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別只看"體重絕對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2013年美國醫學會將肥胖視為獨立的一種疾病後,對於肥胖的病人在臨床上醫生都會去注意與代謝症候群有關的狀況(例如:血糖、血脂肪、腰圍、血壓等),因為這些疾病前期的狀況被認為與肥胖有高度相關,而且也會增加後續心臟及代謝疾病風險。然而當時對於肥胖這個疾病的整體風險描繪與建議的處置都還有許多模糊之處,直到2023年美國心臟醫學會提出的新的疾病照護模型後,肥胖與相關疾病的照護有了更完整的描述。新的模型稱作"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CKM) syndrome",中文為"心血管腎臟新陳代謝症候群",此模型涵蓋了心臟、腎臟及代謝性疾病的整合性照護,同時也強調了肥胖、代謝症候群與上述疾病的關係,並融入在診斷準則與嚴重度分類裡面。


脂肪總量(fat mass)與非脂肪總量(fat free mass)皆會影響CKM的健康情形。功能失調型的肥胖指的是有過多的內臟脂肪、異位性脂肪囤積,這會導致全身性發炎、胰島素阻抗、氧化壓力增加,最終導致CKM syndrome惡化。另外,瘦體組織的流失也對CKM syndrome有不良的影響,特別是與中心性肥胖共存的狀態,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及總體死亡率。研究統計肌少型肥胖症大概佔成人肥胖組群中高達四成左右,可見肌少的問題十分嚴重。


如下圖所示,CKM syndrome最常見的源頭為過多的或功能失調的脂肪組織,而脂肪組織的影響有系統性的及局部性的。系統性的影響如同前面提過的全身性發炎及氧化壓力增加,這會造成動脈、心臟及腎臟組織的破壞,也會導致胰島素阻抗及葡萄糖耐受不良。局部性的影響則是由異位性脂肪直接壓迫器官所致,例如在心外膜及心包膜的脂肪組織會促使心律不整、心肌功能失調及冠狀動脈硬化;在腎臟的脂肪組織則可能導致高血壓及血壓有異常的變異性。


raw-image

(Ref:DOI: 10.1161/CIR.0000000000001186)

過去的指引建議針對民眾進行年度的BMI及腰圍檢測,並且評估肥胖相關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或脂肪肝等)、以及其他疾病如睡眠呼吸中止、關節炎、多囊性卵巢等。肥胖的預防性及治療性策略也有對不同族群的相關建議(如飲食、運動、藥物、手術等)。然而這些指引比較聚焦在如何讓體重數字下降進而改善BMI,對於改善身體組成或CKM結果仍有不足之處。

因此為了達到整體性照護,治療肥胖應以以下四點為目標

  1. 減少淨體重
  2. 改善身體組成
  3. 減少肥胖相關的CKM併發症
  4. 改善生活品質


儘管目前各種減重藥物運用得如火如荼(特別是腸泌素),但這些藥物對減重後的身體組成影響、肌少症或甚至衰弱症的風險評估仍有許多不明之處。之後再針對減重後的影響作整理!


avatar-img
2會員
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lit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脂肪肝可能的三種分型。然而,目前在臨床上還沒有簡易的方法可以進行快速的分類,或許未來藉由非侵入性方式評估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程度、精準的胰島素敏感度檢測及體脂肪分布等評估,可以協助臨床分類更加方便快速。
近期因為長期的運動興趣以及工作中需求在2024年底於今年2月陸續考取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的兩張證照。健身C級指導員與樂齡健身指導員皆是考取門檻不高的證照,我覺得除了適合想往健身產業發展的人外,對從事健康醫療產業的相關人員或是單純有運動習慣想培養正確觀念的人來說都蠻適合的。
在現代西化飲食的影響下,脂肪肝幾乎已成國病。然而雖然稱為疾病,許多人卻因為它不會造成太明顯的症狀而輕忽了。事實上,脂肪肝與胰島素阻抗、高血糖、體內發炎、肥胖等代謝狀態有緊密關係;另外脂肪肝的患者有更高的機率死於肝病(肝硬化、肝腫瘤)、心血管疾病、或肝臟以外的癌症。
許多人在減重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初期效果顯著,但過了幾週的蜜月期後,體重就再也沒有變化,甚至復胖。體重週而復始的在一定的區間盤整,體型就像溜溜球一樣,忽胖忽瘦。這種被困住的感覺,背後是因為許多日常中的陷阱造成的,而瘦一輩子的本事這本書就是要來針對這些陷阱提出有效解方!
5/5瘦一輩子的本事
經典的宮鬥劇后宮甄嬛傳劇情中充滿各種陰謀算計與明爭暗鬥,每2-3集主要角色的優劣勢就出現巨大轉折,心情像在洗三溫暖。讓人更印象深刻的是有些”大事”是佈了10幾集的局才開花結果。藉由耶魯大學長紅20年的大師課程"大戰略"一書,我們來一窺這些劇中人物所運用的戰略思維。
周末到高雄看Ed Sheeran演唱會,暖場嘉賓由同樣來自英國的Calum Scott擔任,45分鐘的暖場帶來9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當中不乏高難度的曲子,誠意十足,聽完直接被圈粉。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脂肪肝可能的三種分型。然而,目前在臨床上還沒有簡易的方法可以進行快速的分類,或許未來藉由非侵入性方式評估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程度、精準的胰島素敏感度檢測及體脂肪分布等評估,可以協助臨床分類更加方便快速。
近期因為長期的運動興趣以及工作中需求在2024年底於今年2月陸續考取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的兩張證照。健身C級指導員與樂齡健身指導員皆是考取門檻不高的證照,我覺得除了適合想往健身產業發展的人外,對從事健康醫療產業的相關人員或是單純有運動習慣想培養正確觀念的人來說都蠻適合的。
在現代西化飲食的影響下,脂肪肝幾乎已成國病。然而雖然稱為疾病,許多人卻因為它不會造成太明顯的症狀而輕忽了。事實上,脂肪肝與胰島素阻抗、高血糖、體內發炎、肥胖等代謝狀態有緊密關係;另外脂肪肝的患者有更高的機率死於肝病(肝硬化、肝腫瘤)、心血管疾病、或肝臟以外的癌症。
許多人在減重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初期效果顯著,但過了幾週的蜜月期後,體重就再也沒有變化,甚至復胖。體重週而復始的在一定的區間盤整,體型就像溜溜球一樣,忽胖忽瘦。這種被困住的感覺,背後是因為許多日常中的陷阱造成的,而瘦一輩子的本事這本書就是要來針對這些陷阱提出有效解方!
5/5瘦一輩子的本事
經典的宮鬥劇后宮甄嬛傳劇情中充滿各種陰謀算計與明爭暗鬥,每2-3集主要角色的優劣勢就出現巨大轉折,心情像在洗三溫暖。讓人更印象深刻的是有些”大事”是佈了10幾集的局才開花結果。藉由耶魯大學長紅20年的大師課程"大戰略"一書,我們來一窺這些劇中人物所運用的戰略思維。
周末到高雄看Ed Sheeran演唱會,暖場嘉賓由同樣來自英國的Calum Scott擔任,45分鐘的暖場帶來9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當中不乏高難度的曲子,誠意十足,聽完直接被圈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肥胖主要來自於脂肪的攝取,但事實上,血糖的管理也是影響肥胖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之一,瞭解肥胖與心血管疾病指標尤其重要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肥胖是當今全球最普遍且複雜的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影響多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臟、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等。肥胖與超過195種併發症有關,對於許多疾病來說都是共同的危險因子。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肥胖治療也不再僅限於生活方式改變和飲食控制,現代醫療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藥物選擇。
今天看到天下的這篇文章 心有戚戚焉 四肢瘦瘦 肚子油油 體重、BMI都正常 但是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都偏紅 近期捐血的報告又顯示另一項指標達臨界點了 “糖化血色素” 脫離軍旅後 最大的差異是體能活動時間
Thumbnail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
Thumbnail
  目錄: 1、肥胖的成因 2、體重過重與肥胖的定義 3、肥胖的相關疾病? 4、減重是肥胖者改善健康的不二法門   肥胖的成因 體重的上升或下降是一件科學的事,當每日攝取進來的食物所提供的熱量超過一天身體消耗所需的能量,過多的熱量會即會轉換成脂肪儲存,這樣每天一點一滴,日積月
Thumbnail
今天我們探討健康領域中一些關鍵的議題,一起了解身體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藉由良好的飲食習慣來維持健康。 看完本篇你會了解: 1.為何要關注BMI(身體質量指數)呢? 2.重要觀察的指標是腰圍,為何關注腰圍呢? 3.造成肥胖的幾個主要原因? 4.什麼樣的飲食習慣算是良好的呢?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肥胖主要來自於脂肪的攝取,但事實上,血糖的管理也是影響肥胖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之一,瞭解肥胖與心血管疾病指標尤其重要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肥胖是當今全球最普遍且複雜的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影響多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臟、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等。肥胖與超過195種併發症有關,對於許多疾病來說都是共同的危險因子。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肥胖治療也不再僅限於生活方式改變和飲食控制,現代醫療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藥物選擇。
今天看到天下的這篇文章 心有戚戚焉 四肢瘦瘦 肚子油油 體重、BMI都正常 但是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都偏紅 近期捐血的報告又顯示另一項指標達臨界點了 “糖化血色素” 脫離軍旅後 最大的差異是體能活動時間
Thumbnail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
Thumbnail
  目錄: 1、肥胖的成因 2、體重過重與肥胖的定義 3、肥胖的相關疾病? 4、減重是肥胖者改善健康的不二法門   肥胖的成因 體重的上升或下降是一件科學的事,當每日攝取進來的食物所提供的熱量超過一天身體消耗所需的能量,過多的熱量會即會轉換成脂肪儲存,這樣每天一點一滴,日積月
Thumbnail
今天我們探討健康領域中一些關鍵的議題,一起了解身體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藉由良好的飲食習慣來維持健康。 看完本篇你會了解: 1.為何要關注BMI(身體質量指數)呢? 2.重要觀察的指標是腰圍,為何關注腰圍呢? 3.造成肥胖的幾個主要原因? 4.什麼樣的飲食習慣算是良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