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跳舞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阿嬤跟我說她第一次去電影院看的電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那是她當學徒的理髮店師傅的女兒帶她去的,理髮店裡一次有好多個女生一起學,其中幾個女生喜歡吵架惹事,阿嬤總是比較冷靜,所以師父女兒特別喜歡她。

 

後來因為阿祖賣掉房子舉家搬到台北討生活,阿嬤才因此放棄理髮的工作,在塑膠工廠工作,阿公是工廠的會計師,在發薪水時,將情書放在薪水袋下一併給阿嬤,後來阿嬤換工廠,某次在路上和阿公重逢,阿公一路跟著阿嬤回家才得以繼續聯絡,之後結婚。

 

我上學期的體育課選國標舞,把跳舞影片給阿嬤看,才意外得知阿嬤過去有很多在舞廳玩的記憶。阿嬤的一個姊姊因為嫁到香港,所以我們都叫她香港婆。香港婆以前在舞廳工作,有次阿嬤帶她去算命,算命師說香港婆如果搬去城內工作,會遇到一個很有錢的男人,然後跟她結婚。後來香港婆照做,真的遇到一個愛跳舞的有錢香港人--香港婆的第二任先生,然後嫁去香港。香港先生以前開駕訓班,來臺時會買錄影帶回去拷貝販售,香港婆不愁吃穿,但阿嬤說她現在在香港還有去工廠上班,因為閒著沒事。阿嬤說香港婆以前的藝名叫做白玫瑰,她很會領舞,以前的舞廳男生入場費150,女生100,進去會有手帕跟紅茶可以飲用。阿嬤說她現在是軟腳蝦了,沒辦法跳舞。

 

阿嬤記憶力非常好,過去的回憶如數家珍。她的回憶對我來說,是我與臺灣這片土地的過去的連結,沒經歷過的過往,我如何愛它?因為有阿嬤生活過的痕跡,所以我很珍惜。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亞熱帶的熊的沙龍
21會員
51內容數
四大主題 : 東南亞移民工在臺灣的生活、馬祖西莒打工換宿小故事、讀書分享、設計最適合自己的職涯的實驗故事
2024/12/04
下課時看到阿公阿嬤接到他後安心的表情,我忽然想到:「啊!他們也是第一次當阿公阿嬤呀!」這本書的最後也說道同樣的概念「大家都是第一次當爸媽,小孩零歲,爸媽也是零歲」,其實大人會不知所措也很合理,大家都是一起在學習的,大人與小孩都是。
Thumbnail
2024/12/04
下課時看到阿公阿嬤接到他後安心的表情,我忽然想到:「啊!他們也是第一次當阿公阿嬤呀!」這本書的最後也說道同樣的概念「大家都是第一次當爸媽,小孩零歲,爸媽也是零歲」,其實大人會不知所措也很合理,大家都是一起在學習的,大人與小孩都是。
Thumbnail
2024/11/25
小朋友無論年紀多小,都有自己的感受,在無法清楚表達的情況下,自己和大人雙方想必都很難受,尤其是在對話中不論如何嘗試都只得到「不要」否定詞,那樣的挫折、無力感即便是一旁的我也強烈地感受到了。
Thumbnail
2024/11/25
小朋友無論年紀多小,都有自己的感受,在無法清楚表達的情況下,自己和大人雙方想必都很難受,尤其是在對話中不論如何嘗試都只得到「不要」否定詞,那樣的挫折、無力感即便是一旁的我也強烈地感受到了。
Thumbnail
2024/05/18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2024/05/18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的阿嬤,年輕的時候從嘉義北上,幾度遷徒,決定落腳劍潭。那時候的她帶著兩個妹妹四處幫人家剃頭毛,後來生意穩定下來,三姊妹就在劍潭租了店面,開始做髮維生的日子。 阿嬤為生活忙碌大半輩子,直到五十一歲那年發現得到乳癌,阿嬤的心情盪到谷底,為家人庸庸碌碌一生竟是這樣的結果。為了轉換心境,志工帶她出門
Thumbnail
我的阿嬤,年輕的時候從嘉義北上,幾度遷徒,決定落腳劍潭。那時候的她帶著兩個妹妹四處幫人家剃頭毛,後來生意穩定下來,三姊妹就在劍潭租了店面,開始做髮維生的日子。 阿嬤為生活忙碌大半輩子,直到五十一歲那年發現得到乳癌,阿嬤的心情盪到谷底,為家人庸庸碌碌一生竟是這樣的結果。為了轉換心境,志工帶她出門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阿嬤跟我說她第一次去電影院看的電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那是她當學徒的理髮店師傅的女兒帶她去的,理髮店裡一次有好多個女生一起學,其中幾個女生喜歡吵架惹事,阿嬤總是比較冷靜,所以師父女兒特別喜歡她。   後來因為阿祖賣掉房子舉家搬到台北討生活,阿嬤才因此放棄理髮的工作,在塑膠工廠工作,阿公是工廠的
Thumbnail
阿嬤跟我說她第一次去電影院看的電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那是她當學徒的理髮店師傅的女兒帶她去的,理髮店裡一次有好多個女生一起學,其中幾個女生喜歡吵架惹事,阿嬤總是比較冷靜,所以師父女兒特別喜歡她。   後來因為阿祖賣掉房子舉家搬到台北討生活,阿嬤才因此放棄理髮的工作,在塑膠工廠工作,阿公是工廠的
Thumbnail
上週六,我們走進阿猜嬤的家,這一次不只是送便當,還送上藝術與關懷。 如果不是透過藝術關懷,阿嬤的專注力仍停留在肉體病痛與家庭的壓力下,透過 藍白拖姐妹 在地藝術團隊的鼓舞、引導,阿嬤說出年輕時最美好的回憶。 :『上班怎麼可以偷跑?這樣老闆會賠錢呀!』
Thumbnail
上週六,我們走進阿猜嬤的家,這一次不只是送便當,還送上藝術與關懷。 如果不是透過藝術關懷,阿嬤的專注力仍停留在肉體病痛與家庭的壓力下,透過 藍白拖姐妹 在地藝術團隊的鼓舞、引導,阿嬤說出年輕時最美好的回憶。 :『上班怎麼可以偷跑?這樣老闆會賠錢呀!』
Thumbnail
鄉下的家在巷內馬路旁,以前阿嬤阿公會坐在外面的椅子看人,喊著路過的人來坐。現在路邊搭了張桌子摺蓮花,路過的親戚五十過來捻香坐下說話,每個人說著他認識的那位老人家,我的阿嬤。大家說的內容拼拼湊湊,大抵和我記憶中相同,結語都是說阿嬤去得快,走得安詳,願喪家安寧。
Thumbnail
鄉下的家在巷內馬路旁,以前阿嬤阿公會坐在外面的椅子看人,喊著路過的人來坐。現在路邊搭了張桌子摺蓮花,路過的親戚五十過來捻香坐下說話,每個人說著他認識的那位老人家,我的阿嬤。大家說的內容拼拼湊湊,大抵和我記憶中相同,結語都是說阿嬤去得快,走得安詳,願喪家安寧。
Thumbnail
那是我第一次在異國接到親人逝世的消息。 我的姑婆,是外公的姊姊,她一生未嫁,她不識字,卻在台灣出口加工業燦爛的時代裡當著工廠裡的領班。
Thumbnail
那是我第一次在異國接到親人逝世的消息。 我的姑婆,是外公的姊姊,她一生未嫁,她不識字,卻在台灣出口加工業燦爛的時代裡當著工廠裡的領班。
Thumbnail
阿嬤持續不懈為每個孫子女都織上一件毛衣。總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眼睛老花了,動作也變慢,佈滿皺紋的雙手拿著棒針,頭必須垂得很低才不至於勾錯。因為速度太慢很久才完成一件,我們沒人跟她預定,但她卻樂此不疲。
Thumbnail
阿嬤持續不懈為每個孫子女都織上一件毛衣。總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眼睛老花了,動作也變慢,佈滿皺紋的雙手拿著棒針,頭必須垂得很低才不至於勾錯。因為速度太慢很久才完成一件,我們沒人跟她預定,但她卻樂此不疲。
Thumbnail
圖片摘自網路 在剛開創女紅的初期,我認識了一位阿嬤~ 當時我借他們家古早的店舖當工作室,因此阿嬤從我身上找尋了一些些回憶。那時的我帶著兩個孩子進工作室工作,說好聽是工作,但事實上是在家庭和自己之間,找尋一個喘息的空間。
Thumbnail
圖片摘自網路 在剛開創女紅的初期,我認識了一位阿嬤~ 當時我借他們家古早的店舖當工作室,因此阿嬤從我身上找尋了一些些回憶。那時的我帶著兩個孩子進工作室工作,說好聽是工作,但事實上是在家庭和自己之間,找尋一個喘息的空間。
Thumbnail
同在與共同經歷的幸福         外婆86年6月18日離世,迄今已過22個年頭,每當聽到蕭煌奇成名曲「阿嬤的話」,總還是要很努力深呼吸,讓滿溢的眼淚不要流下來。          跟阿嬤一起的第一個回憶是搭三輪車,三輪車有著一個拉蓬,大熱天可以遮太陽,下雨天可以擋擋雨,前面會有一個認真騎車的阿伯
Thumbnail
同在與共同經歷的幸福         外婆86年6月18日離世,迄今已過22個年頭,每當聽到蕭煌奇成名曲「阿嬤的話」,總還是要很努力深呼吸,讓滿溢的眼淚不要流下來。          跟阿嬤一起的第一個回憶是搭三輪車,三輪車有著一個拉蓬,大熱天可以遮太陽,下雨天可以擋擋雨,前面會有一個認真騎車的阿伯
Thumbnail
外婆如果還在,今年有一百歲了,民國七年出生的她,在大時代洪流中,是個平凡無奇的女子,在我的印象裏,是個與世無爭、不說長道短、沒有身段與聲音的阿嬤。
Thumbnail
外婆如果還在,今年有一百歲了,民國七年出生的她,在大時代洪流中,是個平凡無奇的女子,在我的印象裏,是個與世無爭、不說長道短、沒有身段與聲音的阿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