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很好,因為樹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扮演關鍵的角色。
近年因為淨零碳排的目標,造林減碳成為顯學,世界各國也紛紛響應「種一兆棵樹」的運動,有大企業家也在聯合國大會宣示:「我們需要種一兆棵樹,用來吸收全球三分之二的碳排。」
但是,問題是,要種在哪裡?
有人統計,若把各國政府或者各個企業與組織已經承諾要種的樹,所需的土地面積加起來,總共十二億公頃,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
若扣掉四分之一的農業用地及沙漠、岩石砂地,極地凍土……世界上根本沒有足夠的地方來實現這個種樹的雄心壯志。
若是我們先不管這個問題,單單以現在為減碳而急就章執行的種樹計畫而言,也可能會有許多問題,比如把原本可用的農地改成人工林,可能會影響到糧食產量,但若現在原本沒有植物覆蓋的地方種樹,那失敗率可能會很高。
更大的盲點是,大家只募款種樹,卻沒有足夠經費,讓那些樹活下來。最近有一個研究檢視了亞洲地區170個造林計畫中,有半數以上的樹木,都在五年內死亡。其他地區恐怕情況也一樣,比如2022年5月,英格蘭西諾福克地區的議會撥款種的六千棵樹,在三個月後檢查,有九成的樹木已死亡。
為什麼大家只募款種樹,卻不關心剛種下的樹苗能不能存活?
答案是,當你號召群眾:「你的捐款能種下一百萬棵樹」聽起來很棒很有吸引力,但是假設你說:「你的捐款能幫助除草澆水,確保這個地區的森林健康」,聽起來似乎就很遜,恐怕也募不到錢了。
種樹是好事,但是種樹也很複雜,若要真正的達到減碳目標,也許還要從很多方面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