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分類,個人認為是寫完作品之後才會清楚。」—古神小卷的碎念
本篇大綱:
一、只要開始寫作,偏好會自己出現。
二、小說的分類,是由出版社或書店上架時決定的。
三、各類風格與元素作品:以克蘇魯風格為例。
「如果說不知道要寫什麼,就寫言情吧,反正一定會寫歪。」—臨淵齋作者群
一、只要開始寫作,偏好會自己出現。
在【小說新手】#1先動筆再說這篇文章中我有提到:如果不知道要寫什麼,就先先從言情下手。這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測試自己寫作偏好的方法,偏好會自己出現。
個人寫作經驗還沒有很多,但很確定一旦開始創作就會感受到幾件事情:
- 故事與角色會在撰寫的過程中自己賦予自己生命跟走向。
在我撰寫投稿新月出版社第四屆的短篇徵稿作品時,過程中女主角自己產生了屬於她自己的個性跟結局。而這個結局跟我原本預想的大團圓結局不同,反而引導到了一個悲劇結局。要撰寫這個結局我十分抗拒,但我又深深明白這才是真正的結局。
角色活著,劇情活著引導作者的感覺非常神奇,但劇情很常超過自己敘事能力,這種時候常常會希望自己文筆更好一點,才可以好好撰寫他們帶領的故事。 - 內心會有明顯的喜好跟取向。
這點我在創作克蘇魯小故事時,會發現我不知不覺會加入愛情元素,這基本上會讓克蘇魯主題非常難以發揮,但我個人就是有這樣的偏好取向。這點也讓我清楚自己其實非常喜歡寫人之間感情的互動。而另一個有趣的部份是,我喜歡故事是好結局。這點其實也讓我克蘇魯寫作上發生問題,導致我個人沒辦法好好鋪陳主要角色精神逐漸崩壞的內容。舉這個例子重點就是,寫作喜好跟取向在開始動筆時會自己出現。 - 寫作時可以實驗性地嘗試各種可能主題。
認識的一些作家朋友非常喜歡的創作中做實驗。他們反覆嘗試自己未寫過的題材與劇情走向。並不總是會取得自己滿意的成果,卻可以更加清楚自己對於那些題材比較擅長跟有感受。像我嘗試過撰寫推理作品,很明顯的,我的腦袋無法建構出足以接受邏輯檢驗的謎團,給予的線索難易度也還要調整。結論上,嘗試後能更了解自己的寫作上的能力。
二、小說的分類,是由出版社或書店上架時決定的。
就台灣為例,書架上會標榜的就是奇幻、科幻、恐怖、言情、耽美、紀實……等為主,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實每一家書店與出版社分類也會不同。而有作家朋友去日本考察,日本對於主題分類比台灣更細。
講出上述的觀察,只是想同樣是新手的作者溝通一個觀念:創作時專心把作品寫好就好,分類在完成後再去研究。這邊舉例:秀弘所著的玄靈的天平──白虎宿主與御儀靈姬一書,以它的內容分類到底是奇幻?言情?玄幻?少年?當然要說認真分析,它的主軸應該是玄幻,但書架上很少有玄幻的分類,所以它通常都在奇幻被找到。
除非你要投稿特定分類的比賽,不然不需要在乎作品分類,夠好就有市場。
三、各類風格與元素作品:以克蘇魯風格為例。
在書架分類之外,其實內容也有很多風格可以選擇。這點以我個人有一小點研究的克蘇魯風格為例:講到克蘇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不可名狀之物跟一大堆觸手生物。然而我個人理解上,我認為它是一個有主軸的寫作風格。
我把它的元素拆解為:
- 真正的主軸是未知,而這未知讓人類再次發現自己的渺小。
- 察覺到自己的渺小而做出反應:壓抑、逃避、害怕、放棄或正面衝突。
- 此未知可預見或已經造成大規模損害,甚至有機會顛覆既有秩序造成末日。
- 最終末日沒有發生,但這份恐懼與威脅一直都在。
這世上還有大量的風格與元素可以探索跟實驗,例如歌德陰鬱、熱血、龍傲天、霸道總裁……等。可以運用,但我覺得不要被侷限。自己也有可能走出自己的風格。
多寫多嘗試,風格跟偏好會自己找上門。
可以參考,可以自創,但沒有開始創作這些都只是空想,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