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車站轉車盤意外出土!?消失的扇形車庫在哪裡?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台南之後,2023年初連嘉義已經消失很久的轉車盤遺跡也隨著嘉義鐵路高架化工程而出土了,位置就在正進行高架化工程的嘉義車站後站站區。可惜的是目前網路公開資源裡關於這座轉車盤的地圖,只有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收錄的1932年的嘉義市區計畫平面圖,而這可能也是這座轉車盤末期的見證。至於這座轉車盤從何而來?

圖中黃色標註位置是疑似轉車盤的位置。來源:嘉義市區計畫平面圖(1932)

圖中黃色標註位置是疑似轉車盤的位置。來源:嘉義市區計畫平面圖(1932)

不論是蒸汽機關車或是戰後臺鐵採用的柴電機車,都有正向與逆向運轉的駕駛方式差異,逆向運轉往往讓行駛速度受限。為了讓機關車在抵達終點站後可以旋轉、朝向回程方向,轉車盤就成了重點車站的必備設施,尤其是擔負機關車保養與補給任務的車庫所在地。根據《台灣鐵道史》的記載,嘉義機關庫在縱貫線建設期就兩度設置,不過正式成立則要到縱貫線通車的同一年,建造了佔地148坪的磚造、石板瓦屋頂的車庫,轉車盤設置工程也在這時完成。當時的年報記載這座轉車盤使用長50呎的鐵製桁架,相當於公制的15.24公尺長。不過,這座轉車盤的存在時間還不到三十年,就被另一座轉車盤取代。

近期出土的轉車台遺構是縱貫線黎明期的見證

近期出土的轉車台遺構是縱貫線黎明期的見證

1920年代嘉義在林、糖業等農工業發展下運輸量顯著增加,車站除了旅運設施不敷使用,木結構還遭受昆蟲蛀蝕,地方便多次向當局陳情要求車站擴建。鐵道部於是在1929年進行為期四年度的「嘉義驛改良工事」,同時考量耐震需求而將原本的木造車站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的裝飾主義車站,轉車盤的位置也就成了現今前站與後站之間、作為貨物列車編組使用的場站。

由宇敷赳夫設計的嘉義車站是1930年代典型的裝飾主義建築

由宇敷赳夫設計的嘉義車站是1930年代典型的裝飾主義建築

嘉義機關車庫在這次車站大改建的計畫中則移動到了嘉義車站西南方,與彰化一樣採用以轉車盤為中心建造的扇形車庫。之所以使用扇形車庫是因為不但可以結合轉車盤與儲車機能,也可以減少轉轍器數量,節省場站調車所需空間來提升土地使用效率。車庫的本體工程於1931年10月3日開工、隔年5月10日完工,耗資約5萬8243圓;事務所也在1932年2月4日開工、同年5月8日完工。隨著業務擴張又再度針對機關車庫進行擴建,擴建工程在1938年3月25日完成,最後成為8股道規模的扇形車庫。

雖然嘉義扇形車庫似乎在二次大戰的摧殘中留了下來,不過在1990年代臺鐵車隊採購方向朝向電聯車演變後,嘉義機務段為了騰出空間來興建電聯車車庫,因此在1994年拆除了扇形車庫。未來在嘉義車站高架化之後,機務段預期也要搬遷至水上,原機務段車庫勢必會被剷除進行土地再利用,屆時搞不好連扇形車庫的遺構也會出土。到時車庫的遺構要用何種方式保存,或許是臺鐵可以未雨綢繆來思考的問題。

參考資料:
古育民譯,《新編台灣鐵道史全文譯本》中卷,頁401-402。
古育民譯,《新編台灣鐵道史全文譯本》下卷,頁135、396。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十年報 明治四十一年度》,頁79。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三十四年報 昭和七年度》,統計表頁173。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年報 昭和十二年度》,統計圖表頁236。
〈嘉義機關庫保轉地買收〉案,檔案局檔號:A315180000M/0026/029/018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農林航空所

本文原刊於時光土場Blogger

avatar-img
43會員
176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集集線是南投的唯一一條鐵道,在躲過了臺鐵支線的廢線潮後於2022年迎來通車百週年。說到集集線的沿線物產,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香蕉或是木材,不過百年前這條鐵道卻不是為了輸送沿線物產,而是輸送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的資材。這次旅行趁著蒐集紀念章的機會,我來到了集集線的終點站──車埕,來見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們。
兩年前抽空從現今深澳線終點的八斗子車站出發,完成了長度近4公里的舊線跡踏查後,我仍心心念念著遠在3.7公里外、名義上深澳線的終點濂洞車站!這回我再次回到濱海公路,從海濱走向比起全線更早就沒有火車的濂洞,並試圖從頭理解那段公路與鐵路的恩怨。
聯絡瑞芳與八斗子的深澳線鐵道是北臺灣相當有名的臨海鐵道,不過這條路線通車時的起點和終點既不是瑞芳,也不是八斗子,反而是現今稱呼為水湳洞的濂洞,以及和平島對岸的八尺門。2021年剛好來自小笠原群島的火山浮石抵達臺灣,趁著來海邊撿石頭,我這次從八斗子開始,一路踏查至1989年一度停駛的終點海濱站。
九份是眾所皆知的金礦聚落,早在清代就吸引許多淘金客前來,一時之間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日本接管台灣之後開始建立礦區開採與登記制度,如藤田組等不少日本資本家紛紛投入瑞芳地區的金礦開採。這天拍完火車後我朝向九份散步。忽然想到平常老街周圍其實有不少礦業遺跡,立刻拿出手機按圖索驥來尋找祕密景點。
在經過三十年來的臺北鐵道大改造後,日本時代留存的鐵道客運車站都被拆除殆盡,然而在林森北路旁還有臺北市最後一座日本時代留存至今的鐵道車站,那就是華山車站。不過這座車站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對待,曾經差點遭到拆除,幸好在各方角力下讓這座車站留存至今,終於在2020年指定為「歷史建築」。
為期近兩個月的屏東鐵道文化祭在國慶連假期間熱鬧登場,作為鐵道核心的展示區域是在2022年底開始營運的潮州鐵道園區。這一座結合鐵道文物、車輛展示的休憩園區,今年寒假時光土場恰好曾跟著臺大火車社一同前往參訪,接著就來看看這個號稱結合鐵路檢修機廠的觀光工廠有什麼寶貝吧!
集集線是南投的唯一一條鐵道,在躲過了臺鐵支線的廢線潮後於2022年迎來通車百週年。說到集集線的沿線物產,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香蕉或是木材,不過百年前這條鐵道卻不是為了輸送沿線物產,而是輸送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的資材。這次旅行趁著蒐集紀念章的機會,我來到了集集線的終點站──車埕,來見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們。
兩年前抽空從現今深澳線終點的八斗子車站出發,完成了長度近4公里的舊線跡踏查後,我仍心心念念著遠在3.7公里外、名義上深澳線的終點濂洞車站!這回我再次回到濱海公路,從海濱走向比起全線更早就沒有火車的濂洞,並試圖從頭理解那段公路與鐵路的恩怨。
聯絡瑞芳與八斗子的深澳線鐵道是北臺灣相當有名的臨海鐵道,不過這條路線通車時的起點和終點既不是瑞芳,也不是八斗子,反而是現今稱呼為水湳洞的濂洞,以及和平島對岸的八尺門。2021年剛好來自小笠原群島的火山浮石抵達臺灣,趁著來海邊撿石頭,我這次從八斗子開始,一路踏查至1989年一度停駛的終點海濱站。
九份是眾所皆知的金礦聚落,早在清代就吸引許多淘金客前來,一時之間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日本接管台灣之後開始建立礦區開採與登記制度,如藤田組等不少日本資本家紛紛投入瑞芳地區的金礦開採。這天拍完火車後我朝向九份散步。忽然想到平常老街周圍其實有不少礦業遺跡,立刻拿出手機按圖索驥來尋找祕密景點。
在經過三十年來的臺北鐵道大改造後,日本時代留存的鐵道客運車站都被拆除殆盡,然而在林森北路旁還有臺北市最後一座日本時代留存至今的鐵道車站,那就是華山車站。不過這座車站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對待,曾經差點遭到拆除,幸好在各方角力下讓這座車站留存至今,終於在2020年指定為「歷史建築」。
為期近兩個月的屏東鐵道文化祭在國慶連假期間熱鬧登場,作為鐵道核心的展示區域是在2022年底開始營運的潮州鐵道園區。這一座結合鐵道文物、車輛展示的休憩園區,今年寒假時光土場恰好曾跟著臺大火車社一同前往參訪,接著就來看看這個號稱結合鐵路檢修機廠的觀光工廠有什麼寶貝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後車站區 在這個炎熱的夏日,我們選擇了嘉義市的後車站區作為旅行的目的地。這裡並不是旅遊的熱門景點,但正因如此,它保留了許多原汁原味的城市風貌和當地人的生活節奏。我們入住的飯店,正好位於後車站區最高的鬧鐘大樓,每天清晨從房間窗戶看出去,整個城市的景象在晨曦中慢慢蘇醒。 旅行的早晨 旅行的早晨,我
Thumbnail
2024.07.11 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於113年7月10日辦理113年第1次苗栗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經過討論,登錄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等1件文化資產。 此次登錄之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位於苗栗縣竹南鎮中山路168之1號,二戰後由鐵路局沿用日治時期興建倉
Thumbnail
菁桐車站建於1929年,至今已有超過90年的歷史。車站建築為木造結構,充滿懷舊氛圍。2003年,菁桐車站被列為新北市古蹟。 菁桐車站是平溪線的熱門景點,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照打卡。車站周邊有許多值得一訪的景點,包括:菁桐老街:街道兩旁林立著販售在地小吃、伴手禮的商店。天燈廣場:每年元宵節期間,這裡都
有如扇子的形狀完全展開 「扇形車庫」有著搶眼的外型 以特殊的鐵軌展示樣貌文明全臺 並擁有火車頭旅館的美稱 #寫作練習
Thumbnail
嘉義對於興建輕軌的盼望,其實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畢竟早在高鐵正式通車前,原本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之間,是打算以輕軌落連接,不過後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計畫取消,並且換成現在我們看到的BRT系統。究竟目前嘉義輕軌的推動進度到哪裡?對於這個計畫,目前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以及周遭還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桃園車站遺址」為清領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的第1代車站「桃仔園火車碼頭」(1891)之卵石軌跡,與日治時期西移(桃園車站座像朝北,東往台北、西往新竹)的第2代車站「桃仔園停車場」(1898),及因1908年縱貫線通知後,改為「唐博風」造型(用為阻擋因下雨屋頂留下的污水)的第3代車站「桃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後車站區 在這個炎熱的夏日,我們選擇了嘉義市的後車站區作為旅行的目的地。這裡並不是旅遊的熱門景點,但正因如此,它保留了許多原汁原味的城市風貌和當地人的生活節奏。我們入住的飯店,正好位於後車站區最高的鬧鐘大樓,每天清晨從房間窗戶看出去,整個城市的景象在晨曦中慢慢蘇醒。 旅行的早晨 旅行的早晨,我
Thumbnail
2024.07.11 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於113年7月10日辦理113年第1次苗栗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經過討論,登錄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等1件文化資產。 此次登錄之歷史建築「台鐵竹南站2號倉庫」位於苗栗縣竹南鎮中山路168之1號,二戰後由鐵路局沿用日治時期興建倉
Thumbnail
菁桐車站建於1929年,至今已有超過90年的歷史。車站建築為木造結構,充滿懷舊氛圍。2003年,菁桐車站被列為新北市古蹟。 菁桐車站是平溪線的熱門景點,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照打卡。車站周邊有許多值得一訪的景點,包括:菁桐老街:街道兩旁林立著販售在地小吃、伴手禮的商店。天燈廣場:每年元宵節期間,這裡都
有如扇子的形狀完全展開 「扇形車庫」有著搶眼的外型 以特殊的鐵軌展示樣貌文明全臺 並擁有火車頭旅館的美稱 #寫作練習
Thumbnail
嘉義對於興建輕軌的盼望,其實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畢竟早在高鐵正式通車前,原本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之間,是打算以輕軌落連接,不過後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計畫取消,並且換成現在我們看到的BRT系統。究竟目前嘉義輕軌的推動進度到哪裡?對於這個計畫,目前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以及周遭還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桃園車站遺址」為清領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的第1代車站「桃仔園火車碼頭」(1891)之卵石軌跡,與日治時期西移(桃園車站座像朝北,東往台北、西往新竹)的第2代車站「桃仔園停車場」(1898),及因1908年縱貫線通知後,改為「唐博風」造型(用為阻擋因下雨屋頂留下的污水)的第3代車站「桃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