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新港|板頭村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位在嘉義新港邊境的鄉間,有著一座隨處能見可愛逗趣馬賽克拼貼藝術的村落。過去,這裡曾是「糖鐵」嘉北線必經的中間點,但隨著糖鐵停駛,村子一度的喧囂也歸於平靜,這些年來,靠著創意又可愛的交趾陶藝術,讓這座村子再度獲得外界矚目。

raw-image

很早很早的村落

板頭村的歷史很早,早到可以追溯至1734年。當時這新港、北港一帶還稱為「笨港」,笨港縣丞署(縣丞大概等於副縣長)便是於那一年設在如今的板頭村。當時板頭村不像現在的寧靜,而是熱鬧非凡的。

最明顯的證據,除了副縣長的官府設在這,還有如今走到板頭村的邊界,與北港有一河之隔的堤岸旁,那座「古笨港戶外考古園區」,1998年,此地挖掘出豐富的瓷器、陶器等,都是做工精良的高品質貨品,顯見其繁榮過往。

raw-image

甜蜜的火車,一度的繁榮

raw-image

1911年8月30日,板頭村迎來了另一種全新的繁榮。

日本統治台灣期間,在中南部大舉建設糖業鐵道,運輸台灣豐富的糖產。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的「嘉北線」糖鐵,就在明治晚年登場。那條嘉北線,從嘉義市一路通往北港。

位居新港下一站的板頭村,便成了沿線的亮點,縱使到了戰後,仍然不減其重要性,因民意強烈要求,1951年修復一度被沖毀,跨越北港溪的復興鐵橋,列車恢復行駛至北港,甚至配合北港進香參拜媽祖熱潮,推出糖鐵罕見的對號列車。

可惜的是,1998年糖鐵停止貨運後,這個村落失去過去的繁榮風光。

raw-image
raw-image

拼貼交趾陶 相信火車會轉來

raw-image

火車離去後,板頭村再歸寂寥。直到2004年,住在板頭厝車站旁的陳忠正先生,以「相信有一天火車會轉來」為理念,與社區裡的居民一起打造板頭厝車站公園,用嘉義在地最迷人的交趾陶藝術為妝點,讓這裡成為農村再生、社區營造的最佳典範。


漫步在田野間,不經意的在某個角落,便會冒出交趾陶藝術作品,不同於廟宇上的威風凜凜,更多人平易近人的逗趣。走到板頭村的盡頭堤岸,還能見到那個苦楝樹大壁畫,以一棵巨大苦楝呈現春花、夏葉、秋果、冬枝的四季樣貌,在立體枝葉間加入栩栩如生的昆蟲、飛鳥,為苦楝再添生命力。而這座村莊,就像苦楝樹般,淡淡地散發出屬於傳統、屬於曾經有過故事地方的無盡魅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參考資料

  • wiki
  • 嘉義縣志
  •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角落故事

#嘉義 #鐵道 #新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敘事圈 StoryCircle
25會員
65內容數
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故事。在此記錄下台灣每個角落的過去、現在,想像可能的未來。
敘事圈 StoryCircle的其他內容
2025/02/27
位於新北投捷運站旁的新北投車站,見證北投溫泉鄉百年歷史,從日治時期的浴場支線車站到幾經波折的遷移與重建,如今以全新樣貌重現,不僅保存了百年木造建築之美,更完整呈現北投的文化底蘊,是認識北投歷史文化的最佳起點。
Thumbnail
2025/02/27
位於新北投捷運站旁的新北投車站,見證北投溫泉鄉百年歷史,從日治時期的浴場支線車站到幾經波折的遷移與重建,如今以全新樣貌重現,不僅保存了百年木造建築之美,更完整呈現北投的文化底蘊,是認識北投歷史文化的最佳起點。
Thumbnail
2024/11/07
台灣各鄉鎮都曾有過一座日本神社,但隨著時代更迭,這些神社多被毀壞。除了完整保存的桃園神社外,大部分的神社,不是只剩鳥居、石燈籠,就是可能只存在一個基座。 而位在嘉義公園裡的嘉義神社,相對於多數台灣的神社,保存已算完整,雖然神社拜殿等主體建築不復存在,卻也有著手水舍、祭器庫、社務所與許多石燈籠
Thumbnail
2024/11/07
台灣各鄉鎮都曾有過一座日本神社,但隨著時代更迭,這些神社多被毀壞。除了完整保存的桃園神社外,大部分的神社,不是只剩鳥居、石燈籠,就是可能只存在一個基座。 而位在嘉義公園裡的嘉義神社,相對於多數台灣的神社,保存已算完整,雖然神社拜殿等主體建築不復存在,卻也有著手水舍、祭器庫、社務所與許多石燈籠
Thumbnail
2024/08/18
中壢市的壢小故事森林展現了豐富的歷史與文化,保存日本時代的建築風格及當地的生活記憶。這些老建築濃縮了中壢的過去,見證了城市的變遷。
Thumbnail
2024/08/18
中壢市的壢小故事森林展現了豐富的歷史與文化,保存日本時代的建築風格及當地的生活記憶。這些老建築濃縮了中壢的過去,見證了城市的變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位在嘉義新港邊境的鄉間,有著一座隨處能見可愛逗趣馬賽克拼貼藝術的村落。過去,這裡曾是「糖鐵」嘉北線必經的中間點,但隨著糖鐵停駛,村子一度的喧囂也歸於平靜,這些年來,靠著創意又可愛的交趾陶藝術,讓這座村子再度獲得外界矚目。
Thumbnail
位在嘉義新港邊境的鄉間,有著一座隨處能見可愛逗趣馬賽克拼貼藝術的村落。過去,這裡曾是「糖鐵」嘉北線必經的中間點,但隨著糖鐵停駛,村子一度的喧囂也歸於平靜,這些年來,靠著創意又可愛的交趾陶藝術,讓這座村子再度獲得外界矚目。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彰化縣員林,那時的員林,鐵路還沒有高架化,每天晚上要回家時一定會經過惠來路的平交道。在平交道前我總是會期待它開始鳴起警報、閃起紅燈,放下柵欄,這代表著又有火車可以看了。在離惠來路平交道不遠的莒光路,也有一個平交道,可是我從來沒有看過那邊有火車經過,也沒有像惠來路的平交道那麼大,只有兩條鐵軌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彰化縣員林,那時的員林,鐵路還沒有高架化,每天晚上要回家時一定會經過惠來路的平交道。在平交道前我總是會期待它開始鳴起警報、閃起紅燈,放下柵欄,這代表著又有火車可以看了。在離惠來路平交道不遠的莒光路,也有一個平交道,可是我從來沒有看過那邊有火車經過,也沒有像惠來路的平交道那麼大,只有兩條鐵軌
Thumbnail
“ 台南四百年不只是歷史的里程碑,更是讓屬於臺南的記憶,被看見、被了解,然後慢慢的讓大家一起「變台南」 ”
Thumbnail
“ 台南四百年不只是歷史的里程碑,更是讓屬於臺南的記憶,被看見、被了解,然後慢慢的讓大家一起「變台南」 ”
Thumbnail
走在台灣各個角落 觸動人心的 往往是流轉在記憶深處的點點滴滴。 誠如許多的在地風景、人文故事、美味小吃 往往只是一瞥的驚喜,一口的滿足 就足以讓人懸念,時時回味。 高雄旗山發展得早 文字記載可追溯到康熙時期的《臺灣府志》 但,直到台灣製糖業發達,享譽海外 1909年原名為旗尾糖廠的旗山糖廠創設 這才
Thumbnail
走在台灣各個角落 觸動人心的 往往是流轉在記憶深處的點點滴滴。 誠如許多的在地風景、人文故事、美味小吃 往往只是一瞥的驚喜,一口的滿足 就足以讓人懸念,時時回味。 高雄旗山發展得早 文字記載可追溯到康熙時期的《臺灣府志》 但,直到台灣製糖業發達,享譽海外 1909年原名為旗尾糖廠的旗山糖廠創設 這才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桃園 火車站是許多人到桃園市區必經的門戶,而最近,這座仍在建築新工程,僅有臨時站的車站,發生了一件大事。 台灣第一條鐵道遺跡在被發這裡被發現、4000年前的遺址也相繼出土,但,為了加速捷運工程,這些遺跡可能會消失…
Thumbnail
桃園 火車站是許多人到桃園市區必經的門戶,而最近,這座仍在建築新工程,僅有臨時站的車站,發生了一件大事。 台灣第一條鐵道遺跡在被發這裡被發現、4000年前的遺址也相繼出土,但,為了加速捷運工程,這些遺跡可能會消失…
Thumbnail
      橋頭糖廠位在橋頭火車站附近, 設立於日據時代, 後來由台糖公司接管......    曾因某種因素停止營運, 後來被政府承認為古蹟.......     現在台糖公司以博物館的形式來經營......      館內主要展示的是台灣糖業的歷史, 以及橋頭糖廠的歷史演進......   
Thumbnail
      橋頭糖廠位在橋頭火車站附近, 設立於日據時代, 後來由台糖公司接管......    曾因某種因素停止營運, 後來被政府承認為古蹟.......     現在台糖公司以博物館的形式來經營......      館內主要展示的是台灣糖業的歷史, 以及橋頭糖廠的歷史演進......   
Thumbnail
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臺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
Thumbnail
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臺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