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04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好快,一年又要結束了。不同於去年的寫書、登玉山、小蓁蓁誕生、心理師考試…等等,一波又一波的事件接連地發生,今年彷彿一直處於整理內在心境的狀態。仔細想想,就表面上來說,其實今年並不比去年失色多少。書籍的印製完成,乃至一連串的演講、分享,網站的製作等等。然而,凡此種種皆只能算是書寫之後的延伸與反思。圓夢之後,當自己試圖想去創造出更多的夢想與可能時,卻愕然驚嘆,找不著原所以為的自己。於是乎,若更深一層地去挖掘這一年的底蘊時,遇見的便會是迷亂與慌張。

整理著自己記錄的書單,沒想到這一年下來,竟然一口氣讀了一百多本書。也許,那不斷閱讀的渴望像是想抓取些什麼,想去找尋更多遇見自己的線索。也許,那不斷渴求力量的過程,是源於自己懂得需要更多的能量去面對自己的困境。十一月,終於決定離開生命中的第一個工作。旁人無法理解地質疑這過程的匆促,但其實這念頭整整醞釀了近乎半年。「動與不動」有著很多的顧慮與考量,有著很多的不捨與擔憂。可是就在十月時,一次書寫記錄內在心靈的過程中,剎然浮現的一句話,著實讓我震撼不已。

「我不喜歡現在的自己。」在寂靜的黑夜裡,一個人靜靜地望著螢幕上的這句話,有著一種很深很深的悲哀。我不知道為何字幕上會顯現出這句話,我只知道順著思路不斷地書寫的過程中,這句話自然而然地浮現在心頭。至今仍深刻地記得那個夜晚,一直記掛著想要遇見自己的渴望。卻在遇見之時,那麼赤裸裸地傷害了自己。那一晚的遇見,其實,除了情緒的拉扯,除了流淚,我仍然不知道該怎麼做。只是心裡頭依稀浮現著,我想要去改變些什麼,想要去做些什麼,而不是一味地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一味地讓自己去接納眼前的困局。因為,心裡頭知道,如果沒有改變什麼,也許以後會更難去遇見自己。於是乎,我選擇了離開工作的崗位。

原以為離開是一份放下,原以為那份放下得以重新去找回生命的方向。卻在離職後才發現,離開並不等同於放下,甚至於更想抓取些什麼。因為,離開之後緩緩地醞釀而生的一股潛在不安,正不斷地煽動著心緒。更驚訝的是,離職後就像是自己少掉了某種虛幻的身份,面對著那樣的失去,是種茫然。原以為那是一個重新賦予存在意義的機會,而不是像過往一般盲目地在身份中尋求認同。卻忽略了,意義的賦予需要清明與勇氣,可是這兩者在之前內心拉扯的過程中,早已被消磨得所剩無幾。於是乎,遇見自己依舊渺然無蹤。

沒有想過,離職後的第一趟攝影之行,竟是選擇了好美里濕地。一個好久不曾浮現腦海的名字,一個滿載著研究所回憶的地方,一個透過生態教導我深入探究真相而非自甘蒙蔽於表象的導師。由於,幾年前的大興土木,使得潛在的想法中總試著去忽略這個不論在現實抑或是在心靈深處的美麗角落。而讓人驚訝的是,這名字在整理相機準備出發之時,竟然就這麼堅決地盤據在腦海中。原本帶著哀悼與緬懷的心境,重臨舊地,卻再次地遭到自然這位老師的當頭棒喝。因為,原所以為水泥堤防所將引發的生態浩劫,卻在不遠處的海濱看見了整個生態系統遷移的景象。當看見了無數生物在環境驟然巨變的情境裡仍能找到生存之道,那不單單是一種感動,其更是一份領悟,對於生命潛在力量的領悟。也在那一刻,突然卸下了離職後不斷盤旋於腦海中許許多多關於是與非的想法,只是轉而去相信,相信生命的韌度,相信自己的可能。

幾個突如其來的因緣聚合造就了生日的墾丁行旅,即便只是短暫的停留卻仍感激不已。夕陽餘暉中,靜靜地看著浪濤的來去,過去所深信的撫慰,依然深刻。只是,感受有些不同,因為這撫慰回應著生日的渴求,更因為這撫慰多了些故鄉的情意。也就在那潮來潮去的過程中,找回了關於疼惜的想望。更在海水的滋潤下,滌清了原所混沌的感官。也許,就因為找回了疼惜,心底才終究願意重新去感受,感受生命的起伏。

冬天的阿里山,迥異於櫻花季的人山人海,偌大的森林裡渺無人煙。走著走著,索性離開了步道,進入森林裡倚靠著樹根仰躺了下來。時近中午,聽不見鳥鳴,在加上完全沒有人聲,於是乎整個森林出奇的寂靜。四周樹影扶疏,陽光透過縫隙穿透而下,撒落一片生機。抬頭仰望,高聳的林木像是支撐著天空,支撐著那一片暈染開來的藍色。雖是靜默,卻鋪陳著擁懷天地的幸福。此情此景,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鄭愁予所書:「擁懷天地的人,有簡單的寂寞。」當寂寞二字,閃入腦海,隨即點燃了心底一種難以言喻的孤獨。那樣的點燃,彷彿照亮了這段期間的處境。

因為孤獨,不單單是心境,更是籠罩著自身存在的氛圍。離職以來,面對著旁人的責難與質疑,總是或多或少地夾帶著不被瞭解的孤獨;而有苦難言的困境,則蘊藏著自絕於外的漠然;更有甚者,心底對於決定的疑惑,孤立著敏銳而易感的心靈。因此,在那與孤獨的遇見中,整個思緒紛亂而飄飛。原以為其釀就了存在的苦汁,卻在不經意中喚起了曾與孤獨為友的那段日子。流浪與放逐,成就了生命中的勇敢與決斷。可如今,卻在人世的牽掛中慢慢地遺失了。就連原所認同的承擔,都變成畏畏縮縮。想著,不禁笑了,帶著淚的笑,因為感激。透過摯友「孤獨」的牽引,竟然遇見了曾經彳亍獨行的自己。即便被他指責著:「為何好不容易學會的特質都被弄丟了。」卻仍感到欣慰不已。因為遇見,因為懂得,就在冬天的阿里山群樹中,承諾了重新學習的努力。也在那孓然一身的孤獨中,喚醒了沈睡已久的另一個自己。

還記得當離職的念頭確定後,便有一個計畫,即想利用沒有工作的這段期間,重新看一遍日劇「海灘男孩 (Beach Boys)」。想藉此,重新思考對於生涯的意涵。離職後,不管是想給自己思考的空間抑或是想要延長觀看時的幸福,每天最多只看半個小時,而且詳細地記錄著每一段的精彩對白。原以為最晚十一月底就會看完,沒想到最後竟延遲到十二月中以後。然而那樣的延遲,卻像是冥冥中刻意的鋪陳。因為從好美里、墾丁到阿里山,每一個階段的領悟,剛好到「海灘男孩」的結尾,予以總結。

當看見劇末海都語重心長地告訴廣海說:「你知道我為什麼會到這裡的嗎?我啊!我是想來看看你這種男人而已。當我遇到你的時候,不管是遇到什麼事都說:『有什麼關係嘛!反正現在是夏天!』我就想說,原來世界上還有這種人,那時候我很不甘心。像你這種人,知道我所不知道的人生。所以,我也想要經驗一下這樣的人生。老實說,我很害怕,因為我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可是我現在可以這樣告訴你,我覺得,我這樣做是對的。不管將來遇到什麼樣的事,我都不會害怕了。我有自信,就算未來失去所有,可是我還是有自信,可以從頭再開始。」

總覺得,離職的日子,其實是一種對於自信的強烈挑戰,或者該說那是一種對於自信的消磨。當無法享受失去工作的自由時,隨即而來的便是對於己身的懷疑。總覺得那是一段拉扯,從某個面向來說,那像是試著正向看待生涯的歷程、試著穩固原有的自信;但相對的,從另一個面向看來,其又存在著沒有工作所衍生的疑惑、或是對於「我是不是夠好」的一番挑戰。即便心裡懂得,那樣的拉扯極端耗費心神,往往最末陷入了自我懷疑的境地。可卻無法避免,只能不斷地提醒自己,除了拉扯,還有別的生命意涵等待著去發現與感受。

其實,少掉了工作上的回應,對於自信確實是一種極大的挑戰。不再有讚美、不再有認同,而面對著那樣情境下所衍生的恐懼,反而得以看見不斷渴求旁人眼光的自己。回到原初的想法,卸下的決斷不過是單純地為了找回自己、遇見自己。可若「關於自己」仍然陷在外求的情緒裡,那麼存在的便只是對於己身的否認,遇見自己便更加渺茫。看見海都的害怕,像是允許了自身的恐懼,也在允許之中漸漸找回了關於自己的接納。唯有接納,才有機會在看見的過程中,肯定自身,也在那情境裡逐漸構築關於自信的點滴。

回首這段期間,從好美里的願意相信、墾丁海濱的找回疼惜到阿里山森林的靜默偶遇,最末回到戲劇裡的誠摯接納,生命的曲目像是安排好了一般。重新思索著關於「自信」的意涵,重新看待遇見的自己,重新開啟塵封已久的感官,重新體驗關於生命中的活著。這兩個月以來從茫然、恐懼而今漸漸地開始感激起這段日子,因為其打開了更多的門扉。如何而能創造出更多的可能,便在於自己的努力了。加油吧!Beach Boy!



延伸閱讀

關於年終反思這一系列文章的介紹與總覽


avatar-img
58會員
113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的其他內容
這一系列的書寫,主要是紀錄與分享日常生活的點滴,間或夾雜著對於自己的省思,尤其是每年的十二月,剛好是一年的最終,也是自己的生日,總會在那樣的時機裡,回想著一年的點點滴滴,這樣的習慣已經持續二十幾年,那算是一種記錄,可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交代。
閱讀帶來的不可預知的樂趣,如同作者所說改變原本就已經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之中,書籍只是在不經意中勾動了那樣的念頭與想望,甚至賦予了更多的勇敢與熱情。誠如書中所言及的:「一本奇特的書籍,與一小球蓬蓬的羊毛氈,傳達了一切可能的奇蹟。」也許對每個愛書人來說,閱讀這本書,會有一種心領神會的美好與感動吧!
家       萬志為 母親髮上的顏色給了我 又還為原來的白 父親眼中的神采傳了我 復現歸隱的淡然 一個很美的名字 我過份依戀的地方  當燈火盞盞滅盡 只有一盞燈 當門扉扇扇緊閉 只有一扇門 只有一盞發黃的燈 只有一扇虛掩的門 不論飛越了天涯或走過了海角 只要輕輕回頭 永遠有一盞燈 在一扇門後
倘若找回「玩」的心情,那彷彿塑造了一層保護膜。因為在他們心中,玩彷彿無關好與壞、優與劣,而可以自在地去呈現內心所想的。另一方面,也或許因為每每孩子高舉著著「玩」的態度,大人往往不會過度干預。因此,如何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裡,別要丟失那顆「玩」的心,該是極其重要的。因為,那樣的心境,才能讓他們自在地去揮
生與死也許從來不是對立的兩件事,由死亡的必然重新喚起關於生的理解與珍惜,常常是耳熟能詳的道理。然而,透過《獅子的點心》一書,也許轉換成以感性的方式來重新看待死亡,卻反倒更添一種關於溫暖的力量。那在生死之間的抗拒、接納與擺盪,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與容易的事,面對這一切,也許最重要的仍然是接納,因為接納而
《52赫茲的鯨魚》其實是一本很悲傷的小說,然而卻也在那樣的悲傷裡,更加強烈地感受到溫暖與希望,當然還有相信。相信著52赫茲的鯨魚,相信著世界上絕對不會只有一隻52赫茲的鯨魚,相信著52赫茲的歌聲終有被聽見的一天,而那一天的到來。一如小說裡所說的:「我會傾聽你那無法傳達給任何人的52赫茲的聲音。」
這一系列的書寫,主要是紀錄與分享日常生活的點滴,間或夾雜著對於自己的省思,尤其是每年的十二月,剛好是一年的最終,也是自己的生日,總會在那樣的時機裡,回想著一年的點點滴滴,這樣的習慣已經持續二十幾年,那算是一種記錄,可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交代。
閱讀帶來的不可預知的樂趣,如同作者所說改變原本就已經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之中,書籍只是在不經意中勾動了那樣的念頭與想望,甚至賦予了更多的勇敢與熱情。誠如書中所言及的:「一本奇特的書籍,與一小球蓬蓬的羊毛氈,傳達了一切可能的奇蹟。」也許對每個愛書人來說,閱讀這本書,會有一種心領神會的美好與感動吧!
家       萬志為 母親髮上的顏色給了我 又還為原來的白 父親眼中的神采傳了我 復現歸隱的淡然 一個很美的名字 我過份依戀的地方  當燈火盞盞滅盡 只有一盞燈 當門扉扇扇緊閉 只有一扇門 只有一盞發黃的燈 只有一扇虛掩的門 不論飛越了天涯或走過了海角 只要輕輕回頭 永遠有一盞燈 在一扇門後
倘若找回「玩」的心情,那彷彿塑造了一層保護膜。因為在他們心中,玩彷彿無關好與壞、優與劣,而可以自在地去呈現內心所想的。另一方面,也或許因為每每孩子高舉著著「玩」的態度,大人往往不會過度干預。因此,如何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裡,別要丟失那顆「玩」的心,該是極其重要的。因為,那樣的心境,才能讓他們自在地去揮
生與死也許從來不是對立的兩件事,由死亡的必然重新喚起關於生的理解與珍惜,常常是耳熟能詳的道理。然而,透過《獅子的點心》一書,也許轉換成以感性的方式來重新看待死亡,卻反倒更添一種關於溫暖的力量。那在生死之間的抗拒、接納與擺盪,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與容易的事,面對這一切,也許最重要的仍然是接納,因為接納而
《52赫茲的鯨魚》其實是一本很悲傷的小說,然而卻也在那樣的悲傷裡,更加強烈地感受到溫暖與希望,當然還有相信。相信著52赫茲的鯨魚,相信著世界上絕對不會只有一隻52赫茲的鯨魚,相信著52赫茲的歌聲終有被聽見的一天,而那一天的到來。一如小說裡所說的:「我會傾聽你那無法傳達給任何人的52赫茲的聲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墨爾本三個月的生活點滴,反思過去十年的自我追尋及成長。從與人建立關係的突破,到在運動與寫作上重拾自信,作者多元的經歷展示瞭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中尋找內心的平穩。透過對於飲食、旅行和文化的探索,文章展現了生活的豐富性與可能性,展現了作者如何在陌生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聲音。
Thumbnail
這次的經驗比較短。 上一則經驗過後一陣子我離職到了一個新公司,做的產業一樣是工程類,當時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鳥事情,陷入了一些低潮。 我習慣在低潮的時候到內湖某處山區上放空,讓自己沉陷在自己的世界裡面沉澱思緒,類似一種自我充電的儀式,讓我能夠再重新站起來面對逆境的一種儀式。 記得那時候工作上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慢慢地放下對寫作的熱愛呢?當我再度鼓起勇氣,決定開始執筆時,這個疑問逐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似乎有某種力量引領著我,去追尋答案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尋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過程,並且提醒讀者活出自己並非達到一個狀態,而是一個過程。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前些時候去了長濱一週的時間,因為可以打工換宿的機會是去年搶到的,在還未提離職之前,一直很擔心該怎麼處理這個休假,甚至因為後來轉調的工作、心底決定乾脆放棄以工作為重,後來的後來就默默地成行了~~ 去的時間有些尷尬、是0403地震完後幾天出發,也考慮是否要放棄。總覺得這旅途尚未開始、就不斷有各種莫名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出社會後歷經不到三年的辦公室生涯,我似乎看到了奮鬥對我的深淵,恰如其分地編織出一種對未來深深的反擊。我意識自己寄託於未曾擁有的事物上,尋求達成未知的目標時,成為價值本身。追求的過程也稱得上是一種幸福,只是我忘記了自己。
Thumbnail
回想那2年,是我人生轉捩點,一個人在大陸工作、生活,朋友問我,不無聊、不害怕、不寂寞嗎?!我的答案是,我在這段歷程裡,找到愛自己原來心靈這麼自由。 當時待的是中小企業 台幹就我一人,所以下了班,也沒有想和當地同事有聚會,所以開始獨來獨往的生活,雖然人生地不熟,因為業務關係,下班就不想說話
Thumbnail
2023年夏,我離開了人人稱羨的在新加坡的外企管理顧問工作,開啟數位遊牧的生活。我先在峇里島旅居了兩個月,原本是想專心投注在寫作,卻在這裡遇見了「另一種人生」。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墨爾本三個月的生活點滴,反思過去十年的自我追尋及成長。從與人建立關係的突破,到在運動與寫作上重拾自信,作者多元的經歷展示瞭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中尋找內心的平穩。透過對於飲食、旅行和文化的探索,文章展現了生活的豐富性與可能性,展現了作者如何在陌生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聲音。
Thumbnail
這次的經驗比較短。 上一則經驗過後一陣子我離職到了一個新公司,做的產業一樣是工程類,當時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鳥事情,陷入了一些低潮。 我習慣在低潮的時候到內湖某處山區上放空,讓自己沉陷在自己的世界裡面沉澱思緒,類似一種自我充電的儀式,讓我能夠再重新站起來面對逆境的一種儀式。 記得那時候工作上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慢慢地放下對寫作的熱愛呢?當我再度鼓起勇氣,決定開始執筆時,這個疑問逐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似乎有某種力量引領著我,去追尋答案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尋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過程,並且提醒讀者活出自己並非達到一個狀態,而是一個過程。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前些時候去了長濱一週的時間,因為可以打工換宿的機會是去年搶到的,在還未提離職之前,一直很擔心該怎麼處理這個休假,甚至因為後來轉調的工作、心底決定乾脆放棄以工作為重,後來的後來就默默地成行了~~ 去的時間有些尷尬、是0403地震完後幾天出發,也考慮是否要放棄。總覺得這旅途尚未開始、就不斷有各種莫名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出社會後歷經不到三年的辦公室生涯,我似乎看到了奮鬥對我的深淵,恰如其分地編織出一種對未來深深的反擊。我意識自己寄託於未曾擁有的事物上,尋求達成未知的目標時,成為價值本身。追求的過程也稱得上是一種幸福,只是我忘記了自己。
Thumbnail
回想那2年,是我人生轉捩點,一個人在大陸工作、生活,朋友問我,不無聊、不害怕、不寂寞嗎?!我的答案是,我在這段歷程裡,找到愛自己原來心靈這麼自由。 當時待的是中小企業 台幹就我一人,所以下了班,也沒有想和當地同事有聚會,所以開始獨來獨往的生活,雖然人生地不熟,因為業務關係,下班就不想說話
Thumbnail
2023年夏,我離開了人人稱羨的在新加坡的外企管理顧問工作,開啟數位遊牧的生活。我先在峇里島旅居了兩個月,原本是想專心投注在寫作,卻在這裡遇見了「另一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