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的功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製陶的第二堂課,老師拿出了前次我們拉得歪斜厚沉的土坏,在木桌上一字排開。

原本濕軟黏滑的土坏,在經過一週的陰乾之後,空氣和陽光蒸散了坏體上多餘的水分,漿土坐實了位置,排列秩序一般略略顯出沈穩的神態,拿起來輕省乾爽了不少,而坏體上各種手指拉、刮、堆疊的痕跡也在水氣退去後清楚地顯現了出來;尤其是坏土底部那一圈厚厚的土體,是拉坏最後成型時,以鋼線切割離盤的基座,初學者考量坏體若過軟,會因為黏著無法一次拿起而擠壓了坏體的形狀,往往多留一些厚度在底部便於施力,同時那也是「修坏」的重點部位,是物件塑型後立穩於平檯上的接觸面。

原以為是用各種雕刻工具手動修整坏體的底部,沒想到老師仍是一句:「拿著你們的坏坐上拉坏機。」眾人紛紛抬頭:「修坏也用拉坏機啊?」老師維持著一貫的淡定:「修坏的第一件事,一樣:定中心。」瞬間教室哀鴻遍野——初學者以為第一關拉坏的「定中心」已經硬著頭皮心虛地闖過,沒想到在乾硬如皮革的修坏階段,為了在整件作品的底部找到從頭到尾貫徹的圓心點,更是要回到「初心」,一個個重新面對拉坏時決定的那個平衡點,倒過來修整出一個圓滿的「圈足」,這是在將坏體進窯進行素燒前,最後以「土」的型態塑型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決定了這個作品最終形狀、外觀的關鍵。


raw-image


於是我小心翼翼地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將乾硬的坏體倒置在拉坏機光潔的不鏽鋼檯面上,重新啟動機台,在搖晃的坏體下試著調整中心的位置,判斷的依據是坏體搖晃的程度,輔以固定距離的測量,緩慢而細微地找回物件的重力核心所在,如同在密林之中回首尋找走過的路徑,低下頭細細辨識早已掩蓋在落葉底下的麵包屑,回顧出發的方向,嗅聞著行走過的氣味痕跡。

當輪盤再度轉起,略為發顫的乾硬坏體需要濕泥土的固定,才不至於在修整過程中因為遇到阻力而飛拋出局。修坏的工具是各式各樣形狀的木柄鐵圈、雕刻刀片或鐵片,因應每個人理想中修整出來的形狀、弧度而產生了修坏刀的各種造型,攤展開來霎時琳瑯滿目得如美妝產品,箇中最大差別約莫為化妝品是往素淨的臉上「添加」各種顏色和元素,畫出強調的部位;而修坏刀則是為了從坏體上大量「削減」多餘的土塊厚度,將最想要的形狀修整出來。


raw-image

於是當修胚刀在高速運轉的拉坏機上再次舞動,一圈圈土坏的外層便如同蘋果皮一樣條狀綿延而出,刀鋒一個轉向、一個弧角,都能減去原先毫無個性筒狀胚體的厚重感,瞬間展現了腰身和門面,和底部乾淨俐落的曲度——如果身上多餘的脂肪也能這麼隨心所欲地雕塑捨去就好了——我一度在刨起成堆的土條前感慨地出神;然而每一刀若角度略偏,坏體修破見底、體無完膚的結果也是常有的。「哎呀!前功盡棄,修破了啦!」此起彼落的驚呼聲充斥著教室,未能掌握該「捨去」多少的拿捏失據,太過追求輕薄、無負擔的結果,可能就會換來坏體不可逆的損傷與遺憾。

拿起土塊和坏體的心情,每個人所想的都不太一樣。

有些人主張隨心所欲,坏要拉展成什麼模樣、最後修整出怎樣的形體,都是意隨心轉,也歡喜接受這塊土坏最後長成的樣子;而多半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有些人先在腦中預設了成型的結果,過程中立定方向地朝那個目標前去,在過程中將作品捏揉、雕整成理想中的樣子,有了想像中的對照,也就因此產生了好壞高低的比較和評價。

在修坏的階段尤其明顯。因為是整理形狀的最後一道程序,該如何取捨、留下什麼痕跡,坐在拉坏機前面向作品的人,心裡都快速運轉著每一個瞬間的決定:這是一個斷、捨、離的練習,考驗著果決與信心,同時帶著不可預測的風險,如同人生的每一道選擇。

找回創造時的初衷,在各種關係裡保持著斷捨離的警覺,然後勇敢地在每個階段清理、捨去那些多餘、附加的標籤與期待,才能清楚看見自己最純粹的樣子——於是,在修坏的小心翼翼中,我看見了製陶向我揭示的第二層哲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卉君的沙龍
3會員
6內容數
學陶半年後開展協槓之路,在土中體悟人生奧義,也在每一次獨一無二的創作經驗中,累積了製陶的技藝與記憶。 這系列專題以製陶為主題,除了製作過程中的感受和相關備註知識之外,也延伸器皿與生活、創作與自我追尋等觀察與感受。部份文章刊登於聯合報繽紛版副刊。 #陶藝 #製陶 #土器 #生活器物 #工作哲學
張卉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8
若能為自己、為思念的人供一枝花、一株草,生活,也有了美的溫潤和餘裕。
Thumbnail
2021/06/28
若能為自己、為思念的人供一枝花、一株草,生活,也有了美的溫潤和餘裕。
Thumbnail
2021/06/22
細緻地體會每一天的滋味,每一個土塊的濕度,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心正,當是一切的基礎」,這便是製陶教我的首要之事。
Thumbnail
2021/06/22
細緻地體會每一天的滋味,每一個土塊的濕度,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心正,當是一切的基礎」,這便是製陶教我的首要之事。
Thumbnail
2021/06/22
我常去的那間陶藝教室,總是教會我許多人生哲理。 除了在拉胚機上學會「心正」之外,我們也總在修破底的坏、土塊不均破裂的盤子、流得亂七八糟黏在棚板上敲不起來的釉碎之中,一點一滴似乎悟出了什麼。
Thumbnail
2021/06/22
我常去的那間陶藝教室,總是教會我許多人生哲理。 除了在拉胚機上學會「心正」之外,我們也總在修破底的坏、土塊不均破裂的盤子、流得亂七八糟黏在棚板上敲不起來的釉碎之中,一點一滴似乎悟出了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捨棄了舊我的碎片,才能再做一個完整的新我,人生縱然有憾,亦是無悔。
Thumbnail
捨棄了舊我的碎片,才能再做一個完整的新我,人生縱然有憾,亦是無悔。
Thumbnail
只見我的身體跟著旋轉的陶土一前一後擺動,壓根是陶土在塑我!
Thumbnail
只見我的身體跟著旋轉的陶土一前一後擺動,壓根是陶土在塑我!
Thumbnail
進來到這個空間,出去後自然要得到這個空間的薰陶,要具有某種不同於來之前的質感。
Thumbnail
進來到這個空間,出去後自然要得到這個空間的薰陶,要具有某種不同於來之前的質感。
Thumbnail
說到拉坯,其實小時候都沒有接觸過,只有捏過陶土。但依稀記得好像有看人做過,剛開始也不知道甚麼是拉坯。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 光要將土固定在轆轤上就是不容易的事,還要將土穩定地在正中間,不然後續會很容易飛出去或是晃動。
Thumbnail
說到拉坯,其實小時候都沒有接觸過,只有捏過陶土。但依稀記得好像有看人做過,剛開始也不知道甚麼是拉坯。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 光要將土固定在轆轤上就是不容易的事,還要將土穩定地在正中間,不然後續會很容易飛出去或是晃動。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比較輕鬆的話題好了。(妳哪次不輕鬆?) 不曉得大家平常喜歡在YT上面看什麼影片呢? 有一個類型的影片我是第一次在YT上看到, 從此之後就愛上了──物件修復影片。   影片中會把不知道從哪裡撿到的"廢物"透過清洗、電鍍、拋光等等步驟, 逐漸的把廢物修復成新的物品。 生鏽的菜刀,修復完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比較輕鬆的話題好了。(妳哪次不輕鬆?) 不曉得大家平常喜歡在YT上面看什麼影片呢? 有一個類型的影片我是第一次在YT上看到, 從此之後就愛上了──物件修復影片。   影片中會把不知道從哪裡撿到的"廢物"透過清洗、電鍍、拋光等等步驟, 逐漸的把廢物修復成新的物品。 生鏽的菜刀,修復完
Thumbnail
該如何取捨、留下什麼痕跡,坐在拉坏機前面向作品的人,心裡都快速運轉著每一個瞬間的決定:這是一個斷、捨、離的練習,考驗著果決與信心,同時帶著不可預測的風險,如同人生的每一道選擇。
Thumbnail
該如何取捨、留下什麼痕跡,坐在拉坏機前面向作品的人,心裡都快速運轉著每一個瞬間的決定:這是一個斷、捨、離的練習,考驗著果決與信心,同時帶著不可預測的風險,如同人生的每一道選擇。
Thumbnail
細緻地體會每一天的滋味,每一個土塊的濕度,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心正,當是一切的基礎」,這便是製陶教我的首要之事。
Thumbnail
細緻地體會每一天的滋味,每一個土塊的濕度,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心正,當是一切的基礎」,這便是製陶教我的首要之事。
Thumbnail
我常去的那間陶藝教室,總是教會我許多人生哲理。 除了在拉胚機上學會「心正」之外,我們也總在修破底的坏、土塊不均破裂的盤子、流得亂七八糟黏在棚板上敲不起來的釉碎之中,一點一滴似乎悟出了什麼。
Thumbnail
我常去的那間陶藝教室,總是教會我許多人生哲理。 除了在拉胚機上學會「心正」之外,我們也總在修破底的坏、土塊不均破裂的盤子、流得亂七八糟黏在棚板上敲不起來的釉碎之中,一點一滴似乎悟出了什麼。
Thumbnail
你如何知道你想要什麼呢?
Thumbnail
你如何知道你想要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