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自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海關自信

近期經常北上探望母親,最怕的是週六週日及公眾假期。無論是羅湖還是福田,皇崗還是深圳灣,幾乎所有的口岸都是人山人海。如今即使不是週六週日,過關時也是人頭湧湧。

自從復常通關以後,成千上萬的市民似乎除了北上,無別處可去。深圳真的那麼吸引人麼?當然不是。

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過海關。人們被迫排著長長的隊伍,沿著一行行、一排排的鐵馬,蜿蜒前行。時而似蝸牛,時而似鹽蛇,名副其實的「打蛇餅」。「蛇餅」打多久,視乎海關那兩台X光機的效率。

按照常理,那麼大的城市,那麼多來來往往的旅客,那麼多形形色色的行李物品待查,兩部機器肯定不夠用的。以前過關,只查大件行李,個人的手袋背囊基本不看便放行。如今好了,所有人身上的所有物品都要掃描,即使是小小的腰包和手持的公文包,通通要查,令人感覺好像來到了機場禁區。

反觀一河之隔的香港,每個口岸的海關就只有一部機器。一排關員胸交叉著雙手置胸前,冷眼注視著洶湧而至的旅客,很少會讓人放下行李掃描。如果香港方面似深圳海關的做法,那「蛇餅」可能要打到對面的深圳河畔了。

大陸方面為甚麼對遊客如此不放心?擔心市民會攜帶違禁品入境?怎麼會呢?真把港人看高了。

說來說去,當局還是一個「怕」字。怕有人作反,怕有人行刺,怕有人顛覆,怕有人煽動…

上面不是一直宣傳說「四個自信」的麼?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何年何日,再增加一個「海關自信」就好了。

avatar-img
5會員
289內容數
中國的文革浩劫,眨眼五十年過去了。片言隻語的回憶回顧和緬懷,既可以紓緩我們的心結,又可以教育啟發我們的後代,防止悲劇重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葛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海關 從深圳回香港,好久好久沒有遇上海關截查,這次總算遇到了。 那天我肩上有背囊,手上拎一長方體紙箱,裡面是貓窩的組合板。 過海關時,站成一排的幾位關員視若無睹,揮手示意本人通過,獨獨一個躲在角落的白衫女長官截停我,要我把紙箱和背囊放入X光機掃描。 女長官親自觀看顯示屏,看得非常仔細,大約
有段日子常做惡夢:夢見自己還在學校教書,遇上教育局督學要觀課,上課鐘聲響起,我卻無法找到自己的課室,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處處碰壁;還有是夢到自己跋山涉水,四周圍找廁所,好不容易找到一間,卻是遍地「黃金」,無法立足…… 話說這天是星期日,下午在深圳醫院陪伴老母親,晚上趕回香港,決定坐地鐵去福
我是一個耳根軟的人。別人對我有所求,一般不會拒絕。然而遇上親朋好友借錢,我會左右為難:借好呢,還是不借好?我知道,借出去的錢,你就不要指望收回;而明確表示拒絕,不但會失去對方的信任,而且會令自己內疚和難為情。  近期AI詐騙大行其道。騙徒盜取你親友的個人資料後,會利用AI智能技術模仿你親友的聲線,
多年前騎單車摔倒,大腿腫痛,行路不便,醫生建議我用拐杖。 當即在醫院小賣部買了一根stick ,L型的手柄,可以伸縮調降,好好用。不過腿傷痊癒後,拐杖就束之高閣了,即使行山也懶得拿,怕給人一個「老態龍鍾」的感覺。 但最近爬了一次山,膝蓋骨痛得不行,後悔沒有帶上拐杖。第二次行山便乖乖不離手,也顧不
突然想吹口琴,於是去深圳找老姐上網買。口琴送來了,老媽說家裡有現成一個,原來是外甥小時候的,一晃四十年了。 兩個口琴一比較,當然是老貨好。以為自己不會吹了,畢竟六十年未碰了,沒想到一拿起放入口中時,那種久違的感覺一下子湧上來了——口琴吹奏的本事,原來同走路游水騎單車一樣,一旦學會,終生不忘。 吹
白天和黑夜,客廳無人的時候,我會把吸塵器的吸管架在電視機上。 別以為本人腦退化,不記得物歸原處,當然不是。有人以為這是玩「裝置藝術」,更不會啦,「吸塵器霸凌電視機」?扯蛋。 其實呢,這是做給貓貓們看的,是一種震懾手段。 近日,百無聊賴的小貓發現新的「遊樂天地」——電視機背後黑洞洞的空間,這裡有
過海關 從深圳回香港,好久好久沒有遇上海關截查,這次總算遇到了。 那天我肩上有背囊,手上拎一長方體紙箱,裡面是貓窩的組合板。 過海關時,站成一排的幾位關員視若無睹,揮手示意本人通過,獨獨一個躲在角落的白衫女長官截停我,要我把紙箱和背囊放入X光機掃描。 女長官親自觀看顯示屏,看得非常仔細,大約
有段日子常做惡夢:夢見自己還在學校教書,遇上教育局督學要觀課,上課鐘聲響起,我卻無法找到自己的課室,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處處碰壁;還有是夢到自己跋山涉水,四周圍找廁所,好不容易找到一間,卻是遍地「黃金」,無法立足…… 話說這天是星期日,下午在深圳醫院陪伴老母親,晚上趕回香港,決定坐地鐵去福
我是一個耳根軟的人。別人對我有所求,一般不會拒絕。然而遇上親朋好友借錢,我會左右為難:借好呢,還是不借好?我知道,借出去的錢,你就不要指望收回;而明確表示拒絕,不但會失去對方的信任,而且會令自己內疚和難為情。  近期AI詐騙大行其道。騙徒盜取你親友的個人資料後,會利用AI智能技術模仿你親友的聲線,
多年前騎單車摔倒,大腿腫痛,行路不便,醫生建議我用拐杖。 當即在醫院小賣部買了一根stick ,L型的手柄,可以伸縮調降,好好用。不過腿傷痊癒後,拐杖就束之高閣了,即使行山也懶得拿,怕給人一個「老態龍鍾」的感覺。 但最近爬了一次山,膝蓋骨痛得不行,後悔沒有帶上拐杖。第二次行山便乖乖不離手,也顧不
突然想吹口琴,於是去深圳找老姐上網買。口琴送來了,老媽說家裡有現成一個,原來是外甥小時候的,一晃四十年了。 兩個口琴一比較,當然是老貨好。以為自己不會吹了,畢竟六十年未碰了,沒想到一拿起放入口中時,那種久違的感覺一下子湧上來了——口琴吹奏的本事,原來同走路游水騎單車一樣,一旦學會,終生不忘。 吹
白天和黑夜,客廳無人的時候,我會把吸塵器的吸管架在電視機上。 別以為本人腦退化,不記得物歸原處,當然不是。有人以為這是玩「裝置藝術」,更不會啦,「吸塵器霸凌電視機」?扯蛋。 其實呢,這是做給貓貓們看的,是一種震懾手段。 近日,百無聊賴的小貓發現新的「遊樂天地」——電視機背後黑洞洞的空間,這裡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因應多項國際體壇盛事自6月起陸續舉行,香港海關於2024年6月13日起展開一連七天的高調巡查行動,派員到全港多區進行反侵權活動巡查,包括深水埗、油尖旺、灣仔、觀塘、屯門、元朗、大埔、上水和離島,向店舖、酒吧和食肆派發宣傳單張,並向商戶講解相關法例要求,以免他們誤墮法網。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版權及
曼谷機場離境大廳的長隊,如同一條看不到盡頭的河流,將所有旅客都匯聚在一起。時間在緩慢的移動中,仿佛停止了流動,周圍的人們也變得模糊,只有那無盡的隊伍,讓人感到焦慮。看著一個個旅客完成檢查,而自己卻還深陷在漫長的等待中,那份無奈,令人心生疲憊。
安檢後,原本以為能順利通過,卻被繁雜的整理手續給耽誤。海關人員冷冰冰的態度,不友善的推搡,讓人對他們的服務品質產生疑問。更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是,長長的排隊人龍,卻沒人知道在排什麼,只能跟著人群無助地等待。
連續3天假期,沒有外遊,留港遊玩及消費。第一天,去大館參觀,遊客不算多,慢遊與古建築群内真不錯。由於較少去港島,順便在街上逛逛,走去碼頭順便坐船去尖沙咀,在尖沙咀海濱長廊就感覺到處處都係內地遊客,我們趕快避開人潮。 第二天,早上暴雨,留家做肉包子。 中午雨停後,去文化博物館參館。由於仔仔對歷史的
Thumbnail
香港居民前往深圳等內地城市消費觀光的趨勢持續增加。這一現象源於出入境限制解除、性價比和匯率優勢以及各種新興品牌的吸引力。港人北上消費不僅影響了兩地經濟和文化交流,也給兩地商家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他在香港和曼谷的生活體驗,並對人多的地方和自私的行為感到厭煩。她在家中找到了樂趣,並對購物車和小型載人車的價格感到驚訝。
Thumbnail
疫後,小城巿牽起一股北上消費熱潮。大半年過去,熱潮漸轉為常態,身邊不少朋友一個月總會跑到深圳一兩次,甚至到廣州過週末。幾乎,每一個回來的分享,都是相當正面。這次深圳快閃26小時,看一下外間說的是誇張還是真實。
Thumbnail
「剛剛的鹿肉飯很好吃」我聽到路人說廣東話 「咦,你們是香港人?」我問 「對啊!你也是香港人?一個人來的嗎?」 「嗯,我剛到阿寒湖,沒想到五點多,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我還在找餐廳」 「老公,過來看看,這位年輕人一個人來到海北道!」 看著前面的六人團,這句話揪著我心。 我原本並非一個人來北海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因應多項國際體壇盛事自6月起陸續舉行,香港海關於2024年6月13日起展開一連七天的高調巡查行動,派員到全港多區進行反侵權活動巡查,包括深水埗、油尖旺、灣仔、觀塘、屯門、元朗、大埔、上水和離島,向店舖、酒吧和食肆派發宣傳單張,並向商戶講解相關法例要求,以免他們誤墮法網。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版權及
曼谷機場離境大廳的長隊,如同一條看不到盡頭的河流,將所有旅客都匯聚在一起。時間在緩慢的移動中,仿佛停止了流動,周圍的人們也變得模糊,只有那無盡的隊伍,讓人感到焦慮。看著一個個旅客完成檢查,而自己卻還深陷在漫長的等待中,那份無奈,令人心生疲憊。
安檢後,原本以為能順利通過,卻被繁雜的整理手續給耽誤。海關人員冷冰冰的態度,不友善的推搡,讓人對他們的服務品質產生疑問。更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是,長長的排隊人龍,卻沒人知道在排什麼,只能跟著人群無助地等待。
連續3天假期,沒有外遊,留港遊玩及消費。第一天,去大館參觀,遊客不算多,慢遊與古建築群内真不錯。由於較少去港島,順便在街上逛逛,走去碼頭順便坐船去尖沙咀,在尖沙咀海濱長廊就感覺到處處都係內地遊客,我們趕快避開人潮。 第二天,早上暴雨,留家做肉包子。 中午雨停後,去文化博物館參館。由於仔仔對歷史的
Thumbnail
香港居民前往深圳等內地城市消費觀光的趨勢持續增加。這一現象源於出入境限制解除、性價比和匯率優勢以及各種新興品牌的吸引力。港人北上消費不僅影響了兩地經濟和文化交流,也給兩地商家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他在香港和曼谷的生活體驗,並對人多的地方和自私的行為感到厭煩。她在家中找到了樂趣,並對購物車和小型載人車的價格感到驚訝。
Thumbnail
疫後,小城巿牽起一股北上消費熱潮。大半年過去,熱潮漸轉為常態,身邊不少朋友一個月總會跑到深圳一兩次,甚至到廣州過週末。幾乎,每一個回來的分享,都是相當正面。這次深圳快閃26小時,看一下外間說的是誇張還是真實。
Thumbnail
「剛剛的鹿肉飯很好吃」我聽到路人說廣東話 「咦,你們是香港人?」我問 「對啊!你也是香港人?一個人來的嗎?」 「嗯,我剛到阿寒湖,沒想到五點多,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我還在找餐廳」 「老公,過來看看,這位年輕人一個人來到海北道!」 看著前面的六人團,這句話揪著我心。 我原本並非一個人來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