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希望回到哪個時間點?如果可以預知未來,想要知道未來的什麼事?如果真有平行時空,想認識那些在其他時空中的自己嗎?大部分的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對這些問題好奇吧!所以,經典的電影「回到未來」系列,才會如此的賣座;所以,才會有許多人都曾經算過命;所以關於時間,才會有那麼多科學研究。
雖然最終的命運是無法改變,但是面對結果的態度,卻可以有所不同。人在面對過去相同的事件時,並不是只能哀傷,還可以懺悔、寬恕與接受。
在困頓的時候,人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想法:「如果當時怎樣怎樣就好了。」不過就像林俊傑的歌一樣:可惜沒如果,人生沒有「如果」。所謂的「如果」,就是沒發生,既然沒發生,想也是多餘的。與其一直想著「如果」,還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如何讓現在的自己可以用不同的角度面對過去,接受現在,迎接未來,不要一直看著「後視鏡」活著。「後視鏡」的目的只是保護自己在前進時,能適時避免危險的發生;但是「後視鏡人生」只會讓人專注於那些已經發生,又無力改變的事,卻忽略眼前的路況,反而遭遇更多的危險。
Photo by JESHOOTS.com on Pexels. com
這讓我想到幾年前的一部戲:「荼靡」。在平行時空中,相同一個人做出了不同決定後的影響。到底做哪個選擇會比較幸福呢?在「荼靡」中,做出不同決定的女主角都曾經後悔過、懷疑過,最後也各自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到底哪個決定才是正確的呢?
其實,糾結於哪個選擇是正確的,一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女主角自己的「本性」。就像作者在故事筆記中寫的一段話:「如果我們說,人一生中所做的無數決定顯示出他的人格,那麼,無數平行宇宙的他所做出的決定也同樣顯示出他的人格。如果你有機會看到不同宇宙的馬丁路德,我認為你不太可能會看到不敢違抗教會的馬丁路德,而那就足以顯示出他是什麼樣的人。」
所以,不管決定是什麼,不管是哪個平行時空,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本性,而不是選擇本身。就像亞馬遜CEO貝佐斯在2010年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演講中的一句話:「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如果,一個人做決定時都依循著善良,即使在不同的時空中,有完全不同的選擇,這些在不同時空中的人生,也應該都會朝著美好的方向前進。
Photo by PhotoMIX Company on Pexels. com
這個問題的答案和決定權都在我們的身上。一旦認真確認後,就會知道面對每一個轉折點時,要轉到哪個方向前進,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作者說故事的功力真的很高,把深奧的人生哲理與問題,透過一篇篇短小的故事表達出來。閱讀的時候,沉迷於故事中濃濃的娛樂性;看完後,又忍不住對每一篇故事背後所傳遞的寓意慢慢思考。第一次看完時,忍不住好奇的想,為什麼用「呼吸」作為書名呢?我的猜測,人生就是在一呼一吸間延續下去的,不管是回到過去,還是看到未來,或是在無數平行時空中呈現,最重要的是只有把握好每一個呼吸中的當下,才能累積出想要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life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