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播放清單:Rich Learning with Dan Finkel
YT 頻道:@MathsPathway
主講:Dan Finkel
沒有聽過 Dan Finkel 的人,可以上 YouTube 搜尋看看他的名字──他是一名致力於數學教育的數學博士,也開發了許多很棒的教學資源。有幾項是推薦大家可以去瀏覽的:
這一套教學方法吸引我的點是,它在一套流程中涵括了讓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有意義,以及讓學生擁有自己的解題歷程,進而提升學生未來進行數學思考的自信。這很不容易,尤其現在雖然講求數學思考、素養,但學生往往缺乏動力和思考的切入點。這系列影片的活動,可以提供給學生不少成功的經驗。
非常建議大家去看原影片,你可以看到三位老師,如何個別執行一套 Rich Task,以及他們所使用的提問、說明技巧,也可以看到學生的反應。這也是我另一件覺得有趣的事,感覺他們的學生對於聽別人的想法,似乎不會那麼不耐煩(但這就扯得有點遠了)。
另外,我覺得這系列影片厲害的是,他呈現出了一套,可以帶得走的活動設計邏輯,是能讓學生對於思考數學感到有趣、較沒有壓力的。很值得了解看看。
其實這一系列的播放清單叫做 Rich Learning with Dan Finkel,所以 Rich Tasks 原則上就是「促進 Rich Learning 的任務」。
我認為大家可以在這裡先暫停想一下,怎麼樣的學習你會認為是「rich」的?
小提醒:這裡的 rich 不是針對教室、教學、或是媒體與載體,而是學生的學習。
※※※
簡單思考完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Dan Finkel 的 Rich Tasks 內容吧!
Rich Tasks 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和數學有關的問題,例如:
當老師把這些問題布達給學生時,自然期待學生可以透過試誤、推理、歸納等等方式,體會到數學思考的價值。那麼要如何確保學生帶著意識進行活動,並且有所收穫?你會需要用到以下的步驟:
在本步驟中,教師向同學展示本次要研究的任務。可以透過一些方式去點燃學生的好奇心,重點是搔到癢處,讓任務變得令人無法抗拒。以下舉幾個例子:
如果這個 Rich Task 是對戰遊戲類型(例如拈 Nim):
其他通用型的技巧:
常用的問句:
⚠️ 在這裡要特別留意,這個階段要做的事情,並不是給予提示和方向。而是單純的啟動任務,即使他們不知道將通往何方。我認為的原因有二:一是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擁有自己的解題歷程,不只是跟著老師計算而已;第二我認為,這才是真實問題解決時會遇到的狀況(不會有老師提供他完整策略)。
所以,勢必得要留足夠大的空間與時間,才能讓學生達成我們 Rich Learning 的目的,也就是成為成熟、獨立的問題解決者(problem solver)。
接下來學生們會進入任務的討論、思考與實驗當中,在這個環節的目標是讓學生可以在「成就」與「挑戰」間保持平衡。其實換句話說就是維持在心流的狀態。而這裡也分別有幾項策略,可以針對不同的狀況使用:
在任務佈達的一開始(降低學生的挑戰):
如果學生已經解開(提高學生的挑戰):
除了挑戰面向,成就面向也是老師須要謹記在心的。本小節的名稱是 Productive Struggle,主講人在影片當中提到,我們常常認為掙扎是痛苦的,甚至是當學生卡在問題當中掙扎時,我們也會於心不忍;但若這個掙扎是「Productive」,意味著這樣的撞牆是有意義的,那麼老師也可以去支持學生進行這樣的學習。
可以運用具體的稱讚與肯定、期許,以及成長型思維、正向教養等方法進行。
影片中提到的一個支持學生的方式,我認為很有趣,也在這邊提出和大家分享。教師在進行提示時,先把題目換成了比較簡單的版本,然後說──「當老師們、甚至是科學家需要把一個問題解決時,我們都不忌諱把問題變簡單」。用這樣的方式去讓學生自然而然地使用這項經驗智慧,我認為是一件很聰明的事。
教師在任務進行中最好可以只做到「提點」的工作,而非教學。有幾項大原則可以採納:
當然,需要時還是可以伸出援手提示的。
可以仔細想想影片中提到的這段話:「理想狀況下,許多學生可能根本不需要老師。並且事實上,在進行任務時,老師可能會比其他事情都更讓人分心。」
這一個常常被忽略的步驟尤為重要,因為決定了學生是「數學問題解決者」或僅僅是「課堂裡的路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學生真正擁有這堂課的數學解題經驗。
可以在課程的結尾使用以下幾種作法:
關於論點的所有權,學生可以從三方面去體會:
學生看見他們「為理解而付出努力」的過程,並認知到這可以使他們成長;教師再補充,雖然很難,但這是一種大腦的鍛鍊,也是在經歷一位數學家每天會做的事情,就是解決問題。
有關 Rich Tasks 實施的影片內容大致涵蓋在以上的小節當中,在實施時記得控制自己不要限制了學生的思路,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擁有他自己思考歷程,才能達成未來自主解決問題的目標。
當然這件事情要成就,需要多方面資源的到位,例如合適的空堂時間先作為學生們第一次試水溫的學習、引人入勝的 Rich Tasks(需要的請參文章開頭處)、......
而老師自己,也是一個需要預備的關鍵角色!
第一就是自己要對素材非常的熟悉,至少給自己半小時的時間去熟讀,並且要預測學生的反應,愈多元愈好,再去預備自己可能會用到的回應與提示。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我們對於素材只有片面的了解(例如:覺得問題只有一種解法),那我們在回應學生時,就沒辦法讓學生有 100% 的自由。我們會無意間把問題的解法可能性縮小到你唯一知道的那部分。
第二,決定合適的學習目標。傳統的課堂,目標可能會是該領域相關的知識、情意、技能。但在這堂課中,請先著重於反映出 Rich Tasks 價值的目標,如找出規律、做出猜想、捍衛/批評別人的論點。這些不只是寫在自己的教案上,也可以寫在黑板上。
最後,讓自己先習慣「傾聽學生」和「稱讚學生」。學生們可能第一次進行這樣同時具有自由度和挑戰性的任務,需要教師仔細地聆聽,確認應該給予怎樣的幫助;也需要教師真心的讚賞,讓學生可以看見自己的努力,慢慢前進。
最後讓我用影片中的一段話進行收尾,期待我們的教室中可以出現愈來愈多自主解決問題的小小數學家:
My dream classroom is one where I can take a step back, and students are so curios to learn and so competent as problem solvers, that nothing can stop them from engaging in their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