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享】三毛西班牙文版傳記《三毛流浪記》(Un viaje al corazón de Sanma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本三毛傳記於2022年10月出版,在我生產前其實已讀完,可遲遲沒有寫分享文。產後一邊育兒,心中也一直懸挂著這事兒;再者,2023年3月26日是三毛的80歲冥誕(逝世32周年),一轉眼今年已走到5月,再不催促自己快寫,這一年很快又要結束了。

話說在西班牙誰如此大膽,竟敢寫三毛的傳記?還記得2020年在西班牙上映的紀錄片《三毛:沙漠情人》(暫譯,Sanmao: la novia del desierto)嗎?兩位導演Marta Arribas與Ana Pérez de la Fuente就是這本《三毛流浪記》(暫譯,Un viaje al corazón de Sanmao)的執筆人。兩人在拍攝紀錄片期間,似乎就已決定要將三毛的一生以紙墨重現,讓三毛在西班牙的書迷能一窺這個自由、不安份的靈魂為何會從遙遠的東方流浪至70年代的西班牙;而她在西班牙、撒哈拉沙漠的愛情與冒險故事又是如何在臺灣及中國掀起一波波三毛熱潮,甚至至今仍有許多書迷前往西班牙,就是想親眼看看三毛筆下的異國風情。

這本傳記將三毛的人生分為五個章節敘述:

1. 童年(Los años de la infancia)
2. 命定馬德里(Destino Madrid)
3. 沙漠生活(Los días del desierto)
4. 遁逃加納利群島(Un refugio en Canarias)
5. 返回臺灣(Regreso a Taiwán)

內容陸續引述三毛的文章為各個時期舖陳,再經由採訪三毛與荷西(José María Quero y Ruiz)雙方家人與朋友等獲知的大小軼事拼湊出三毛的一生。另外,各個章節還有穿插短文介紹西班牙、臺灣等相關歷史背景,顯見作者們的用心程度。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閱讀的過程中,可感覺到作者們試圖盡量以客觀的角度書寫三毛的生平,不過畢竟三毛經歷過的冒險、愛情、流浪故事本身就充滿著戲劇張力,又何須加油添醋呢?

儘管過去透過閱讀三毛作品與網路上讀到、聽到的零散訊息,大概對她的一生有一定的瞭解,但總像是一盤散沙。這是我第一次讀到一本完整敘述三毛人生的書籍,它把那盤散沙畫成一幅三毛的自畫像,讓我得以從這些細微末梢的故事又更加認識三毛。此外,書裡也花了不少篇幅介紹荷西的家庭與工作,與兩人相識、相愛、結婚、共同生活到生死分別的種種經過,這些來自他們家人與朋友的詳細論述,無疑地能充分滿足三毛迷的好奇心。

raw-image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荷西家人因為沒有支付墓園管理費,他的遺體後來就被移至亂葬崗;可以想像如果三毛還在世,應該會相當憤慨吧!現今遊客前往拉帕爾瑪島(La Palma)探訪的荷西墓地實際上只是一處觀光景點,人事早已全非。另外,也有抓到書中一些小小但無傷大雅的錯誤,不過比較傻眼的是把1990年金馬獎寫成在香港舉辦(經查是在台北市國家戲劇院舉辦)。

最後,真的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所有三毛迷(何時要出中文版呢?),內頁全彩印刷,還收錄了許多三毛、荷西及他們與朋友、家人的私房照,部分黑白照片也有上色,許多內頁亦搭配與正文相關的插畫,整體色調非常有復古情懷,在版面上真的是非常地用心設計,是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簡單地分享,就不多寫廢話了,讀了就知道!

raw-image

Un viaje al corazón de Sanma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3/08
這篇文章勾起多年前閱讀三毛、沉浸在她的世界的回憶,很多謝你~~
西班牙譯鄉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8
黃璧怡 不客氣,謝謝支持:)
avatar-img
西班牙譯鄉人 - 無墨報
31會員
73內容數
【關於無墨報】西班牙文是Letras sin tinta。在這個不用墨水也能發報的年代,我有些話想說、有些字想寫。
2024/07/11
去年第一次舉辦《西班牙文漂書》獲得不少西語朋友支持,所以今年決定繼續辦下去啦!(去年抽到漂書的朋友,你們已經把書漂出去了嗎?也歡迎來留言唷)...
Thumbnail
2024/07/11
去年第一次舉辦《西班牙文漂書》獲得不少西語朋友支持,所以今年決定繼續辦下去啦!(去年抽到漂書的朋友,你們已經把書漂出去了嗎?也歡迎來留言唷)...
Thumbnail
2023/05/31
去年偶然在IG上發現台灣插畫家 Rubie Chen,她的創作系列之一是將她與其西班牙籍伴侶的生活習慣相互對照。這一系列插畫以日常生活場景與簡短的文字呈現一對異國戀情侶在生活習慣上的相異之處,有些場景也讓我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3/05/31
去年偶然在IG上發現台灣插畫家 Rubie Chen,她的創作系列之一是將她與其西班牙籍伴侶的生活習慣相互對照。這一系列插畫以日常生活場景與簡短的文字呈現一對異國戀情侶在生活習慣上的相異之處,有些場景也讓我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2/06/29
前陣子趁 #讀墨 國際書展375時順手買了楊絳翻譯的西班牙經典文學作品:《堂吉訶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最近讀了幾章,覺得桑丘.潘沙(Sancho Panza)跟堂吉訶德兩人湊在一塊還真是一對活寶,根本就是搞笑雙人組,唱雙簧般的完美組合... 不過這套《堂
Thumbnail
2022/06/29
前陣子趁 #讀墨 國際書展375時順手買了楊絳翻譯的西班牙經典文學作品:《堂吉訶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最近讀了幾章,覺得桑丘.潘沙(Sancho Panza)跟堂吉訶德兩人湊在一塊還真是一對活寶,根本就是搞笑雙人組,唱雙簧般的完美組合... 不過這套《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撒哈拉了,也只有對愛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現它的美麗和溫柔,將你的愛情,用它亙古不變的大地和天空,默默的回報著你,靜靜的承諾著對你的保證,但願你的子子孫孫,都誕生在它的懷抱裏。 — — 摘錄自 哭泣的駱駝 2023年的最後一本書 是在圖書館借來的 三毛 撒哈拉歲月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撒哈拉了,也只有對愛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現它的美麗和溫柔,將你的愛情,用它亙古不變的大地和天空,默默的回報著你,靜靜的承諾著對你的保證,但願你的子子孫孫,都誕生在它的懷抱裏。 — — 摘錄自 哭泣的駱駝 2023年的最後一本書 是在圖書館借來的 三毛 撒哈拉歲月
Thumbnail
這本三毛傳記於2022年10月出版,在我生產前其實已讀完,可遲遲沒有寫分享文。產後一邊育兒,心中也一直懸挂著這事兒;再者,2023年3月26日是三毛的80歲冥誕(逝世32周年),一轉眼今年已走到5月,再不催促自己快寫,這一年很快又要結束了。 話說在西班牙誰如此大膽,竟敢寫三毛的傳記?
Thumbnail
這本三毛傳記於2022年10月出版,在我生產前其實已讀完,可遲遲沒有寫分享文。產後一邊育兒,心中也一直懸挂著這事兒;再者,2023年3月26日是三毛的80歲冥誕(逝世32周年),一轉眼今年已走到5月,再不催促自己快寫,這一年很快又要結束了。 話說在西班牙誰如此大膽,竟敢寫三毛的傳記?
Thumbnail
三毛將她前世回憶似的鄉愁,沒有原因、毫無保留的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這一片名為撒哈拉的沙漠大地,則是本書作者渴望在今生實踐夢想的應許之地。
Thumbnail
三毛將她前世回憶似的鄉愁,沒有原因、毫無保留的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這一片名為撒哈拉的沙漠大地,則是本書作者渴望在今生實踐夢想的應許之地。
Thumbnail
世人對三毛的印象往往是她穿著寬鬆長袍,佇立於起伏蜿蜒沙丘群的瘦弱身影,然而三毛文字裡的撒哈拉是有海的,「三毛的撒哈拉」不只是與荷西的愛情以及奇風異俗,更有著自然景觀,
Thumbnail
世人對三毛的印象往往是她穿著寬鬆長袍,佇立於起伏蜿蜒沙丘群的瘦弱身影,然而三毛文字裡的撒哈拉是有海的,「三毛的撒哈拉」不只是與荷西的愛情以及奇風異俗,更有著自然景觀,
Thumbnail
三毛在七O年代中所描述的Laâyoune生活細節,與此時狀況依舊吻合,例如時常缺水的Laâyoune特有的胖胖送水車…….
Thumbnail
三毛在七O年代中所描述的Laâyoune生活細節,與此時狀況依舊吻合,例如時常缺水的Laâyoune特有的胖胖送水車…….
Thumbnail
某日三毛在墳場偶遇一瘋狂老人,購買了數支手雕石像. 鑒於伊斯蘭禁止崇拜偶像,以抽象藝術見長,讓人對這幾支具象石雕格外好奇,反之,若放入非洲文化脈絡裡,則有不同視野的詮釋. 若依照《永遠的寶貝》裡的石像照片,我們是否能在摩洛哥尋獲類似物件?又能解讀出什麼樣的故事呢?
Thumbnail
某日三毛在墳場偶遇一瘋狂老人,購買了數支手雕石像. 鑒於伊斯蘭禁止崇拜偶像,以抽象藝術見長,讓人對這幾支具象石雕格外好奇,反之,若放入非洲文化脈絡裡,則有不同視野的詮釋. 若依照《永遠的寶貝》裡的石像照片,我們是否能在摩洛哥尋獲類似物件?又能解讀出什麼樣的故事呢?
Thumbnail
回想巴拿馬山間兩年的生活,像是一場絢爛而閃耀的夢境,在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到達的山海之巔追尋野生動物的蹤影,生活在異鄉人之間。 這是在巴拿馬兩年留下最真實的第一手紀錄,歡迎你來跟著我的圖文進入巴拿馬散記中奇幻世界!
Thumbnail
回想巴拿馬山間兩年的生活,像是一場絢爛而閃耀的夢境,在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到達的山海之巔追尋野生動物的蹤影,生活在異鄉人之間。 這是在巴拿馬兩年留下最真實的第一手紀錄,歡迎你來跟著我的圖文進入巴拿馬散記中奇幻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