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師到內容創作者:揭秘我的創作工具與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我不僅僅想做自我介紹,更想分享一個故事:為什麼我會不好好當一名中醫師就好,花時間寫作的意義在哪?文章的結尾部分,我會介紹我使用的創作工具和提供一些小禮物,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我使用的主要是iOS系統的Mac和iPhone)

Midjourney 生成圖片

Midjourney 生成圖片

源起

一切始於一本名為『閱讀變現』的書籍,其核心概念是「生產力」。我把自己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分章節學習(主要是為了升學和研究)轉變為以輸出為目的的學習模式,這意味著我會先決定想要寫作的主題,然後尋找相關資料。接著,我努力提高產出量,無論是文章還是視頻和圖片,並通過我創作出來的內容反饋,來調整和優化我的學習方式。此外,AI技術的幫助對我來說也非常重要,只需支付少量的月費,就好似擁有了一個高效的助手,幫助我處理許多耗時細碎的工作,這比起雇用實體助理並花時間磨合來得方便許多,節省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內容走向的問題,思考很久後,我決定以我的老本行中醫的醫療衛教為主要內容來分享,從患者的詢問和最近的節氣狀況等方面入手。對我來說,素材的獲取相對容易。未來,我可能會擴展到我的日常生活,比如旅遊或生活小物等內容,這種有點細碎的瑣事,其實也更貼近一般人的生活,也更有共鳴!

youtube出道

在開始部落格創作之前,我最初是從YouTube影片製作入手。主要的動力來自於AI技術對影片製作的巨大影響,無論是影片的初剪、加字幕、甚至將文字轉換成視覺影片,或是創造AI主播,這些都極大地降低了製作影片的難度,讓我能夠專注於創作內容本身。當然,影片製作過程仍充滿挑戰,並非像許多教學影片所言,五分鐘就能輕鬆上傳完成。

作為一個剪輯新手,我持著“先做再說,慢慢進步”的態度,並且說服自己把這視為成長的證據,避免陷入過度完美主義的陷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跨過起步的障礙。畢竟不去實際操作,一切都只是空想,而空想本身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FB、IG的延伸經營

完成影片後,我發現流量遠不如預期。很多資深部落客和YouTuber都提到,這條路需要長期投入,要有至少半年到一年沒有觀眾的心理準備。這些勸告當然是出於好意。畢竟,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每個人的注意力都非常珍貴。觀眾可能只用幾秒鐘就決定是否繼續觀看一段影片。但是,影片或內容的質量之前,更大的挑戰是讓你的影片被搜尋到。因此,多平台經營變得至關重要。畢竟,產出內容是最困難的部分,其他平台上的運用基本上就是轉貼。

當然,還需要根據不同平台的受眾和格式做出適當調整。例如,Facebook可以容納較長的文章,但感覺已經有點過時;Instagram則越來越偏向短視頻;而Threads則更注重文字內容,但文章長度不能太長。當然,我嘗試在這些平台上運營時間尚淺,積累人氣也需要時間,還有需要驗證修改的地方,就純當分享,這是我所做的努力之一。

觸角伸到當部落客上

這一兩週,我主要轉向研究部落格的創作。雖然Google的Blogger平台操作上相對簡單,但流量仍然不如預期。相比之下,方格子這個平台讓我感到非常舒適,用戶間的互動也更加頻繁,大家更願意用愛心來表達喜愛。我非常感激這種回饋,因為只有經歷過創作,才能真切感受到回饋的重要性。有時候發布文章後沒有任何反應,我甚至會懷疑是不是系統出了問題,或者自己是否被邊緣化了。在方格子,對創作者的友善程度顯然更高,用戶間的互動也更加熱烈。在當前這個大家都追求快速多巴胺刺激的短影音時代,還有人願意花時間細讀文字,真的很難得。

目前寫作帶給我什麼改變

雖然我才剛開始涉獵自媒體和部落格寫作不久,但我感覺到自己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看影片時,我僅僅是觀看而已,現在則變成了分析創作的過程:分析哪一段在吸引觀眾注意、哪裡有伏筆、或是某個動畫是如何製作的。同樣地,我也會思考文章的結構,探討類似話題的組織方式、文字的深入和重組,以及在不同社群媒體上的操作策略。

簡單來說,寫作是一個不斷自我重組的過程。它讓我有機會將過去的經驗和知識重新梳理,然後呈現出來接受考驗。無論作品是否受到批評或指導,一旦它們被發布到雲端,就標誌著接受公眾審視的開始。這也促使我自省,不再總是用“我是新手,犯錯無所謂”來安慰自己。當然,一開始這樣的心態確實有助於跨出第一步。但真正的成長在於持續的進步,展現出負責任的態度,既成就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時間和注意力。

結尾

未來,我依然認真從事中醫師的本職工作,利用空閒時間進行一些創作活動。上面內容,我以流水帳的方式記錄了自己一個多月來的心得和體會,希望這些內容能對準備進行創作的人,或是那些想了解現代AI能做什麼的人提供一些幫助。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我想對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說的,那就是寫作本身就是其意義所在。通過不斷的創作輸出,你能夠挖掘出自己深層的思想和感受,這同時也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我覺得寫作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它不僅讓我對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最後補充:創作工具及流程整理

這邊就是沒有通過ChatGPT修改的部分,讓大家比較一下文字的感覺
我現在的部落格創作流程,是先把內容打在Notion裡面方便彙整,以卡片盒筆記的模式操作,然後把內容複製到ChatGPT請AI幫我潤飾,確認邏輯和驗證內容等瑣事,主要是讓文句不要太口語或不通順,並且這樣基本上不會出現AI瞎掰內容的問題,再貼回Notion修改一下內容把AI刪掉但我想留的部分補回來,有時候被AI認為廢話的部分會讓我覺得文字比較有生命力,再來請ChatGPT生成一張符合文章的圖片、給我符合SEO標準的標題和100字左右的介紹文,因為我每次跟他說150字都會超過,研究後跟他說100字,剛好可以放進文章介紹裡面!然後從網頁版的ChatGPT可以看到圖片生成的prompt,複製後再丟到Midjourney看看是否能生成更好的圖片,在挑選一下圖片來增加文章的精彩程度!

目前,我的部落格創作流程首先是在Notion裡打草稿,方便整理內容。我採用卡片盒筆記的方式來組織思路。接著,我會將這些內容複製到ChatGPT,請AI幫忙潤飾,以確保邏輯清晰並驗證內容的準確性。這主要是為了讓語句不那麼口語化或顯得不流暢。這樣做的好處是基本上能避免AI生成不相關的內容。之後,我會將修改過的內容貼回Notion,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刪除一些AI生成的部分,但重新補充我認為有必要的內容。有時候AI刪除的那些被認為是「廢話」的部分,我反而覺得能給文字帶來更多生命力。

接下來,我會請ChatGPT為文章生成一張相符的圖片,並提供一個符合SEO標準的標題以及大約100字的介紹文。我發現每次要求150字時常常會超過設定字數,但告訴它寫100字時,剛好適合放進文章介紹裡。然後,我會從網頁版的ChatGPT獲取圖片生成的提示語(prompt),並將其複製到Midjourney,看看是否能生成更佳的圖片。最後,在精心挑選的圖片中選一張來提升文章的吸引力。


圖片生成原圖比較:

ChatGPT使用Dell E產生的圖片和提示詞:(原始是webp檔有經過轉檔png)

ChatGPT使用DALL E生成圖片

ChatGPT使用DALL E生成圖片

A wide format image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a personal growth and learning journey inspired by a book titled “Reading into Realization”, focusing on “productivity”. It should depict an individual evolving from traditional chapter-based learning, aimed at academic success, to a goal-oriented learning style centered on output, such as writing. The scene includes a mix of books, a computer, and outputs like articles, videos, and imag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lements like herbs and acupuncture needles are visible, reflecting the person'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n this field. The setting also features futuristic AI technology, like an AI assistant device, symbolizing the pivotal role of technology in enhancing productivity. The backdrop should subtly incorporate themes of medical education, patient inquiries, and seasonal changes, alongside everyday life elements like travel and lifestyle, capturing the diverse interests and daily experiences of the person.


直接使用這個提示詞轉到MJ生成的圖片:(後面加上 —ar 16:9 MJ修改圖片尺寸的代碼)

可以看到文字生成還是有問題,如果真的要使用可以用Canva修改文字的部分,附上今天日期112/11/11紀錄

Midjourney 生成圖片

Midjourney 生成圖片

創作工具

  • 影片剪輯方面,我使用的是剪映,一款來自大陸的軟體。它使用起來相當簡單明了,最吸引我的是它提供了大量免費的數字人服務。雖然這些服務的精緻度可能不足,但免費使用總是更加方便。此外,剪映還內置了許多實用的AI功能,比如自動生成字幕。這些字幕最初是簡體字,但可以在導出後轉換為繁體字。目前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內地銀行帳號,因此無法使用支付寶進行驗證,導致部分功能無法使用。
  • 作為一份小禮物,我想與大家分享剪映的軟體下載鏈接。軟體會提示更新到最新版本。我最初是創建一個大陸帳號才能下載,但我現在為大家省去了這一步麻煩。目前使用起來完全沒有問題,功能上也比國際版的CapCut強大很多。如果覺得有幫助,給個愛心支持一下吧!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RAnNM8649Tp4zmIgTb4Sr6UftSD6dUII/view?usp=sharing

  • Canva:非常適合社群媒體內容和影片素材的製作。最近Canva的AI功能也越來越便利,值得推薦!
  • ChatGPT:圖文創作的小幫手。
  • Midjourney:最初是在ChatGPT還不能生成圖片時使用的,但無論是速度還是品質,Midjourney都表現得很出色。目前我將它與Dell 3配合使用,以生成文章配圖。
  • Artlist:提供版權影音素材。我選擇付費使用主要是擔心免費素材未來可能會有版權問題。這個網站提供的音樂和影片都附有永久授權書,讓使用更加安心。遇到YouTube的版權爭議時,只需附上授權書即可解決。
  • 有興趣的話,可以通過以下連結了解多:https://artlist.io/referral/5644573/CHA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 Ray 的健康衛教指南|專業醫學知識與健康生活建議
10會員
43內容數
在我的看診日記裡,每個患者的故事都是一段感動的旅程,每個治療過程都蘊藏著深刻的情感糾結。生命與現實的碰撞中,帶出不同的火花。在這中醫的行醫道路上,除了治療衛教與醫療資料的提供,我希望能通過文字,將患者的生命教育以另一種方式輸出,讓每個字句都成為感悟與共鳴的橋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在【日更的技術:想成為規律寫作者,每天發表文章,你需要這3個關鍵轉變】提到你在成為規律寫作者,能夠每天發表文章,會經過的三個改變。 其中,你會發現, 其實寫作更多來自於持續的日常練習, 而不是偶然的靈感。 我在方格子已經發表了超過500篇文章, 具體來說,我在逐步成為一名規律寫作者的過程
Thumbnail
我在【日更的技術:想成為規律寫作者,每天發表文章,你需要這3個關鍵轉變】提到你在成為規律寫作者,能夠每天發表文章,會經過的三個改變。 其中,你會發現, 其實寫作更多來自於持續的日常練習, 而不是偶然的靈感。 我在方格子已經發表了超過500篇文章, 具體來說,我在逐步成為一名規律寫作者的過程
Thumbnail
探索中醫師如何轉型成為部落客和YouTuber。深入了解我如何利用Notion、剪映、Canva和ChatGPT等工具,來革新我的創作流程。從撰寫博客文章到製作引人入勝的影片,我分享了我使用AI來潤飾內容、生成圖片,以及如何克服創作過程中的挑戰。文章有對創作熱情的反思,也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技巧歐!
Thumbnail
探索中醫師如何轉型成為部落客和YouTuber。深入了解我如何利用Notion、剪映、Canva和ChatGPT等工具,來革新我的創作流程。從撰寫博客文章到製作引人入勝的影片,我分享了我使用AI來潤飾內容、生成圖片,以及如何克服創作過程中的挑戰。文章有對創作熱情的反思,也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技巧歐!
Thumbnail
在來到方格子一個月以後,考察了我的數據資料,我不得不想辦法改變我的寫作內容。 一開始,我希望寫人工智能的相關內容,我認為這是時代趨勢,滿懷期待的認為自己可以收到關注,持續了一個多月,寫了快四十篇的文章,在一些內容上,確實是這樣的,甚至有一篇有一千觀看的文章。
Thumbnail
在來到方格子一個月以後,考察了我的數據資料,我不得不想辦法改變我的寫作內容。 一開始,我希望寫人工智能的相關內容,我認為這是時代趨勢,滿懷期待的認為自己可以收到關注,持續了一個多月,寫了快四十篇的文章,在一些內容上,確實是這樣的,甚至有一篇有一千觀看的文章。
Thumbnail
如何踏上創作之路? 自從4年前,被上一份工作資遣,而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就這樣…走投無路的我開啟了斜槓之路。因本身從事平面設計,所以「創作」對我來說,除了是從小的天賦異稟,也是學以致用的技能。 在多方興趣與嘗試的好奇心驅使之下,便開啟了另一段創作的契機,讓我踏上YouTube,TikTok拍片、
Thumbnail
如何踏上創作之路? 自從4年前,被上一份工作資遣,而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就這樣…走投無路的我開啟了斜槓之路。因本身從事平面設計,所以「創作」對我來說,除了是從小的天賦異稟,也是學以致用的技能。 在多方興趣與嘗試的好奇心驅使之下,便開啟了另一段創作的契機,讓我踏上YouTube,TikTok拍片、
Thumbnail
  過往的文章,都是累積,能夠為自己的將來鋪路。回顧過去寫下的隻言片語,重新解析再構築可以把某些觀點或信念,再創作出架構更好、邏輯更清晰的好文章。   利用自己的創作再創作,打磨自己的思緒跟寫作技巧,讓自己在寫作這條路上,成長並走的更遠!
Thumbnail
  過往的文章,都是累積,能夠為自己的將來鋪路。回顧過去寫下的隻言片語,重新解析再構築可以把某些觀點或信念,再創作出架構更好、邏輯更清晰的好文章。   利用自己的創作再創作,打磨自己的思緒跟寫作技巧,讓自己在寫作這條路上,成長並走的更遠!
Thumbnail
奇怪吧!半年前的我還是一個大學生,每天咬着筆,不停地用腦,一副年輕人的樣子,反叛、放縱是我的代名詞。披頭散髮、插着褲袋、凌厲的眼神,複雜的情緒,這就是我。 剛剛結束了學業的我,正在找工作-考古的工作;這是為了未來能走得更遠,甚至報讀考古的碩士課程,現在的我回到了老家,開始了寫作的道路。 為什麼選
Thumbnail
奇怪吧!半年前的我還是一個大學生,每天咬着筆,不停地用腦,一副年輕人的樣子,反叛、放縱是我的代名詞。披頭散髮、插着褲袋、凌厲的眼神,複雜的情緒,這就是我。 剛剛結束了學業的我,正在找工作-考古的工作;這是為了未來能走得更遠,甚至報讀考古的碩士課程,現在的我回到了老家,開始了寫作的道路。 為什麼選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通勤或是下班時間,會習慣找一些YouTube影片或是Podcast,作為吸收知識或常識的管道。 記得不久之前,還是以YouTube影片為主,默默地被圈粉,按訂閱小鈴鐺,見證常聽的YouTube頻道越來越進步,欣賞的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通勤或是下班時間,會習慣找一些YouTube影片或是Podcast,作為吸收知識或常識的管道。 記得不久之前,還是以YouTube影片為主,默默地被圈粉,按訂閱小鈴鐺,見證常聽的YouTube頻道越來越進步,欣賞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我開始在這裡寫作的原因,介紹我的文章主要會分享的領域,如果不想看很多廢話可以看最下方幫大家整理好的重點,希望大家能來捧場!!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我開始在這裡寫作的原因,介紹我的文章主要會分享的領域,如果不想看很多廢話可以看最下方幫大家整理好的重點,希望大家能來捧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