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了社會都要戴著面具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小是家裡最小的那個,家裡沒特別有錢,卻也從沒挨過餓,但是我家因為有一位嚴厲的父親,總讓我羨慕同學家親切的爸爸。

生活環境單純,自己也活成了單蠢的性子!唸了會計科,出社會又嫌會計工作的單調無聊,一翻折騰,跑去當了銀行委外催收人員。

這工作原來不簡單,證照不好考,要記一些民法、強制執行法、個人資料保護法、銀行法&催收人員規定……

第一間公司有完善的員工教育訓練&公司福利,一做,就快八年,人家說七年之癢,或許我就是如此,明明一樣的工作,我就偏偏沒回收了,又屋漏偏逢連夜雨,遇上新官上任,那火,就往我身上燒了,人生第一次發現,原來一個人可以在A職位戴著和善的面具,等到升了主管職才露出真面目……或者,又是另一張面具!?

單蠢的我突然覺得人的可怕,急著想逃離,後來才漸漸發現,原來自己也不得不戴著面具才能在社會裡活,為了活著,我也戴上了面具。

你(妳)也和我一樣為了生存而不得不戴上面具活著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公務體系中,許多人懷抱著理想進入,想當初我就是那個懷抱理想進入公職的年輕人,卻在現實中遭遇挫敗與不滿。而選擇與體制對抗,往往帶來更高的個人代價,甚至可能失去一切。   這是一個冷酷的現實,但也是每個公務員都必須認清的職場規則。   體制的真相:特權運作的日常 從事公務員工作,除了服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戴著面具生活。 面對不同的人,我們戴上不同的面具,努力讓他們喜歡自己。 這樣的自己感覺很虛假,好像隨時都要討人喜歡,活得像一個隨時都要迎合別人的人。但隨著時間過去,當試圖想成為「真正的自己」時,卻發現自己竟然無話可說。 「所以我根本沒有真正的自我嗎?」 
在國小的時候我努力地往完美淑女的方向前進,但隨著現實帶來的破壞,(對我說的是20多年前的經濟崩潰),理想終究淪落為包裹這些混亂的美麗外衣。 不過催眠自己還是很受用的,畢竟小孩子本來就不管怎樣仍是最受保護的一群。 雖然煩心事很多,但我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扮演好孩子到了國中。 在那之前我也當過小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其實原因很簡單,厭倦戴著面具的職場文化。這種環境對我來說,越來越像一個精緻的玻璃籠子,把我困在其中。我仔細分析了辭職的得失、機會與現實,更不想永遠待在辦公室裡,直到我五十歲退休。我看著我的主管,我並不想成為她的樣子。這種長此以往的生活方式,讓我看不見自己的未來,甚至感到恐懼。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是被爸媽寵溺的孩子。生活相關的一切都由父母打理,在家幾乎不做家事,例如吃完飯的碗就丟在餐桌上等他們來收拾等...。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了我這王子病:不善做勞力活,也不聽別人使喚的性格。簡而言之,我是標準的草莓族。
台灣有貧富,但是沒有種姓。所以所有的職業就是職業,就是一種謀生手段,沒有什麼高下的差別,更不用像一些矯情的人,去說要感恩誰?既然都是平等的生活方式,感謝誰幹嘛? 我惟一會看不起的,就是那邪詭之人。一般我都是馬上變臉,拂袖而去。不想虛委與蛇,有什麼好留情面的?某日有人來跟我討論遺產繼承問題,我一問,
有次跟著家人去逛賣場,看到一個試吃的攤位,那位工作人員好像是我三專的同學。眼神對上時,我確定是他。但是他把臉轉了開去,不想相認。我讓女兒去試吃一下,如果還能吃,就買個兩三盒,然後我就遠離那一區了! 為什麼不敢相認呢?不過就是一份工作而已。我從以前就知道我發不了財,因為沒有用手去做、沒有搬過貨、沒有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公務體系中,許多人懷抱著理想進入,想當初我就是那個懷抱理想進入公職的年輕人,卻在現實中遭遇挫敗與不滿。而選擇與體制對抗,往往帶來更高的個人代價,甚至可能失去一切。   這是一個冷酷的現實,但也是每個公務員都必須認清的職場規則。   體制的真相:特權運作的日常 從事公務員工作,除了服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戴著面具生活。 面對不同的人,我們戴上不同的面具,努力讓他們喜歡自己。 這樣的自己感覺很虛假,好像隨時都要討人喜歡,活得像一個隨時都要迎合別人的人。但隨著時間過去,當試圖想成為「真正的自己」時,卻發現自己竟然無話可說。 「所以我根本沒有真正的自我嗎?」 
在國小的時候我努力地往完美淑女的方向前進,但隨著現實帶來的破壞,(對我說的是20多年前的經濟崩潰),理想終究淪落為包裹這些混亂的美麗外衣。 不過催眠自己還是很受用的,畢竟小孩子本來就不管怎樣仍是最受保護的一群。 雖然煩心事很多,但我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扮演好孩子到了國中。 在那之前我也當過小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其實原因很簡單,厭倦戴著面具的職場文化。這種環境對我來說,越來越像一個精緻的玻璃籠子,把我困在其中。我仔細分析了辭職的得失、機會與現實,更不想永遠待在辦公室裡,直到我五十歲退休。我看著我的主管,我並不想成為她的樣子。這種長此以往的生活方式,讓我看不見自己的未來,甚至感到恐懼。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是被爸媽寵溺的孩子。生活相關的一切都由父母打理,在家幾乎不做家事,例如吃完飯的碗就丟在餐桌上等他們來收拾等...。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了我這王子病:不善做勞力活,也不聽別人使喚的性格。簡而言之,我是標準的草莓族。
台灣有貧富,但是沒有種姓。所以所有的職業就是職業,就是一種謀生手段,沒有什麼高下的差別,更不用像一些矯情的人,去說要感恩誰?既然都是平等的生活方式,感謝誰幹嘛? 我惟一會看不起的,就是那邪詭之人。一般我都是馬上變臉,拂袖而去。不想虛委與蛇,有什麼好留情面的?某日有人來跟我討論遺產繼承問題,我一問,
有次跟著家人去逛賣場,看到一個試吃的攤位,那位工作人員好像是我三專的同學。眼神對上時,我確定是他。但是他把臉轉了開去,不想相認。我讓女兒去試吃一下,如果還能吃,就買個兩三盒,然後我就遠離那一區了! 為什麼不敢相認呢?不過就是一份工作而已。我從以前就知道我發不了財,因為沒有用手去做、沒有搬過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