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的力量:不理性,卻實用!

2023/11/2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作者史都華維斯是行為科學家,他對人類的行為模式有獨到的看法,而在第一章他開宗明義地指出理性不是唯一的思考模式

作者的朋友死於一場車禍,朋友的妻子蘇珊在喪夫的日子裡不時會出現丈夫還活著的一些想法,例如她在丈夫剛過世的前幾個月,生活中只有一個重心,就是等丈夫回來,因此他的鞋子都還在鞋櫃裡,因為她認為這樣他回來時用得到;另外,她也常感覺到丈夫正要走進家門。

這種明顯自相矛盾的行為或想法不只是失去至親的人會遇到,事實上正常人平均每一個小時,就會做出一件明知道不該去做的事情。作者提到雖然這些矛盾的行為與我們堅持的信念通常搭不起來,但這些矛盾卻很有價值,因為它們能幫助人們度過艱困的日子,掌握當下的生活情況,並實現個人目標。

這個例子我蠻有共鳴的。過去在安寧病房我遇過許多喪親後陷入極度哀傷的家屬,有的人就會藉由讓逝者房間保持在原始狀態而去懷念或是想像親人還在家裡;另外也有許多人會在夢中遇到家人,曾經有個阿伯還跟我說看到家裡的角落颳起一陣小旋風,他認為逝過逝的太太回來看他。

 

再來作者以兩個例子舉出直覺式(或稱非理性)思考與理性思考常會讓人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斷,其一是著名的繆勒萊耶錯覺,另一個是果凍豆的比例偏見實驗,以下說明一下後者。

果凍豆的實驗中有一大一小兩個碗,只要能從中抽到紅色的果凍豆就能獲得一百塊。小碗裡共有十顆果凍豆,一個紅色,九個白色;而大碗裡共有一百個豆子,十個紅色,九十個白色。若以理性思考,我們會知道這兩碗抽中紅色的機率都一樣。但直覺式思考會讓受試者遲疑,因為它讓人們忍不住要注意大碗內的十顆紅豆看起來比較多。結果實驗結果顯示有八成的人都選了大碗。

直覺式的思考在生活無所不在,比如看到人多的店(名店、名醫現象等)大家會想去排隊,雖然有一些體驗後就變成一次店,但大多數時候這種直覺式思考還真的蠻能快速篩出高CP值的店。

 

美國精神醫學協會將妄想定義為雖有足以反駁的證據,但還是無法改變的固著信念,並將他列為思覺失調症的特徵。然而妄想這個詞在精神醫學出現前就已存在了,就算是身心健康的人也有。這本書要談論的妄想不是那種嚴重到會損害生活基本功能的情況(如被害妄想、宗教妄想等),作者想談的是屬於一種顯然不理性但卻對人類生活有實質幫助的一種思考方式。

 

相信大家都有求職或是接受工作上的任務指派的經驗,在面對這類任務時我們都承受或大或小的壓力,而是否能成功完成眼前挑戰除了跟自身能力有關以外,很有趣的,往往也跟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自信與信念有關。甚至有時表現出過度自信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好的結果,而這其實也是一種妄想。

作者舉了運動員為例,在漫長僵持的比賽中,自信滿滿的運動員比較能保持在最佳狀態,並給對手帶來威脅;甚至,有時運動員的自信要做到能騙過自己。即便這樣的樂觀心態毫無根據,但對自身利益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就算是在幻想的情境中行動,只要相信自己真的能贏,你才能嚇到對手,而他才不會察覺到你的弱點。這類妄想對個人有益處,也可稱作為威廉詹姆斯式的實用信念,也就是說接著作者分析了過度自信與不失控的正向思考對生活的影響。

有好處就有壞處,過度自信的缺點在於容易過度暴露在高風險下。以個人曝險來說,創業者如果過度樂觀,一不小心會傾家蕩產;以群體曝險來說,銀行家自以為能操控不穩定的抵押貸款,結果造成了2008年金融海嘯、發動戰爭的總統或帝王若過度自信以為很快就會獲勝,結果可能導致數萬人死於戰場上。

這邊作者做了個小結,就是除了重大決定,生活各方面其實都可表持過度自信。


以下為書中整理可以保持過度自信的情況:

  1. 日常、頻繁投入的活動
  2. 風險不高
  3. 依靠耐心與技能
  4. 後續的影響較為短暫或緩慢
  5. 能依據已知的事實去評估

以下不適於過度自信的情況:

  1. 獨立、少數的個案
  2. 風險非常高
  3. 無法逆轉的事情
  4. 連帶有長期的義務
  5. 只能依靠未知或難以估計的因素去評估

後者的情況如買房子、申請商業貸款、結婚和生孩子。

 

接下來作者想討論樂觀與悲觀的妄想對健康的影響。健康對人來說是一個長遠的議題,因為做任何好習慣或是戒掉任何壞習慣對它的影響都不是一時間就能感受到的。因此,我們總是在短期的誘惑與長期的幸福中不斷掙扎。要抽菸者戒菸就是一個最經典的例子。抽菸的人都知道菸品中的有害物質長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但因為抽菸可以立刻讓心情放鬆、集中注意力,且不抽菸又會有令人難耐的菸癮使人坐立難安,所以戒菸對癮君子來說是不簡單的事。

作者提到若生活有一個相對不健康的習慣,不妨嘗試悲觀的心態,意思是常設想各種最壞的情況,以便制定策略來逢凶化吉。例如抽菸的人如果對未來的健康感到焦慮,就比較容易採取戒菸的行動,以實現長久的幸福跟健康。相反的,許多人在得知生重病(如癌症)後會一蹶不振,這種情形需要的則是保有樂觀的妄想。因為若採取悲觀的態度,許多人會覺得人生失去意義而不想接受治癒性或是復健性的治療,這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再來作者談到一些關於婚姻與愛情的妄想,像是”獨一無二的靈魂伴侶”、婚姻誓詞裡的”至死不渝、白頭偕老”等說法,這對一些偏向理性思考的人來說或許是不切實際的,但有趣的是帶有這種浪漫的、對伴侶過度理想化的、以及不計較的想法的夫妻比較有辦法長久在關係中維持幸福感。所以說非理性才叫做愛吧!

 

本書的最後幾個章節討論到較為哲學的層面。第八章藉由美國一位名為派翠西亞的富家女被激進組織綁架後隨即變成革命份子參與搶銀行等暴力活動的真實事件,作者提出是否人的自我及個性並非一陳不變?佛教的觀點認為個人身上不存在連續且一致的自我,而是不斷生滅的大小感知。作者認為人們所感到練續性的自我,是由不同時間點所出現的感受所串成的,可說是一種妄想這種妄想存在的實際用途是能有效預測他人行為,也能判斷其品格。

接著,第九章直接提出自由意志是有用且拋棄不掉的妄想。有時,我們覺得是自己正做某事,而實際沒有;有時我們確實有做,但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前者作者舉了個打電動的故事,有個人在商場的遊戲機打電動,在遊戲中他要操縱一個猴子,讓他跳過桶子避開障礙物,結果玩了一小段時間後,螢幕上突然跳出了遊戲開始的字樣。後者作者用一套名為”促進性溝通法”的自閉症治療為例子。這套治療法在1990年代風靡一時,一開始訓練人員與家長都認為這套特製鍵盤成功地讓自閉症患者開始能與他人交流甚至寫小說,後來經過各種實驗才驗證出其實這些成果都是歸因於一旁的協助者無意識的介入了打字的過程。因為協助者被要求”假定患者有相關能力”,所以才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引導患者打字。

透過以上兩個例子,作者引導我們去思考:”是否我們的所有行為源頭或者思想源頭都有一個另一個既定的程序在支配或運作呢?”這也就是決定論與自由意志論兩派哲學思想家在思辨的主題。決定論的觀點想必會讓一向以萬物之靈自居的人類感到不安的,因為那就像是有某種更高層級的存在在支配著我們。

這讓我想到一些電影情節,不知道大家會比較想當駭客任務中活在機械母體的人類,還是做個像在絕地再生(The island)裡生活在實驗環境下的複製人呢? 又或者是最近動畫剛完結的進擊的巨人裡的艾爾迪亞人呢?我想應該都不太想吧!我自己是傾向相信人類是擁有自由意志的,但或許這恐怕也只是基於某種不理性的妄想嗎?

儘管重要,但我想暫時先不糾結在決定論與自由意志論之間的爭辯,畢竟在這個層次的思考下,本書前面討論的妄想好像就不那麼重要了,因為在決定論的狀態下,妄想也只是一個被計畫好的思想而已。

 

總之,看完這本書我學到了用各種有益的妄想去面對各種生活情境,也明白了在一些狀況下我們要避免讓妄想來干擾重要決策而引起不可挽回的局面,希望大家也能體會到妄想的力量!

1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