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發布這類的文章看看,希望對創作者的各位有所幫助。喜歡的話歡迎按讚、分享、抖內我喔🥺)
嗯~商業出版的好處,傳統觀念來說,我們主要是希望能獲得出版社的金錢資助與行銷宣傳資源,這二者應是主要理由。啊不過應該還有一個最大理由,那就是「有編輯者跟沒編輯者的差別」。
跟以前時代不同的是,現在網路、虛擬社群蓬勃發展,有更多方式可以讓作者直接接觸到讀者、直接與讀者互動。有的時候反倒是出版社借助了作者的聲量才得以擴散宣傳與曝光,這個是我的感想。(例如今年甫獲第14屆金漫獎金漫大賞的『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布里斯/台灣角川)就是由個人誌的好口碑進而獲得出版社青睞走向商業出版)
資金方面的話,現在政府的補助金聽說能cover掉最多49%的預算。其實現在台灣出版社的稿費市場行情我覺得落差都還是滿大的,是否真的能因此讓創作者毫無顧慮地放手創作,我覺得是暫時先打一個問號。
商業出版我們大多希求的是經濟來源穩定,但以現況來說,漫畫家還是必須斜槓接案、接講師或甚至兼職打工,才能維持生活穩定,少有可以單純連載繪製一部作品而能穩定生活好幾年的,除非本身就財力背景雄厚或者已經出道很多年有不少其他的版稅週邊收入。
最後要提到「有編輯者跟沒編輯者的差別」。這件事情非常重要,但也可以說不太重要(?)。為什麼呢?
很多人從創作作品開始,大部分都是抱持一個純粹的想法「我自己開心就好」,因此一直都是用主觀個人的視點在看待作品,就算把作品拿給親朋好友看,親朋好友可能也不是圈內常看漫畫的人,所以也不太會給出真正專業的意見。這樣的作品先別說放到商業市場,以作品本身的價值而言,它可能就會變成只限於「只有作者會感動」,而無法引出世人的共鳴。自出版的缺點之一很可能就在這裡,相信有些作者很可能從頭到尾都沒給別人看過作品,就這樣直接找印刷廠印書、或者直接製成電子版上架,然後再來疑惑為什麼都沒有人喜歡自己的作品?為什麼賣不出去?是不是宣傳做得不夠多?沒有考慮到自己作品可能有更需要精進的地方,才足以達到獲得更多人喜愛的實力。
那麼,什麼叫做「具備商業出版的實力」呢?圖畫得好看、文字寫得優美,就具有商業出版實力了嗎?簡單一點講我覺得也可以形容是——因為商業出版的印刷數量是有下限的(為了成本緣故,要印達某個數量才能過關)假設初版是1000本好了,不論出版方或作者方都要確信「作品能夠獲得1000人以上的青睞、有1000人以上願意購買」,那麼這樣的商業實力才會獲得成立。用數字來形容雖然真的很銅臭味,但應該是最好理解的方式。(順帶一提因為紙本書有庫存年限,其實若沒能在紙張開始黃化之前賣出去,就必須認賠銷毀。「有1000人以上願意購買」是有前提條件的)
套一句漫畫家前輩老師說的話:「作品都沒有給任何人看過給過意見,發表以後就直接爆紅捧上天的,那種人是天才,幾十年才會出現一個」(笑)
我認為讓作品多給一個人看是很重要的!但是那個人「會不會看」也是很重要。我跟很多圈內的漫畫家以及編輯者聊過,其實相對於台灣少數的漫畫家來說,專業「漫畫編輯」的存在,在台灣是更加少數的。打個比方來說,有時不是會聽到在學校裡「專攻理化的老師教數學」之類的情況嗎?在出版社裡偶爾還是會發生的。明明平常不看漫畫、對漫畫表現認識不深的一般叢書編輯,因為公司政策而硬著頭皮接下了漫畫出版的編輯任務。編輯又常常一個人必須應付好幾位作家,那麼你覺得他會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放下多少心思去陪作者完成一部作品呢?(這也是要看人的個性啦)
換句話說,一間出版社裡如果不具有專業的漫畫編輯存在,那麼你就可以當作,作品的內容構成、編輯,有很大成分需要自己承擔。好的編輯與好的創作者一樣難遇到,即使是商業出版也一樣,所以我才會說…不太重要XD
所以如果問自出版跟商業出版選哪個好?我覺得可以先試著走自出版看看。走得好的話商業出版一定是有機會的!但自出版的話,一定不要吝於把作品先拿給專業人士修正給意見,也要勤於在自己社群上宣傳。宣傳、行銷這些每個細節都是一種專業!(不然社群小編就不會是一項職務了吧。我的天現在有些小編工作薪水可好的咧)
自出版要做出好的成績,等於是自己要一個人扛下很多人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這樣的覺悟。老實說,從小看jump漫畫看到大的我,想當漫畫家的理由或許就是因為「漫畫家看起來只要專心坐在桌前畫漫畫就好了,其他事情都會有人幫你辦。好輕鬆好單純!」。不是!!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完全被騙了😂
所以,沒有倉儲庫存壓力的電子書是不是一個很棒的出版趨勢呢?
祝所有心中有出版夢的大家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