市,滿滿收穫。時間過得很快,已經過了8個月了。這趟行程的每天行程,都陸續的在每週日的《日本好色》系列文章中呈現,我當初撰寫時刻意打破實際的順序,這篇會有完整的描述。
Thumbnail
2024/07/11
去年10月的21天日本散心之旅,造訪五座城市,滿滿收穫。時間過得很快,已經過了8個月了。這趟行程的每天行程,都陸續的在每週日的《日本好色》系列文章中呈現,我當初撰寫時刻意打破實際的順序,這篇會有完整的描述。
Thumbnail
2024/06/16
每次從日本回國前,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好快,怎麼一下子就要坐飛機回家了。回家前的最後一天,有時間就多走幾個景點,來不及的話,那就買個夠!因為,下次再來日本,不知何年何月了,「此時不買更待何時!」如果買到失心瘋,「我對不起我爸媽!我會下地獄!」的梗圖,就可以拿出來自嘲。
Thumbnail
2024/06/16
每次從日本回國前,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好快,怎麼一下子就要坐飛機回家了。回家前的最後一天,有時間就多走幾個景點,來不及的話,那就買個夠!因為,下次再來日本,不知何年何月了,「此時不買更待何時!」如果買到失心瘋,「我對不起我爸媽!我會下地獄!」的梗圖,就可以拿出來自嘲。
Thumbnail
2024/06/14
日圓創新低,馬上又要暑假了,不少人期待去日本好好玩一趟。去日本玩呢,走來走去,總是會腳酸、腰酸、口渴、熱(冷)得要命,手機或行動電源沒電了、甚至想上廁所,這時候咖啡廳就成了最適當的中繼站了。四處可見的連鎖咖啡廳,容易看得到,價錢實惠,有飲品及點心可以補充一下體力,其實也可以當做一天的起始點。
Thumbnail
2024/06/14
日圓創新低,馬上又要暑假了,不少人期待去日本好好玩一趟。去日本玩呢,走來走去,總是會腳酸、腰酸、口渴、熱(冷)得要命,手機或行動電源沒電了、甚至想上廁所,這時候咖啡廳就成了最適當的中繼站了。四處可見的連鎖咖啡廳,容易看得到,價錢實惠,有飲品及點心可以補充一下體力,其實也可以當做一天的起始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上次分享了新國立美術館的建築設計,以及聖羅蘭《風格永存》的特展。這回我要來分享獨立美術協會主辦的獨立展,還有美術館絕不能錯過的就是⋯⋯沒錯⋯⋯餐廳。我在新國立美術館三樓的法式餐廳Brasserie Paul Bocuse Le Musée用餐,一償多年前的心願。
Thumbnail
上次分享了新國立美術館的建築設計,以及聖羅蘭《風格永存》的特展。這回我要來分享獨立美術協會主辦的獨立展,還有美術館絕不能錯過的就是⋯⋯沒錯⋯⋯餐廳。我在新國立美術館三樓的法式餐廳Brasserie Paul Bocuse Le Musée用餐,一償多年前的心願。
Thumbnail
今天到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美術館走走,適合簡單的下午小行程。這兩個館與博物館在同一個區域,而且都是免費參觀(除了特殊展覽會需要門票),若有到布里斯本建議值得排進行程。 個人比較喜歡美術館,也可能是現代美術館的當期展覽較不吸引我🤣;美術館的藏品蠻多大概可花1小時巡禮,而且有個小巧思我非常喜歡,館
Thumbnail
今天到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美術館走走,適合簡單的下午小行程。這兩個館與博物館在同一個區域,而且都是免費參觀(除了特殊展覽會需要門票),若有到布里斯本建議值得排進行程。 個人比較喜歡美術館,也可能是現代美術館的當期展覽較不吸引我🤣;美術館的藏品蠻多大概可花1小時巡禮,而且有個小巧思我非常喜歡,館
Thumbnail
十多年前第一次造訪新國立美術館,就深深被波浪狀的玻璃牆外觀所吸引,而館內兩個大小不一圓錐體上有著餐廳、咖啡廳,當年沒有勇氣嘗試。事過境遷多年,在安排2023年散心之旅時,新國立美術館又再次浮上心頭,這回我不但重地重遊,而且一償所願,走進了三樓的米其林授權餐廳,體驗味覺的藝術盛宴。
Thumbnail
十多年前第一次造訪新國立美術館,就深深被波浪狀的玻璃牆外觀所吸引,而館內兩個大小不一圓錐體上有著餐廳、咖啡廳,當年沒有勇氣嘗試。事過境遷多年,在安排2023年散心之旅時,新國立美術館又再次浮上心頭,這回我不但重地重遊,而且一償所願,走進了三樓的米其林授權餐廳,體驗味覺的藝術盛宴。
Thumbnail
到過一些美術館,我特別喜歡嘉義市立美術館。除了美麗溫潤的建築,展覽項目與策劃也內外呼應延伸,結合美學、文化、教育並做到活化社區,週末還有專業的定時導覽(👍🏻👍🏻👍🏻),我總可以從這裡帶走一些形而上的東西。
Thumbnail
到過一些美術館,我特別喜歡嘉義市立美術館。除了美麗溫潤的建築,展覽項目與策劃也內外呼應延伸,結合美學、文化、教育並做到活化社區,週末還有專業的定時導覽(👍🏻👍🏻👍🏻),我總可以從這裡帶走一些形而上的東西。
Thumbnail
定期到台北市立美術館走走,讓視覺及聽覺有些新的感受,看到各式不同的展覽,充飽藝術能量。而且價錢一點都不貴,門票只要30元,台北市民只要15元,沒錯,你真的沒看錯,等同坐公車一段票的價錢而已。在美術館逛完,也別急著走,地下室有一間寬敞的咖啡廳,藝術能量吸好吸滿,保證收穫滿滿。
Thumbnail
定期到台北市立美術館走走,讓視覺及聽覺有些新的感受,看到各式不同的展覽,充飽藝術能量。而且價錢一點都不貴,門票只要30元,台北市民只要15元,沒錯,你真的沒看錯,等同坐公車一段票的價錢而已。在美術館逛完,也別急著走,地下室有一間寬敞的咖啡廳,藝術能量吸好吸滿,保證收穫滿滿。
Thumbnail
首爾是一個令我驚豔的城市,這裡流行、多元、時尚,古蹟座落其中,新與舊之間相入融合,令人喜愛。這一天來到的是首爾現代美術館,位在偌大的景福宮對面,看似不起眼,但進去遊覽的人可不少。
Thumbnail
首爾是一個令我驚豔的城市,這裡流行、多元、時尚,古蹟座落其中,新與舊之間相入融合,令人喜愛。這一天來到的是首爾現代美術館,位在偌大的景福宮對面,看似不起眼,但進去遊覽的人可不少。
Thumbnail
2018我去看【華麗轉身】,前幾天突然發現我竟然有拍照!替大家整理好啦,當時使用蘋果6S手機,畫素1200。
Thumbnail
2018我去看【華麗轉身】,前幾天突然發現我竟然有拍照!替大家整理好啦,當時使用蘋果6S手機,畫素1200。
Thumbnail
每每經過這個古今交融的建築便不覺莞爾--因為前衛的"浴缸"新館,總令我想起台灣便利商店內的大漢豆腐或是中華豆花~XD 但可別顧著笑! 2013年以70萬的遊客參觀人數、排行第四名,僅次於一旁同在Museumplein博物館廣場區內的RijkMuseum、梵谷美術館,和同一建築事務所的安妮之家! 
Thumbnail
每每經過這個古今交融的建築便不覺莞爾--因為前衛的"浴缸"新館,總令我想起台灣便利商店內的大漢豆腐或是中華豆花~XD 但可別顧著笑! 2013年以70萬的遊客參觀人數、排行第四名,僅次於一旁同在Museumplein博物館廣場區內的RijkMuseum、梵谷美術館,和同一建築事務所的安妮之家! 
Thumbnail
為了證明我很搖滾歌手,我就直接甩起頭,直接在超商不客氣地headbanging
Thumbnail
為了證明我很搖滾歌手,我就直接甩起頭,直接在超商不客氣地headbanging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