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醫師:來自診所的各項所得之性質與申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聯合執業的診所,由各合夥醫師們,依出資比例共同合資經營,然而對合夥人而言,源自診所的所得,應該算是薪資所得,還是執行業務所得?這可就以下的幾項態樣,來判斷其所得的性質。


一、依合約共同約定的合夥人月薪

依據執行業務所得查核辦法§18的規定:聯合執業的診所,得在合夥契約上載明,各合夥人共同約定,且合乎同業水準的薪資金額。這項所得來源,性質屬於薪資所得(所得扣繳類別50):

(一)扣繳申報

當給付金額超過門檻以上,應按薪資所得稅額表查表,或以超過NTD四萬為門檻預扣5%稅金,並於次月十日之前繳納,同時,在隔年一月底之前,將明細申報給國稅局。

(二)全民健保

原則上,各合夥人的全民健保,應依該項薪資所得,作為應有的納保級距,但實際上,仍要判斷是否已有比最高薪員工的納保級距更高。

(三)免稅額:納入當年度的薪資特別扣除額中,定額扣除。


二、依合約共同約定的合夥人獎金與紅利

這項所得來源,性質亦屬薪資所得(所得扣繳類別50):

(一)扣繳申報

若單次給付金額超過薪資所得稅額表的最低扣稅級距,即應預扣5%的稅金,並在次月十日前完成繳納,同時,在隔年一月底之前,申報明細給國稅局。

(二)二代健保

若合夥人領取的獎金紅利,當年度已累積超過全民健保納保級距四倍以上的話,則應扣取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並在次月底之前完成繳納,同時,於隔年一月底之前,申報明細給健保局。

(三)免稅額:納入當年度的薪資特別扣除額中,定額扣除。


三、依合約所載之比例所分配的診所盈餘

這項所得來源,性質屬於執行業務所得(所得扣繳類別9A):

(一)扣繳申報

實屬診所結算執行業務所得後的盈餘分配數,故並無扣繳憑單;故由各合夥人依出資比例,領取所分配到的盈餘之後,再自行計入個人綜所稅並依法完成申報與納稅的程序。(二)二代健保

依各合夥人出資比例所分配的診所盈餘,屬執行業務所得;若單次給付超過NTD二萬,應預扣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並於診所盈餘分配(五月)後的次月(六月)月底之前,代繳給健保局;同時,於隔年一月底之前,完成明細的申報。

(三)免稅額

無論診所是依部頒費用率,亦或是帳載核實數申報執行業務所得,執行業務收入相關的費用均已扣除,不可在診所盈餘分配之後,再行減除執行業務的費用標準。


參考資料:

翰鼎會計記帳士事務所

https://www.unicore.url.tw/

Tel:02-8661-8603

Mail:info@uniore.url.tw

raw-image




avatar-img
8會員
41內容數
診所與醫師的稅賦申報,經常是備受關注的查核重點,故本專題,主要在探討私人診所、醫師於稅賦申報時的應注意事項,以及稅賦申報的風險點與相關查稅模式解析,進一步掌握合法節稅的方式與方向,避免錯誤的規劃與違法的安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翰鼎顧問 的其他內容
每年當私人診所完成執行業務所得的最後結算之後,都須依據出資比例,再將結算後的執業所得,併入各出資者的個人綜合所得淨額內,以利各實質合夥的醫師,可以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申報,而個人最高稅率可能高達40%。
當診所申報年度執行業務所得之時,無論是以部頒費用率申報,或以帳載核實數申報,只要診所存在合夥投資狀況的話,都須同時申報合夥人的個人資訊、合夥比例...等資訊;並將診所的執行業務所得,依合夥比例分配給各個合夥人;各合夥人再將所分得的執行業務所得,併入個人綜合所得額中,連同其他所得來源,一併申報
單純就私人診所的組織型態而言,私人診所乃是醫師執行業務的業務所,診所就代表著醫師個人,雖可多數醫師合夥執業,但能成立個人業務所的,也只有具醫師執業資格的個人而已,故當醫師結束執業之時,私人診所也將隨之消滅。
就醫師執行業務收入而言,即便沒有扣繳憑單軌跡,但屬醫師個人執行業務報酬,仍屬應申報的個人所得,但由於缺乏扣繳憑單的申報、勾核軌跡,這部份的醫師個人所得,往往是稅務單位的查核重心。
診所稅賦查核,可以說是每年稅務單位的查稅重點,主因在於診所醫師的執行業務收入高,但主要收入,卻區分為健保給付,以及健保未給付兩類;健保有給付的執行業務收入,都有扣繳憑單與分列項目表...等軌跡,以可供稅務單位查核其申報的正確性。
每年當私人診所完成執行業務所得的最後結算之後,都須依據出資比例,再將結算後的執業所得,併入各出資者的個人綜合所得淨額內,以利各實質合夥的醫師,可以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申報,而個人最高稅率可能高達40%。
當診所申報年度執行業務所得之時,無論是以部頒費用率申報,或以帳載核實數申報,只要診所存在合夥投資狀況的話,都須同時申報合夥人的個人資訊、合夥比例...等資訊;並將診所的執行業務所得,依合夥比例分配給各個合夥人;各合夥人再將所分得的執行業務所得,併入個人綜合所得額中,連同其他所得來源,一併申報
單純就私人診所的組織型態而言,私人診所乃是醫師執行業務的業務所,診所就代表著醫師個人,雖可多數醫師合夥執業,但能成立個人業務所的,也只有具醫師執業資格的個人而已,故當醫師結束執業之時,私人診所也將隨之消滅。
就醫師執行業務收入而言,即便沒有扣繳憑單軌跡,但屬醫師個人執行業務報酬,仍屬應申報的個人所得,但由於缺乏扣繳憑單的申報、勾核軌跡,這部份的醫師個人所得,往往是稅務單位的查核重心。
診所稅賦查核,可以說是每年稅務單位的查稅重點,主因在於診所醫師的執行業務收入高,但主要收入,卻區分為健保給付,以及健保未給付兩類;健保有給付的執行業務收入,都有扣繳憑單與分列項目表...等軌跡,以可供稅務單位查核其申報的正確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醫師,除了名聲與收入高,也需面對長工時與高壓力的問題。本文介紹了醫師執行業務所得的申報方式以及計算方法,同時也列舉了國稅局查核的重點,以及其他與報稅相關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摘要 獨資與合夥的盈餘,不必繳營利事業所得稅,而是併入個人綜所稅(營利所得) 正文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獨資資本主每年取自經營事業所得的盈餘,或合夥組織營利事業之合夥人每年應分配的盈餘,自107年度起,免再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但屬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1類規定的營利所得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學生保險中的理賠爭議,包括就醫優惠身分的補助部分是否在保單承保範圍內以及補助的部分是否屬於「非社會保險」給付。透過對應範圍的討論,解析保險理賠的合理性以及問題所在。商業保險與學生保險約定的不同也將被討論。最後,作者分享了對於學生保險條款的個人見解。
Thumbnail
個案 原告自民國83年5月1日起任職XX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投分公司,至109年2 月29日退休,主張領取之月薪應包含基本薪資及承攬獎金,約為新臺幣13萬9,089元至16萬4,460元,所以退休前6 個月平均薪資約為15萬元,退休金應為375 萬元。 獎金屬於勞動基準法所規定之工資,係基於兩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公司在申報各類扣繳上最常遇到的項目-薪資所得的相關事項,包括薪資所得的定義、計算、董監酬勞、薪資所得之扣繳申報起扣點以及相關罰則等。此外,也提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臺灣的薪資所得課稅相關優惠措施。
Thumbnail
過了1月1日,意思就是5月快到了 又到了5月,也就是大家荷包大失血的日子 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 都是在5月申報及繳納 今天我要來跟大家聊聊的是 綜合所得稅中的執行業務所得 一、什麼是執行業務者? 所得稅法第11條第1項: 本法稱執行業務者,係指律師、會計師、建築師、技師、醫師、
Thumbnail
一、財政部970718台財稅第09704531410號函: 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之佣金收入課稅規定;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其自公司所領報酬屬佣金收入 自97年7月1日起,保險業務員與保險公司不具僱傭關係,由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並自負盈虧,公司亦未提供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
Thumbnail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積借休」個案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2年8月9日101年度勞訴字第61號民事判決》 勞基法第84之1條人員適用「積借休」。 醫院薪資結構 *本薪40,200元 *平均職務津貼 7,000 元 *平均特殊津貼10,900元 *平均伙食津貼2,600 元
Thumbnail
身為醫師,除了名聲與收入高,也需面對長工時與高壓力的問題。本文介紹了醫師執行業務所得的申報方式以及計算方法,同時也列舉了國稅局查核的重點,以及其他與報稅相關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摘要 獨資與合夥的盈餘,不必繳營利事業所得稅,而是併入個人綜所稅(營利所得) 正文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獨資資本主每年取自經營事業所得的盈餘,或合夥組織營利事業之合夥人每年應分配的盈餘,自107年度起,免再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但屬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1類規定的營利所得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學生保險中的理賠爭議,包括就醫優惠身分的補助部分是否在保單承保範圍內以及補助的部分是否屬於「非社會保險」給付。透過對應範圍的討論,解析保險理賠的合理性以及問題所在。商業保險與學生保險約定的不同也將被討論。最後,作者分享了對於學生保險條款的個人見解。
Thumbnail
個案 原告自民國83年5月1日起任職XX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投分公司,至109年2 月29日退休,主張領取之月薪應包含基本薪資及承攬獎金,約為新臺幣13萬9,089元至16萬4,460元,所以退休前6 個月平均薪資約為15萬元,退休金應為375 萬元。 獎金屬於勞動基準法所規定之工資,係基於兩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公司在申報各類扣繳上最常遇到的項目-薪資所得的相關事項,包括薪資所得的定義、計算、董監酬勞、薪資所得之扣繳申報起扣點以及相關罰則等。此外,也提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臺灣的薪資所得課稅相關優惠措施。
Thumbnail
過了1月1日,意思就是5月快到了 又到了5月,也就是大家荷包大失血的日子 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 都是在5月申報及繳納 今天我要來跟大家聊聊的是 綜合所得稅中的執行業務所得 一、什麼是執行業務者? 所得稅法第11條第1項: 本法稱執行業務者,係指律師、會計師、建築師、技師、醫師、
Thumbnail
一、財政部970718台財稅第09704531410號函: 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之佣金收入課稅規定;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其自公司所領報酬屬佣金收入 自97年7月1日起,保險業務員與保險公司不具僱傭關係,由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並自負盈虧,公司亦未提供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
Thumbnail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積借休」個案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2年8月9日101年度勞訴字第61號民事判決》 勞基法第84之1條人員適用「積借休」。 醫院薪資結構 *本薪40,200元 *平均職務津貼 7,000 元 *平均特殊津貼10,900元 *平均伙食津貼2,6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