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是這樣的,科幻小說跟奇幻小說都試圖打造一個嶄新的世界觀,訴諸跳脫現實,讓讀者受到酷炫的設定吸引並且投入其中。而往往左右這種類型故事的好壞,取決於它收尾得好不好。
起這個頭,我主要是想強調《異常》在設定上很有意思,但作者泰利耶讓我感覺,他想要塞的東西很多,好聽一點是充滿巧思,直接一點就是資訊太雜,光故事開頭,泰利耶就陸陸續續丟出約莫十個角色的故事。十個,光這十個就夠你專注釐清每個人的劇情梗概。角色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在同一時間搭乘從巴黎駛向紐約的006航班。在飛行過程闖入亂流,進到一個原班人馬於三個月前就曾經抵達目的的時間軸,在這之後,才能開始體會到故事趣味的那面。
十個角色你要說有個主角嗎?其實也沒有。我覺得認為讀到最後,你可以理解泰利耶為什麼要設計到這麼多個,不過除了他所想達到的目的外,十個角色在第一部分一次登場就有可能讓人停下閱讀,是個風險。再加上當中其實有像是被他當成主角在經營的角色,而我也覺得該名角色很吸引人,就算拿他當主角,我想這本小說依然會很好看。
在第二部分,時間軸聚焦在航班時隔三個月後重複降落的這三天(第一次登陸時間是在三月,為了方便理解,這批人就被統稱「人名・三月」,藉此區別爾後登陸的六月),開始與這群角色逐一訪談各自感受,還有軍方的處理方式。因為無人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又怎麼處理在現有時間軸中,已經登陸,多出來的這批兩百多名乘客。這個承的部份,就會開始出現各方聲音。
宗教在這部作品中倒是起了很好的情境模擬。顯然被當成複製人看的六月乘客們會被解釋為異象、天罰,擾動社會觀感,不僅如此,國家領導者們、各家知名電視媒體的力量都想介入這場前所未有事件中,而這無疑側寫,塑造出現今獵奇的消息是眾人所期望,但又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貪婪好奇無止盡作祟的樣貌。這數名角色也因為與另一個自己溝通後,因存在的時間軸不同,A時空發生的事在B時空還沒發生,甚至不一定會發生,多多少少引發各自的不安。
深入對六月乘客們的訪談節錄共同描繪出一致性的不確定,因為身份背景不同,卻基於所遭遇的事情是超脫理解範圍的,六月乘客們的反應,以一個小型模擬模型堆疊出整體社會在突破既有認知下的集體擔憂,這是我認為為什麼泰利耶得創立這麼多角色的理由。最簡單的叩問,我們所認為正在觸摸的手機螢幕,坐的椅子,說出的話,真的就是我們腦袋認知的那個畫面嗎?會不會其實每個人所看到的畫面是歧異且無法重疊的,而我們這番醒悟也是基於遇到了三月的自己,才會徹底地對自我存在這種根本的相信也產生了無力的質疑。
如果想要期待一個完滿的結局,就我所感受的是無法達成這個期望的,我想泰利耶也無意想要完善這部分。比起劇情的補足,泰利耶給予更多哲學性的思辯空間,從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來思考吧:當你面對著另一個你,你認為你能理解「你」在想什麼嗎?我們看起來是近乎相近,但那也是我在所能掌握的資訊中判斷而來的結果,可是它就能作為另一個你的答案嗎?三個月的時間差在這兩組兩百名乘客中,就各自發展出不同狀態,有人的三月版本早已過世,但六月版本卻還活著才得以搭上班機,遇到這個狀況,進而輾轉得知這個噩耗,那把三月版本推向自殺的念頭不存在於六月版本的人腦中嗎?就物理上的組成來說是完全無差異的,可是所做的決定還是產生了三個月的差異,所謂的「我」就意義層面上來說指涉的,到底此刻存在的我,還是任何時刻累積出的總體的我?
老實說,這本書的閱讀方式是不是還用另一層更靠近真相的途徑,直至我在回顧這本書時仍一直在思考著。時間的排序?小說角色寫了一本與本書同名的小說,這件事會不會又同於劇情中所體驗過,而之於讀者我們與書中角色再一次的「複製」?以及最後一頁被拆解開的文字,都總歸一句令我意想不到,平日的廢言,竟也能套用在這本書上:真不簡單,I服了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