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哥吉拉──影視聽中心「響徹世界的吼聲」影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文/陳韋均

儘管已經過了 69 年,哥吉拉似乎從未被遺忘。就算對於這頭怪獸的誕生、經過和結局一無所知的觀眾,當這個字眼一出現,腦中依然會浮現出屬於哥吉拉的模糊概念。筆者作為本次影展之前僅看過最初和最新(註1)電影版本哥吉拉的觀眾,在曾經提出一些拙見後,十分有幸能藉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播放的八部作品,繼續談論這隻巨獸──儘管可能有些班門弄斧,在其悠長的歷史與作品數量面前,即使自認還算是個影迷,大概還是顯得弱小。

但之所以被這頭巨獸所吸引,正是因為如同其他所有電影,哥吉拉在我們眼中首先是一門關於「姿態」的學問。這能夠套用在最通俗輕快的電影上,而在一些嚴肅且僅被少數影迷珍視的作品上,也同樣有效(註2)。因此,對哥吉拉的注目很有可能是受到他在不同的作品中不斷形成差異(或者重複)的身軀吸引──在這個層面上,特攝大師圓谷英二突破了作者/導演論,並迸出光彩。

1942 年,圓谷英二參與了戰爭片《夏威夷──馬來海戰》,當時這部電影因過於精細地還原珍珠港事件,導致時任特效總監的圓谷英二被懷疑參與間諜行動而在二戰後被迫離開東寶,經歷了許多時日才讓自己的名字得以在電影中重見天日。1953 年,他再參與由《夏威夷──馬來海戰》翻拍的《太平洋之鷲》,並再次為東寶帶來轟動。

1954年,原本想藉由與印尼合拍電影重修兩國情感的東寶,因印尼民間的排日情緒令劇組遭拒發簽證,製作人田中友幸必須想辦法填補這個製作檔期,而當時受到美國氫彈試爆影響的「第五福龍丸事件」與 1953 上映的美國怪獸電影《原子怪獸》給了他靈感,欲將兩者結合,執行製作人森岩雄也認為這又是一個能讓圓谷英二的特效攝影一展長才的機會(註3)。

在此,哥吉拉本身從設計到執行都經歷了不少改動。最值得一提的是:原初哥吉拉本來打算和美國的《金剛》一樣使用定格動畫,但礙於東寶的設備和技術限制,竟然得花上七年時間!在急著填補年底空檔的情況下,由真人演員穿上怪獸服顯然是必須的替代方案。這也造就了日後我們對「特攝」的既定印象(註4)。

《哥吉拉》(1954)劇照/TM & TOHO CO., LTD.

《哥吉拉》(1954)劇照/TM & TOHO CO., LTD.

1954 年,由本多豬四郎執導的初代《哥吉拉》誕生了,這隻怪獸肆虐東京的 4:3 黑白影像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或許稱不上太嚇人,但我們能夠知道,從幕後人員到概念發想,這部電影乘載了一段頗為複雜的歷史情緒。這一切被具現化在怪獸的姿態、被摧毀的建築模型,以及時常被忽略的角色情感上。這部最初的哥吉拉可以被定義為嚴肅的作品,哥吉拉也忠實扮演帶來絕望和毀滅的角色。

《金剛對哥吉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金剛對哥吉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有此一說:1933 年的美國經典《金剛》啟發了圓谷的特攝之路,因而在此,兩大傳說怪獸的對決自然像是美夢成真。但拋開浪漫的一面,以對決做為哥吉拉系列電影的主軸,確實有商業上的考量:「⋯⋯然而東寶比較有興趣的,卻是尋找一個讓哥吉拉回歸的動機,以及為東寶三十週年社慶的紀念片單再增加一部大作」(註5)。《金剛對哥吉拉》一瞬間來到了彩色寬銀幕規格,整體風格變得輕快詼諧,我們也不難看出其中對商業環境和媒體傳播的嘲諷。圓谷英二出色的特效技術和本多豬四郎喜劇節奏的出奇精準,不僅創造了不少輕鬆的笑點,更為現今還在網路上流傳的迷因場面做出貢獻。

而哥吉拉在本集也配合風格做出許多人性化的動作,傳遞出得意、懊惱等情緒,一掃最初的陰暗壓迫,兩隻莫名其妙在日本碰頭的傳說巨獸就這樣像孩童玩摔角一樣打了起來。不過,開始變得擬人化的哥吉拉只能說在戰鬥中有了情緒,實際上並不「人性」,甚至也不「獸性」。無論在《金剛對哥吉拉》或後來的《摩斯拉對哥吉拉》(1964)當中,他究竟為何出現?目的為何?依舊不清楚。

《摩斯拉對哥吉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摩斯拉對哥吉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另一方面,《金剛對哥吉拉》和《摩斯拉對哥吉拉》片名中的怪獸順序,也彷彿暗示著:最值得玩味的其實是這些身為挑戰者的怪獸及其來歷,以及如何在出人意表的形體展現上,與如今看來不甚新奇的道德主題碰撞、激發出蒙太奇美學──如《摩斯拉對哥吉拉》片中反派打開櫃子、展示藏在裡面的黑錢,「小美女」則以無法捉捕的極小姿態穿梭在他們的房間。而對於怪獸打鬥或特攝情懷較沒期待的觀眾,可能會認為這兩部電影在進入對戰的情節後,反而有「開高走低」之嫌。

至此,穩定產出的哥吉拉系列確實需要一些刺激,好為哥吉拉帶來不同的面貌──但這其實是後見之明了,因為《金剛對哥吉拉》和《摩斯拉對哥吉拉》在上映當時的票房依舊稱得上是成功的。

《哥吉拉對黑多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哥吉拉對黑多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到了圓谷英二 1970 年過世之後,1971 年上映的《哥吉拉對黑多拉》就不如上述的兩部作品來得幸運。在電視及其他娛樂抬頭的年代背景下,東寶製作的電影數量減少、票房也不如預期。1971 年,哥吉拉系列的製作人田中友幸想再次派出哥吉拉來挽回觀眾,但《哥吉拉對黑多拉》預算吃緊,且必須面對圓谷過世以後特效人員的出走潮。在允許自由創作的前提下,導演坂野義光提議以當時的化學空污事件為靈感構想本片。

黑多拉的污泥造型,或許僅是在外型上象徵著現代環境的惡劣,人體被溶蝕、毀容等元素才真正讓本作顯現了比之前的哥吉拉電影更加扭曲的風格,彷彿姿態的改變不再只是哥吉拉要考慮的問題,更擴散至人類角色上。同時,歌唱元素也不再套用想像出來的特殊民族文化、對媒體傳播的諷刺也不再是詼諧的笑點,反而藉由大量重複運用帶來警世的意味。

本片獲得的評價兩極,美國出版的《The Fifty Worst Films of All Time》更將其名列其中──當然如果我們仔細看被選出來的這五十部電影,這個標題其實頗有 click bait 的味道。事實上,本片的一些荒誕手法恰好是深刻地意識到哥吉拉作為大眾文化的責任(開頭玩著哥吉拉模型的小男孩),並帶有後設意味地呈現哥吉拉看似不可能呈現的姿態(哥吉拉的飛行、看到人類武器當機做出大嘆一口氣似的反應等)以大膽的形式敲響社會及環境議題上的警鐘。

《哥吉拉對機械哥吉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哥吉拉對機械哥吉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到了 1974 年的《哥吉拉對機械哥吉拉》,作為哥吉拉二十週年的紀念作品,同時身負為 1975 年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打頭陣的隱性責任,這部電影大致在明亮的氛圍中激發宇宙科幻元素和沖繩石獅守護神的碰撞,或許稱不上「未來」與「傳統」對決的隱喻,但哥吉拉與傳說怪獸西薩王的合作反倒自然而然形成政治上的和諧感,也對日本與沖繩的關係生出一些耐人玩味的解讀。

然而,隔年(1975)的續作《機械哥吉拉的逆襲》迎來昭和哥吉拉的票房低點,哥吉拉系列電影因而停滯了將近十年,直到 1984 年才直接對 1954 年的初代哥吉拉進行重啟。至於本次影展,則將平成時代哥吉拉的重點放在 1989 年的《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與 1991 年的《哥吉拉 VS 王者基多拉》。

《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劇照/TM & TOHO CO., LTD.

《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劇照/TM & TOHO CO., LTD.

因為與最初版的時代相距甚遠,這兩部片理所當然地在傳遞的思想和風格上,與昭和時代的作品大相徑庭。哥吉拉的姿態亦有大幅度的改變,尤其眼白被取消以後顯得更加兇神惡煞。然而這兩部作品在「同」當中的「異」,在於從後者開始,哥吉拉系列導入了大量電腦特效(註6)。這或許導致了兩部作品同樣由大森一樹執導,畫面調度卻有十分大的落差。

在《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中,碧奧蘭蒂是擁有女性人類、哥吉拉與植物細胞混合的「半植物半動物」,帶著人類的意念,卻與哥吉拉相互吸引、抗衡。碧奧蘭蒂可怕的造型與身上盛開的薔薇形成強烈對比,除了可能來自對女性形象的浪漫想像以外,也不難聯想藏在背後的設定:強烈的愛與扭曲的執念。人類的慾望導致了一連串針對「哥吉拉科技」的爭奪,國際政治的複雜在本作被搬上劇情檯面,軍、民、科學家、異能者等角色各司其職,各自擁有其明確的姿態和立場,配合在實際搭設的現代都市高樓間游移捕捉哥吉拉身影的鏡頭,便足以構成我們所熟悉的「寫實感」。正是在這樣的精準調度中,我們才能夠說哥吉拉和怪獸能擺脫含糊的背板,成為一部作品的主要角色。

《哥吉拉 VS 王者基多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哥吉拉 VS 王者基多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相較之下,《哥吉拉 VS 王者基多拉》彷彿回到昭和時代天真爛漫的奇想。為了搭上時空穿越的熱潮,本片將基多拉和哥吉拉的起源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塑,更有未來人和人造人等科幻元素攪局,一下子將類型揉和的野心提高。然而類型電影自然不是把元素丟進去就了事。放入除了怪獸以外的種種元素,更大的用意或許在於有點彆扭地傳達日本對未來的焦慮和對過去的愧疚,而這樣的表達方式自然有其意識形態,有悲壯亦有荒誕,明顯地不再是 1954 年在尚未仰賴電腦科技的製作技術中,所流露出的沈澱。

這樣的轉向,以及如何在時代所帶來的必然改變中重新聚焦一個寫實的哥吉拉,或許也是本次影展跳過 1999 年以降再度重啟的系列、而選映 2016 年的《正宗哥吉拉》的理念。

《正宗哥吉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正宗哥吉拉》劇照/TM & TOHO CO., LTD.

2010 年代的東寶找來《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庵野秀明和知名特效導演樋口真嗣合作,為下一部哥吉拉電影做準備。而在 2014 年,美國也上映了好萊塢版本的《哥吉拉》,一部以當代的眼光來看非常標準的怪獸電影:滂礡、精緻,但要說得益於業已十分發達的電腦特效,又有待商榷,因為無數的怪獸迷都抱怨這部電影的畫面太黑。

庵野秀明在自己的哥吉拉電影裡,走了既傳統又新穎的嘗試:不穿道具服、使用電腦特效,但重新思考與初代哥吉拉在細微姿態上的連結,並鉅細靡遺地展現出來。庵野希望去除擬人化,唯一與人類的交流僅有向下看人類的目光:「⋯⋯往下看的哥吉拉,大概只有這次跟初代的哥吉拉吧。」(註7)且強調哥吉拉作為一種未知生物,賦予其不同的變態過程。而另一頭,人類為了抵抗哥吉拉,透過一場又一場的冗長會議所組成的,又何嘗不是一頭「政府巨獸」?那麽,「一個更好的政府/國家」這樣足以勝過哥吉拉的巨獸,又該是什麼樣子?

無論是何種存在,《正宗哥吉拉》選擇毫不避諱地攤在銀幕上,因為怪獸最純粹的姿態,就是災難與重建的一體兩面──擺在當今寫實主義電影盛行的某種「悲觀裡的微小人性光輝」切角旁,更顯見哥吉拉電影的特殊之處。

儘管這八部電影不足以涵蓋整個哥吉拉發展的歷史,但要透過它們觀察哥吉拉的「姿態」,仍能有一定的掌握和收穫。藉著這次影展,我們得以回顧最初仍有演員在道具服裡不畏艱辛操控著的哥吉拉,那說明了無論最終在畫面上所呈現的風格為何,都有人的姿態在其中,而這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未來的所有哥吉拉,無論使用特效、道具服、還是操作模型──究竟是把它當作一種全然虛構的生物,還是清楚地意識到怪獸和人「之間」的姿態關聯。

有時候,即使是由演員扮演的哥吉拉,也未必會傳遞出最多的「人味」;而沒有演員扮演的哥吉拉,也可能透過一個回頭、一個注視令人感到不寒而慄。這之中的差異並沒有絕對的界線,也沒有歷史得以參考。所以,與其將他們定義為某某時代的哥吉拉,如果我們願意真正到電影院去見證,那或許可以說,他們都是在已不可回溯的過去、以及尚未來到的未來之間,在觀眾望向銀幕的當下,也望著觀眾的哥吉拉。



raw-image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響徹世界的吼聲:GODZILLA FOREVER】影展,即日起至 2023.12.31. 放映八部經典哥吉拉作品,所有場次線上熱賣中,哥迷怪獸迷請勿錯過!

註釋:

註1:此處指 2016 年的《正宗哥吉拉》。2023 年的《ゴジラ-1.0》尚未在台灣上映。

註2:關於姿態的評論:通俗輕快:Serge Daney 的〈In Praise of Tati〉;嚴肅少見:Marcos Uzal 的〈Straub&Huillet : L’horizon Ford〉。

註3:本段資料來源:August Ragone(2007)。《怪獸大師圓谷英二:發現日本特攝電影黃金年代》。唐澄暐譯。臺北市:時報文化

註4:資料來源:同註腳3

註5:資料來源:同註腳3

註6:資料來源

註7:資料來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再也不想湊合下去的番薯,在海邊放了一場煙火,足夠讓人記得一輩子的煙火。他要大海見證,就算他一輩子不可能成為將才,他還有抵抗狂奔的力氣。他有一條命讓槍口找,他是自己的導火線與火藥。如同他載著七號同學,歪歪扭扭迎著風,隨口說出的陷阱與子彈。預言的幸福美好從沒有到來,犯了錯的人,就算活著也沒有更好的命運。
在本屆紀錄片獎的優選影片中,有三部短片觀照的是目光少至之地,以不賣弄討巧的影像敘事,深入觀者的內心,跌墜卻不沉溺。這些作品訴說著戲劇與藝術可以跨過肢體五感的制約,讓人透過生命的重量活著;或身處暗流洶湧的晦暗地帶無力脫身,在意義未明的每個當下與自己拔河。故事中的人們是如此用力大口呼吸著,足見生的氣息。
故事流過了她,反而帶我看到了身為寂寞女人的掙扎,而不是身為人母的糾結。她似乎只想當女人而非成為母親。之所以壓抑,是因為人妻和人母的雙重身分已經壓得她喘不過氣,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電影海報上的題字寫的是:「如果沒有妳,我是不是能做自己。」。
屬於菲律賓上個世紀的猩紅色悲劇,是不斷易主的殖民史,是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回望整段歷史,幾乎是一場漫長的集體謀殺,遭到大規模血洗的村莊、扣不下板機而遭槍殺的弟弟、藏起黃金以致最後遇害的父親、遭到仙子「殖民」而產生異變的母親,以及旁觀一切卻無法改變現況的女孩。
相信許多因為熱愛出國旅遊、或因工作關係常需要搭機的朋友,都會在飛機上觀賞影片打發時間。現在,若搭乘長榮航空,機上娛樂的片單多了一項值得探索的觀影選擇:獲獎的精采紀錄片。新北市紀錄片獎與長榮航空合作推出「新北天際影展」,挑選得獎過的作品、或者與紀錄片獎有關聯的導演作品,在長榮航空的班機上播放。
《驚奇隊長2》經歷多次補拍、延檔、宣傳期又適逢好萊塢演員工會罷工,終於在風風雨雨之中登上大銀幕。我抱著極低期待進戲院觀賞,發現本片比想像中好很多,有足夠的亮點與笑點讓人感到輕鬆開心,三位主角的互動搭配也很有火花,我會想再看幾次;但同時,全片給人的感覺像是編導在玩遊樂場的「太鼓之達人」遊戲機台,沒有把
再也不想湊合下去的番薯,在海邊放了一場煙火,足夠讓人記得一輩子的煙火。他要大海見證,就算他一輩子不可能成為將才,他還有抵抗狂奔的力氣。他有一條命讓槍口找,他是自己的導火線與火藥。如同他載著七號同學,歪歪扭扭迎著風,隨口說出的陷阱與子彈。預言的幸福美好從沒有到來,犯了錯的人,就算活著也沒有更好的命運。
在本屆紀錄片獎的優選影片中,有三部短片觀照的是目光少至之地,以不賣弄討巧的影像敘事,深入觀者的內心,跌墜卻不沉溺。這些作品訴說著戲劇與藝術可以跨過肢體五感的制約,讓人透過生命的重量活著;或身處暗流洶湧的晦暗地帶無力脫身,在意義未明的每個當下與自己拔河。故事中的人們是如此用力大口呼吸著,足見生的氣息。
故事流過了她,反而帶我看到了身為寂寞女人的掙扎,而不是身為人母的糾結。她似乎只想當女人而非成為母親。之所以壓抑,是因為人妻和人母的雙重身分已經壓得她喘不過氣,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電影海報上的題字寫的是:「如果沒有妳,我是不是能做自己。」。
屬於菲律賓上個世紀的猩紅色悲劇,是不斷易主的殖民史,是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回望整段歷史,幾乎是一場漫長的集體謀殺,遭到大規模血洗的村莊、扣不下板機而遭槍殺的弟弟、藏起黃金以致最後遇害的父親、遭到仙子「殖民」而產生異變的母親,以及旁觀一切卻無法改變現況的女孩。
相信許多因為熱愛出國旅遊、或因工作關係常需要搭機的朋友,都會在飛機上觀賞影片打發時間。現在,若搭乘長榮航空,機上娛樂的片單多了一項值得探索的觀影選擇:獲獎的精采紀錄片。新北市紀錄片獎與長榮航空合作推出「新北天際影展」,挑選得獎過的作品、或者與紀錄片獎有關聯的導演作品,在長榮航空的班機上播放。
《驚奇隊長2》經歷多次補拍、延檔、宣傳期又適逢好萊塢演員工會罷工,終於在風風雨雨之中登上大銀幕。我抱著極低期待進戲院觀賞,發現本片比想像中好很多,有足夠的亮點與笑點讓人感到輕鬆開心,三位主角的互動搭配也很有火花,我會想再看幾次;但同時,全片給人的感覺像是編導在玩遊樂場的「太鼓之達人」遊戲機台,沒有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哥吉拉-1.0》是哥吉拉系列的第30部作品,慶祝其誕生70週年,故事回到1945年,揭示戰後日本的創傷與重建。這部電影兼具特攝技術與CG效果,展現了核武器背景下的怪獸恐怖與人性的反思。探究了戰後社會對於生存與復興的艱辛,最終在奧斯卡贏得最佳視覺效果獎,期待再次引發觀眾的思考與共鳴。
Thumbnail
久聞其名,但台灣一直沒有上映的作品,好不容易出現在Netflix上面,但基於寒暑假原則,終於等到孩子考完期末考,可以開通了,然後第一部就是這個。 要先承認,其實哥吉拉系列我並沒有特別在意,雖然小時候也有看過不少,但沒太多印象,大概知道有哪些怪獸,但故事沒什麼概念,甚至混搖,畢竟我分不大清楚超人力霸
Thumbnail
榮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 哥吉拉代表著日本對核能的恐懼與戰爭反思, 少數沒有刻意說教卻寓意深遠的好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抱持期待 從哥吉拉-1.0預告出來的時候,已經納入一定要進戲院感受大銀幕震撼力的電影,  可惜的是在此片得到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後,仍然沒有在台灣上映的消息。  但如同哥吉拉的神出鬼沒,這個月突然自Netflix的片海裡竄出,  端午連假中找出不被打擾的2小時,沉浸在怪獸的威嚇力之下。
Thumbnail
由山崎貴執導的《ゴジラ-1.0》探討平民小人物在面對哥吉拉帶來的恐懼和絕望,隨著疫情、戰爭和自然災害頻繁,哥吉拉成為了集體恐懼的具象化。展現人類的韌性和應變能力,呈現希望和生命意義的追尋。
Thumbnail
對這部片可說是久聞其名、期盼已久,東寶越卡、越限制地區放映反而想看的慾望越高,如今終於在上映半年後登陸流媒體,終於能一窺東寶不讓全亞洲區盛大上映的真正理由,實際看完後果真能理解東寶此番操作的背後緣由,作為70周年的紀念大作,影片時間線設在遠比初代更早的年份,片頭以1945年二戰末期揭開序幕,再來時間
Thumbnail
雖然乍看之下有點怪,當成另類的旅行應該也沒問題。
Thumbnail
《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是怪獸宇宙電影世界觀的第5部作品,也是《哥吉拉大戰金剛》的續集,個人覺得怪獸電影該有的元素都有,怪獸拳拳到肉與大絕招PK都相當有誠意,若以爽片或爆米花片來歸類的話,劇情的部分還不錯,各角色之間的情感描繪有比前作加強許多,當然這部片還是沒有忘記怪獸是主角~
Thumbnail
終於,攝影師找到天蠶變中的哥吉拉,大夥把傢伙就定位,準備開拍「殲滅哥吉拉」這一幕。沒想到,攝影師把鏡頭帶到後面,大叫一聲:「導演,我們中陷阱了」。巢穴是空的,導演抬頭一看,還老返童的哥吉拉已變身完成,站在森林高處嘿嘿地冷笑著…。
Thumbnail
被稱為「怪獸之王」的哥吉拉,如今再添一個「票房之神」的封號。日本東寶電影《哥吉拉-1.0》在美國達成新的里程碑,成為美國影史票房成長速度最快的日本真人版電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哥吉拉-1.0》是哥吉拉系列的第30部作品,慶祝其誕生70週年,故事回到1945年,揭示戰後日本的創傷與重建。這部電影兼具特攝技術與CG效果,展現了核武器背景下的怪獸恐怖與人性的反思。探究了戰後社會對於生存與復興的艱辛,最終在奧斯卡贏得最佳視覺效果獎,期待再次引發觀眾的思考與共鳴。
Thumbnail
久聞其名,但台灣一直沒有上映的作品,好不容易出現在Netflix上面,但基於寒暑假原則,終於等到孩子考完期末考,可以開通了,然後第一部就是這個。 要先承認,其實哥吉拉系列我並沒有特別在意,雖然小時候也有看過不少,但沒太多印象,大概知道有哪些怪獸,但故事沒什麼概念,甚至混搖,畢竟我分不大清楚超人力霸
Thumbnail
榮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 哥吉拉代表著日本對核能的恐懼與戰爭反思, 少數沒有刻意說教卻寓意深遠的好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抱持期待 從哥吉拉-1.0預告出來的時候,已經納入一定要進戲院感受大銀幕震撼力的電影,  可惜的是在此片得到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後,仍然沒有在台灣上映的消息。  但如同哥吉拉的神出鬼沒,這個月突然自Netflix的片海裡竄出,  端午連假中找出不被打擾的2小時,沉浸在怪獸的威嚇力之下。
Thumbnail
由山崎貴執導的《ゴジラ-1.0》探討平民小人物在面對哥吉拉帶來的恐懼和絕望,隨著疫情、戰爭和自然災害頻繁,哥吉拉成為了集體恐懼的具象化。展現人類的韌性和應變能力,呈現希望和生命意義的追尋。
Thumbnail
對這部片可說是久聞其名、期盼已久,東寶越卡、越限制地區放映反而想看的慾望越高,如今終於在上映半年後登陸流媒體,終於能一窺東寶不讓全亞洲區盛大上映的真正理由,實際看完後果真能理解東寶此番操作的背後緣由,作為70周年的紀念大作,影片時間線設在遠比初代更早的年份,片頭以1945年二戰末期揭開序幕,再來時間
Thumbnail
雖然乍看之下有點怪,當成另類的旅行應該也沒問題。
Thumbnail
《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是怪獸宇宙電影世界觀的第5部作品,也是《哥吉拉大戰金剛》的續集,個人覺得怪獸電影該有的元素都有,怪獸拳拳到肉與大絕招PK都相當有誠意,若以爽片或爆米花片來歸類的話,劇情的部分還不錯,各角色之間的情感描繪有比前作加強許多,當然這部片還是沒有忘記怪獸是主角~
Thumbnail
終於,攝影師找到天蠶變中的哥吉拉,大夥把傢伙就定位,準備開拍「殲滅哥吉拉」這一幕。沒想到,攝影師把鏡頭帶到後面,大叫一聲:「導演,我們中陷阱了」。巢穴是空的,導演抬頭一看,還老返童的哥吉拉已變身完成,站在森林高處嘿嘿地冷笑著…。
Thumbnail
被稱為「怪獸之王」的哥吉拉,如今再添一個「票房之神」的封號。日本東寶電影《哥吉拉-1.0》在美國達成新的里程碑,成為美國影史票房成長速度最快的日本真人版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