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加入了唐青古物商行的修理部門後,一起投入修理的過程,發覺修理很多時候由小事情堆積而成,例如找出燈不亮的原因:從檢查燈頭、線路、電路板、變電器、插頭,為了尋找適合大小長度適中又符合原物件外觀的五金零件翻遍工作室,甚至附近的五金店。然後把玻璃接起來,把螺絲鋸短、擦亮上油原有燈身。
修理椅子的時候,首先思考椅子原有椅墊的固定方式為何、是否能拆卸,原有的架構、木板是否穩固。常常為了再次利用原來的木板,必須小心拆除原椅墊上布料與無數的釘子,還要仔細觀察原物件是如何製作,思考以我們的能力和器材是否要依照原工法或是用新的固定方式,坐感如何、海綿下降曲面的流暢、左右是否均勻、布的收尾處是否平均或有太厚的狀況、收邊是否好看、整體施力和釘子是否平均分布且間距適當。
費了千辛萬苦修理好後,有時候物件就跟原來長得一模一樣,只是穩固了、內裡更新、功能正常了,但從旁人看到的結果,便無法得知他經過這麼多的流程,不像是改造或改裝,能夠突破他人的想像,修理更像是一個低調的成果展現。
有種只是回到原點的感覺。不過既然修理是如此不為外人道的過程,以修理者的角度來講到底有什麼樣的獎勵呢? 從我們的角度,大概是拯救的行動,你看到那個物件的美,或得知物品的回憶,而你企圖延續物品,以至於它可以繼續帶給別人這些訊息。過程中,你碰到問題,你思考如何去解決,像是踏上一個冒險,一路收集情報、嘗試、攻略,最後成功(或失敗)。
想起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所提出「修補術(bricolage)」,如何從生活中偶然的任務,就地取材、重新組合去解決問題。有時候,修理更像是修行,雙手一次又一次拔起釘子,用肉身去稍稍減緩世物流動的速度,比起單純使用者,稍稍更深入的看見物品的裡面。
願修理成為我們和物品之間親密溝通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