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李德哈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希特勒是軍事天才嗎?閃電戰為什麼那麼成功?
  • 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奇蹟是如何發生的?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發神經,還是不得不做絕佳妙計?
  • 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是否真的有必要?

對於這些問題,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都提供了他富含佐證的論點。


對於平常沒有接觸軍事相關資訊的人,這本書可能會讓你感到有點生硬沉悶,但其內容的豐富程度,以及對於戰爭時所發生的各項細節,從各個戰場上,各軍團的進攻路徑、各國的軍備實力,有多少架飛機、燃油庫存...等狀態,到每次作戰的戰略構想是受到哪位將軍、政治人物的影響,都能讓你快速的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新科技很重要,知道如何運用同樣重要

從德國在戰爭剛開始時對於裝甲部隊及空軍的運用,到英國對於轟炸部隊的使用,都讓我們瞭解到,除了發展與擁有新的科技外,沒有適當的運用,只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而誰能率先掌握到最有效的運用方式,就能在雙方都尚未意識到之前建立巨大的優勢。


二、何謂總體戰

由於科技的進步,戰爭對資源的需求也日益擴大,而糧食已不再是關鍵資源,關鍵是能持續製造出戰車、飛機、炸藥的鋼鐵、石油、各項金屬及原物料,而為了確保資源不虞匱乏,也為了持續製造大量的兵器,因而需要動員全國之力來為戰爭服務。在本書中,我們能清楚看到為了維持大戰,有多少商船在冒險運送物資時被擊沉,而為了持續對抗,每個月必須生產出多少飛機、戰車,才能保持對抗力量。這些都能幫助我們更認識到總體戰的重量。


三、戰爭充滿意外,或一切都充滿意外

從戰前,德、法、英、俄雖然彼此都無意挑起世界大戰,但因對彼此的猜忌心理,使得戰爭的火苗愈燒愈旺,到戰開始時,德軍在對法開戰前突然決定從阿登突襲法國,再到最關鍵的,希特勒在突然下令停止前進敦克爾克,舉凡戰爭中的各個轉捩點,通常都不是出自於一個縝密的、合理的計畫,反而是邱吉爾、希特勒、蒙哥馬利、艾森豪...等首相、名將的觀點、價值觀、妄想或考量的政治因素,對於整個戰爭走勢所造成的影響是超乎想像的大。


總之,對於想要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絕對是值得閱讀甚至收藏的經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農的沙龍
7會員
61內容數
我是果農,這裡有我的人資職涯經驗分享,與我菜鳥般的Python資料分析筆記,還有一些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讀英國歷史,從獨裁專政到君主立憲,再來是保守黨與政敵橫縱連橫。邱吉者在最緊張的時刻發動了行動代號「發動機」,拯救數十萬民英國軍隊從敦克爾克大唱退,利用的就是不起眼的漁船,讓一大批漁船徵招為國奉獻。這一招就是反將一軍,希特勒以閃電戰聞名於世,可見得讀歷史以及資料收集,破譯德軍的電報密碼等重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讀英國歷史,從獨裁專政到君主立憲,再來是保守黨與政敵橫縱連橫。邱吉者在最緊張的時刻發動了行動代號「發動機」,拯救數十萬民英國軍隊從敦克爾克大唱退,利用的就是不起眼的漁船,讓一大批漁船徵招為國奉獻。這一招就是反將一軍,希特勒以閃電戰聞名於世,可見得讀歷史以及資料收集,破譯德軍的電報密碼等重
Thumbnail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
Thumbnail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来探讨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汉尼拔撤退行动效果怎么样?在当时,由于苏联红军的不断逼近,最终引发了纳粹德国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一次行动救了将近200万人,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人数的三倍。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1945年1月26日,德国在东普鲁士的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来探讨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汉尼拔撤退行动效果怎么样?在当时,由于苏联红军的不断逼近,最终引发了纳粹德国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一次行动救了将近200万人,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人数的三倍。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1945年1月26日,德国在东普鲁士的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大败德军,那么其中,究竟是东线的苏联军队功劳大还是西线的盟军功劳大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队在东线与纳粹德国的殊死搏斗首当其冲。苏联红军给德国军队造成了绝对的重大损失,特别是在斯大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大败德军,那么其中,究竟是东线的苏联军队功劳大还是西线的盟军功劳大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队在东线与纳粹德国的殊死搏斗首当其冲。苏联红军给德国军队造成了绝对的重大损失,特别是在斯大
Thumbnail
1943年1月14日,蘇軍開始炮擊斯大林格勒皮託姆尼克機場。伴隨著德軍即將失敗的局面,德國空軍開始撤離機場,並運走部分醫護人員和物資。這一撤離過程暴露出德軍物資超出需求,送了很多非必需品的情況。最終,蘇軍成功打贏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終結了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的進攻局面。
Thumbnail
1943年1月14日,蘇軍開始炮擊斯大林格勒皮託姆尼克機場。伴隨著德軍即將失敗的局面,德國空軍開始撤離機場,並運走部分醫護人員和物資。這一撤離過程暴露出德軍物資超出需求,送了很多非必需品的情況。最終,蘇軍成功打贏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終結了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的進攻局面。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末期盟军的没落行动。没落行动是盟军计划登陆日本本土并最终击败日本的一个计划。主要由两项主要行动组成。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整个计划分为两次主要单独行动,分别是攻占日本最南端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和进入东京平原的皇冠行动组成。没落行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末期盟军的没落行动。没落行动是盟军计划登陆日本本土并最终击败日本的一个计划。主要由两项主要行动组成。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整个计划分为两次主要单独行动,分别是攻占日本最南端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和进入东京平原的皇冠行动组成。没落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