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發明一種語言:讀曹疏影詩集《石榴海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曹疏影詩集《石榴海難》(聯合文學,2025))

曹疏影詩集《石榴海難》(聯合文學,2025))

太多事情讓我們無法專注,唯一的解法是繼續書寫、繼續閱讀。曹疏影在獲得楊牧詩獎的《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之後,推出了最新詩集《石榴海難》;而以詩寫成的後記當中,曹疏影除了闡釋「為何寫詩」,也以「我需要發明一種語言」展示敘事者我和對話者你的關係。

在詩集的介紹中可以得知,這是一部「在紊亂與夢魘中誕生的詩集」,也是關於「如何留下來,如何繼續」的作品。詩集名稱來自詩作〈血石榴〉,首節寫道:

雞蛋與高牆,站在雞蛋這邊。
人民與政權,站在人民這邊。
弱勢者與強盜(即使再端莊秀麗),站在弱勢者這邊。
藝術與商人,站在藝術這邊。
創造與官僚,站在創造這邊。

如此可預測的選擇進入到下一個詩節,開始變奏而更富思辨性。整首詩的最後,則收束於我對你的宣告,賦予前面種種的選擇一種指向性:

我想畫一拳血石榴,在這青白色的清晨
拼好每粒心肉,晶瑩的,我想偷走你的海灘,
讓你在我的身體上遭遇
 
一場甜美的海難

撥開石榴的果實,就是一顆顆剔透如同寶石的果肉。這樣的意象搭配「偷走海灘」的想像,成為了整本詩集背後的巨大象徵。

在《石榴海難》書中,諸多詩作在開篇就直接吸引閱讀的目光:〈春藥祭〉的「我賣給死神一塊豆腐」、〈腐〉的「我喜歡畫一顆擺放日久的果子」、〈分解雕塑〉的「我認識一個人,用四十年模仿菌絲的生長」等。我特別喜歡詩集裡關於人際情感的部分,無論是對讀〈給女兒〉的「爬上一架梯/就只有天」和〈春麗〉的「她的春麗飲了我的春麗的血」,又或者是〈信〉的舉重若輕和〈棄兒〉的驚心動魄,都讓懷揣的思緒被牽引得張力十足。

除了人際情感,曹疏影也以〈AI史〉觸及最新的議題,甚至將自我加入詩作發揮,以下節錄:

好了 我發明了一副
叫做曹疏影的機器
獻給你們,體塊狀
皮膚色,我發明了
就把她從我自己身上
摘下來了。

從微軟小冰(2014)、ChatGPT(2022)到Deepseek(2025),人工智慧在近年被大量討論。曹疏影以己身為器,以「越來越聰明」和「越來越放棄智慧」的辯證,最後連結到個人深處的情感探問,在這類書寫當中展現出獨特的自我定位。

在詩集的自序,曹疏影問道:「時代的深刻裂變確定無疑發生之後,再提起筆來的時刻,是變得艱難,抑或容易了呢?」作為被留下的人,也許只有繼續書寫才能不再離開,才能超越「能否書寫」的大哉問,同時解決更深一層「如何書寫」的論題。對於這些精神層次的撞擊,曹疏影發揮其擅長的技藝,用這本語言上具有挑釁意味的詩集來回答。


原文刊於《中華日報》副刊專欄「文學院手記」(2025.2.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宇軒
82會員
112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林宇軒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湖南蟲在第一本詩集《一起移動》的專訪表示自己喜歡「不刻意用太多隱晦艱澀的字句」的詩作,如此偏好也延續至第二本詩集的風格,以直白抒情口吻寫成的《最靠近黑洞的星星》。睽違六年,湖南蟲以獨立出版的方式推出了他的第三本詩集《奶油事變》,當中收錄了22首詩作,當中有眾多藝術文本的轉譯和對話。
Thumbnail
2025/03/13
湖南蟲在第一本詩集《一起移動》的專訪表示自己喜歡「不刻意用太多隱晦艱澀的字句」的詩作,如此偏好也延續至第二本詩集的風格,以直白抒情口吻寫成的《最靠近黑洞的星星》。睽違六年,湖南蟲以獨立出版的方式推出了他的第三本詩集《奶油事變》,當中收錄了22首詩作,當中有眾多藝術文本的轉譯和對話。
Thumbnail
2024/12/05
更精確的說,我以為扈嘉仁最擅長的並非敘事,而是從一閃的意象聯想所延伸闡發的畫面。又如〈言之鑿鑿〉的「我聽見蛋殼破裂,而殼中/安排好了什麼」,可以和蕭宇翔「倒地的神木在我眼中,船已成型」以及曹馭博「一名石頭裡沉默的巨僧」對讀,這些實則都包納於楊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的意向之中。
Thumbnail
2024/12/05
更精確的說,我以為扈嘉仁最擅長的並非敘事,而是從一閃的意象聯想所延伸闡發的畫面。又如〈言之鑿鑿〉的「我聽見蛋殼破裂,而殼中/安排好了什麼」,可以和蕭宇翔「倒地的神木在我眼中,船已成型」以及曹馭博「一名石頭裡沉默的巨僧」對讀,這些實則都包納於楊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的意向之中。
Thumbnail
2024/09/06
在台灣討論「現代詩」,討論的往往是「華文現代詩」,從而忽略了許多優秀的本土語言詩學實踐。閱讀黃明峯的《所在》,彷彿在聽作者娓娓道來一則則故事,同時領會許多具有新意的語言和形式;而閱讀杜信龍的《苦慼》,則像是遍覽作者內心對於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感受,情感的展現非常豐沛,承接了以往台文詩的美學特質。
Thumbnail
2024/09/06
在台灣討論「現代詩」,討論的往往是「華文現代詩」,從而忽略了許多優秀的本土語言詩學實踐。閱讀黃明峯的《所在》,彷彿在聽作者娓娓道來一則則故事,同時領會許多具有新意的語言和形式;而閱讀杜信龍的《苦慼》,則像是遍覽作者內心對於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感受,情感的展現非常豐沛,承接了以往台文詩的美學特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曹疏影問道:「時代的深刻裂變確定無疑發生之後,再提起筆來的時刻,是變得艱難,抑或容易了呢?」作為被留下的人,也許只有繼續書寫才能不再離開,才能超越「能否書寫」的大哉問,同時解決更深一層「如何書寫」的論題。對於這些精神層次的撞擊,曹疏影發揮其擅長的技藝,用這本語言上具有挑釁意味的詩集來回答。
Thumbnail
曹疏影問道:「時代的深刻裂變確定無疑發生之後,再提起筆來的時刻,是變得艱難,抑或容易了呢?」作為被留下的人,也許只有繼續書寫才能不再離開,才能超越「能否書寫」的大哉問,同時解決更深一層「如何書寫」的論題。對於這些精神層次的撞擊,曹疏影發揮其擅長的技藝,用這本語言上具有挑釁意味的詩集來回答。
Thumbnail
於我,寫作是一種數位遊牧的紀錄過程,一段不斷追尋的旅程。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我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歸屬,
Thumbnail
於我,寫作是一種數位遊牧的紀錄過程,一段不斷追尋的旅程。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我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歸屬,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以《初醒如飛行》出道的學者型詩人李蘋芬近日推出力作《昨夜涉水》,不可錯過。如曾琮琇所言,「涉水」是這本詩集獨特的姿態,從「唯有牠身上的破綻/掩護我的黑暗」的〈一道影子與我孿生〉、「有自己的傷口」的〈那樣的人〉到「隱住一場烈焰」的〈不動〉,可以看出詩人「一再遞來無數物象與抒情,向我們報信」(栩栩言)。
Thumbnail
以《初醒如飛行》出道的學者型詩人李蘋芬近日推出力作《昨夜涉水》,不可錯過。如曾琮琇所言,「涉水」是這本詩集獨特的姿態,從「唯有牠身上的破綻/掩護我的黑暗」的〈一道影子與我孿生〉、「有自己的傷口」的〈那樣的人〉到「隱住一場烈焰」的〈不動〉,可以看出詩人「一再遞來無數物象與抒情,向我們報信」(栩栩言)。
Thumbnail
好喜歡《聯合文學》網站的【手寫日記】。每天看兩位作家(兩個月)。林秀赫(小說家)和江鵝的都很好讀/好看。從文字中感受他們的慧黠與詩意,即使沒讀過他其他的作品,仍會對他起了好奇,想找來讀。
Thumbnail
好喜歡《聯合文學》網站的【手寫日記】。每天看兩位作家(兩個月)。林秀赫(小說家)和江鵝的都很好讀/好看。從文字中感受他們的慧黠與詩意,即使沒讀過他其他的作品,仍會對他起了好奇,想找來讀。
Thumbnail
被稱為「教皇」的羅智成從第一本詩集《畫冊》開始,便持續不斷挑戰自我的詩藝,在近年《問津─時間的支流》、《荒涼糖果店》等「故事雲」系列詩集中,動輒千行的長詩更屢獲臺灣文學獎的肯定。甫結束趨勢教育基金會的詩劇《光年》,羅智成更聲勢浩大地推出了自己的詩選集《個人之島》,收錄包含三種不同的詩風貌。
Thumbnail
被稱為「教皇」的羅智成從第一本詩集《畫冊》開始,便持續不斷挑戰自我的詩藝,在近年《問津─時間的支流》、《荒涼糖果店》等「故事雲」系列詩集中,動輒千行的長詩更屢獲臺灣文學獎的肯定。甫結束趨勢教育基金會的詩劇《光年》,羅智成更聲勢浩大地推出了自己的詩選集《個人之島》,收錄包含三種不同的詩風貌。
Thumbnail
羅智成詩集《個人之島》由三十六首無命題詩句開篇,如無名星系運行混沌與宇宙,在看似無目的的詩行之中,有一種秩序正在生成。我們都是板塊大陸的碎屑,在詩句囈語之際,悄悄形成個人之島。文字之間的引力,不僅使詩篇運行,也吸引所有流離失所的我們。
Thumbnail
羅智成詩集《個人之島》由三十六首無命題詩句開篇,如無名星系運行混沌與宇宙,在看似無目的的詩行之中,有一種秩序正在生成。我們都是板塊大陸的碎屑,在詩句囈語之際,悄悄形成個人之島。文字之間的引力,不僅使詩篇運行,也吸引所有流離失所的我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