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習》讀後感之1:名為階級的隱形牢籠,禁錮我們對成長的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閱讀,是我們認識跨階級文化,成本最低、最方便的方式。

階級優勢的內涵,絕非僅只財富的差距,而是"慣習"的不同

"慣習habitus"並非"習慣habit",作者沒有給他明確的定義,而是認為它像是個氣場,決定我們在這個世界所有行為,而個人覺得GOOGLE給它的定義更為貼切:「一個透過長時間生活實踐,累積下來的,視為理所當然的一種習性」,例如華人都有認為生產需要坐月子,小心養護身體的"慣習",但你不會認為坐月子是一種"習慣",本書就是在討論富裕階級的"慣習",以及這些"慣習"如何使他們保有領先優勢。
筆者近期透過準備財富傳承相關議題,接觸了頂級富豪的傳承工具:家族辦公室,對於頂級富豪圈利用海內外的各種資產工具,縝密而全面性建構起階級保護牆的方式,咋舌不已,也模糊的瞭解到造成一般中產建構起來的財富,少有傳承過三代的情形,而一些金字塔頂多的家族,卻可以在政經領域呼風喚雨持續百年的現象,必有除財富存量以外獨特的秘密,而《慣習》一書,正是對這樣的秘密,有更全面清晰的闡釋,是筆者認為本年度閱讀過最有價值的成長型書籍。

上層社會運作潛規則,多數人甚至無法理解

若只是想要看到清楚的指引,告訴你要養成習慣,念甚麼樣的學校,買哪一支ETF以達階級翻轉的目的,可能會認為本書又充斥虛無飄渺概念的打高空,但《慣習》讀的是一種格局、不同的視野,屬於人生戰略層級的議題,而如何賺錢、養成何種習慣等議題,則是屬於戰術層級,雖都非常重要,卻有高下之分,戰術運用得當,可以在短期看到效果,但戰略錯誤的後果,卻往往會拿大半個人生作為代價,這也是多數中產階級在一兩代後返貧的主要原因。
筆者出生於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旁的藍領工人聚集社區,父親為公務機關約僱人員,從小以為只要念書就會賺大錢,剛出社會以為高考公務員就是高薪代表,直到撞上一堵又一堵牆,幸運的開始接觸大型家族子弟、並接觸扶輪社、獅子會等歷史悠久社團運作,才慢慢了解了解本書不只是憑空想像,而是寫實的道出階級資本所形成的籓籬如何難以跨越的痛點。
然而遺憾的是,儘管每個人都想要打破階級的高牆,卻無法接受冗長而枯燥的階級跨越過程,只想透過簡單粗暴的稅制、革命、投機,快速地達成財富重分配,但作者認為,想要改變根本的改變階級,只能透過"慣習"的改變,若"慣習"未改變,財富終將會一點點慢慢流失,最後只能擁有與現有"慣習"匹配的財富,這種現象最佳例子就是根據統計80%的樂透得主,終將在數年內花光獎金,回歸貧窮。

七大慣習

筆者所參加的高雄不動產開發公會,其理事長,同時也是華友聯建設集團的二代掌門人,是個年紀與筆者相仿,未滿40歲的青壯年,乾淨的外表、勻稱的身材,得體的言語,最重要的是,在一眾年紀可當爸爸,綜橫商場數十年的老建商負責人間的應對進退,顯得從容自然,當時筆者就相當好奇要如何能在如此年輕就擁有如此氣度磁場,原來依據本書的研究,在上層階級的生活環境裡,從出生開始,就不斷地為這些真正豪門後代培養豐厚的慣習資本,以造就後來持續不凡的人生,依據作者的歸納,認為最具影響力的7項慣習資本如下:

  1. 知識資本:
    雖然知識在資訊流通如此快速的現在,價值已大不如前,然而擁有知識仍是下層階級向上翻身的唯一機會,更遑論中間階層無不卯盡全力培養次一代擁有更高更亮眼的學歷,而感受到急起直追壓力的上層階層,更是用兩倍以上的資源,培養後代維持學歷上的優勢,因此直至今日根據統計,富裕人士的子女考上台大的比率遠遠高於其他階層。
    而本書另外提出兩個觀點亦是其他書籍鮮少提到的部分,但就筆者的觀察確實是在職場拉開差距的重要因素:
    一是對於升遷因素的掌握,一般中產階級由於靠著紮實的專業能力獲得地位,因此對於升遷一事有著應以"能力"為唯一考量的道德潔癖,然而上層階級深諳裙帶關係的重要性,除了專業能力之外,另外也知道必須掌握"貴人提攜"、"政治環境"、"呈現績效"等只能體會不能言明的規則,並輔以策略性的升遷經營,想僅靠能力晉升、做牛做馬的中間階層子弟當意識到事倍功半時,可能已經在升遷路上與上層子弟拉開差距。
    二是對於知識的掌握範圍,過往強調I型學習,亦即專精於某個領域,研究的深入透徹,然而較容易成功的方式其實是T型學習,除了具備一定深度外(具備競爭力),也必須追求相關知識領域的廣度(提升應用力),例如不只專精於土地投資,也掌握一定相關領域知識如土地稅法、營造裝修、仲介經營等,才是一位不動產領域的T型人才,如果想更進一步,更可以朝具備2個T以上的跨領域人才邁進,在講究整合綜效的現在,會更容易掌握商機,或發覺晉升機會。
  2. 物質資本:
  3. 社會資本:
  4. 文化資本:
  5. 身體資本:
  6. 語言資本:
  7. 心理資本:

7大慣習部分為本書精華,有許多觀念確實一筆道破許多中產朋友在人生、職場上面臨的困境與盲點,也同時指出該如何跳出框架思考,筆者在撰寫此文的同時正逢年底,已決定將7大資本的觀念化為具體目標,落實到明年度的規劃中,因篇幅略長,因此剩下的內容分享,應該會在規劃明年度目標時,進一步反芻後,再行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不當上班族的沙龍
51會員
81內容數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2025/01/13
十多年前就任公務員時財產歸零,與妻子胼手胝足至今,已累積一定金額的資本存量(超過高考公務員的終身所得),並預期仍有數倍於公務員年薪的被動收入數年,原定2025年底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已提前於2024年提前達成,回想漫長10年的理財人生,雖然儲蓄節省不容易,但看著財富累積的成就感,總是比多一道大餐,或多買
Thumbnail
2025/01/13
十多年前就任公務員時財產歸零,與妻子胼手胝足至今,已累積一定金額的資本存量(超過高考公務員的終身所得),並預期仍有數倍於公務員年薪的被動收入數年,原定2025年底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已提前於2024年提前達成,回想漫長10年的理財人生,雖然儲蓄節省不容易,但看著財富累積的成就感,總是比多一道大餐,或多買
Thumbnail
2025/01/09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平衡與取捨的兩難抉擇
Thumbnail
2025/01/09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平衡與取捨的兩難抉擇
Thumbnail
2025/01/02
本文探討一位擁有十年以上公職資歷,於2022年離職後投入實體創業的心路歷程,分享其在面對職涯轉換的不安與挑戰,以及如何逐步確立事業方向,並以建設公司經營為核心,展望未來發展。
Thumbnail
2025/01/02
本文探討一位擁有十年以上公職資歷,於2022年離職後投入實體創業的心路歷程,分享其在面對職涯轉換的不安與挑戰,以及如何逐步確立事業方向,並以建設公司經營為核心,展望未來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慣習》讀的是一種格局、不同的視野,屬於人生戰略層級的議題,而如何賺錢、養成何種習慣等議題,則是屬於戰術層級,雖都非常重要,卻有高下之分,戰術運用得當,可以在短期看到效果,但戰略錯誤的後果,卻往往會拿大半個人生作為代價,這也是多數中產階級在一兩代後返貧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慣習》讀的是一種格局、不同的視野,屬於人生戰略層級的議題,而如何賺錢、養成何種習慣等議題,則是屬於戰術層級,雖都非常重要,卻有高下之分,戰術運用得當,可以在短期看到效果,但戰略錯誤的後果,卻往往會拿大半個人生作為代價,這也是多數中產階級在一兩代後返貧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只能在當下與未來中學習堅強才算將缺失的學分修完,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你並不孤單。
Thumbnail
只能在當下與未來中學習堅強才算將缺失的學分修完,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你並不孤單。
Thumbnail
有錢和有品味是兩件事的情況下,教育程度跟翻轉階級某種程度上也沒有什麼關係,教育程度高在本書的研究中明確地指出,其只確保了較高的收入程度(跟較高的貸款),跟這個人有不有錢沒太大的關係。
Thumbnail
有錢和有品味是兩件事的情況下,教育程度跟翻轉階級某種程度上也沒有什麼關係,教育程度高在本書的研究中明確地指出,其只確保了較高的收入程度(跟較高的貸款),跟這個人有不有錢沒太大的關係。
Thumbnail
我的理財之路,比起其他人來說應該算是很晚開始,大概 29 歲上下,才開始慢慢脫離負債。負債,除了學貸之外,剛出社會的時候,因為懵懂無知加上沒有社會經驗⋯⋯
Thumbnail
我的理財之路,比起其他人來說應該算是很晚開始,大概 29 歲上下,才開始慢慢脫離負債。負債,除了學貸之外,剛出社會的時候,因為懵懂無知加上沒有社會經驗⋯⋯
Thumbnail
大多中產階級或以下的家庭,父母對小孩子理財的教育其實並不充裕,甚至是避而不談,其實我很好奇大部分的家庭對有錢人的觀念是什麼、對錢的想法是什麼,以我的家庭來說,我家算是中產階級,單獨靠爸爸一個人支撐家庭且養五個人,我真的十分敬佩我爸,但是我家曾來不談金錢的事情,曾經我開口問父母金錢支出等等的事情,但
Thumbnail
大多中產階級或以下的家庭,父母對小孩子理財的教育其實並不充裕,甚至是避而不談,其實我很好奇大部分的家庭對有錢人的觀念是什麼、對錢的想法是什麼,以我的家庭來說,我家算是中產階級,單獨靠爸爸一個人支撐家庭且養五個人,我真的十分敬佩我爸,但是我家曾來不談金錢的事情,曾經我開口問父母金錢支出等等的事情,但
Thumbnail
【習慣致富:成為有錢人,你不需要富爸爸,只需要富習慣】閱讀心得 本書兩位作者調查了300多位的富人與窮人,整理出兩大類習慣,分別為:財務自由的富習慣與財務困難的窮習慣。本書有強調窮人不是路上的街友,而是財務有重大困難,每天為了金錢而煩惱問題或月光族的問題。
Thumbnail
【習慣致富:成為有錢人,你不需要富爸爸,只需要富習慣】閱讀心得 本書兩位作者調查了300多位的富人與窮人,整理出兩大類習慣,分別為:財務自由的富習慣與財務困難的窮習慣。本書有強調窮人不是路上的街友,而是財務有重大困難,每天為了金錢而煩惱問題或月光族的問題。
Thumbnail
如何培養富習慣? 習慣致富 坊間有很多教人致富的書或是怎麼投資理財,但是這本書教你如何回到內在,改變你的思維和心態,培養你的富習慣,讓你創造更多財富 想要內外富有的人,必須改變你的信念,你必須養成富習慣,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大多數不是因為他們出生有錢人家,運氣好,中大獎,而有錢人只是做事和想
Thumbnail
如何培養富習慣? 習慣致富 坊間有很多教人致富的書或是怎麼投資理財,但是這本書教你如何回到內在,改變你的思維和心態,培養你的富習慣,讓你創造更多財富 想要內外富有的人,必須改變你的信念,你必須養成富習慣,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大多數不是因為他們出生有錢人家,運氣好,中大獎,而有錢人只是做事和想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資訊快速傳播的世代,導致現代人對於很多事情都講求速成,做什麼事都想要一蹴而就,究竟貧富差距的真相是什麼,如何才能提升吸引金錢的能力,讓金錢種子發芽長大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資訊快速傳播的世代,導致現代人對於很多事情都講求速成,做什麼事都想要一蹴而就,究竟貧富差距的真相是什麼,如何才能提升吸引金錢的能力,讓金錢種子發芽長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