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神仙,還是鄭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董卓之亂時,鄭玄已經六十好幾了。

之前的故事請看前一篇,基本上他就是一個何進召不來,袁隗請不到的鄉下大師。

《後漢書》寫得有趣。

「董卓遷都長安,公卿舉玄為趙相,道斷不至。」

首先是,董卓在被關東諸侯逼退之前,並沒有打算召募這個關東大師。

一召又不入朝廷,搞了一個趙相。

這位置,十有八九跟袁紹有關。

而道斷不至,也可以有兩個看法:給鄭玄的任命書到不了他的手上,或是他真的要前往趙國但去不成。

道路不通很好理解,但鄭玄對於老袁家,似乎看起來比較友善?

也或許,鄭玄就是想走。

你知道,孔融被派來北海,就是為了討伐殘餘的黃巾賊。那討成什麼樣大家也很清楚,太史慈單騎走平原去跟劉備請救兵了。

在這段期間,鄭玄的兒子也「為國捐軀」,老玄子西去不行,索性向南逃跑。

三國演義的老好人,三國志中的心機鬼軍閥,陶謙陶恭祖怎麼會錯過這個機會?當下好生接待。

還好我知道這個八卦:陶謙對於當初錯過袁紹的討董聯盟,一直耿耿於懷,這時就準備再發起一個新的復仇者聯盟。

盟主選了朱儁,聯合了自己人的二千石(太守國相),再加上鄭玄聯名上書。

沒錯,這邊很值得一看的就是,雖然鄭玄在表末,但那就是按官職排。老玄子活脫脫一個無冕太守,無地軍閥。

三千弟子恐怕是有的。

順便說一下,陶謙不要臉的地方這裡又加一筆,他是以「師友之禮」來款待鄭玄的。單看沒什麼不妥,但你看北海相孔融,就差沒有趴在地上了。

鄭玄又不是傻,哪裡分不出誰真情誰假意?

其實我覺得啦,陶謙就是這點失敗。他太自以為是把自己擺在很高的地方,像這個第二次討董聯盟失敗,也是因為他沒先跟朱儁聯絡好啊。

朱儁看一下,左手是討賊檄文,右手是朝廷徵召,想想就回歸朝廷了。

人家好歹江東小布商出身,什麼賺什麼賠也是略懂略懂,陶謙這樣擺明拿他當槍使,風險也太高。

耶?那鄭玄不懂嗎?

這就說到,鄭玄雖然很「隱士」性格,但也是有為國為民的部份。除了確實有打算到地方報到,當他聽聞誅殺董卓的王允被幹掉,也是感嘆了一番:「漢世之事,誰與正之!」

身為匡扶漢室派的一員,鄭玄跟匡漢皇叔劉玄德,也是有交會過的。搞不好小流氓劉備就是給我們鄭大師感化了也說不定。

不是,劉備的故事誰不滾瓜爛熟,這麼人生轉捩點的事情說吹就吹啊?

這個推測是來自於,劉備手下三小編,最小最不出名但是玩遊戲最有用的孫乾,就是鄭玄在徐州「舉薦」給劉備的。

鄭玄不是徐州的官(他在北海有給孔融當官),舉薦官員給劉備不是他的事,基本上小玄子去拜訪過老玄子的機會超過八成,大約就像是去見水鏡問到臥龍鳳雛那樣的戲碼。

欸,不要想說鄭玄比水鏡弱太多,只推了一個小肉腳。

司馬徽只是講幹話說諸葛亮跟龐統很棒,他連推薦的資格都沒有呢。

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知道。

鄭玄的學說,為「反漢」人士所重。但他自己本身是匡漢……匡扶漢室的思想擁護者。

矛盾不僅於此,事實上,隨著劉備為呂布敗走,鄭玄也決定離開徐州,返回北海。李傕郭汜呂布,甚至曹操所代表的新漢室,都不是鄭玄在政治上的選擇。

嗯?干曹操屁事?

時間,已經來到建安元年。

原本為禍青州的黃巾餘黨,這時遇上了回鄉的鄭玄,竟也紛紛下拜,相約退出高密縣。

老鄭玄不明所以,我們未來人的天眼可清楚:這時的青州賊,早已背上了「兵」的招牌。

他們,是曹操的青州兵。

年近七十的鄭玄,身體越來越差,生了一場大病,決定停下寫集注的嗜好,改寫家書。

讓我們來看看。當然,大致上就是之前提到的故事。


我們家以前是很貧窮的,而我的父母把希望都放在我身上,不管弟弟們,讓我到鄉裡找了份工作,更供我往關西遊學。

我走遍幽州(比河北更北),并州(山西),兗州(山東西側),豫州(河南),見到了許多達官貴人,以及隱士大儒。

正因為從他們身上得到許多有形跟無形的財產,我才能夠觀覽這各式各樣的經典書籍。

四十歲之後,我回家供養父母,跟人租田耕作,早晚以讀書作注自娛。

不幸遇上宦官當政,將我打成黨人,褫奪公權了十四年。

後來得到大赦,蒙大將軍與三公垂青,召募我入京幹事。

我自己覺得我不是那塊料,只想把過去先聖先賢的思想重新整理……這件事就已經耗盡我的才幹啦,所以我就裝死不去。

然而,黃巾賊危害我們的家鄉,以致我們流離失所,如今歸鄉,我也七十歲了。

「宿素衰落,仍有失誤,案之禮典,便合傳家。」(不知道該怎麼翻,自品)

現在,我要告訴你們,我已經老了,接下來就是你們的事了。

我會閑居深思安養天年,完成我的工作。

反正我不是吃朝廷的飯,也不是看家族的臉色過日子,接下來我想幹嘛就幹嘛了。

本來就是獨自一人的我,一生鑽研追求的,就是君子之道。

我接近權貴,不是為了他們的威儀,而是想親近有德之人。

光榮,都可以送給朋友,只求己志無愧於德。

若是有人稱讚我,也不需要放在心上,不要放在心上啊。

(注:其實鄭玄很放在心上啦)

我雖然沒有實際的官位勛爵,但也有推辭過的高潔德行。

用以自娛的集注,想來也不會讓後人蒙羞。

人生最後所不能平的,就是我沒能為亡故的雙親蓋墓。那些陪我大半輩子的藏書,也都要腐壞,沒能謄出來傳給需要的人。

太陽已經要下山了,還來得及嗎?

(這是比喻他自己的人生要走到盡頭了)

我們家現在的狀況比以前更差,你們要更努力,節省衣裝跟飲食,讓我不要留下太多遺憾。

「若忽忘不識,亦已焉哉!」


最後一句我會解成,要是想要斷絕關係,那就到這裡可以了。

因為,我認為《後漢書》誤解了:這篇家書不是寫給鄭玄兒子的。

鄭玄僅有一子,早就死了。這篇文不論是寫給孫子,寫給門人,還是寫給媳婦,人倫都沒有一百分維持的必要性。更何況,文中已經很明顯表述到,鄭玄他們家也是「破門」的。並不是跟著家族主宗在走。

鄭玄的一生,便是如此的充滿矛盾。

雖學儒,但行止並不合禮。欲扶漢,但學說終究給人拿來亡漢。滿腹經綸,門生滿天下,卻沒有一個真正傳承他的弟子。

對,我會認為這才是鄭玄寫家書想要靠杯的重點。

或許也正因此,鄭玄在人生的最後,終於應了召。

袁紹的邀請,鄭玄去了。

附帶一提,他的老同學盧植也去了。

酒宴上,鄭玄最後一個到。

雖然已經七十多,這個俊眉朗目的山東老大漢,還是精神抖擻。

然而,袁紹並不是要辦一個鄭玄學會。相反的,他在搞的是學派大會串,像稷下學宮那樣的東西。各方宗師與會,那是誰也不服誰。

結果你當然也猜到了,老鄭玄技壓群雄,一個接一個給你辯倒。

開玩笑,你們是一代宗師,老玄子是自修獨孤九劍欸。

袁紹本來就是要辦鬥雞大會,雞王出爐當然要褒獎啦。

不過鄭玄沒興趣,一樣來個告病還鄉。

數年後,官渡之戰開打,袁紹要袁譚扛也得把鄭玄扛出來。

(袁譚時為青州刺史)

不過就算扛出來,鄭玄也走不動了。

途中,病逝。

我不確定鄭玄如果去到前線,會對戰情產生什麼影響。但我想應該沒人注意過這件事。

當年四月,關羽刺顏良,曹軍延津斬文醜。接下來並不是曹操軍高歌猛進。

「公還軍官渡。紹進保陽武。關羽亡歸劉備。八月,紹連營稍前。」

鄭玄逝於六月。

「自郡守以下嘗受業者,縗絰赴會千餘人。」

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袁曹雙方的「後勤」都受到了重大的影響。這一千人裡面只要有一成是縣長縣令,那袁曹雙方的地方行政馬上掛掉給你看。

最有趣的是,片面看來,曹操軍受到的影響應該是更嚴重。因為袁紹在喪失兩大將的情況下,這幾個月都是推進的。

學者,文官,行政官員在三國的地位,就是這麼美妙。

他們不是英雄,卻在勢力底下流動,交流。往前連結到政治,連結到戰場。向後連結到世族,連結到地方。

他們留下的文字,更左右了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看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7
《太平經》。 基本上就是大賢良師張角,組織黃巾起義所依恃的《太平清領道》。 對,這是一本真實存在的書,到今天仍然留有不少篇幅。讓我們一起來看張角的使用的理論吧。
Thumbnail
2025/02/07
《太平經》。 基本上就是大賢良師張角,組織黃巾起義所依恃的《太平清領道》。 對,這是一本真實存在的書,到今天仍然留有不少篇幅。讓我們一起來看張角的使用的理論吧。
Thumbnail
2024/12/06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
Thumbnail
2024/12/06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
Thumbnail
2024/07/05
2024/07/05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董卓之亂時,鄭玄已經六十好幾了。基本上他就是一個何進召不來,袁隗請不到的鄉下大師。 隨著青州戰亂起,鄭玄也一度逃離了家鄉。 但他沒有尋訪名主,當起王佐之才。 他是一個人生充滿矛盾的人,一個志在扶漢卻不願當官的學者,最終理論被用在「漢室將亡」。 最終,鄭玄過世之時,竟也撼動了北方霸主最重要的決定戰……
Thumbnail
董卓之亂時,鄭玄已經六十好幾了。基本上他就是一個何進召不來,袁隗請不到的鄉下大師。 隨著青州戰亂起,鄭玄也一度逃離了家鄉。 但他沒有尋訪名主,當起王佐之才。 他是一個人生充滿矛盾的人,一個志在扶漢卻不願當官的學者,最終理論被用在「漢室將亡」。 最終,鄭玄過世之時,竟也撼動了北方霸主最重要的決定戰……
Thumbnail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很多人從小還沒聽過三國,就在課堂上學過鄭玄這個名字。但實際玩轉三國?卻誰也不認識鄭玄。 然而,蜀書探秘中,我們發現有許多「鄭學」的弟子。這些不同的學術思想型態,就像一隻隻檯面下的黑手,挪動著三國的局勢變化。 所以,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經學的鄭玄,接著還有易學的京房喔。
Thumbnail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很多人從小還沒聽過三國,就在課堂上學過鄭玄這個名字。但實際玩轉三國?卻誰也不認識鄭玄。 然而,蜀書探秘中,我們發現有許多「鄭學」的弟子。這些不同的學術思想型態,就像一隻隻檯面下的黑手,挪動著三國的局勢變化。 所以,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經學的鄭玄,接著還有易學的京房喔。
Thumbnail
事情從陳登奉呂布之命前往曹操朝廷返回後說起:陳登得到了廣陵太守的職務,就請出陳矯來輔佐。 陳矯乃廣陵陳氏出身,徐州亂起時跟淮泗士人一樣,往江東奔逃。但袁術跟孫策招聘,他都不接受,又跑回了廣陵。 這是要輔什麼呢?陳登需要一個「許都的自己人」。
Thumbnail
事情從陳登奉呂布之命前往曹操朝廷返回後說起:陳登得到了廣陵太守的職務,就請出陳矯來輔佐。 陳矯乃廣陵陳氏出身,徐州亂起時跟淮泗士人一樣,往江東奔逃。但袁術跟孫策招聘,他都不接受,又跑回了廣陵。 這是要輔什麼呢?陳登需要一個「許都的自己人」。
Thumbnail
三國志11+威力加強版: 鄭成功-成功戰記 琉球:尚寧中興
Thumbnail
三國志11+威力加強版: 鄭成功-成功戰記 琉球:尚寧中興
Thumbnail
略懂三國,都曾經聽說過「江東四大姓」:顧陸朱張。象徵著江東的世族政治興起,皇帝,不過是世族們選出來的代表。 這樣既返古又先進的現象,在帝制時代是不能說的秘密。 然而,由三國揭開的魏晉南北朝,不只是南方,北方同樣也展開了世族政治。 分別是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與滎陽鄭氏。 鄭氏是誰?
Thumbnail
略懂三國,都曾經聽說過「江東四大姓」:顧陸朱張。象徵著江東的世族政治興起,皇帝,不過是世族們選出來的代表。 這樣既返古又先進的現象,在帝制時代是不能說的秘密。 然而,由三國揭開的魏晉南北朝,不只是南方,北方同樣也展開了世族政治。 分別是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與滎陽鄭氏。 鄭氏是誰?
Thumbnail
在江表十二虎臣中,陳武算是一個沒有什麼事蹟的人。 但三國演義卻相當看重他。 陳武何以得說書人青睞? 因為他是單挑死。 顏良做為一個陪襯關羽頂級武力的人物,可說是名留千古。 在當代,更有一個武力兇猛到小孩子聽了都不敢哭的人物:張遼,張文遠。 敢挑戰天下無敵的,除了另一個天下無敵,恐怕就是大笨蛋了。
Thumbnail
在江表十二虎臣中,陳武算是一個沒有什麼事蹟的人。 但三國演義卻相當看重他。 陳武何以得說書人青睞? 因為他是單挑死。 顏良做為一個陪襯關羽頂級武力的人物,可說是名留千古。 在當代,更有一個武力兇猛到小孩子聽了都不敢哭的人物:張遼,張文遠。 敢挑戰天下無敵的,除了另一個天下無敵,恐怕就是大笨蛋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