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曾經在情緒低落時有這種感受嗎?很想點開、觀看各種有趣的影片重新獲得能量、刺激、創意、靈感和啟發,但又覺得一直滑手機好像有點膩煩⋯⋯。如果是這樣,或許你可以去參觀小型美術館,用全身感官來體驗與欣賞與眾不同的錄像作品。
臺北有很多小型美術館,今天我要推薦的其中一個是位於北投的鳳甲美術館,另一個則是位於科技大樓附近的北師美術館。兩間美術館都沒有常設展,而是會根據不同主題來策劃特展,依照我過去的經驗,每次的特展大約1-2小時可以參觀完,我認為是兩間份量輕巧、低調,但是內容飽滿、豐富的美術館。剛好近期它們正在展出的展覽有些互相呼應,都與「影像」和「生活」有關。
你可能有聽說過臺北市立美術館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臺北雙年展〉,但是或許不知道從2008年起同樣每兩年於鳳甲美術館舉辦的〈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至今已經到第八屆了!作為臺北北部地區代表性地方文化館的鳳甲美術館,是由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於1999年成立,多年來透過展覽、活動和跨域展計畫,邀請當地國小自主提案和執行展覽演,積極地在北投推廣藝術教育,例如:和在地的北投文化基金會開啟社區藝術培力。
目前展出的第八屆〈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生/活在一起」〉,共有30件來自國內外的錄像作品,每件作品扣緊關鍵字「關懷」,探討人和人、人和環境、空間和時間等議題。老實說,我認為它的策展論述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實在太困難,我自己也看不是很懂。不過,沒看懂策展論述還是能享受錄像藝術的樂趣,我推薦的參觀方式是,先快速閱讀一遍展覽手冊上每一件作品的介紹(因為展場內作品旁沒有說明小卡),選出2-3件你感興趣的作品,再到展場裡找到它們,然後不帶任何想法、放鬆地凝視著它。看完之後,再用自己的角度來詮釋剛剛看到的內容,或是和身邊同伴討論,或許可以因此得到有別於聽詳細作品導覽的樂趣。
這次展覽的空間很特別,觀看的螢幕有高有低,觀看的位置有坐的長椅、有躺的懶骨頭、有可以跟著影片做運動的瑜珈墊,還有彷彿置身網咖的電腦椅等。其中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印尼藝術家的〈烈焰花園〉,因為當我看著身穿紅色衣服的印尼少女們進行著神秘奇妙的成年儀式時,我感覺自己青少女時期成長經驗裡的混亂,好像也被影片具體地呈現出來;另一件是古巴和德國藝術家的〈記憶〉,展場中用四個宛如電競現場的螢幕來訴說一個反映「早期古巴人如何取得被政府禁播電影」的科幻故事,我覺得有點像古巴版真人電馭叛客。
你知道藝術電影大師蔡明亮導演2023年上映的新電影〈日子〉嗎?如果沒看過電影,或甚至不知道電影也沒關係,還是可以去北師美術館參觀當前展出的〈蔡明亮的日子〉展覽。2011年成立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北師美術館,以「新形態美術館」為理念,重視美術館與民眾之間的互動參與,近幾年也策劃了不少以臺灣美術史為主題的當紅展覽,例如:〈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和〈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直白地說,這次展覽展如其名,呈現的就是蔡明亮導演過去數年的日常生活,但比起進電影院觀賞由46顆長鏡頭鋪陳的電影〈日子〉,我認為美術館展覽能讓觀眾從被動的觀看者,變成更深入踏入蔡明亮世界的參與者。推薦你可以在觀展前掃描一樓樓梯旁的語音導覽QR code,就能透過各大Podcast平台聆聽由蔡明亮本人親自介紹每一層樓展覽概念和作品故事的10分鐘語音導覽。
展覽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二樓展廳,這裡散落著蔡明亮書寫小康與他在廢墟生活的文字、蔡明亮收藏的各種椅子,以及描繪出〈日子〉兩位男主角—小康與來自寮國的亞儂的油畫。最特別的是,觀眾可以選擇現場任何一張沒有擺放物品的椅子坐下來,我選擇的是一張橄欖綠的皮椅,然後仰頭看到另一件畫著數排電影院紅色椅子的大型橫幅畫作。坐在展場裡時,感覺時間變得很慢,慢到我甚至算出那些紅色椅子總共有126張,環顧周圍時我感覺很像在看電影,只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不在場。
我認為在美術館欣賞錄像作品和在家滑手機看影片最大的不同,就是美術館現代、簡潔、單調,甚至可以說有點冷漠的白盒子空間,會讓觀者有種跳脫日常環境、不在現實之中的感受。然而,在我看來,美術館的錄像藝術卻又是最能真實反映人類生活的影片之一。或許你會對這個說法感到很奇怪,因為網路上明明多的是人們紀錄生活的Vlog呀!(那就是絕對真實的嗎)但其實這就像閱讀小說一樣,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正因為是參雜真實的虛構、是有距離的真實,所以才更能讓讀者從旁觀的視角,回到自身思考人生。
鳳甲美術館和北師美術館兩個當期展覽裡的錄像藝術也都有著:看似跳脫生活,實際上反思生活的特性。雖然現在是影片氾濫的時代,但如果有天看膩網路上的影片了,推薦你可以造訪這兩個美術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