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複利》:讓腦中知識價值翻倍,打造成功個人品牌的秘訣!

2024/01/0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你覺得讀那麼多書,有用嗎?」

雖然我不算是特別聰明,但過去 20 多年,我努力地在升學這條路上奔跑,最後獲得一個國立頂尖大學的研究所碩士學位。不僅如此,我的畢業論文還得了獎,甚至改寫成期刊論文。我在親朋好友的眼裡,屬於很會念書、高學歷的那一群。

出了社會,在職場上打滾了幾年,我卻常常問自己,讀了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我的工作是一名編輯,薪水不是太高,大概四萬出頭。在台北生活,不會過不下去,但要存錢也不是很容易,除非你願意犧牲一定的生活品質。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因為家庭因素,學歷只有國中,在一個公家機關擔任職員,薪水比我還高。他有時候會自嘲,自己沒讀什麼書,很多事情都不懂。而我此時就會想,那麼讀了那麼多書的我,究竟又有什麼用?

我所謂「有用」,在這裡其實就是指「能賺多少錢」。這樣想當然是比較功利一些,我也承認讀書很多的好處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但我們也無法否認,在這個學歷不斷貶值的時代,有高學歷不代表書就讀得多,書讀得多更不代表你就能賺得多。

除此之外,近期還有一件事情也對我帶來很大的衝擊,那就是 AI。

當我第一次使用 ChatGPT 時,我一方面驚嘆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一方面也深深地警覺,我賴以為生的生財工具,也就是我的大腦,以及我過去存放在裡面的知識,在未來很有可能會變得愈來愈不值錢。自己的知識專業和工作機會,可能會被 AI 取代。

不知道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有沒有這樣的憂慮呢?

因此,我開始問自己:

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知識工作者?我所擁有的知識,還能為我帶來什麼利益或價值?

抱持這樣的焦慮與自問,我某次在逛書局時,今天要介紹的這本《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馬上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本書作者何則文、高永祺,一位是「職涯實驗室」社群的創辦人,另一位則是長期耕耘知識變現工作的專業教練。此外,兩位作者還邀來許多在知識內容上已經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創辦人,評析作者提出觀點,並分享自身經驗,例如網路媒體「女人迷」的創辦人張瑋軒、知名說書頻道「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知名網路經紀公司「PressPlay」的共同創辦人翁梓揚等等,可說是囊括當前臺灣許多小有成就的知識變現實務工作者。

知識複利是什麼?


知識複利這個詞很直觀,是由「知識」和「複利」兩個詞組成的;但也許正因為非常直觀,書裡意外地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

沒關係,我們自己來說文解字一番。

複利,就是將利息算入本金之後,再進行下一次的利息計算,俗稱「錢滾錢」。

同樣的道理,知識複利可以理解成「知識所產生的價值,會和原有的知識產生連結,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進而帶來「知識滾知識」的效果。

舉例來說,今天一個廚師讀了一本食譜,學會一道料理的菜式,讓廚藝又往上提升。下一次當廚師再次製作這道料理時,他可能會思考「上次製作時哪裡不夠好?」、「菜式還可以如何改良?」、「我能不能發揮一些自己的創意?」進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菜式。

廚師新吸收的知識,和過去他所學的知識產生連結,產生出更大的價值。這就是知識複利的效用。

在書中,作者提到了兩種知識複利的階段,分別是「品質型」和「價值型」。

  • 品質型知識複利,指的是「個人透過經驗累積,逐步形成的知識」。例如一個人不斷地練習烹飪技巧,最後成為專業的廚師。
  • 價值型知識複利,指的是「將經驗知識變現成金錢或名聲的過程」。例如,廚師開了一間自己的餐廳,用自己研發的菜色贏得老饕的胃,成為名廚。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都會產生知識複利的效果,差別在於是否能透過知識變現的過程,讓這個「利」不僅是個人的經驗成長,更能造福他人,並為自己帶來金錢與名聲的實質回饋。

另外一個與知識複利相對應的概念,「知識複損」

俗話說:「學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曾經學習的東西,若沒有不斷運用,或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很快就會生疏或遺忘,而且遺忘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因此,如何想辦法維持知識複利,同時減緩知識複損,正是這本書最重要的目標。


維持知識複利的秘訣:輸出引導輸入


假設今天有一個廚師,他研讀了某道料理的作法,卻從來沒有進過廚房,嘗試將它做出來,那我們能說他真的學會了這道料理的做法嗎?

同樣地,如果今天有個人在書中讀到了某個知識,但從來沒有在生活中任何地方運用它,甚至沒有思考過這些知識和自己有什麼關係,那我們能說他真的學會了這個知識嗎?

在《知識複利》這本書中,兩位作者認為「以問題引導學習」「以輸出引導輸入」是最能發揮知識複利效果的方法。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只要你能教別人某項事物,就代表你已經學會了它。」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理解。

具體來說該怎麼進行呢?書裡提出了一個「 IOPF 」的學習架構模型,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輸入(Input)→ 輸出(Output)→ 實踐(Practice)→ 回饋(Feedback)」。

我們可以注意到,在這個模型當中,產出非常重要。無論是初步的輸出,或者在生活中實踐,亦或是反思與回饋,它都要求我們不斷地統整、運用知識。

以品質型知識複利來說,作筆記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輸出方式。書中提到,一套有系統、妥善管理的作筆記方式,可以有效減少知識複損的情況,例如最近非常流行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一種。坊間有非常多關於筆記法的書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尋相關書籍來參考,此處就不贅述。

此外,作者也特別提到,所謂的 Input 指的是針對問題初步、快速蒐集資料的「微」輸入。我們只要學到一點點東西,就可以嘗試統整這些內容,產出一些什麼,無論是閱讀筆記、心得感想、進一步的提問或其他形式皆可。

藉由知識輸出的過程,我們一方面可以瞭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到哪裡、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避免一味地追求量的累加,而忽略與既有知識產生連結,產生質的變化,才是知識複利的核心。


知識變現的思維,以及三種產品化的方式


品質型複利可以透過筆記術來維持,那麼價值型複利該怎麼產生呢?

對價值型知識複利來說,輸出則是要思考「知識如何產品化?」的問題,包括思考自己產出知識內容時目標受眾是誰?如何在自己和受眾之間,找到共同的痛點?如何為受眾塑造出價值,滿足其需求,促成下一步行動等。

在本書的後半段,作者試著從「客戶」和「專家」的角度來討論知識變現的本質。不過,此處作者對兩者的分類邏輯說明得不是很清楚,我建議改以「知識變現的商業基礎」和「知識產品化的方式」得角度來理解,會更好懂。

在開始變現知識以前,有個問題必須先解決:「客戶為什麼要買你腦子裡的東西?」而不是去吃一頓大餐、買喜歡的衣服,或者投資在別的地方?作者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的知識對客戶(Audience)來說具有某些價值(Benefit),使他們產生了掏錢的理由或動機(Reasons)。

我們必然曾經做到某件事或創造某個成果,而這個成果恰好是現在的客戶需要或想要達成的,但是如果他們要自己來,可能「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或者「想節省摸索與試錯的時間成本」,於是他們購買我們從經驗知識轉化而來的知識產品,來協助他們更有品質、更有效率地達到我們的曾經。


作者在此用了一個我認為非常生動的比喻:對客戶伸出「知識的枝椏」(BAR),幫助客戶抵達他想前往的彼岸。我之所以購買《知識複利》這本書,也正是因為我想借助專家的經驗,系統化地學習相關知識,省去獨自摸索的時間與心力。

至於知識產品化(CTA)的方式有 3 種,分別是顧問服務(Consultant)、課程教學(Teaching)和數位內容(Articles & Audio)。其中,撰寫文章是最門檻最低、服務量能也最大的一種方法。想要從事知識變現的新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地寫、認真地寫,並想辦法透過各種管道爭取曝光。當有品質的內容累積到一定量的時候,就能逐漸開始從中獲得回饋。


知識變現是當今內容產業的關鍵字


過去這 5 年多來,知識內容產業變得愈來愈成熟。

若你隨意逛逛 HaHow、知識衛星這些線上課程學習平台,可以發現上頭的課程主題五花八門,從比較常見的各國語言、文書軟體、投資理財、運動健身,一直到占星塔羅、整理收納、溝通技巧、饒舌創作等,可說是「什麼都有人教、什麼都有人學。」

線上課程不斷推陳出新,催生出一批知識創作者,他們舉辦講座、經營 YouTube 或 Podcast ,將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各種產品與服務,在解決他人問題、普及知識的過程中,自己也從中坐收名利。

於此同時,也開始出現一群協助創作者進行「知識萃取」、「知識轉譯」的專業人士,市面上此類書籍也愈來愈多。「知識變現」毋庸置疑是當前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

這本書最大的看點,在於作者從近年愈來愈多人從事斜槓工作,以及知識內容產業興起的現象中,提煉出「知識複利」這個簡單、好懂的概念,並藉此說明知識如何透過複利思惟,發揮其最大價值(無論是帶來個人成長,或者變現名利)。

我在讀研究所時,常常覺得許多知識非常有趣,但它們常常被關在學術的象牙塔內,一般民眾沒有能力、也沒有興趣去接觸它們。這是一件多可惜的事啊!

因此,畢業後我毅然決定以「知識轉譯」作為我的職涯方向。我希望能夠成為專業的知識轉譯者,促進知識的連結與流動,讓更多人可以因為知識複利的效果而受益。

你也覺得自己空有一身絕活,卻無處讓你大展身手嗎?這本《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推薦給你,或許能為你帶來許多新的啟發!

raw-image


0會員
2內容數
在茫茫書海中,找尋與生命產生共鳴的那本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