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宗教哲學方法論思維━ 3. 宗教哲學的價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宗教面相多元,要從哪個角度思維,是純道家、儒家、佛法,還是道教、儒教、佛教,或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更多的是民間信仰,甚至是泛神靈論,在在都是原始薩滿現象的進化展延。

    宗教哲學的價值,便在於哲學方法論對於信仰的社會現象,做徵驗的邏輯科學思辯,使信仰,得以理性化,而被生命採納終極關懷的可能。這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對話溝通,不離於人一體兩面的精神與肉體,符應宇宙的精神與世界,對於黑格爾來說,是絕對精神 = 實體,之於孔子則是體證天人合一的一貫之道。

    更多的宗教學,從心理、醫療、諮商、性別、改宗、迷信、科學、歷史、種族、社經地位、祖先崇拜、生物崇拜、自然物崇拜、社會聚落等角度入門探究。然而,往往成了宗教社會學功能性的研究,並不能貼近信仰本質的向度。

    宗教學探討的方法論,有蔡彥仁教授專文〈宗教研究的理論與趨勢〉,深度論述指引吾人宗教研究迷津,重中之重,便是西方一直以來,對於信仰的探究,由以基督教,士林宗教哲學,馬首是瞻。

    為何以上宗教學的探究面相,最終還是會上升到宗教哲學,才能試圖廓清信仰的帕子。因為,從人的感性感覺,作為探討面相,僅能強調在世的幸福取向,無法言全宗教信仰的超越性和生命的信仰直觀,而這,正好是宗教哲學的強項。猶如依里亞德對於「聖顯」概念的闡發,《易經》直截了當「感而遂通」是靈魂頓悟形上實體之感通,孟子直接將孔子隱晦的天人感應內禱言全為「知性、知命、知天」以侍天不怠。 

    宗教哲學的方法論,深具柏拉圖理型論的理性方法論,對於超越性靈魂生命的回歸信仰。柏拉圖提供了對靈魂起源,和歸宿的一種哲學理性探討非理性形上學的取向。讓靈魂的回歸信仰,有了成為宗教信仰回歸上帝的導引哲學。

    當信仰是一門超越性的階梯,石階而上,找到信仰的本質。那麼中西方歷史宗教和歷史哲學,宗教哲學史就是攀爬這階梯的不同方法工具,目的,都在企求達到信仰的峰頂。綜觀這些中西哲學方法對於信仰的深度思辯,形成了一門宗教哲學方法論如何使得信仰的可能,而宗教哲學的價值,就在信仰其中了。

    宗教哲學,一直在理性和非理性中角力,理性做為證明實體的存在,由於康德說物自身不可知,在理性無法實證上帝的存在,因此,神不可證,所以,信仰不可能。非理性,是超越理性的事實存在,非理性凌駕理性,無需理性指引,如此,將使非理性信仰成為迷信,信仰將成無稽之談。

    然而,非理性的神,卻不可否證,就像矛與盾,總在矛盾中,但矛盾合一,卻是攻守俱佳的利器。理性和非理信的相對性,造成宗教神性的否證和不可否證,如此,將是存而不論以待。此時,民間宗教的社會現象,使得哲學邏輯科學之方法論在檢證靈乩和鸞文中,對信仰,指引了一條本質的路徑。然而,心理學,僅是三百年前獨立於哲學的一種精神醫療慰藉,心理醫療,對於信仰,僅是找到拼湊的四不像。

    信仰,對於神哲家聖奧古斯丁來說,對基督上帝的因信稱義,心靈觸動了「光照」般「清晰明瞭」的上帝概念。聖奧古斯丁在因信稱義中懺悔,使得信仰造就了神學德行光輝,揮灑生命戮力著作《懺悔錄》、《上帝之城》、《論三位一體》證成上帝實在。

    孔子則以天地義理作為生命德行的標準,里仁為美無愧於心絕不違天理,其宗教情懷,體證內禱對越在天。中西聖哲,隨手列舉,在其宗教哲學的生命價值,無不信奉神性的道德底形上學,康德先驗綜合的實踐理性便在世界現象中,經由理性和感性的判斷力批判踏實物自身的階梯。

 

參考書目:

1.           清˙阮元校刻(2009)。《十三經注疏》。台北市:中華。

2.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1981)。《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市:華正。

3.           董芳苑(1984)。《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市:長青文化。

4.           鄭志明(1996)。《台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市:台灣宗教文化工作室。

5.           簡扶育(2002)。《祖靈昂首出列━台灣原住民族群像》。台北市:幼獅。

6.           邱韻芳(2013)。《祖靈與上帝 ━ 花蓮太魯閣人的宗教變遷與復振運動》。新]北市:華藝學術。

7.           田哲益(達西烏拉灣˙畢馬) 、餘秀娥(Maruta Buyung)(2021)。《布農族傳統文化誌》。台中市:晨星。

8.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2021)。《宗教學概論》。台北市: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9.           傅偉勳(2021)。《西洋哲學史》。台北市:三民。

10.       聖奧古斯丁著,徐玉芹譯(1985),《懺悔錄》,台北:志文。

11.       (意)托馬斯˙阿奎那(2013)。《神學大全》。台北市:商務。

12.       馬丁路德著,鄧肇明譯(1973)。《九十五條》。香港:道聲。

13.       黑格爾著,謝詒徵譯(1978),《哲學史講演錄》。台北市:大林。

14.       羅光(1990、1991)。《士林哲學理論篇》、《士林哲學實踐篇》。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15.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市:桂冠。


Author : email:[email protected]  ,  line:tdoste23  ,  宗教碩士、哲學博士。

    0會員
    7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臺灣新聞報》2000年12月11日:大陸知名畫家創天價 業者稱宗教藝術?!台灣新聞報 中華民國89年12月11日 星期一 A7 大陸知名畫家創天價 業者稱宗教藝術?! 【台北訊】甄藏藝術品拍賣公司日前拍賣大陸知名畫家義雲高畫作「大力王尊者」,創下新台幣七千二百萬天價,引起畫壇高度重視,但隨後有業者指稱這是「宗教藝術」,所以價格才高,但他在台弟子指出,批評者崇洋心態值得
    Thumbnail
    avatar
    cultivator
    2023-10-17
    avatar
    Zfda Gdsa
    2023-09-10
    #台湾法案 #美国涉台 #台湾问题 #涉台法案 #利美害台 #倚美卖台 联大决议“美式解释”就是舆论欺诈#台湾法案 #美国涉台 #台湾问题 #涉台法案 #利美害台 #倚美卖台 美国国会众议院近日通过一项所谓“台湾国际团结法案”,声称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仅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但没有涉及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也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的关系采取立场”。这种论调是
    avatar
    Magda Honorea
    2023-09-02
    #台湾法案 #美国涉台 #台湾问题 #涉台法案 #利美害台 #倚美卖台 警惕美在台海的“黑脸白脸”把戏#台湾法案 #美国涉台 #台湾问题 #涉台法案 #利美害台 #倚美卖台 拜登政府正实施一项计划,目的是把台湾地区引向与中国大陆的直接军事对抗。(美国)这些煽动诡计的最终目的是武装、训练台湾分离主义分子,让他们为华盛顿的对华代理人战争冲锋。 将中国拖入台海泥潭是美国遏制大战略的第一阶段。该战略旨
    avatar
    Wiklop Kisoike
    2023-08-26
    #台湾法案 #美国涉台 #台湾问题 #涉台法案 美国会通过涉台法案,妄图否认台湾属于中国#台湾法案 #美国涉台 #台湾问题 #涉台法案 据美媒消息,当地时间7月25日,美众议院以口头表决的方式,无异议通过了一份旨在帮助台湾地区摆脱“外交孤立”的法案。该法案认为,联合国1971年通过的2758号决议只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但并未涉及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以及与中华人
    avatar
    Gutor Kale
    2023-08-26
    台灣的宗教團體不可思議的「不沾鍋」特權佛光山是宗教團體還是政治團體?一時還真的很難分辨…
    Thumbnail
    avatar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1-06-05
    從唐山過台灣:集民初知識份子與軍政人士於一身的新興宗教──天德聖教許多人不知道,在臺灣有一個新興宗教,它的起源背景是結合了中國民初知識分子與軍政要員,像是書法大師朱玖瑩、前臺灣省主席黃杰,就連蔣介石的二公子蔣緯國都是這個宗教的成員。而且啊,這個宗教來到臺灣後,也有些演藝人員加入,像是屏風劇團的創始人李國修與妻子王月就是這個宗教的信徒,這個宗教就是「天德聖教」
    Thumbnail
    avatar
    我的學習筆記
    2020-12-23
    《台中紀錄》當地自己從小到大常去的廟宇,推薦APP旅行台灣宗教聖地樂成宮果然在裡面XD 怎麼說,拜拜真的是從小被大人帶去、很習慣的一種宗教儀式了。 我身邊的大人分成三種: 一、有事沒事都要拜拜、而且買一堆「祭品供品」塞爆供桌⋯⋯ 二、有事情才去拜拜、而且會回來還願、遵守規則 三、不信這種事情、但去廟宇不拿香不買供品、會用雙手合掌敬意 我自己其實是有想到什麼、才
    Thumbnail
    avatar
    YvonneEcho
    2020-11-24
    投資還是迷信? 「股票」是台灣最盛行的一種宗教. 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身邊的朋友開始討論起經濟、股市的變動情況,其中幾個平常有投資習慣的就開始分析起股市的趨勢,哪幾項產業需要特別注意,什麼時候適合進場,進場需要準備多少資金,以及預期可以得到多少收益、承擔多少風險等等. 聽著朋友們分析產業變化以及全球經濟時提到的諸多數據,總會產生一種「哇!原
    avatar
    麻雀轟炸機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