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冥誕,重拾的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起彼落的啜泣聲和嗚咽聲讓我感覺不太好。

「他們為什麼在哭?」我抬頭問媽媽。忘了她當時怎麼回答,大概是讓我先不要問之類的,只記得,儘管不明所以,後來的我在那氛圍中也跟著哭了。

也許是那時埋下的種子,死亡和悲傷、痛苦在我心裡是畫上等號的,一般家裡也很牴觸這類的話題,會覺得這樣的話題不吉利,或因為不知道怎麼解釋。或許避而不談的原因,是因為連他們也不是很了解死亡這件事。總之,後來的我對於面對關於死亡的一切都異常的恐懼且排斥,連查字典,一旦看見厶和ㄕ,就會先拿東西擋住印象中死和屍大概的位置。玩遊戲時的妖魔鬼怪也不在我的承受範圍內,於是小時候和姊姊一起玩單機遊戲《仙劍奇俠傳》和哈利波特pc版,我幾乎都是全程都是陪玩的狀態,再讀取姊姊的紀錄存到我那當成自己的紀錄。我姊問過很多次,為什麼不自己玩,要存她的遊戲紀錄?因為怕。憑著這點趨近於零的膽量,在自己阿嬤告別式前的守夜,當我睡了一覺,半夜起來看見阿嬤的大體不知道為什麼從冰櫃移到外面晾在那時,我嚇崩了,在那僵持了十幾分鐘也沒勇氣從她旁邊過。最後還是從廚房旁的小門出去,親戚們疑惑我是不是睡到起不來,也納悶我怎麼從奇怪的門出去?

在我們那,要跪在大體旁邊,從祂手上拿手尾錢,這儀式也是把我嚇得不輕。我姊知道我怕,在讓家屬一人抓一角布把阿嬤的大體移到棺木裡時,她把我擋在身後,小聲地說:「我來就好。」

後來阿公的告別式,記得剛回到南部老家時,我爸讓我先去看看在冰櫃的阿公,我拒絕了。他說:「不用怕啦!很安詳,妳看弟弟他們都敢看。」

儘管已經是第三次,也沒能克服我的恐懼。曾以為我會這樣沒完沒了的慫下去,直到眼前的那個人,就是一直護著我的人。


我曾記下當時送她最後一程的所見所聞,現在才發現,那時的紀錄,都是一種"旁觀者"的視角。看到《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有個金句寫道:「『解離』是一種防禦本能,當一個人毫無防備的遭遇了衝擊性事件,心理的抵抗力也會驟然下降,為了保護脆弱的自己,引起痛苦的記憶會自動清除。『時間是良藥』這種情況確實會隨著時間過去,漸漸好轉的。」

喔原來,當下我不是沒什麼情緒,大概率是解離了。當時我只知道自己一直覺得沒有真實感,理智上我知道發生了什麼,實際上我難以接受這現實,也從未在告別式後嘗試去釐清當時的自己發生了什麼,想記下和姊姊的過往,只翻出一片空白的記憶。

時間一晃,我已經記不清這是她離開的第幾年。她的名字被我封印在記憶深處,一直以來我只以姊姊代稱,未曾再提起過她本名。直到去年十月新認識一個人,他身上有我姊的影子,才讓我真正的開始面對這件事。突然之前想不起來的,那些有姊姊的記憶片段,一幕幕浮現了。我們曾預想過成千上萬種有彼此的未來,都未曾想過,這篇章是我們從未想過的那種。

她不太擅長表達,善於隱藏情緒;我喜歡表達,善於發現情緒。有時我都很懷疑,是不是全世界只有我察覺她其實在生氣?姊姊和我有相同的底色,除此之外,大概都互補,她很固定,我很彈性;她冷,我熱;她靜,我動。她時不時地會問我一些問題詢問我的建議,而我的答覆十有八九都會讓她更加疑惑我的腦迴路是怎麼答出這些東西。現在想起來,我好像能理解為什麼她說自己起初很討厭我,問她為什麼她也不知道。應該是因為我老是不按牌理出牌,幾乎所有行動都跟她反著來,如同外星人空降到她身邊的感覺。時間長了她也習慣了,不理解的她多問幾次就好,順便幫我培養專長,幫她突盲點。


縱使看過《追逐繁星的孩子》,知道要找出如同詛咒般的死亡所帶來的禮物,看過《可可夜總會》,知道真正的死亡是世上無人記得他,看過《我的大叔》知道緣分很神奇,好好的活著就是對好緣份最好的報答......所有的心理建設,再多也抵不過點開那永遠不會回覆也不會已讀的聊天室提醒著我,祂化作人間風雨,祂是滿天繁星,我所見即是,滿眼皆能是祂,唯獨無法觸及。

最終釋懷,是憶起自己是她小心守護的妹妹。她見過我所有的狼狽不堪,無論軟弱與膽怯,她知道我真實的樣子,依然會下意識惦記。知道我難過和委屈,會想辦法排除萬難來陪伴。她給予的一切,包含最後的隱瞞,是她帶著愛和成全,愛我的一切,成全我的自由,讓我能肆無忌憚的笑得沒心沒肺。


關於如何道別,沒有標準答案,怎樣都好

只要記得最重要的一直都是"祂很愛你,你也要好好愛自己"。
請帶著回憶和希望,好好走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漫游人間的沙龍
68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漫游人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4
最近喜歡用Threads,雖然有字數限制,但為我這個懶得尋找圖片來敷衍一下、喜歡純文字使用者來說真的方便許多。 在那我遇到一個很勇敢的女性主義者,她常常會對一些性別意識模糊的人做出提醒,最近我看到比較多的是對於「後媽裙」的討論。有的人認為她對後媽裙這個詞的不認可,這種表達像文字獄。我對別人認為這是文
Thumbnail
2024/09/04
最近喜歡用Threads,雖然有字數限制,但為我這個懶得尋找圖片來敷衍一下、喜歡純文字使用者來說真的方便許多。 在那我遇到一個很勇敢的女性主義者,她常常會對一些性別意識模糊的人做出提醒,最近我看到比較多的是對於「後媽裙」的討論。有的人認為她對後媽裙這個詞的不認可,這種表達像文字獄。我對別人認為這是文
Thumbnail
2024/02/07
也許是因為快過年,總會時不時想起阿嬤。小時候的我大概太沉浸在自己的苦難中,才會在她離世十年後才驚覺,其實阿嬤對我很好。 我對她的印象說多不多,從我記得她樣貌開始,她就已經是駝著背、步履蹣跚的。阿嬤的話不多,她的每個話題都跟自己無關,聽過的她主動提起的,似乎也只有關心自己的兒孫。 她對我很好,我時不時
2024/02/07
也許是因為快過年,總會時不時想起阿嬤。小時候的我大概太沉浸在自己的苦難中,才會在她離世十年後才驚覺,其實阿嬤對我很好。 我對她的印象說多不多,從我記得她樣貌開始,她就已經是駝著背、步履蹣跚的。阿嬤的話不多,她的每個話題都跟自己無關,聽過的她主動提起的,似乎也只有關心自己的兒孫。 她對我很好,我時不時
2023/10/07
先來個背景音樂吧!最近最喜歡的版本【行走的魚】 不過是 夢寐以求 長大了 怎麼你 不快樂
Thumbnail
2023/10/07
先來個背景音樂吧!最近最喜歡的版本【行走的魚】 不過是 夢寐以求 長大了 怎麼你 不快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族記憶的重要性及其在個人生命中的影響。回顧了小時候對親戚的印象,並分享了透過家族史調查的過程,強調瞭解自己家族的故事如何幫助洞察父母的成長與生命歷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族記憶的重要性及其在個人生命中的影響。回顧了小時候對親戚的印象,並分享了透過家族史調查的過程,強調瞭解自己家族的故事如何幫助洞察父母的成長與生命歷程。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今天學校請到了一位出了幾本書並屢次獲獎的作家來演講,一開始看到他的名字還覺得沒什麼,也就無所謂地過去聽了,一直到他說自己在殯葬業工作,我才猛然發覺他居然是我之前在Youtube單程旅行社看過的大師兄。隨著一個又一個在殯葬業中遇到的小故事從他嘴裡敘述開來,雖然有一些我略有印象,但大部分都是從沒遇過的家庭悲劇......
Thumbnail
今天學校請到了一位出了幾本書並屢次獲獎的作家來演講,一開始看到他的名字還覺得沒什麼,也就無所謂地過去聽了,一直到他說自己在殯葬業工作,我才猛然發覺他居然是我之前在Youtube單程旅行社看過的大師兄。隨著一個又一個在殯葬業中遇到的小故事從他嘴裡敘述開來,雖然有一些我略有印象,但大部分都是從沒遇過的家庭悲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