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毛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雖然樣式有點老土,但柔和的鵝黃色就像冬日的太陽散發著溫暖,我感覺穿在身上一定是暖和的。


raw-image

說起來我和阿嬤相處的時間並不多。

印象中我的阿嬤是個勤勞工作的人。她和我同學們的阿嬤很不同,別人多是待在家裡顧孫,而她卻選擇外出工作。

打從我小時候有記憶以來,阿嬤總是很少陪伴孫子,她即使來看我們也是來去匆匆。有一次我問她,“阿嬤,你要去哪裡?為什麼都不陪我和弟弟?”阿嬤說“我要去給人家洗衣服賺錢,這樣才能給你們買東西吃。”

那時的我似懂非懂,不明白洗衣服和買東西吃有甚麼關係?直到後來有一次,阿嬤帶著我一起去廟口的「老闆娘」家裡,我親眼看到阿嬤半蹲在一間小小的浴室內,戴著橡膠手套,賣力地洗著一件又一件的衣服,我才知道原來我手上的乖乖、蝦味先都是阿嬤用力氣換來的。

我坐在一旁的板凳上安靜地看她洗衣服。阿嬤工作的時候很認真,不多話,成堆的衣服終於洗完之後,阿嬤很開心。因為領完薪水,「老闆娘」還另外送她幾條又肥又長的自製香腸,這在廟口可是鼎鼎有名的好吃。

阿嬤轉身就將那袋香腸交給我,還說“今天晚上給你們加菜。”我感覺那個袋子沉甸甸的,似乎不只是香腸而已。現在想來應該還有阿嬤對我們的關愛。那天是我唯一一次陪阿嬤「出差」的日子,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阿嬤將香腸交給我時臉上高興的笑容。

阿嬤經常在不同子女的家之間來來去去,偶爾來我家住一段時間又離開。我還記得大嗓門的阿嬤很愛跟街坊鄰居閒聊,宏亮的聲音大老遠就聽得見,常常不用等阿嬤按門鈴我就知道她來了。

阿嬤愛閒聊,然而家中大人們最常和她聊的話題卻是要阿嬤別再工作。每提及此,阿嬤都會很激動地表示:她還能工作她不要退休,然後話題不了了之。

我曾經趁大人不在的時候問阿嬤“為什麼要每天出去工作?”阿嬤告訴我“賺錢才有飯吃啊”,阿嬤還說“我就是靠洗衣服把他們養大的,如果以後沒人養我,那我就得趁現在多存點錢自己去住養老院”。

小時候我並不懂養老院是甚麼地方,只覺得阿嬤說自己要去住養老院時,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很難過。

原本我不會講台語只會聽,但是因為阿嬤住我家的時候都會準時收看楊麗花歌仔戲,我也陪她一起看,就這樣邊看邊聽還要不時用台語和阿嬤討論劇情,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的台語竟然突飛猛進,變得會聽也會說,這算是陪阿嬤看電視意外的收穫。

除了工作,我還記得阿嬤喜歡自己做衣服穿。

在我印象中阿嬤的房間裡,有台老舊的腳踏式縫紉機,差不多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偶爾她會踩著縫紉機替自己縫縫補補。這應該是除了看楊麗花歌仔戲之外,阿嬤唯一的興趣吧?我曾經在房間外偷看阿嬤用縫紉機,隨著腳踩的韻律,花布一段段被拼接起來,雖然阿嬤自製的衣服樣式簡單樸素,穿上身倒也不輸外頭買的成衣。我想,如果阿嬤晚生個幾十年,說不定有機會成為吳季剛第二?

雖然阿嬤的餘暇不多,不過當她有空的時候,她會為我們每個孫子都織上一件毛衣。

老家附近認識阿嬤的人都說,阿嬤很有福氣子孫成群,很好命。阿嬤每次聽到都會掩不住得意,和鄰居說起自己的兒孫們。認真算起來包括我在內,阿嬤共有十多個內孫算是人丁興旺了。然而,觀念傳統的阿嬤,仍不時叨念三個媳婦的肚皮不夠爭氣,都只生一個兒子,沒事生那麼多女兒做啥?

raw-image


念歸念,阿嬤依然持續不懈為每個孫子女都織上一件毛衣。總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眼睛老花了,動作也變慢,佈滿皺紋的雙手拿著棒針,頭必須垂得很低才不至於勾錯。因為速度太慢很久才完成一件,我們沒人跟她預定,但她卻樂此不疲。

看阿嬤有空就拿著棒針幹活,我曾忍不住好奇問她“阿嬤,為什麼你要一直打毛衣?”阿嬤說“這樣冬天到了你們都有毛衣可以穿。穿暖一點才不會感冒啊。”

不愧是務實派的阿嬤。

我這才注意到阿嬤打的毛衣都是素色,而且非常厚,但花樣看起來千篇一律都土土的,不好看。我心想外面百貨公司賣的毛衣才漂亮,然後又忍不住猜測阿嬤甚麼時候才會打一件給我?

這個疑問隨著我離家上大學漸漸被遺忘了,沒多久阿嬤也搬離我家,改住到三叔家裡,偶爾才會過來小住。

興許真的老了,她也不再幫人洗衣服正式退休。又過了幾年,阿嬤因為癌症數度進出醫院,等病情控制住了卻又被宣告必須洗腎,為此家中長輩忙得人仰馬翻。

有一次放長假回家,我見到阿嬤正在打一件黃色的毛背心,那熟悉的樣式已經接近完工階段。我向阿嬤問好,阿嬤卻只專注在毛衣上,然後吃過午飯又開始繼續忙活。

到傍晚時,阿嬤和母親正在客廳話家常。阿嬤見到我就把那件黃色毛背心遞給我,說這是給我的。我既驚訝又開心,原來阿嬤始終記得幫我打一件毛衣。我接過毛衣向阿嬤說謝謝,還說這個顏色是我喜歡的,很漂亮。

阿嬤聽見我說很喜歡也開心地笑了—這似乎是我最後一次見到阿嬤的笑容。

雖然樣式有點老土,但柔和的鵝黃色就像冬日的太陽散發著溫暖,我感覺穿在身上一定是暖和的。

我看過阿嬤打紅色、黑色、咖啡色、深藍色、綠色的毛衣,但這些顏色我都不喜歡,沒想到阿嬤竟然會選我喜歡的黃色,著實令我意外,也許阿嬤有在暗中觀察她的孫兒們?

阿嬤晚年都在進出醫院中度過,身體病痛限制了她的行動,精神也大不如前,連以前的大嗓門也不見了。如果可以的話,阿嬤一定非常想繼續到外面工作賺錢,因為不識字的她,工作就是她最大的依靠。

阿嬤已經回到天上許多年了,她的大嗓門和花布衣已成為絕響,現在只剩下黃色毛背心還讓我留做紀念。

天上的阿嬤你好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瀾的沙龍
6會員
25內容數
記述作者童年於家鄉 Ketagalan —基隆,所經歷的生活點滴,昔年舊事娓娓道來。
藍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01
基隆因為腹地不大,所以一進入市區就能見到緊鄰火車站的港口,停泊各種不同功能的船隻。近幾年最常出現的是以基隆港為母港的麗星郵輪,當夜色籠罩時,發光的船體本身便成為港邊最吸引人的焦點。即使不能登船遊覽,遠遠地欣賞她佇立於港邊的姿態,也是一幅美麗的畫。
Thumbnail
2021/10/01
基隆因為腹地不大,所以一進入市區就能見到緊鄰火車站的港口,停泊各種不同功能的船隻。近幾年最常出現的是以基隆港為母港的麗星郵輪,當夜色籠罩時,發光的船體本身便成為港邊最吸引人的焦點。即使不能登船遊覽,遠遠地欣賞她佇立於港邊的姿態,也是一幅美麗的畫。
Thumbnail
2021/08/15
七月十五那天,開始拜拜前我們全家動員把所有乾貨,如餅乾、果汁汽水、罐頭、大米、啤酒、水果,還有要燒給好兄弟的大量金紙,通通擺上租來的紅色大圓桌,再插上普渡專用「慶讚中元」的旗子,接著還要在每樣供品都插上一炷香,這還沒完,等小貨車載殺好的豬公來才算準備完成。
Thumbnail
2021/08/15
七月十五那天,開始拜拜前我們全家動員把所有乾貨,如餅乾、果汁汽水、罐頭、大米、啤酒、水果,還有要燒給好兄弟的大量金紙,通通擺上租來的紅色大圓桌,再插上普渡專用「慶讚中元」的旗子,接著還要在每樣供品都插上一炷香,這還沒完,等小貨車載殺好的豬公來才算準備完成。
Thumbnail
2020/12/15
上大學後我曾帶同學來廟口吃,我當時推薦的名單如下:鐤邊趖、豆簽羹、大腸圈、肉羹麵、蚵仔煎、天婦羅、營養三明治、八寶冬粉、一口吃香腸、泡泡冰。這十樣是我覺得一定要吃過的品項,來廟口卻沒吃過真的是蠻可惜的,所以沒來過廟口的人不妨當作參考,下次來基隆一定要把握機會將這些知名美食一網打盡。
Thumbnail
2020/12/15
上大學後我曾帶同學來廟口吃,我當時推薦的名單如下:鐤邊趖、豆簽羹、大腸圈、肉羹麵、蚵仔煎、天婦羅、營養三明治、八寶冬粉、一口吃香腸、泡泡冰。這十樣是我覺得一定要吃過的品項,來廟口卻沒吃過真的是蠻可惜的,所以沒來過廟口的人不妨當作參考,下次來基隆一定要把握機會將這些知名美食一網打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5/19(五) 今天早上遇到了我阿嬤,她偶而會過來我們這邊,來拜家裡的神明廳。 我的阿嬤她不是那種討人喜歡的長輩類型,而是刀子嘴豆腐心的類型,所以她看到我會先嘮叨幾句。對於她,我大多是諒解的心態,即使她做出我不能理解的行為,甚至是批評我,我也不會跟她較量,我可以看得出來她有她的理由,她做過的事情,她
Thumbnail
5/19(五) 今天早上遇到了我阿嬤,她偶而會過來我們這邊,來拜家裡的神明廳。 我的阿嬤她不是那種討人喜歡的長輩類型,而是刀子嘴豆腐心的類型,所以她看到我會先嘮叨幾句。對於她,我大多是諒解的心態,即使她做出我不能理解的行為,甚至是批評我,我也不會跟她較量,我可以看得出來她有她的理由,她做過的事情,她
Thumbnail
Day (36) 2022 6/23 阿嬤織毛衣時, 用四根毛線針, 採立體編織法, 織出來的毛衣沒有多餘的接縫, 她一面織, 一面在我們身上比大小、長短,還會織出漂亮的圖案和花朵,很神奇。
Thumbnail
Day (36) 2022 6/23 阿嬤織毛衣時, 用四根毛線針, 採立體編織法, 織出來的毛衣沒有多餘的接縫, 她一面織, 一面在我們身上比大小、長短,還會織出漂亮的圖案和花朵,很神奇。
Thumbnail
在我眼裡的阿嬤無所不能 但我忘了 無所不能的人 其實都是被生活困住的人
Thumbnail
在我眼裡的阿嬤無所不能 但我忘了 無所不能的人 其實都是被生活困住的人
Thumbnail
上週六,我們走進阿猜嬤的家,這一次不只是送便當,還送上藝術與關懷。 如果不是透過藝術關懷,阿嬤的專注力仍停留在肉體病痛與家庭的壓力下,透過 藍白拖姐妹 在地藝術團隊的鼓舞、引導,阿嬤說出年輕時最美好的回憶。 :『上班怎麼可以偷跑?這樣老闆會賠錢呀!』
Thumbnail
上週六,我們走進阿猜嬤的家,這一次不只是送便當,還送上藝術與關懷。 如果不是透過藝術關懷,阿嬤的專注力仍停留在肉體病痛與家庭的壓力下,透過 藍白拖姐妹 在地藝術團隊的鼓舞、引導,阿嬤說出年輕時最美好的回憶。 :『上班怎麼可以偷跑?這樣老闆會賠錢呀!』
Thumbnail
姑姑說,她夢見阿嬤收拾行李,提著一袋包包,像是要出去玩一樣。 跟全世界的阿嬤一樣,阿嬤總認為自己的孫子還覺得餓。回白河探望兩老人家時,如果已經到了中午,她就會塞錢,要我們去對面那家現在已經是排隊名店的乾麵店...
Thumbnail
姑姑說,她夢見阿嬤收拾行李,提著一袋包包,像是要出去玩一樣。 跟全世界的阿嬤一樣,阿嬤總認為自己的孫子還覺得餓。回白河探望兩老人家時,如果已經到了中午,她就會塞錢,要我們去對面那家現在已經是排隊名店的乾麵店...
Thumbnail
對門的阿嬤又在門口摺金紙了。 可能是因為在屋子裏頭折的話,大量的金色漆料刺鼻味會讓同住的人心生不滿,所以明明是令人燥熱難安的三伏天,阿嬤還是拿了小矮凳、坐在門口,用皺巴巴又粗糙的雙手一張張折著紙蓮花。 我來這裡也幾天了,還記得阿嬤第一次看到我的時候不想理我,甚至想趕我走。 我每天在門口晃蕩,問她為什
Thumbnail
對門的阿嬤又在門口摺金紙了。 可能是因為在屋子裏頭折的話,大量的金色漆料刺鼻味會讓同住的人心生不滿,所以明明是令人燥熱難安的三伏天,阿嬤還是拿了小矮凳、坐在門口,用皺巴巴又粗糙的雙手一張張折著紙蓮花。 我來這裡也幾天了,還記得阿嬤第一次看到我的時候不想理我,甚至想趕我走。 我每天在門口晃蕩,問她為什
Thumbnail
鄉下的家在巷內馬路旁,以前阿嬤阿公會坐在外面的椅子看人,喊著路過的人來坐。現在路邊搭了張桌子摺蓮花,路過的親戚五十過來捻香坐下說話,每個人說著他認識的那位老人家,我的阿嬤。大家說的內容拼拼湊湊,大抵和我記憶中相同,結語都是說阿嬤去得快,走得安詳,願喪家安寧。
Thumbnail
鄉下的家在巷內馬路旁,以前阿嬤阿公會坐在外面的椅子看人,喊著路過的人來坐。現在路邊搭了張桌子摺蓮花,路過的親戚五十過來捻香坐下說話,每個人說著他認識的那位老人家,我的阿嬤。大家說的內容拼拼湊湊,大抵和我記憶中相同,結語都是說阿嬤去得快,走得安詳,願喪家安寧。
Thumbnail
阿嬤持續不懈為每個孫子女都織上一件毛衣。總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眼睛老花了,動作也變慢,佈滿皺紋的雙手拿著棒針,頭必須垂得很低才不至於勾錯。因為速度太慢很久才完成一件,我們沒人跟她預定,但她卻樂此不疲。
Thumbnail
阿嬤持續不懈為每個孫子女都織上一件毛衣。總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眼睛老花了,動作也變慢,佈滿皺紋的雙手拿著棒針,頭必須垂得很低才不至於勾錯。因為速度太慢很久才完成一件,我們沒人跟她預定,但她卻樂此不疲。
Thumbnail
我與阿嬤 小時候9點過後, 阿嬤總會倒一小杯紅露酒, 配著晚餐剩下的肉, 在客廳邊"聽"電視邊吃宵夜.  我總是賴著阿嬤, 拖延上床睡覺的時間, 其實是喜歡看阿嬤吃宵夜. 阿嬤總愛在她的宵夜時間和我及妹妹說著當年她和阿公當總舖師辦桌時有多忙碌, 還有每次必念的桌菜甜點"一口小蛋糕", 是她用超大打蛋
Thumbnail
我與阿嬤 小時候9點過後, 阿嬤總會倒一小杯紅露酒, 配著晚餐剩下的肉, 在客廳邊"聽"電視邊吃宵夜.  我總是賴著阿嬤, 拖延上床睡覺的時間, 其實是喜歡看阿嬤吃宵夜. 阿嬤總愛在她的宵夜時間和我及妹妹說著當年她和阿公當總舖師辦桌時有多忙碌, 還有每次必念的桌菜甜點"一口小蛋糕", 是她用超大打蛋
Thumbnail
同在與共同經歷的幸福         外婆86年6月18日離世,迄今已過22個年頭,每當聽到蕭煌奇成名曲「阿嬤的話」,總還是要很努力深呼吸,讓滿溢的眼淚不要流下來。          跟阿嬤一起的第一個回憶是搭三輪車,三輪車有著一個拉蓬,大熱天可以遮太陽,下雨天可以擋擋雨,前面會有一個認真騎車的阿伯
Thumbnail
同在與共同經歷的幸福         外婆86年6月18日離世,迄今已過22個年頭,每當聽到蕭煌奇成名曲「阿嬤的話」,總還是要很努力深呼吸,讓滿溢的眼淚不要流下來。          跟阿嬤一起的第一個回憶是搭三輪車,三輪車有著一個拉蓬,大熱天可以遮太陽,下雨天可以擋擋雨,前面會有一個認真騎車的阿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