癖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癖好,乃經過長期的醞釀或重複,形成對某些事物或動作,有著不可剝離的習慣與依賴。

pixabay

pixabay

張潮在幽夢影書中提到: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明末張岱也曾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話雖未必絕對,但意謂癖好能映襯個人性格特徵,使其更顯鮮明,否則缺乏趣味、缺乏生機。據此,寫作的人,在有意無意下,便會養成一些特殊的習慣,我們稱之為:『寫癖。』雖然有些是『怪癖』,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到了文人這兒,可就都是靈思泉湧的獨門秘笈了!

pixabay

pixabay

就像有人一定要用手,不停搓捻身上的贅疣才有文思;有人或煙、或酒、或茶、或咖啡、或零食,才能在吐納與吞嚥間,生出文采;也有人在寫作空間裡,習慣有個聲音陪伴,廣播、音樂都可。

寫癖猶如帶有強迫症般,少了這個步驟,便無法好好地完成一篇文章。即便現在是敲鍵盤時代,不少人在寫作時,仍保留與旁人不同的癖好,癖好若受阻,就如腸子堵塞般,靈感便無從而來,那麼瞭解各大家的寫癖,便成了一樁閱讀樂事。

pixabay

pixabay

朱白水提到自己,一邊豪情的啃著鴨翅膀,一邊翻閱剛寫好的文稿,常令其文思泉湧,寫作不輟。

溫小平有著寫稿五部曲:準備紙筆、賞鳥、啜吸幾口鮮花的馥郁、挑一卷音樂帶、靠在椅背上,讓自己神遊,等氣氛醞釀夠了,便可大筆一揮,洋洋灑灑訴盡千古事!

湯為伯自認寫作時有四個怪習慣:走路擬腹稿、寫稿地點必須空氣暢通及光線透明、喝涼開水是靈思的泉源、堅持吃飽飯及夜晚不寫稿。

六月則鍾情於廢紙堆中現文采,甚至擔心,如果哪天手邊沒有廢紙可資利用,是否會思路堵塞,靈感也隨之枯竭哪!

林永昌將聽火車的「切恰」聲,視為靈感的源頭;火車輪子與鐵軌的摩擦聲,以及車廂與車廂間那個「詹天佑接頭」的摩擦聲,好似有一種不可言喻的魔力,他的心隨著切恰,走入非常輕鬆、舒適、滿意、喜悅的境界裡,便能文思泉湧!

胡坤仲非在乒乓球桌寫作不可;劉錦得水果香煙擺滿桌;小民必須吃著零嘴才能反芻文句;柯錦鋒寫作時拒接電話與訪客;魯夫衣服脫了靈感才來;方寧習慣在深夜才得靈思;還有康子瑛只要太座不在身邊,才敢大方地用字遣詞。

蒔緣不是大器名家,也沒有曠世巨作,只因酷愛寫稿、寫詩、填詞,倒也養成了一種,說出來著實有損形象的癖好:『我必須在一個大大的、且搞得很亂很亂的桌面,才寫得出東西來。』桌面有雜誌、書籍、縫紉機、飲品、零食…

pixabay

pixabay

我在翻閱雜誌時,吸收別人苦修的功力,以強化自己的寫作修行。我在縫紉機一縷縷絲線的行進中,為自己的思路抽絲剝繭。我瞧著篩過盆栽枝枒間的一抹光線,僥倖也能得到一點靈感。咖啡、酒、茶都能讓我更加進入唐詩宋詞的意境,就連喝多了要去廁所,走動間的思考,都是我無數次思索替換詞句的好時機;即便將電腦切換追劇模式,眼睛盯著螢幕,腦袋裡還是在細細雕琢能夠神來一筆的字句。桌面上這一團亂中,我就像個撥開迷霧的光明使者,總能乘隙找到那被隱藏在後的寶藏。

不寫作自然不會有寫癖,如果癖好能讓作者靈思泉湧、字字珠璣,即便是上不了檯面的癖好,於一個酷愛為文者而言,又有何妨?

avatar-img
蒔緣的沙龍
119會員
665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3/12/09
喜歡 愛好 癡迷 癖好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但ㄔㄨㄤˇ部首都是病態的意思人無癖 不可與交 我解釋為人之常情網上說能戒菸的男人不能嫁 不只無深情 甚至絕情 這樣的癮癖都敢 都能戒除 心可狠了 我當它是聊天談資 我戒菸也多情 因為心律不整 醫生的話要聽才能繼續“活下去” 況且菸真的百害無一利 酒起碼有利血液循環靠意志力戒菸不可能 家醫科有戒菸門診 靠尼古丁嚼錠或皮膚貼片強制漸次減低尼古丁吸收量和依賴 後期聞到煙味想嘔吐就戒成了。
蒔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9
Angela Chen 哈哈哈 秘招
我一定要走路腹稿,而且要安靜、空氣流通、有陽光的地方!這寫癖就是…腳會很痠。
蒔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9
林燃(創作小說家) 這個癖好很健康
築夢人-avatar-img
2023/12/09
本人倒沒什麼寫作的特殊習慣,只是一旦專心起來,就停不下來了。
蒔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9
築夢人 您專心的時候超多,因為作品滿缽
彼得潘-avatar-img
2023/12/09
我閱讀 記筆記一定要聽音樂閱讀 音樂 美食 別無他求!
蒔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9
彼得潘 很雅致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3/12/09
人無癖不可與交,但是要好"癖"才行啊!我也是要有電腦及鍵盤才寫得出文章,連手機都沒辦法。
蒔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9
Angela Chen 那倒也是
蒔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往常戲劇在演譯男女朋友或夫妻相處之道,有句描寫增進感情的方法是這樣寫的:「要想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必先要抓住他的胃」!近代男女關係中,掌握了精湛廚藝的人,與要被討好胃腸的人,竟然易位了
媒人婆的金句,用好話來熱絡場面,同時也給新人最誠摯的祝福。
這個劇情的確也值得我們借鏡,小孩的心思澄明,眼睛雪亮,為人父母的還是少把負向情緒,轉嫁到子女身上為好呀!
要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多采又絢爛,或如牆角苔蘚,自顧翠綠,端看自己的活法。
時至今日,很多興趣不僅能當飯吃,而且還能夠錦衣玉食哪!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劇既是人生的翻版,那麼忠實的呈現,應該就是劇組人員對觀眾應盡的道義責任了。
往常戲劇在演譯男女朋友或夫妻相處之道,有句描寫增進感情的方法是這樣寫的:「要想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必先要抓住他的胃」!近代男女關係中,掌握了精湛廚藝的人,與要被討好胃腸的人,竟然易位了
媒人婆的金句,用好話來熱絡場面,同時也給新人最誠摯的祝福。
這個劇情的確也值得我們借鏡,小孩的心思澄明,眼睛雪亮,為人父母的還是少把負向情緒,轉嫁到子女身上為好呀!
要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多采又絢爛,或如牆角苔蘚,自顧翠綠,端看自己的活法。
時至今日,很多興趣不僅能當飯吃,而且還能夠錦衣玉食哪!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劇既是人生的翻版,那麼忠實的呈現,應該就是劇組人員對觀眾應盡的道義責任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假如你也下定決心「出版一本書」,首要關心的事情就是「出版一本書,要花多久時間?」。 寫作新手和職業作家所需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將以「寫作新手」的過來人身份分享,假如你是「寫作新手」,完成一本書的出版,需要多久時間?
「寫作,對自己絕對有幫助」 這句話,沒有人會否認。那為什麼寫作的人還是不多呢?因為寫作其實包含了前期的輸入,不論是閱讀或是對生活的觀察而得到的觀點或想法,再到輸出寫作,每個階段都必須要花時間、耗費腦力,倒不如舒服滑個手機,甚至在下定決心要寫作後,又怕自己寫不好,或是被別人笑。 總之,在寫作路上要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假如你也下定決心「出版一本書」,首要關心的事情就是「出版一本書,要花多久時間?」。 寫作新手和職業作家所需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將以「寫作新手」的過來人身份分享,假如你是「寫作新手」,完成一本書的出版,需要多久時間?
「寫作,對自己絕對有幫助」 這句話,沒有人會否認。那為什麼寫作的人還是不多呢?因為寫作其實包含了前期的輸入,不論是閱讀或是對生活的觀察而得到的觀點或想法,再到輸出寫作,每個階段都必須要花時間、耗費腦力,倒不如舒服滑個手機,甚至在下定決心要寫作後,又怕自己寫不好,或是被別人笑。 總之,在寫作路上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習慣是每天都跟人們息息相關的一件事,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就是健康的基礎。然而其實習慣是一件必須常常檢討的事情! 有人說一個良好的習慣能讓工作事半功倍,當然這也沒錯,比如說物歸原處的習慣,保持整齊的習慣,然而這只是很基本的事情,根本談不上對工作的積極作用。提高效率更為積極作用的是另一件事
Thumbnail
作為創作者,我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惡習。懶得寫大綱,討厭修稿,喜歡拖稿,怠惰於考據,以及—— 實在是,不會做田調呀...... 田調是什麼呢?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研究者,所以這邊節錄CCC追漫台所下的定義: 田野調查,不是真的進入田地野外,而是泛指走出書桌前,到真實的生活場域中參與觀察研究
Thumbnail
第一次知道自己的這個狀況,是因為作家苦苓,以前愛讀他的書《校園檔案》、《少年心事》、《老師有問題》、《輕輕走過》……但他外遇後,他的書跟節目,我就都看不下去了。
Thumbnail
在閒暇之餘,享受自我的一方空間,在心休憩之時,寧靜的花草樹木也生得如此美麗,透過文字暢談糾結的心事,讓它得失隨緣,愛恨隨意。 也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喜歡寫作,但總是能透過文字的力量讓心靈得到舒暢。升上大三的我,總是在迷茫的道路上渾渾噩噩的行走,始終看不到指引迷津的歸屬。 既然對於原本科系的職業沒有
袁宏道: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若真有所癖,將沉緬酣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錢奴宦賈之事。 因之,觀那懸壺濟世之仁醫,萬事勞形之餘還卯足勁開起獨立書店,足見其書癖,不惜燒錢創辦文化事業,很欣賞。 有癖之人,其精神世界從來皆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在路上,我經常遊目四顧,「閱讀」路人成癖。 曾聽聞:人不可無癖。古有藏茶成癡、拜石爲友;今有浸淫鐵道周邊、二次元角色扮演;癖中樂趣,又喪又美,非外人能全知。有多少癖就有多少故事,真有百百種。 有些癖好,很像病毒入侵,不知什麼原因就感染上了,分析起我這個怪癖,可能是戴口罩後遺症:呼吸愈膽怯,眼睛愈
Thumbnail
原本只是微不足道的想法與行為,長期下來,逐漸演變成強迫想法引發了強迫行為,但習慣的強迫行為,可能反過來強化了強迫想法與情緒。譬如因為我害怕髒,所以出現過度清潔的行為,但清潔過度的行為,可能塑造強化我是怕髒的想法。
Thumbnail
我有一陣子很愛說:「不做無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差不多是姑息自己的藉口。 重看高陽的小說《蘇州格格》,才發現我一直記錯了,項鴻祚是這麼說的:「不做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無益之事指的是填詞。我老是不求甚解。 但我喜歡「不做無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項鴻祚是才子(雖然沒讀過他的詞作)
Thumbnail
有些習慣,正因為是習慣,所以也不知道有甚麼問題。 因著理解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方式與習慣也不同,相處久了,似乎會形成一種默契,一種你不說但對方也能懂得的那種默契,或說心有靈犀,有時正因此而失去一些讓自己練習的機會──道謝與道歉。 在不一致中生存 曾經聽過吳念真導演在訴說他們那個年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習慣是每天都跟人們息息相關的一件事,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就是健康的基礎。然而其實習慣是一件必須常常檢討的事情! 有人說一個良好的習慣能讓工作事半功倍,當然這也沒錯,比如說物歸原處的習慣,保持整齊的習慣,然而這只是很基本的事情,根本談不上對工作的積極作用。提高效率更為積極作用的是另一件事
Thumbnail
作為創作者,我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惡習。懶得寫大綱,討厭修稿,喜歡拖稿,怠惰於考據,以及—— 實在是,不會做田調呀...... 田調是什麼呢?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研究者,所以這邊節錄CCC追漫台所下的定義: 田野調查,不是真的進入田地野外,而是泛指走出書桌前,到真實的生活場域中參與觀察研究
Thumbnail
第一次知道自己的這個狀況,是因為作家苦苓,以前愛讀他的書《校園檔案》、《少年心事》、《老師有問題》、《輕輕走過》……但他外遇後,他的書跟節目,我就都看不下去了。
Thumbnail
在閒暇之餘,享受自我的一方空間,在心休憩之時,寧靜的花草樹木也生得如此美麗,透過文字暢談糾結的心事,讓它得失隨緣,愛恨隨意。 也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喜歡寫作,但總是能透過文字的力量讓心靈得到舒暢。升上大三的我,總是在迷茫的道路上渾渾噩噩的行走,始終看不到指引迷津的歸屬。 既然對於原本科系的職業沒有
袁宏道: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若真有所癖,將沉緬酣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錢奴宦賈之事。 因之,觀那懸壺濟世之仁醫,萬事勞形之餘還卯足勁開起獨立書店,足見其書癖,不惜燒錢創辦文化事業,很欣賞。 有癖之人,其精神世界從來皆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在路上,我經常遊目四顧,「閱讀」路人成癖。 曾聽聞:人不可無癖。古有藏茶成癡、拜石爲友;今有浸淫鐵道周邊、二次元角色扮演;癖中樂趣,又喪又美,非外人能全知。有多少癖就有多少故事,真有百百種。 有些癖好,很像病毒入侵,不知什麼原因就感染上了,分析起我這個怪癖,可能是戴口罩後遺症:呼吸愈膽怯,眼睛愈
Thumbnail
原本只是微不足道的想法與行為,長期下來,逐漸演變成強迫想法引發了強迫行為,但習慣的強迫行為,可能反過來強化了強迫想法與情緒。譬如因為我害怕髒,所以出現過度清潔的行為,但清潔過度的行為,可能塑造強化我是怕髒的想法。
Thumbnail
我有一陣子很愛說:「不做無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差不多是姑息自己的藉口。 重看高陽的小說《蘇州格格》,才發現我一直記錯了,項鴻祚是這麼說的:「不做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無益之事指的是填詞。我老是不求甚解。 但我喜歡「不做無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項鴻祚是才子(雖然沒讀過他的詞作)
Thumbnail
有些習慣,正因為是習慣,所以也不知道有甚麼問題。 因著理解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方式與習慣也不同,相處久了,似乎會形成一種默契,一種你不說但對方也能懂得的那種默契,或說心有靈犀,有時正因此而失去一些讓自己練習的機會──道謝與道歉。 在不一致中生存 曾經聽過吳念真導演在訴說他們那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