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展演科技趨勢洞察】展演場域如何看待AR智慧眼鏡的導入與應用--場域業者觀點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AR智慧眼鏡應用於展演場域。圖片來源:新華網。

AR智慧眼鏡應用於展演場域。圖片來源:新華網。

筆者於今(2023)年5月份時,以顧問角色獲邀參與一場名為《AR智慧眼鏡應用需求調查座談會》的焦點團體專家座談會。該活動邀請了2家AR智慧眼鏡的系統整合開發業者以及7家應用場域業者,一起共商AR智慧眼鏡在展演場域中落地的可能性以及面臨的挑戰。其中應用場域業者除了典型的展覽展會空間以外,更涵蓋國內最具指標性的購物商場、觀光工廠、遊樂園等不同類型的場域。

那麼,這些最有機會優先導入AR智慧眼鏡的展演場域,是如何看待AR智慧眼鏡的導入與應用,又或面臨哪些痛點、因而卻步呢?




技術面:尚有許多技術缺口待解

環境光線影響體驗,配戴容易暈眩

其中一家系統整合開發業者認為AR智慧眼鏡相較於VR眼鏡更多強調與環境的互動,最大的困難點就在於白天、晚上不同光線都會影響到體驗,所以過去經驗上就會花滿多時間需要去進行實地測試與調整。

與此相仿地,另一家系統整合開發業者則分享過去曾經試用AR智慧眼鏡的經驗,發現配戴進入場域之後,幾乎每一個人不到半個小時就都會產生眩暈感,所以根本無法獲得理想中的沉浸感,而更多的是疲勞感。關於此點,其中一家應用場域業者也分享相似經驗,認為智慧眼鏡都有類似的問題,戴了之後都會頭暈。

可視角不夠大

AR智慧眼鏡不同於一般眼鏡,視角是相當受限的。即便是目前最新研發的高階AR智慧眼鏡,可視角(FOV)可望達到90度,但無論是整合開發業者或應用場域業者都還是覺得這樣的視角並不符合使用需求。

重量過重使配戴不適,美觀度不足

多家應用場域業者都普遍認為,由於AR智慧眼鏡屬於頭戴式裝置,所以重量問題影響很大;以過去VR眼鏡的經驗來說,那樣的重量其實非常不舒服。

此外,有另一家應用場域業者則從眼鏡本身角度出發,認為現在眼鏡已經成為整體造型的一部分,所以有些無近視者也會刻意戴眼鏡作為配飾。不過問題較大的,則可能是另外有一群人雖然有近視,但卻不願意戴眼鏡,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並不適合戴眼鏡、戴眼鏡並不美觀;但對於本身就是一副眼鏡的AR智慧眼鏡來說,如何讓這群人願意戴起過去被摒棄的眼鏡,顯然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耗電問題待解

應用場域業者認為無論是AR或是VR載具,通常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耗電。其中一家應用場域業者分享過去透過手機結合AR進行園內的科普解說導覽服務,遊客可以透過掃描QRcode,在手機載具上看到相關內容,但因為園區範圍很大,手機載具的電力可能不足以支撐一位遊客從頭掃到尾,所以導致這項服務被使用的頻率不高。

缺少軟體開發平臺,開發成本高,且無法個人化調整呈現內容

系統整合開發業者指出,現階段軟體開發應用的成本過高。由於目前缺少由眼鏡開發商或第三方所提供的AR軟體開發平臺,整合開發業者往往需要從最底層模組開始研發,效率不佳且成本不斐。希望未來可以有軟體開發平臺問世,讓整合開發業者可以更著重在應用面、也就是商業設計面關於商業價值的轉換。

而關於內容呈現方面,應用場域業者也補充到,目前軟體內容是封閉性的,也會造成應用場域業者在開發導入後無法自行更新的問題;如果AR眼鏡未來希望能夠達到最佳體驗,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個人化微調。

良好的通訊基礎設施為前提要件

其中一家應用場域業者提醒,並不是所有的展演場域都有良好的通訊基礎設施,這對於仰賴即時網路連線的AR智慧眼鏡來說,應用上恐會是一大挑戰。舉例來說,臺灣的遊樂園通常建置在山區,園區內地形起伏大,所以在部分角落常會遇到訊號斷線的問題。那麼如果這類場域預計導入AR智慧眼鏡,是否意味著場域的通訊基礎設施必須先行升級?抑或是AR智慧眼鏡的技術有辦法克服在網路連線不佳的情況下,仍能正常運作?




效益面:導入成本高但效益不明

持有硬體成本高,使用率低且維護成本高

系統整合開發業者認為,以目前而言,應用場域持有AR眼鏡的成本是過高的。例如:科技載具尚未普及,消費者熟悉度不足,所以需要安排服務人員在一旁引導服務;另一方面,也因為體驗的人相對較少,所以帶來的經濟效益往往無法超過投入成本,也常常面臨載具在檔期結束後無法繼續妥善運用,在短期合作的系統整合開發商退場之後,應用場域人員無法自行維運,被迫棄置不用。

商業模式、成本認列及效益評估方式有待釐清

系統整合開發業者從協助客戶開發的角度出發,常常遇到客戶不知道應該要如何擬定商業模式,或甚至認列哪一部分的預算(是廣告行銷還是平臺費?)。因為AR或VR等XR技術還很新,所以難以有共通定論,每一位客戶的想法都不盡相同;不過可以確定相同的,則是從商務面來說要短期內回收幾乎是不太可能的。這中間也衍伸另一個問題,也就是商業模式中的成本與效益究竟要如何估算?現在手機或電腦上的數位體驗,已有一套機制可以去衡量效益如何;但是眼鏡載具的效益如何轉換為實際價值並且客觀衡量,往往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溝通及討論以取得共識。

載具損壞率高

多家應用場域業者以過去導入VR眼鏡的經驗分享,特別提到這類載具因為民眾不熟悉如何使用,所以損壞率往往超出預期地高,載具的壽命可能只有半年或一年左右,硬體成本尚未回收便已報銷。這也是為何合理商業模式對於應用場域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需要找出合理商業模式才能因應導入成本,才有辦法提供硬體面的升級轉型資本。

導入後的維護成本高,能否持續創造價值仍有待商榷

雖然一般應用場域業者較多考慮的是導入成本,但其中一家應用場域業者根據自身慘痛經驗,特別提醒導入後的維護成本也應同時納入考量。過去曾申請政府SIIR計劃補助導入AR相關技術應用,結果導入後、補助經費花完了之後,才發現業者後續還需要持續承擔的花費其實遠高於一開始的導入成本。假如導入後已經過了合約保固期,後面開始出現問題,維護成本又高到無法負擔,那麼很可能就棄置不再使用了。另一家應用場域業者也相當認同後續保養與更新所需的維護成本是關鍵考量之一。

而關於更新升級部分,系統整合開發業者則提出另一問題,那就是載具的技術迭代速度太快。應用場域業者很可能今年剛購置了每副2萬元的眼鏡,結果明年技術更好的新一代產品推出,那麼已購入的舊一代產品等於變成廢鐵。在此情況下,當業者擔憂過早投入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那麼大家就會變得保守、不願太早投入。現階段比較容易著手的可能是在內容面,可以確保應用場域業者可以在檔期結束後,持續使用,或方便再轉換以別種形式呈現。關於此問題,有一家應用場域業者也提到,對於遊樂園場域來說,導入新的載具或技術需要考量是否能夠與既有設施結合升級,而以盡量不汰除既有設施為主,只是希望讓原有的設施改變不一樣的體驗模式。

最後,另一家應用場域業者則從另一個角度分享,認為目前應用場域業者導入XR相關技術,無疑是為了吸睛;但卻往往發現導入後的商業模式其實非常容易被抄襲,不一定能夠永續創造價值,或是可以創造的價值不如預期。尤其對於競爭激烈的遊樂園場域,導入的資金可能不是太大問題,但如果意識到所能獲得的效益有限時,恐怕就會使導入意願降低。




體驗面:需要回歸服務設計

導入目的及虛實整合是一大難題

整合開發業者認為,導入AR眼鏡用於導遊、導覽或是導購的目的完全不同,服務內容究竟要留在眼鏡呈現中還是現場、怎樣達到虛實整合,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重點。像海科館導入VR眼鏡,不是從VR眼鏡技術的角度出發,而是必須思考導入目的是什麼?目前場地有沒有什麼侷限?是室內還是室外?燈光會不會影響到使用的感受?以及想要傳遞跟轉換的觀念是什麼?這些都必須要先確定下來,才會去決定要使用的是AR、VR還是MR技術,以及是哪種載具,而不是為了導入而導入,這樣的觀念才是服務設計的核心。

需要應對民眾操作的各種衍生狀況

其中一家應用場域業者根據過去使用手機結合AR體驗的經驗分享,認為載具本身的規格差異以及使用者的操作方式不同,都有可能會使即便完全相同的內容,但產生截然不同的操作結果。對於應用場域業者而言,困難點在於需要準備好各種備案,以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以免使用者非但沒有因為這樣的創新體驗而增加對於場域的好感度,反而扣分。

人潮眾多難以同時供應體驗

應用場域業者提到,大型節日的人潮非常可觀,量體可能其他業態無法比擬,所以無論是傳統遊樂設施或是新興科技載具,都要考量到是否可以同時提供那麼多遊客的體驗。目前看來,似乎在有效的、有限的載具上面,似乎難以達成。

共用載具存在衛生疑慮

整合開發業者認為,AR智慧眼鏡的最佳使用方式,應與手機載具相似,走向人手一機,消費者可以攜帶自己的AR智慧眼鏡進入應用場域,進入場域後無需重新熟悉載具操作,而是直接可以應用。事實上,這樣的趨勢無疑是受疫情推波助瀾所影響,因為疫情,只要是由場域所提供的共用載具,就都會擔心病毒傳染問題;場域業者為了防範,甚至需要投入更多人力來協助消毒,根本無法取代人力。但不諱言地表示,現階段最難克服的其實就是載具成本問題;在此情況下,即便疫情已趨緩,但消費者重拾共用載具的信心,短期內恐難以回復疫情前的常態。




結語

以現階段而言,展演場域導入AR智慧眼鏡所面臨最大的痛點,在於硬體成本及軟體開發成本都過高。此外,即便購入硬體,也會面臨後續維護等問題;軟體與內容則除了無法提供即時的個人化彈性調整以外,也容易面臨在檔期結束後無法繼續妥善運用、產生延續性價值的問題。

而在使用痛點方面,除了最受關切的容易暈眩問題以外,也有業者提到載具的視角不夠大、重量過重、美觀度不足、過於耗電…等問題。此外,導入AR智慧眼鏡,除了技術本身的問題,展演場域也必須一併考量到服務流程面的問題,載具本身的規格差異以及使用者的操作方式不同,都有可能會使即便完全相同的內容,但產生截然不同的操作結果,因此應用場域業者需要做好應對各種衍生狀況的充分準備,以免反倒授人以柄。

也就是說,AR智慧眼鏡不應只是為了導入而導入,還是必須回歸服務設計的核心,思考導入目的為何,以及如何妥善串接線上與線下的互動。說不定,仔細思考過後,可能才發現AR智慧眼鏡未必是最適合導入的技術。

「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是「UX.Debugger 體驗設計除錯計畫」的一個系列專題,專為探討與展覽活動有關的使用者體驗設計議題。剖析整體策展規劃、線上與線下接觸點設計、以及應用科技媒材的當代展品設計,並以臺灣在地的展覽活動為主要取材來源,輔以國外標竿案例介紹,希望能夠驅動實體展覽持續優化觀展者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某北部知名文創園區於今(2023)年10月份進行為期一個月的AR智慧眼鏡互動導覽活動,此為國內首次將AR智慧眼鏡正式應用於展演場域的商業用途,並且首度針對市占率最高的兩大AR智慧眼鏡(一為國際品牌、一為本土品牌)進行公開體驗暨UX使用性測試,也是破天荒蒐集了超過千人的測試回饋數據...
「共感背心」為全新穿戴裝置產品,希望可以結合5G科技打造各場館皆可使用的共感穿戴裝置,讓聽障人士觀賞演出時也可以與一般聽人觀眾一樣享有相同的感知體驗,並藉2023桃園科技藝術節推出示範性演出。然而,實際體驗後發現這樣的產品似乎距離成功落地,還有許多侷限...
某北部知名文創園區於今(2023)年10月份進行為期一個月的AR智慧眼鏡互動導覽活動,此為國內首次將AR智慧眼鏡正式應用於展演場域的商業用途,並且首度針對市占率最高的兩大AR智慧眼鏡(一為國際品牌、一為本土品牌)進行公開體驗暨UX使用性測試,也是破天荒蒐集了超過千人的測試回饋數據...
「共感背心」為全新穿戴裝置產品,希望可以結合5G科技打造各場館皆可使用的共感穿戴裝置,讓聽障人士觀賞演出時也可以與一般聽人觀眾一樣享有相同的感知體驗,並藉2023桃園科技藝術節推出示範性演出。然而,實際體驗後發現這樣的產品似乎距離成功落地,還有許多侷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此次是繼2022、2023年之後,筆者第三次到訪寶藏巖光節。本次展覽內容的豐富度及深度似乎不如以往。在展覽體驗設計方面,針對引導性及安全性的設計細節,仍舊未被完整納入考量。坦白說,以一個已經舉辦多屆、理應積累充分經驗的展覽來說,最終的表現整體而言是讓人感到頗失望的。
Thumbnail
今(2023)年首度舉辦的《臺灣展演體驗設計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告囉!今年獲獎名單主要由特邀之展演體驗設計領域專家進行推薦,最終脫穎而出的獲獎者堪稱皆為一時之選,也足具成為國內展演體驗設計標竿的實力,值得借鏡與學習!
Thumbnail
「關渡美術館」其實是隸屬於北藝大的校園美術館,也是臺灣第一所位於大學校園內的美術館。筆者於今(2023)年10月份初次造訪關渡美術館觀展,結果對於這座美術館感到非常「印象深刻」...
Thumbnail
此次為筆者第一次到訪關渡光藝術節,且有幸於開展的第一天就前來。這個舉辦在關渡宮附近中港河碼頭周邊的展覽,規模並不大,係由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所主辦,某種程度上作為學生作品成果發表之用,同時也發揮學校的社會責任,希望藉以帶動在地人潮...
Thumbnail
筆者於今(2023)年5月份時,以顧問角色獲邀參與一場名為《AR智慧眼鏡應用需求調查座談會》的焦點團體專家座談會。該活動邀請了2家AR智慧眼鏡的系統整合開發業者以及7家應用場域業者,一起共商AR智慧眼鏡在展演場域中落地的可能性以及面臨的挑戰...
Thumbnail
「臨場音樂:本能行為」展覽探討面臨健康危機之時,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對醫療知識、器材與儀式的感知?在不同的文化語境裡,當參展藝術家以玩味的角度重新詮釋醫療、健康與身體記憶,我們身為有血有肉的高智慧體,能否從中在傳統儀式和現代醫學實踐上取得平衡,甚或建立新的認知系統?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本集邀請用永續旅遊帶旅人體驗在地文化與匠人精神的《匠生活》,分享讓觀光與在地達成共好的成功秘密。 跟著匠人,這樣生活 產品就是一條旅程 跟著國寶大師手繪電影看板,更與台南產生在地連結 本文由【歐立利國際設計集團】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此次是繼2022、2023年之後,筆者第三次到訪寶藏巖光節。本次展覽內容的豐富度及深度似乎不如以往。在展覽體驗設計方面,針對引導性及安全性的設計細節,仍舊未被完整納入考量。坦白說,以一個已經舉辦多屆、理應積累充分經驗的展覽來說,最終的表現整體而言是讓人感到頗失望的。
Thumbnail
今(2023)年首度舉辦的《臺灣展演體驗設計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告囉!今年獲獎名單主要由特邀之展演體驗設計領域專家進行推薦,最終脫穎而出的獲獎者堪稱皆為一時之選,也足具成為國內展演體驗設計標竿的實力,值得借鏡與學習!
Thumbnail
「關渡美術館」其實是隸屬於北藝大的校園美術館,也是臺灣第一所位於大學校園內的美術館。筆者於今(2023)年10月份初次造訪關渡美術館觀展,結果對於這座美術館感到非常「印象深刻」...
Thumbnail
此次為筆者第一次到訪關渡光藝術節,且有幸於開展的第一天就前來。這個舉辦在關渡宮附近中港河碼頭周邊的展覽,規模並不大,係由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所主辦,某種程度上作為學生作品成果發表之用,同時也發揮學校的社會責任,希望藉以帶動在地人潮...
Thumbnail
筆者於今(2023)年5月份時,以顧問角色獲邀參與一場名為《AR智慧眼鏡應用需求調查座談會》的焦點團體專家座談會。該活動邀請了2家AR智慧眼鏡的系統整合開發業者以及7家應用場域業者,一起共商AR智慧眼鏡在展演場域中落地的可能性以及面臨的挑戰...
Thumbnail
「臨場音樂:本能行為」展覽探討面臨健康危機之時,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對醫療知識、器材與儀式的感知?在不同的文化語境裡,當參展藝術家以玩味的角度重新詮釋醫療、健康與身體記憶,我們身為有血有肉的高智慧體,能否從中在傳統儀式和現代醫學實踐上取得平衡,甚或建立新的認知系統?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本集邀請用永續旅遊帶旅人體驗在地文化與匠人精神的《匠生活》,分享讓觀光與在地達成共好的成功秘密。 跟著匠人,這樣生活 產品就是一條旅程 跟著國寶大師手繪電影看板,更與台南產生在地連結 本文由【歐立利國際設計集團】授權【聲歷其境】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