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應該積極幫自己打廣告嗎?會不會太勢利?

創作者應該積極幫自己打廣告嗎?會不會太勢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些人不喜歡創作者商業化,我是覺得可以理解。但在談論商業不商業以前,可以想想為何需要商業。

創作者秉持自己的道德,堅守他的創作信仰,專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從不為商業服務──這真的非常理想,其實幾乎是每一位創作者的夢。

某些創作者的作品很幸運地得到廣大的支持與宣傳。他的理念受到肯定,也確實被看見,感動無數人。所以即使不服從商業,他也用作品做出了自己的市場。

然而這種成功你覺得能複製嗎?
不可能。
很現實的,僅有少數創作者可以享有這份美夢。

也因此,如果想繼續在創作這條路賺點錢,創作者就不得不(雖然不見得對每個創作者而言都是「不得不」的選擇)為商業服務。

這裡的商業可以分很多種。像是輕小說流行數年之久的異世界轉生,直到現在還有漫畫、動畫與小說推出,就可以知道它就是一種頗受歡迎的商業小說生態。

因為能賣錢,能賺錢,能得到知名度。創作者當然寫它。

另一種商業,就是創作者包裝自己的產品,親自推銷給讀者。
為什麼創作者要親自推銷?因為沒錢,沒人力,沒管道,沒背景。任何推銷行為當然都只能自己來。

所以像我為什麼常常得自己出來喊「奇幻寫作事」的專題?
因為我沒資源,我當然只能偶爾在FB貼文或者方格子的寫文章時順便宣傳。
至於你問成果怎麼樣?事實上,每次有付費訂閱的通知,都恰好是我在宣傳做廣告的時候。你問有沒有用?如果我不去爭取,是不是就什麼都沒有?

隨緣經營,然後偶遇有緣人幫你推到世界百大暢銷──這種小說般的劇情真的是比奇幻小說還會幻想。醒。一隻鹹魚癱在那裏在別人眼裡就真的只是鹹魚,不會有人突然覺得你價值連城把你捧高高。

為什麼常常會有人提出「你不喜歡作者商業化,那你身為讀者又做了多少」這種聽上去非常情緒勒索的話?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就是「現實」。讀者沒有花錢買書或者給予任何贊助,創作者若還想維持創作動能,自然得往有錢的地方出力;而當後者給予的保障越多,能賺的錢越多,理所當然會往那邊靠。至於理想?謝謝你喜歡,但暫時沒辦法回頭兼顧。如果堅持理念氣概能夠賺錢,那當然會堅持下去。可惜現實不是這樣運轉的,市場也不是。

簡單來說,對創作者而言就是「凍死餓死在路邊」跟「違背信念但至少有飯吃」兩個選擇而已。

至於像上面那種苛責讀者的話有沒有必要,說實在我不知道。不好過的不只是創作者,還有整個書市;像我也常被出版社朋友半開玩笑地罵說你們他老師的就是不買書……你要真的去苛責他們用詞太鋒利,你對,只是我知道現實很無奈。

近幾年網路寫作平台看起來好像還是一片榮景,但未來如何我不好說。每個人都過得很辛苦,有情緒也再所難免;站在我個人立場,我若是讀者聽了也不會舒服,但我能體諒。

就像當年看實況,一堆實況主被Facebook簽約轉學又跳回Twitch,然後過沒幾天又跑回去,我看著心裡也是操督爛,但能體諒。畢竟人家也是要吃飯、穩定生活。

總而言之,這沒有誰對誰錯,都只是選擇而已。能不能接受,就看個人。

raw-image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4.4K會員
2.0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的其他內容
我快掛了。 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我約在五月還六月的村長不聊(反正是最後一期那篇就對了),說要投稿今年角川kadokado舉辦的小說大賞,只是那陣子都還在忙「奇幻寫作事」的改版更新,因此我正式參戰的時間點,差不多是在七月的時候。 也就是說,從七月到九月,是我把參賽作品(活動規定八萬字以上始有資格)生出
會,而且這種痛苦是很多面向的。 以「創作」面向而言,取材、文字技巧、劇情的發揮與人物心境的模擬和探究,都是非常讓人苦惱的部分。每次思考都得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在最近,我最煩惱的是腦袋不靈光,沒辦法好好運作。 以「經營」面向來說的話,你就想:「花了數小時甚至數天完成的小說,結果刊登後沒人看」一一這聽起
說起來脫離學生時代也過了好幾年(好幾年真好用,免於暴露實際年齡),以前無論是現實還是網路,交流比較頻繁的朋友,現在幾乎不是沒聯絡就是斷絕往來了。有些人之所以沒互動,可能是因為社會價值觀不同,可能是各自有更舒適的交際圈,可能是消失得無影無蹤、就算想聯絡也不一定聯絡得上。 小說人物可愛多了。
很久以前,我曾偶然看到有讀者對我的極短篇小說評價是「餘韻未了」的感覺;也就是故事好像說到一個斷點,總感覺好像還會發生什麼,但就是沒有了。 是的,我以前真的很常寫這樣的極短篇;甚至有幾次寫短篇篇幅的小說也是這樣一一雖然對照之下,短篇呈現的美感沒那麼好一一只是到現在,我幾乎不這麼寫了。
其實我蠻佩服有固定更新Facebook、Instagram、噗浪以及個人Discord伺服器的寫作者。甚至站上一位叫鬱兔的作家,她的心得文不僅遍佈各大平台,還能經營巴哈、開實況,多角廣泛之程度,簡直不要嚇死人。 那像我這樣不擅長經營的創作者,到底是如何與讀者對話呢?
我的母親是非常囉嗦的人。從我國小到現在,其實不下一次聽過她是怎麼評論世間人際關係與人物面貌,有時也會提醒「我們不要只會抱怨」──簡單來說,就是過去的我們所認定「討厭的大人」。
我快掛了。 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我約在五月還六月的村長不聊(反正是最後一期那篇就對了),說要投稿今年角川kadokado舉辦的小說大賞,只是那陣子都還在忙「奇幻寫作事」的改版更新,因此我正式參戰的時間點,差不多是在七月的時候。 也就是說,從七月到九月,是我把參賽作品(活動規定八萬字以上始有資格)生出
會,而且這種痛苦是很多面向的。 以「創作」面向而言,取材、文字技巧、劇情的發揮與人物心境的模擬和探究,都是非常讓人苦惱的部分。每次思考都得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在最近,我最煩惱的是腦袋不靈光,沒辦法好好運作。 以「經營」面向來說的話,你就想:「花了數小時甚至數天完成的小說,結果刊登後沒人看」一一這聽起
說起來脫離學生時代也過了好幾年(好幾年真好用,免於暴露實際年齡),以前無論是現實還是網路,交流比較頻繁的朋友,現在幾乎不是沒聯絡就是斷絕往來了。有些人之所以沒互動,可能是因為社會價值觀不同,可能是各自有更舒適的交際圈,可能是消失得無影無蹤、就算想聯絡也不一定聯絡得上。 小說人物可愛多了。
很久以前,我曾偶然看到有讀者對我的極短篇小說評價是「餘韻未了」的感覺;也就是故事好像說到一個斷點,總感覺好像還會發生什麼,但就是沒有了。 是的,我以前真的很常寫這樣的極短篇;甚至有幾次寫短篇篇幅的小說也是這樣一一雖然對照之下,短篇呈現的美感沒那麼好一一只是到現在,我幾乎不這麼寫了。
其實我蠻佩服有固定更新Facebook、Instagram、噗浪以及個人Discord伺服器的寫作者。甚至站上一位叫鬱兔的作家,她的心得文不僅遍佈各大平台,還能經營巴哈、開實況,多角廣泛之程度,簡直不要嚇死人。 那像我這樣不擅長經營的創作者,到底是如何與讀者對話呢?
我的母親是非常囉嗦的人。從我國小到現在,其實不下一次聽過她是怎麼評論世間人際關係與人物面貌,有時也會提醒「我們不要只會抱怨」──簡單來說,就是過去的我們所認定「討厭的大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