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I市場概況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英國的非營利組織全球變遷資料實驗室(Global Change Data Lab)旗下的OurWorldInData專案中,研究人員包括查理·賈蒂諾(Charlie Giattino)博士等,針對人工智慧(AI)進行了深入研究,並發表了以下的調查報告。

一、AI投資趨勢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及性能不斷提升,企業對於人工智慧的投資額也相應攀升。在2021年,這項投資高達2700億美元,但在2022年略微回落至1750億美元。近期的投資趨勢主要集中於併購和私募投資,這兩者合計佔總投資額的九成以上(參見圖1)。

raw-image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的AI投資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根據私募投資案例,醫療保健領域的投資額居首,其次為資訊管理領域,接著是金融科技、網路安全和工業自動化(見圖2)。

raw-image

二、AI效能

在AI效能方面,超過一半的模型達到了超過50%的綜合準確度。其中,GPT-4以86.4%的準確度位居榜首,其次是Google的PaML-2和PaLM模型,分別達到了78.3%和69.3%的準確度(如圖3所示)。

raw-image

而在邏輯推理能力方面,我們以西洋棋技術水平為評估標準。通常,Elo等級分超過2300分的棋手被視為西洋棋專家,而AI模型的等級分已經遠超這個水準,甚至達到驚人的3600分(見圖4)。

raw-image

在日常能力方面,包括圖像識別、物體辨識、閱讀理解和語言理解等方面,AI模型的表現已全面超越了人類平均水平(見圖5)。

raw-image

三、AI相關認知

關於AI取代人類的擔憂,特別是在美國,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表現出較為顯著的擔憂程度,隨著年齡愈輕,擔憂的程度也隨之增加(見圖6)。

raw-image

然而,對於AI是否會超越人類,多數人(35%)持有正面態度(見圖7)。

raw-image

四、世界AI運用現況

在全球范圍內,多數國家已將AI發展納入其國家戰略(見圖8)。

raw-image

企業採用AI的比例而言,北美地區領先,採用率達59%,而大中華地區的採用率為41%,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和其他發展中市場(見圖9)。

raw-image

至於AI新創公司,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國和歐洲,這三個地區的新創公司佔據了總數的72%(見圖10)。

raw-image

根據以上的數據顯示,全球企業對AI的投資持續增加,尤其在醫療保健和資訊管理領域。AI技術的效能不斷提升,最優秀的模型已達到驚人的準確度,並在邏輯推理和日常能力方面超越人類。然而,年輕一代對於AI取代人類在職場的擔憂持續存在。雖然多數人對AI超越人類持樂觀態度,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持保留態度。此外,在AI新創公司方面,美國、中國和歐洲為主要的聚集地,顯示這些地區在AI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黃揚博(政大企研碩士,識商創辦人)、羅凱揚(台科大企管博士)

資料來源:Charlie Giattino, Edouard Mathieu, Veronika Samborska and Max Roser (2023)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ublished online at OurWorldInData.org. Retrieved from: ‘https://ourworldindata.org/artificial-intelligence' [Online Resource]

✨ 歡迎追蹤,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 識商IG:

https://www.instagram.com/bizsense2023/

► Line交流社群:

https://line.me/ti/g2/a2QRj--XfM3FRZBOZpB4rdJGravtdpVOeSLBp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 最新活動:AI商業策略讀書會

raw-image

詳細活動頁面 👉 https://bizsense-read.com/ai%E8%BD%89%E5%9E%8B/

avatar-img
18會員
72內容數
AI轉型策略、AI商業思維,帶你從宏觀的角度看AI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識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2023年5月的《哈佛商業評論》中,進化定價公司(Evo Pricing)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法布里齊歐.范提尼(Fabrizio Fantini)和哈佛商學院企管講座教授達斯.納拉揚達斯(Das Narayandas)合作,探討了在人類和機器之間找到平衡點的議題,該議題被寫成一篇名為〈行銷分析〉(A
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AI與先進分析業務執行董事兼合夥人希爾佛.帕倫波(Silvio Palumbo),以及哈佛商學院的執行顧問兼資深講師大衛.埃德爾曼(David Edelman),於2023年7月在《哈佛商學院》發表了題為〈聰明公司對整合AI的瞭解〉的
密蘇里大學助理教授拖金.伊朋(Tojin T. Eapen)等人在《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生成式AI如何增強人類創造力》中,探討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又稱生成式AI)在創意應用方面的可能性。 今天,企業對於創新的需求與日俱增。然而,企業內部往往缺乏創意靈感,而外部獲取的創新
本文延續之前康斯坦丁·霍普夫博士等人的研究,該研究談及了〈人工智慧的組織導入:工藝與機械工作〉(Organiz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AI: Craft and Mechanical Work)中提出的五項組織挑戰。本文專注於這些挑戰中的第五項,即「動態環境」。 機器學
本文延續之前康斯坦丁·霍普夫博士等人的研究,該研究談及了〈AI的組織導入:工藝與機械工作〉(Organiz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AI: Craft and Mechanical Work)中提出的五項組織挑戰。本文專注於這些挑戰中的第四項,即「無法說Why的問題」。
本文延續之前康斯坦丁·霍普夫博士等人的研究,該研究談及了〈人工智慧的組織導入:工藝與機械工作〉(Organiz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AI: Craft and Mechanical Work)中提出的五項組織挑戰。本文專注於這些挑戰中的第三項,即「系統連結缺失和資料稀缺
在2023年5月的《哈佛商業評論》中,進化定價公司(Evo Pricing)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法布里齊歐.范提尼(Fabrizio Fantini)和哈佛商學院企管講座教授達斯.納拉揚達斯(Das Narayandas)合作,探討了在人類和機器之間找到平衡點的議題,該議題被寫成一篇名為〈行銷分析〉(A
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AI與先進分析業務執行董事兼合夥人希爾佛.帕倫波(Silvio Palumbo),以及哈佛商學院的執行顧問兼資深講師大衛.埃德爾曼(David Edelman),於2023年7月在《哈佛商學院》發表了題為〈聰明公司對整合AI的瞭解〉的
密蘇里大學助理教授拖金.伊朋(Tojin T. Eapen)等人在《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生成式AI如何增強人類創造力》中,探討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又稱生成式AI)在創意應用方面的可能性。 今天,企業對於創新的需求與日俱增。然而,企業內部往往缺乏創意靈感,而外部獲取的創新
本文延續之前康斯坦丁·霍普夫博士等人的研究,該研究談及了〈人工智慧的組織導入:工藝與機械工作〉(Organiz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AI: Craft and Mechanical Work)中提出的五項組織挑戰。本文專注於這些挑戰中的第五項,即「動態環境」。 機器學
本文延續之前康斯坦丁·霍普夫博士等人的研究,該研究談及了〈AI的組織導入:工藝與機械工作〉(Organiz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AI: Craft and Mechanical Work)中提出的五項組織挑戰。本文專注於這些挑戰中的第四項,即「無法說Why的問題」。
本文延續之前康斯坦丁·霍普夫博士等人的研究,該研究談及了〈人工智慧的組織導入:工藝與機械工作〉(Organiz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AI: Craft and Mechanical Work)中提出的五項組織挑戰。本文專注於這些挑戰中的第三項,即「系統連結缺失和資料稀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從大型語言模型到終端AI應用,儘管投資甚鉅,但準確性和技術問題等仍陷瓶頸。科技巨頭如Amazon、Microsoft、Google等大規模投入AI基礎設施,促使市場需求增長。同時,AI搜尋引擎的變革也顯示了對GPU的需求上升。未來,AI技術有望在多領域發揮深遠影響,推動全球經濟變革。
Thumbnail
挺有趣的,在AI題材炒熱了全球股市的同時,也以令人猝不及防的全面滲透並改變人類的金融、股票市場生態系。
Thumbnail
歐洲AI投資在2024年達到歷史新高,主要集中在英國、法國和德國,其中生成式AI和隱私增強技術方面的投資顯著增長。
Thumbnail
資產運用公司正在廣泛運用人工智慧(AI)在投資判斷和投資機會的見極等各種領域中。 JP摩根計劃擴大使用生成AI工具,可警告過早賣出優秀股票等不適宜投資決策。其他資產管理公司也在利用AI來補充分析師的分析,尋找投資對象等。 這些舉措表明,AI的應用範圍正轉向支持專業人士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史丹佛大學的AI指數2024報告(2024 AI Index Report)歸納了10大重點: 人工智慧(AI 在某些任務上擊敗了人類,但並非在所有任務上都擊敗了人類。AI在許多方面已經超越了人類基準,包括圖像分類、視覺推理和英語理解方面的一些基準。。。。
Thumbnail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的登場對全球造成了顯著衝擊。隨後,2024年2月15日,OpenAI發布了能夠將文字轉換為圖像的AI模型SORA,這一創新再次引發了巨大的震動。 這兩大創新引發的全球算力需求的增長幅度是前所未有的。 需求的瞬間迅猛增長,但供應的增加卻需要更長的時間。Nv
Thumbnail
現在都在探討AI成形後的社會模式 每一個階段的習慣科技都只是為了我們人類的需求很誕生 不過在現階段的認知我認為人類始終能掌控科技 因為 AI人工智能最厲害的是"計算" 而我們人類最厲害的是"算計" "計算"靠的是公式."算計"靠的是想像 有算計的是世界才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投資者如何發掘 AI 機遇? 目前,許多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被稱為“七巨頭”的幾家大型科技股上,作為 AI 進步的主要受益者。然而,鑑於 AI 影響的廣泛性,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消費者選擇到健康護理和金融等多個行業,還有更多公司可能受益。 領導者可能持續領先 AI 的許多經濟利益可能會歸
美銀證券預估,全球人工智慧(AI)伺服器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156億美元激增至今年的875億美元、2025年再跳增至1,750-2,190億美元,連二年數倍翻揚。在台廠中,美銀建議「買進」廣達(2382)、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緯創(3231)、金像電(2368)等五大業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從大型語言模型到終端AI應用,儘管投資甚鉅,但準確性和技術問題等仍陷瓶頸。科技巨頭如Amazon、Microsoft、Google等大規模投入AI基礎設施,促使市場需求增長。同時,AI搜尋引擎的變革也顯示了對GPU的需求上升。未來,AI技術有望在多領域發揮深遠影響,推動全球經濟變革。
Thumbnail
挺有趣的,在AI題材炒熱了全球股市的同時,也以令人猝不及防的全面滲透並改變人類的金融、股票市場生態系。
Thumbnail
歐洲AI投資在2024年達到歷史新高,主要集中在英國、法國和德國,其中生成式AI和隱私增強技術方面的投資顯著增長。
Thumbnail
資產運用公司正在廣泛運用人工智慧(AI)在投資判斷和投資機會的見極等各種領域中。 JP摩根計劃擴大使用生成AI工具,可警告過早賣出優秀股票等不適宜投資決策。其他資產管理公司也在利用AI來補充分析師的分析,尋找投資對象等。 這些舉措表明,AI的應用範圍正轉向支持專業人士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史丹佛大學的AI指數2024報告(2024 AI Index Report)歸納了10大重點: 人工智慧(AI 在某些任務上擊敗了人類,但並非在所有任務上都擊敗了人類。AI在許多方面已經超越了人類基準,包括圖像分類、視覺推理和英語理解方面的一些基準。。。。
Thumbnail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的登場對全球造成了顯著衝擊。隨後,2024年2月15日,OpenAI發布了能夠將文字轉換為圖像的AI模型SORA,這一創新再次引發了巨大的震動。 這兩大創新引發的全球算力需求的增長幅度是前所未有的。 需求的瞬間迅猛增長,但供應的增加卻需要更長的時間。Nv
Thumbnail
現在都在探討AI成形後的社會模式 每一個階段的習慣科技都只是為了我們人類的需求很誕生 不過在現階段的認知我認為人類始終能掌控科技 因為 AI人工智能最厲害的是"計算" 而我們人類最厲害的是"算計" "計算"靠的是公式."算計"靠的是想像 有算計的是世界才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投資者如何發掘 AI 機遇? 目前,許多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被稱為“七巨頭”的幾家大型科技股上,作為 AI 進步的主要受益者。然而,鑑於 AI 影響的廣泛性,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消費者選擇到健康護理和金融等多個行業,還有更多公司可能受益。 領導者可能持續領先 AI 的許多經濟利益可能會歸
美銀證券預估,全球人工智慧(AI)伺服器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156億美元激增至今年的875億美元、2025年再跳增至1,750-2,190億美元,連二年數倍翻揚。在台廠中,美銀建議「買進」廣達(2382)、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緯創(3231)、金像電(2368)等五大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