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大叔最近分享了一個新的觀點:『說努力工作是為了讓大家都有飯吃』
我好奇的回應:「怎麼突然...?」
同事大叔在line繼續打字
『單位花了經費,經費到了商家,老闆拿到收入,營業招聘僱工,可以發放薪資,員工拿到薪資,才有生活消費』
『勞工有收入才有消費,做生意的有收入才能繼續營業』
『如果每個單位用力工作,多花錢,一個單位多花1000、十個單位就多花10000,一百個,一千個單位累積起來,數百萬數千萬的資金散出在市場上,創出華麗的消費金額,本國的經濟就動起來了啊(握拳振奮)』
聽完他的觀點
一時之間我也找不到吐槽的點回應他,只能回報他熱烈鼓掌圖
大叔繼續解釋
『我不太確定其他單位的情況,不過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
辦業務時,通常不想花太多錢,主要是花的錢超過一定額度的時候要辦理標案
標案的程序又增加很多複雜度
所以,除非被長官要求著,不然大家通常會壓低使用金額,避免要做到標案的情形』
.
.
.
讓我想到
以前的同學在外商科技公司上班,據說福利超好,除了跟著國外的節日放假,本土的假期也沒虧待員工;上班的環境有個大休息室、茶水間、櫃子裡面有各種零食餅乾,飲料、泡麵、茶包,更過分的是冰淇淋。因為工時都是超過十小時以上,晚餐通常會訂便當,有時就訂些比較好的餐盒、美式、義式日式料理。
疫情爆發以後,各行業都不好過,同學的公司也進入寒冬。在大家居家辦公的時間,茶水間的零食們首先面臨被淘汰的命運。過陣子主管們開會商量,大家減薪幾個,縮減一些福利等等,那時候還沒看疫情減緩的盡頭,大家也只能默默忍耐,怕萬一總公司把心一橫,找幾個員工開刀,到時候連薪水都有,還要重新找工作更麻煩。
我大部分的工作經驗都在小單位
依靠捐款的社福團體也辛苦,大家減少捐款,除了沒辦法執行各種業務
社福團體也可能會面臨發不出薪資的窘境。
因為是小機構,收入來源少
大多都是處於缺乏資金的狀態
在裡面工作的時候,能省都省,會花的錢都是主管點頭要做的事情
能自己準備的辦公用品就自己準備
桌椅設備等等靠大家捐獻,硬體的部分將就著用
後來到了上市公司工作,看到人家花錢瀟灑的程度,才知道自己的想法狹窄了。
果然有賺錢、生活品質就是不同!
出差費、交通費有補助、福利獎金多了一些
還有軟體是個大問題
要做圖片、海報、影片、作帳,
檔案格式轉檔:WORD轉JPG、PDF轉JPG、影音剪輯…
會需要有能夠製作的軟體,有些殘忍的主管就讓你用網路免費的,
有熱情的員工就幫忙找「神秘破解版」
從大叔分享這個想法以後,現在我喝飲料、網購,都少了愧疚感。感謝大叔幫我找了一個很棒的理由呢!
諸君啊~錢錢花起來,我們不為私利消費,只為大義刷卡
我的消費不是為了滿足個人欲望!
是為了促進國家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