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繕師異譚》是由以《十二國記系列》、《惡靈系列》和《屍鬼》等作品為名的作家小野不由美推出的作品。這部小說有續篇,目前台灣出到第二集,日本則出到第三集。這是本以怪談為主題的小品集。裡面共有六篇故事,每篇故事都是關於不同的住戶入住不熟悉的老舊居所時遭遇的怪事,最後都是找到營繕師修建房屋才獲得解決。
每篇都是單獨事件,但共同點是地點都設定於「城下町」周圍的舊式房屋。「城下町」是日本過去以圍繞領主城堡為核心發展的城市型態。在日本KADOKAWA文藝WEB網站中有介紹到《營繕師異譚》作品背景被認為是作者以故鄉大分縣中津市為藍本所寫,還貼心繪製出地圖,並標註出第一部及第二部事件內容發生的地點給大家參考。
(以下談論故事內容)
《來自後院》—又打開了。
《天花板裡》「欸,天花板裡有人。」
《雨之鈴》—那也是沒有人嗎?
《異形之人》—難不成有人一直躲在家裡嗎?
《滿潮的水井》「之前看到的,會發出臭味的東西就在窗外。」
《柵欄之外》咚,傳來輕輕敲打聲,還有……媽媽。
簡述一下各篇劇情,第一篇《來自後院》是在講述主角祥子自繼承姑姑的家,發現某間房門總在關上後莫名打開;第二篇《天花板裡》主角晃司的媽媽和家人反應時常看到房間天花板上有人走來走去;第三篇《雨之鈴》主角有扶子每到下雨就會看到一位穿著黑色喪服打扮的女子不知要前往何方。第四篇《異形之人》學生真菜香搬到鄉下爺爺留下的家後,看到一位陌生老爺爺常常以詭異的姿勢躲在家裡的角落。第五篇《滿潮的水井》則是麻里子的老公打通庭院的水井後,家中開始出現的腥臭味;第六篇《柵欄之外》則是關於單親媽媽麻美在車庫裡看到不認識小孩子的故事。
整體來說六篇故事很流暢且容易閱讀,不過因怪事都環繞在有庭園的舊式房屋,所以書中偶爾會讀到一些具有日本特色的建築設計和工藝品,這部分較難靠想像力來還原,需要查一下資料。像是町屋的中庭、短廊和緣廊結構,以及日本傳統「七寶燒」和「筒瓦」的實物等。
在作者描寫的故事裡,每間歷經風霜的傳統建築都繼承許多不為人知的怪異。閱讀時,不會有為了營造驚悚氛圍而刻意安排情節的感覺。故事走向多是新住戶打破秩序,才和怪異有了交集。不禁認為作者是一位相信現實世界裡是存在神奇詭怪的人。讓人想起小時候,常在入睡前,聽到沒人的樓上有走動的腳步聲或是彈珠撞擊的聲響,儘管有科學解釋說是建築物回音或是鋼筋熱漲冷縮導致,但換個角度思考,它說不定正在發生秘密的怪異事件呢。
不過可能個人看過的作品較多,對於這部作品在各層面的刻畫上,只能「點到為止」來評論。就以作者另部也是以怪談為主題的長篇小說《殘穢》來比較,《殘穢》裡面的惡靈怨念很深,導致慘事接二連三發生,裡面驚悚感是隨著殘忍真相步步揭開而層層疊加上去。然而,《營繕師異譚》篇幅短且其怪異並非全然的惡,恐怖感較低。加上作者筆調冷靜,較少琢磨怪異的立場,只著重闡述居民遇到詭異事件的經歷,反而難以體會個中的無奈與滄桑,有種道不明的遺憾。既不夠恐怖、感觸也不夠深,表達偏中規中矩,甚至在第三章和第六章有段提到父母和老人劇情稍有說教之嫌。
再來是角色經營,每個篇章會換一組住戶,唯不變的是年輕的營繕師尾端會登場。他是關鍵角色,他在故事最後總會找到適合怪異需求的裝修方式,用不拔除的方法,讓人與異樣共存。但尾端在書中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工具人」,個性和背景都沒有詳加描述,少了吸引讀者的角色魅力,這點蠻可惜的,希望後續作品會補上關於營繕師的人物故事。總結《營繕師異譚》這部作品,我傾向於推薦給不想看太恐怖、想輕鬆閱讀的受眾。
想大力推薦一下台版書頁的美術編排,日本封面是找漫畫《蟲師》的作者漆原友紀繪製,台版則找了繪者CLEA重製,兩者相同點是都將每篇的元素繪在封面上,但台版卻多了空間感,它把天花板、地面和推門錯置,所以把封面轉向一個角度欣賞,就會呈現不同的樣貌。章節的內頁也很用心,為了提供讀者畫面感,標示章節題目的那一頁,都有特意挑選適合的背景。
若和我一樣,對於那些年代感的建築、老街風景的想像力稍嫌匱乏,建議可以找漫畫作品來對照。閱讀小說時,一直覺得它很適合動漫畫化,沒想到一查真的有。將小說漫畫化的作家還很有名,是以《青之驅魔師》為代表作的漫畫家加藤和惠,不得不說,漫畫除了具體化環境結構,連小說裡沒有多加描述形象的營繕師尾端,被漫畫家明確的刻出相貌後,反而比小說更生動鮮活。
每篇文字都是自己因愛而寫,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小額贊助,不限金額都是給予我繼續寫下去的鼓勵,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