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芝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也許你在車行經過田間,看到三角錐狀樹立起來尖尖在日曬的枝葉,那是在曬芝麻黑芝麻主要在善化、安定、西港、佳里、七股、將軍一帶生產,往北到朴子,南到恆春,是八月中到十一、二的一種特用油料作物。

三角錐狀立曬的成束芝麻

三角錐狀立曬的成束芝麻

你知道芝麻怎麼採收嗎?地產芝麻有什麼特色嗎?

朋友蘇先生在佳里的田今天約了打芝麻。

蘇先生說:今年種得少了,一點點而已,因為氣候的關係,這以後會是常態。今年種後有碰到颱風,小的植株有受影響,有時開花時有雨,也會落花或授粉不完全,風不調雨不順,有機種植的話植株不會旺盛,果莢不會充實,產量也會有限。去年大旱,事實上是旱了四年,並不會因為水來了就回復平常,乾旱對土壤狀態的影響是長遠的,灌溉也更耗工,作物長勢也不佳,其實有些前期看長不起來,就已經打田翻進土裡當綠肥。

割芝麻後立曬3、4個禮拜曬到整個植株都乾,就可以敲芝麻,拿著木棍或竹棒把芝麻粒從莢中敲出來,落在有網子的帆布上,粗篩後再整理,今年不多,移了三次帆布每袋大概二十公斤。

蘇先生說,芝麻也像夕陽一樣會是消失的產業,原本估計是會有十年,現在看來是五年,以後可能就是親友分享、社群分享,也不會再對外販售,種得那麼辛苦。

芝麻這作物以往巧妙的鑲嵌進嘉南平原下游的水旱輪作的時序中,也因此有了特殊的地產麻油風味,存在在我們的飲食文化裡,以後真的會消失嗎?蘇先生說得淡然而肯定,完全不認為這是一年好、一年壞的狀況,而是趨勢。另一個問題是人力,從割、曬、敲都需要人力,而且是有經驗的熟手搭配各站舞台走位才有效益。找不到幫手的情況自然就不會想種多。對政府引進農業移工的說法,蘇先生認為是「開農民玩笑」。農作通常都集中在一個月左右的農忙期,其他月份要請移工做什麼,吃住小農又怎麼比照工廠雇主打理,所以顯然應是一種派遣依季節移動派工的形式。而教育訓練也是一個問題,沒有經驗的人,不可能一年的辛苦收成找一個完全沒有經驗的移工來,造成損失,所以應該有前期的教育訓練,顯然一般農民不願意負擔這成本。(對於本地人也一樣,也許有許多都市人是不排斥以季節性工作遊走和進出於農業間,也許可有不同作物別採收、管理等教育資格的累積)。

敲芝麻最好聽的是拿起芝麻束敲前幾下,黑芝麻如雨聲沙沙落下,然後敲打至芝麻粒都從莢中落下,這種很前現代的採收方式,就是台灣普遍的芝麻收成方法。另外因為朋友的芝麻沒有噴藥,莢與枝葉會有很多小蟲,會使身體發癢,所以要全副武裝蒙著臉口,站在上風處,避免過敏。[因此很多田間歐巴桑雇工會希望種植者噴藥讓蟲減少,否則會嫌棄不好工作,因為割芝麻曬乾時要全身抱著不能動避免芝麻粒掉出。]

raw-image
莢中黑粒就是芝麻粒

莢中黑粒就是芝麻粒

相較於西亞等主要產地是以機械化採收,台灣一直沒有育出不裂莢的品種,也使收成方式一直停留在人工(無法機械處理規模栽培),因此台灣絕大多數的麻油(95%)是用進口芝麻製作的。但是台灣本地產的芝麻香氣濃郁、飽實,其實是很難取代。

簡單輕鬆的收芝麻工作(規模大概是前年的1/5),卻有豐盛的割芝麻飯,加入朋友圈享受了一頓豐盛的午餐,談笑而回。蘇先生蘇太太有一群從事各行各業的朋友圈,因為讀書會和親子旅行認識了二十幾年,到現在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了,有空大家還會聚在一起,而且也是固定農事的班底,這也是一種社群支持型農業,現在的米、豆、芝麻、根莖類等農產就大概供應這幾個家庭。

主人準備的豐盛午餐

主人準備的豐盛午餐


蘇先生雖然說的淡然,但言談中也有力量經驗無處使用的無奈。另一位朋友說,每年還是到了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該除草就除草,該種植就種植,(而成果似乎是不問天的),這也有一種「無米樂」的淡然,我想這不是說我們什麼都不能做,對環境或作為都不能改變,但做了也都沒有什麼發生,無法逆勢時,我想這是存在於務農者長久的智慧。

收芝麻後鳥就飛來田間,啄食芝麻粒或蟲了

收芝麻後鳥就飛來田間,啄食芝麻粒或蟲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1/09
沒看過芝麻收成,原來是割後立曬,再人工敲收,謝謝nipa分享。希望台灣本地產的芝麻能持續下去。覺得nipa文筆好,又親自在產業裡,除了照顧自家作物,似乎也適合當農業記者,解說面對的各式第一手資料呢。❤️
nip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9
陽台觀察者 我也覺得自己很適合寫農業遊記呢!然後再多一點點農民的心聲... 感謝觀察者,總前引可以看出寫作的方向~
avatar-img
Down to Earth 親土生活
43會員
34內容數
"在土地上耕種、養育食物,堪稱是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關係,雙腳紮根在泥土大地,透過四季變遷中一次一次與環境豐富的互動,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感覺會更堅定,並在能量滿溢的時刻獲得身心平衡。" 把雙手雙腳深入土地中,是一種嚮往,是一種療癒,也是現代生活迷茫、無根的解方。Go down to earth~
2025/02/27
朋友蘇先生難得邀要挖地瓜,說什麼也得去 先把地瓜藤割斷,搬到一旁避免纏繞 再用機器走過一遍,把土壤挖鬆 然後就很容易用鋤頭可以挖出地瓜了
Thumbnail
2025/02/27
朋友蘇先生難得邀要挖地瓜,說什麼也得去 先把地瓜藤割斷,搬到一旁避免纏繞 再用機器走過一遍,把土壤挖鬆 然後就很容易用鋤頭可以挖出地瓜了
Thumbnail
2024/05/03
如果有一所學校,可以花一至兩年的時間學習有機農耕或針對社會人士,以每季(三個月)的小小離職時間的短期研修或利用每個週末三天兩夜,持續八個月,到某個清靜的地方學農業,為某種未來歸田園居做準備、身心調整,你會去嗎? 我想這蠻有意思的。
Thumbnail
2024/05/03
如果有一所學校,可以花一至兩年的時間學習有機農耕或針對社會人士,以每季(三個月)的小小離職時間的短期研修或利用每個週末三天兩夜,持續八個月,到某個清靜的地方學農業,為某種未來歸田園居做準備、身心調整,你會去嗎? 我想這蠻有意思的。
Thumbnail
2024/05/03
大仁農場位在伊豆之國市,伊豆半島的北部,山路起伏間不時可看到富士山的遠景,和夾著半島的海灣。佔地100公頃的大仁農場裡面有種菜、種水果,花圃,也有牧場,也有很大面積的生態池、自然保留地,它是由財團法人MOA自然農法文化事業團所營運。
Thumbnail
2024/05/03
大仁農場位在伊豆之國市,伊豆半島的北部,山路起伏間不時可看到富士山的遠景,和夾著半島的海灣。佔地100公頃的大仁農場裡面有種菜、種水果,花圃,也有牧場,也有很大面積的生態池、自然保留地,它是由財團法人MOA自然農法文化事業團所營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秋季第21天,今天冒出6棵樹~ 山藥可以採收了,接著種下成長期短的白菜。
Thumbnail
秋季第21天,今天冒出6棵樹~ 山藥可以採收了,接著種下成長期短的白菜。
Thumbnail
夏季第25天~ 小麥好了,用鐮刀收割,沒想到還順便掉乾草,真是意外之喜。 祕密森林有硬木,最近湊夠10個,又做了一台壓酪機,增加農產品的轉換效率。
Thumbnail
夏季第25天~ 小麥好了,用鐮刀收割,沒想到還順便掉乾草,真是意外之喜。 祕密森林有硬木,最近湊夠10個,又做了一台壓酪機,增加農產品的轉換效率。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Thumbnail
繼上次雞蛋花扦插成功 9株,這回石頭哥嘗試扦插蔓玫瑰,帶你來看看理工男如何做呢?
Thumbnail
繼上次雞蛋花扦插成功 9株,這回石頭哥嘗試扦插蔓玫瑰,帶你來看看理工男如何做呢?
Thumbnail
早上看到隔壁鄰居在採樹葡萄 原來到了樹葡萄的產季了 樹葡萄真正的名字是「嘉寶果」 嘉寶果又被稱為樹葡萄
Thumbnail
早上看到隔壁鄰居在採樹葡萄 原來到了樹葡萄的產季了 樹葡萄真正的名字是「嘉寶果」 嘉寶果又被稱為樹葡萄
Thumbnail
蓖麻是一種大戟科植物!葉子綠中帶紅,掌狀分裂,莖圓形中空...
Thumbnail
蓖麻是一種大戟科植物!葉子綠中帶紅,掌狀分裂,莖圓形中空...
Thumbnail
了解如何製作可愛的小樹 - 枝幹番杏,包括所需材料和工具,製作方法以及製作心得。如果你也喜歡,可以試著做做看吧,讓可愛的小樹慢慢長大。
Thumbnail
了解如何製作可愛的小樹 - 枝幹番杏,包括所需材料和工具,製作方法以及製作心得。如果你也喜歡,可以試著做做看吧,讓可愛的小樹慢慢長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