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環vs.小米手錶:各家穿戴式裝置特色與發展|使用者意見調查 EP11.3.1

2023/12/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談到小米,大家可能會聯想到 CP 值,或是有些人也有用過小米的電器,像是吸塵器、小愛同學(智能音箱),多元發展的同時,小米有一項科技的發展也算是名列前茅,僅次於 Apple 和三星,那就是他們穿戴式裝置。

小米最具代表性的穿戴式裝置莫過於小米手環和小米手錶,這兩個產品同樣以高 CP 值叱吒穿戴式市場,這篇文章就來為大家介紹兩款產品。


👉 還不是怪獸科技公司的沙龍會員嗎?
趕快按我怪獸科技✖️商業人文✖️人生職涯全方位攻略別錯過 👈


小米手環

現在穿戴式裝置使用者的傾向有從手環走向的手錶的趨勢,但是小米似乎沒怎麼受到影響。主要理由在於,小米手環的功能性基本上在同價位無人能及。

raw-image

小米手環 8

目前小米手環基本版已經出到第八代,支援 60Hz 高更新率螢幕、磁吸式充電,首度升級至 60 Hz 螢幕更新率,峰值亮度也從 500 nit 提升至 600 nit,具備 150 種運動模式,續航最長達 16 天並支援快充功能。

除延續上一代支援「微光螢幕」(Always On Display),不需要喚醒螢幕也能查看時間與通知,手環功能部分有全天候的血氧偵測,內建「恢復時長」、「訓練負荷」、「訓練效果」、「最大攝氧量(VO₂ )」4 大專業運動數據分析。

雖然機身與前代相同,不過小米手環 8 首次採用快拆結構,可以輕鬆拆換錶帶,自由搭配自己喜歡的錶帶款式。防水等級是 5 ATM,也就是所謂的 5 米防水,適用於在淺灘短程游泳,不可用於潛水或浮潛,因此帶著洗澡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除了小米手環 8,小米手環 8 Active 是這個智慧手環系列的入門級款式,同時也是定價最低的型號,不到台幣 600 元即可入手。

小米手錶

不含子品牌紅米的話,小米手錶有 2 個產品線,分別是 S1 和 S1 Active,當然手錶相較於手環一定搭載更大的螢幕,兩款的表面大小都為 1.43 吋,配上藍寶石玻璃和不銹鋼外殼,讓小米手錶 S1 更加防刮。

在價格上,小米手錶比起手環貴上 4 倍之多,手環有的功能它們都有外,另支援藍牙電話、Mastercard NFC 無現金支付、Amazon 的 Alexa 語音助理。而 Active 版設計更加偏向運動風格,皮革錶帶改成矽膠錶帶,除此之外,通通一模一樣,而且比較便宜。

穿戴式裝置簡介

其實穿戴式裝置遠不只有腕帶式的裝置而已,像是我們之前談過的 Meta Quest、體感手套,也都屬於穿戴式裝置的一環。

延伸閱讀:
Meta到底在想什麼?連結?首款有AI助理的MR頭盔、智慧眼鏡,佈局元宇宙才不會錯過?|趕快tech我 EP4.2.5
Meta觸感手套讓你摸到元宇宙,會改變Web3的本質嗎?!|使用者意見調查 EP4.3.1

穿戴式裝置廣義而言,是應用現有的科技開發出微型輕便化的裝置,穿戴在人的身上以「擷取」相關資訊。資訊擷取後,則透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傳遞到雲端進行運算,最後在回傳到用戶的裝置上,讓使用者查看。

所以穿戴式裝置有個重點,這些裝置中或多或少一定會有感測器在內部。

耳機也變成穿戴式裝置了嗎?

在過去,我們並不會將耳機列為穿戴式的裝置,原因就是它並沒有偵測的功能,但是這件事情最近也逐漸被打破。

像是我們之前有提到 Air Pods Pro 2 就曾傳出會加入心律偵測、助聽的功能,雖然最後沒有,但也顯示開始有人在關注耳戴式裝置的可能性。

穿戴式裝置的核心技術

一般我們會將穿戴式裝置分成一般消費者使用和特定產業使用,特定產業使用最常見的應該就是醫療用,有時候這些設備醫生會讓病患帶出醫院持續進行偵測,時間到再回到醫院做後續治療。

但不管是哪一種,它們能夠發展核心技術都不外乎因為兩者:半導體技術的成熟化與低耗能傳輸技術。

半導體技術的成熟化

因為多重感測器整合晶片的封裝技術越來越成熟,不但有效縮小了智慧型穿戴裝置所採用晶片的尺寸,更保留或提升了晶片的運算能力。

低耗能傳輸技術

諸如大家熟知的藍牙,這技術能有效降低通訊時的功率消耗,使智慧型裝置可以採用較小容量(體積)的電池,也有效降低了裝置的體積。


不過說實在話,穿戴式裝置也不是什麼很新的概念,所以我們就來看一下最近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穿戴式從以往的單一功能逐漸走向多功能,特別是結合近幾年同樣發展迅速的電子支付模式,甚至像是 Keyless,將行動裝置當成車鑰匙也是開發的方向。

再來就是過去穿戴式裝置普遍問題的優化,像是續航力問題始終是硬傷,所以最近穿戴式裝置也開始往能源擷取技術的方向發展,擷取環境中的能源來做為裝置的電力來源,省去充電的步驟,更是解決了續航力的問題,不過目前這部分還沒有看到大規模的商業化發展。

另外,能否做到跨平台整合,讓自家的產品在不同平台上都有相同的使用體驗,這件事情對於沒有生成垂直封閉式生態系的公司尤為重要。


raw-image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怪獸科技公司/商管人文✖️人生職涯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7.4K會員
303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