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感恩節❙ 與 ❙馬克思主義❙ - 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現在進入本文的主題。

即使在 ❙萬帕諾亞格❙ 族人的幫助下,❙朝聖者❙ 們並沒有任何繁榮可言。他們僅有的是《五月花號公約》。他們有律法和憲章,但沒有繁榮。

我們的問題是: 為什麼? 

以下是講這段歷史時通常被省略的部分。 

毋庸迂迴曲折,讓我們直入正題: 1620年出航 ❙新大陸❙ 的102名 ❙朝聖者❙/❙清教徒❙ 注定是共產主義者。

在41名 ❙朝聖者❙ 簽訂 ❙五月花號❙ 上的《五月花號公約》之前,全102名 ❙五月花號❙ 乘客 (也是 ❙朝聖者❙) 在 ❙荷蘭❙ 簽訂了另一份合約。他們是有贊助商的。這些贊助商由 ❙倫敦❙ 和 ❙荷蘭❙ 的一些商人組成。❙朝聖者❙ 們的確親身冒險橫渡 ❙大西洋❙,但他們並非獨自完成這趟歷程。他們得到贊助商的資助,條件是 ❙清教徒❙ 在 ❙新世界❙ 生產的所有產品都規定進入一家共同的「店鋪」,類似一家「中央銀行」,而 ❙朝聖者❙ 社群中的每一名成員都有權利分享一個份額。

怎麼說? 

根據他們與 ❙英國普利茅斯公司❙ 簽訂的合約條款,在抵達 ❙新世界❙ 的 ❙普利茅斯殖民地❙ 之後,❙朝聖者❙ 必須以公社形式共同工作。在此期間,凡通過貿易﹑販運﹑貨車運輸﹑勞動﹑捕魚或任何其他方式獲得的所有利潤和收益均歸於公社的庫倉 (國有資產)。然後,由此轉換而得的所有金錢收益均要與 ❙英國❙ 的投資者分享。

註: ❙普利茅斯❙ (Plymouth) 是英國西南岸的一個海港城; ❙普利茅斯殖民地❙ (Plymouth Colony) 是 ❙北美洲❙ ❙新英倫❙ (New England) 的第一個永久「英屬」殖民地。

這份合約對當時捉襟見肘的 ❙朝聖者❙ 來說實屬上天的安排。同時,由於他們都是受 ❙英國教會❙ 迫害的 ❙清教徒❙,並以早期的 ❙基督教❙ 社會都是「財產共有」為例,信仰上便認為「私產」屬個人的貪婪,為不敬虔的行為。因此,從一開始,他們便否定了「私產」的念頭。

這批 ❙清教徒❙ 本質上建立了一個公社 —— ❙馬克思❙ 的父母還沒有出生—— 比 ❙蘇聯❙ 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人民公社早了三百多年。

❙倫敦❙ 和 ❙荷蘭❙ 的投資人毫無疑問關心的是追求利潤,但這僅僅是資本主義的表面。他們設訂的合約的安排卻是共產主義的實質 —— 政府對工人 (❙朝聖者❙) 及他們的勞動資產中央化,即對經濟活動的整體控制。

在這個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式的經濟操作下,每個家庭平均分攤勞動,所得全歸於「國家」(屬於投資人的庫倉),然後每個家庭從「國家」手上獲得平等的利益份額。 

20世紀的共產主義實驗所出現的問題幾乎全數發生在 ❙普利茅斯殖民地❙ 上。

由於結果平等 (Equality of outcome; 即今日 ❙美國❙ 左派口中的「equity」 —— 均等),有能者失去創作和勞動的誘因,因為就結果來說,多做與少做並無分別,每家所得等同。比較具體的情況是每個新住民的家庭狀況有別: 有的人數多,有的人數少; 有的家庭成員比較年輕,有的比較年長; 有的家庭成員比較壯碩,有的比較體弱。尤其在第一個寒冬過後,很多家庭都變得零落參差。共產主義式的「均等」反而變成一種不平等。 

❙普利茅斯殖民地❙ 的第二任總督 ❙威廉‧布拉福德❙ (William Bradford) 的日記說: 當時的公社充斥混亂和不滿,大家不願意工作﹑相互間缺乏尊重,普遍覺得被奴役和不公正。[這裡]

換言之,這場先於 ❙馬克思❙ 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實驗澈底失敗了。 

但一些左派歷史學家如 ❙喬治•蘭登❙ (George Langdon) 則將1620-1621年間 ❙普利茅斯殖民地❙ 的失敗歸咎於「極端剝削性的資本主義」。 

然而「繳稅」給 ❙大西洋❙ 彼岸的資本家並非問題的源頭,因為繳付出現困難乃由於士氣低落及前面 ❙布拉福德❙ 日記中提到的問題。此外,❙布拉福德❙ 的日記還有這樣的記載: 造成諸多困難的並不是 ❙朝聖者❙ 為為投資者工作,而是 ❙朝聖者❙ 有時要為其他 ❙朝聖者❙ 工作。共同財產 —— 即非多勞多得 —— 引發衝突,因為勤勞的人被迫補貼懶惰的人。強者 —— 因而勞動量更大 —— 沒有比弱者更多的食物和衣服分配。年長的男人覺得與年輕的男人「勞動平等」是對他們的不尊重。[這裡

這基本上否定了 ❙普利茅斯殖民地❙ 的失敗原因在於「極端剝削性的資本主義」的說法。

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經濟操作模式扼殺了工作 —— 人們缺乏勞動的動力,結果是人們不願意工作,因而沒有工作。

1621年3月22日,❙普利茅斯殖民地❙ 的第一任總督 ❙約翰•卡弗❙ (John Carver) 與 ❙萬帕諾亞格族❙ 的族長 ❙馬薩索伊特❙ (Massasoit) 簽訂了和平與相互保護條約後,於4月 (一說5月) 一天在田間因過勞而心臟病發病歿。他的妻子數週後亦去世。

❙卡弗❙ 去世後,年約30歲的 ❙威廉•布拉福德❙ 接任成為 ❙普利茅斯殖民地❙ 的第二任總督。在1620-1621年間,布拉福德目睹第一個冬季奪去54人的性命。然後第一任總督及其妻子亦相繼去世。整個「公社」的氣氛沉鬱而無活力。冬天過後,生產力依然低落。[這裡]

由於 ❙朝聖者❙ 只剩下一半,在下一個嚴冬降臨之前,事態變得迫切。 

❙布拉福德❙ 毅然下了一個決定。他給每一個家庭分配一幅土地。他們可以隨意使用該幅土地,按他們的方式管理該幅土地。他們可以在該幅土地上種植玉米,也可建立驛站,讓它荒廢亦無不可。土地的所有權屬於那個家庭。 

這可能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私有產權」概念的首次實踐,地點是 ❙普利茅斯殖民地❙。

在 ❙布拉福德❙ 的新政策下,此時實行的是的機會平等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即經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平等 —— equality),而不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 (即今日左派後中的「自由主義」或「進步主義」) 的結果均等 (equity)。 

❙布拉福德❙ 的決定其實是釋放了資本主義市場的力量。

那麼,結果如何呢? 

❙布拉福德❙ 的日記繼續報告: 新政策使所有人都勤奮起來,種植的玉米亦因而更多。引入利潤後,繁榮的機會相繼出現,勢如破竹。 這時,新住民開始設立貿易站,與印地安人交換貨物,因此而引入更大的利潤。[這裡]

❙普利茅斯殖民地❙ 的繁榮是這樣開始的。 

❙感恩節❙ 故事的背後訴說的是一個早期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實驗的失敗和一個建基於古典自由主義私有產權概念的資本主義的成功。

這個故事被 ❙馬克思主義❙ 歷史學家所強調的種族矛盾和衝突的敘事 (narrative) 掩蓋了。

20世紀各個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實驗相繼失敗,到了21世紀的今日,❙馬克思主義❙ 依然死而不僵,惹人深思,因此有必要重述 ❙感恩節❙﹑❙五月花號公約❙﹑❙普利茅斯殖民地❙ 和 ❙朝聖者❙ 背後的另一個歷史事實。

avatar-img
23會員
254內容數
國際 + 政治, 還有文化論述。 政治沒有巧合; 不作預測的政治評論都是廢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春日陽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 ❙美國❙ 學校課本上的感恩節故事的基調:  Pilgrims 們艱苦跋涉,跨越 ❙大西洋❙,到達 ❙北美洲❙。他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們一無所有。 當地的 ❙印第安人❙ 見他們可憐,教他們如何做他們不知道如何做的事情,例如種植食物、捕捉海狸等等。❙印第安人❙ 救了他們。
長期以來,在雞蛋與高牆之間,同情弱者成為所謂進步派 (progressives) 的意識形態原則。態度先於一切,於是有政治正確性 (political correctness) 的主張。事實不再是衡量意見的標準。此所以出現 LGBTQ+ 團體支持反 LGBTQ+ 的 ❙哈馬斯❙ 的弱智現象。這是 ❙
相對於 ❙烏克蘭❙ 問題,「❙巴勒斯坦❙」問題出奇地簡單。它的看似複雜完全來自後殖民時代左派意識形態改寫的歷史。 這片今日被普遍地稱為「❙巴勒斯坦❙」—— 即 ❙約旦河❙ 以西至 ❙地中海❙ 東岸 —— 的土地,自古以來都是 ❙猶太❙ 人的家園,但 ❙巴勒斯坦❙-❙阿拉伯❙ 人 拒絕承認這個事實。
註﹕Hijab 是 ❙穆斯林❙ 婦女出門必須穿戴的頭巾及面紗。 ❙哈馬斯❙ (HAMAS) 恐襲 ❙以色列❙ 之後,西方的自由派﹑先進派和 ❙馬克思❙主義者借助 ❙黑命攸關❙ (BLM)﹑ ❙安提法❙ (Antifa: 反法西斯組織)﹑反種族主義﹑警醒主義(Wokeism: 意即警惕種族偏見和歧視
就在 ❙特朗普❙ 2024選情聲勢如虹﹑眾議院準備啟動彈劾 ❙喬‧拜登❙ 的憲法程序﹑司法部終於被逼調查 ❙亨特‧拜登❙﹑❙拜登❙ 家族貪污醜聞同樣被逼浮出水面 ... 的當下,作為多數黨領袖的 ❙民主黨❙ 參議員 ❙查克‧舒默❙ (Chuck Schumer) 對不明飛行物突感興趣,在 ❙參議院❙
這是 ❙美國❙ 學校課本上的感恩節故事的基調:  Pilgrims 們艱苦跋涉,跨越 ❙大西洋❙,到達 ❙北美洲❙。他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們一無所有。 當地的 ❙印第安人❙ 見他們可憐,教他們如何做他們不知道如何做的事情,例如種植食物、捕捉海狸等等。❙印第安人❙ 救了他們。
長期以來,在雞蛋與高牆之間,同情弱者成為所謂進步派 (progressives) 的意識形態原則。態度先於一切,於是有政治正確性 (political correctness) 的主張。事實不再是衡量意見的標準。此所以出現 LGBTQ+ 團體支持反 LGBTQ+ 的 ❙哈馬斯❙ 的弱智現象。這是 ❙
相對於 ❙烏克蘭❙ 問題,「❙巴勒斯坦❙」問題出奇地簡單。它的看似複雜完全來自後殖民時代左派意識形態改寫的歷史。 這片今日被普遍地稱為「❙巴勒斯坦❙」—— 即 ❙約旦河❙ 以西至 ❙地中海❙ 東岸 —— 的土地,自古以來都是 ❙猶太❙ 人的家園,但 ❙巴勒斯坦❙-❙阿拉伯❙ 人 拒絕承認這個事實。
註﹕Hijab 是 ❙穆斯林❙ 婦女出門必須穿戴的頭巾及面紗。 ❙哈馬斯❙ (HAMAS) 恐襲 ❙以色列❙ 之後,西方的自由派﹑先進派和 ❙馬克思❙主義者借助 ❙黑命攸關❙ (BLM)﹑ ❙安提法❙ (Antifa: 反法西斯組織)﹑反種族主義﹑警醒主義(Wokeism: 意即警惕種族偏見和歧視
就在 ❙特朗普❙ 2024選情聲勢如虹﹑眾議院準備啟動彈劾 ❙喬‧拜登❙ 的憲法程序﹑司法部終於被逼調查 ❙亨特‧拜登❙﹑❙拜登❙ 家族貪污醜聞同樣被逼浮出水面 ... 的當下,作為多數黨領袖的 ❙民主黨❙ 參議員 ❙查克‧舒默❙ (Chuck Schumer) 對不明飛行物突感興趣,在 ❙參議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十三世紀初,第四次十字軍剛召集時,法蘭克騎士的代表們興沖沖地跑到威尼斯跟總督提案。他們本來期待總督會很踴躍,沒想到總督恩里克.丹多羅的反應是: 「你等我們四天,我們開會討論一下(´_ゝ`)」 這句頗有現代特色的回應,來自於威尼斯在中世紀看來極端複雜的共和國體制。 威尼斯共和國的政治體制起初十
Thumbnail
英國率先以指紋建立個人辨識系統,對人民採取「科學」的管理方式,美國與法國則透過照相建立大量的個人資料檔案進行管理。柯南道爾筆下的冷靜思考科學辦案的福爾摩斯,呈現出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帝國秩序維護者的臉孔。與福爾摩斯相反,在法國警方積極蒐集個人資料建立檔案的情況下,劫富濟貧不斷變身的亞森羅蘋就此產生。
4/03/13 老清教徒John Milton的The Reason of Church Government (1642) 純粹...理性...批判... 沒有,跟康德沒什麼關係,只是他們都有reason我就想把他們串在一起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余案:美國會有「文革」嗎?這種問題聼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端視讀者坐在哪條板凳上。不同立場自然會有不同回應。昨天看到一個號稱中立的網站有貼文稱:……美国共产党更像是一个清谈馆。该党的确对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同性恋的诸多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 – 其主张与自由
中國大陸認為美國不是一個民族國家, 而是一個資本聯盟所建立的國家, 以大資本家的利益為最高優先; 而中國及歐洲等民族國家, 大多數人民之間有著血緣關係. 這個說法忽略兩個事實, 第一, 美國白人的先祖雖然來自歐洲不同國家, 但是歐洲國家的人民之間, 特別是貴族及王室之間, 大多有血緣關係. 第二,
我們來看看究竟發生什麼事。美國希望中國跟隨他們的腳步,中國不願意,所以中國一直擔心桃花島被分割出去。如果跟隨美國的腳步了,中國不知被排到第幾位,尊嚴全失了無法贊同。這就是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我們應該如何做?桃花島主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人,我們吊他們!難道要戰爭! 所以有種想法就是等美國衰落,這樣世界
台灣教科書及老師過去撒了個大謊言, 說美國將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所得到的賠款捐還給中國, 成立清華大學, 讓50-70年代的學生都對美國感恩戴德. 事實上美國並沒有退回庚子賠款。而是美國多要了錢(不知道是故意算錯?還是不小心的?),向中國拿了超額的賠款,但美國並沒有主動退回這筆不義之財, 而是等到清廷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十三世紀初,第四次十字軍剛召集時,法蘭克騎士的代表們興沖沖地跑到威尼斯跟總督提案。他們本來期待總督會很踴躍,沒想到總督恩里克.丹多羅的反應是: 「你等我們四天,我們開會討論一下(´_ゝ`)」 這句頗有現代特色的回應,來自於威尼斯在中世紀看來極端複雜的共和國體制。 威尼斯共和國的政治體制起初十
Thumbnail
英國率先以指紋建立個人辨識系統,對人民採取「科學」的管理方式,美國與法國則透過照相建立大量的個人資料檔案進行管理。柯南道爾筆下的冷靜思考科學辦案的福爾摩斯,呈現出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帝國秩序維護者的臉孔。與福爾摩斯相反,在法國警方積極蒐集個人資料建立檔案的情況下,劫富濟貧不斷變身的亞森羅蘋就此產生。
4/03/13 老清教徒John Milton的The Reason of Church Government (1642) 純粹...理性...批判... 沒有,跟康德沒什麼關係,只是他們都有reason我就想把他們串在一起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余案:美國會有「文革」嗎?這種問題聼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端視讀者坐在哪條板凳上。不同立場自然會有不同回應。昨天看到一個號稱中立的網站有貼文稱:……美国共产党更像是一个清谈馆。该党的确对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同性恋的诸多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 – 其主张与自由
中國大陸認為美國不是一個民族國家, 而是一個資本聯盟所建立的國家, 以大資本家的利益為最高優先; 而中國及歐洲等民族國家, 大多數人民之間有著血緣關係. 這個說法忽略兩個事實, 第一, 美國白人的先祖雖然來自歐洲不同國家, 但是歐洲國家的人民之間, 特別是貴族及王室之間, 大多有血緣關係. 第二,
我們來看看究竟發生什麼事。美國希望中國跟隨他們的腳步,中國不願意,所以中國一直擔心桃花島被分割出去。如果跟隨美國的腳步了,中國不知被排到第幾位,尊嚴全失了無法贊同。這就是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我們應該如何做?桃花島主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人,我們吊他們!難道要戰爭! 所以有種想法就是等美國衰落,這樣世界
台灣教科書及老師過去撒了個大謊言, 說美國將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所得到的賠款捐還給中國, 成立清華大學, 讓50-70年代的學生都對美國感恩戴德. 事實上美國並沒有退回庚子賠款。而是美國多要了錢(不知道是故意算錯?還是不小心的?),向中國拿了超額的賠款,但美國並沒有主動退回這筆不義之財, 而是等到清廷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