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2」 內容分享及讀後心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帶你升級思考,挖掘數字裡蘊含的商業寶藏

raw-image


去年已閱讀了《底層邏輯》,整本書也是貼滿了標籤貼,值得閱讀的一本。

底層邏輯2,用了很多數學計算公式來讓我們知道萬物運作的本質,並運用於商業模式上,讓創業者在創業的路上提高成功的機率。我覺得這本書需慢慢細讀,作者劉潤的舉例也盡量很淺白易懂,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數學總是害怕。雖然不需要懂其中計算方式,但讀著還是忍不住跟著計算。分享其中幾篇章節:

|創業的成功公式

                                       嘗試錯誤

整體成功率=100%-(100%-基礎成功率)

基礎成功率是一個多因素變數。它受創業者個人能力的影響,受所在行業特性的影響,受競爭性強弱的影響,受各種政策的影響,甚至受一些意外狀況的影響。在0和100% 之間移動。它不可能等於0,不可能等於100%。

至於要如何定義成功?書中說:每個創業者對成功的定義都不一樣,但是,商業界對企業的成功還是有基本共識的,那就是:永續經營

只要堅持、不放棄的次數越多,整體成功率就越高。人是有學習能力的。第一次創業失敗的經驗能用於第二次創業,如果第二次創業還是失敗了,積累的經驗還能用於第三次創業。所以,創業者的基礎成功率通常是不斷提高的。每一次創業的基礎成功率提高,隨著堅持的次數增加,創業的整體成功率有了更大的提升。

只要你能不斷學習,提高基礎成功率;增加嘗試次數,提高整體成功率,並且堅持、不放棄達到10次,你的整體成功率就提升到了99.44%。

但是,如果你不學習呢?每一次創業的基礎成功率永遠是20%,那你需要創業21次,才能因為運氣好而獲得99%的整體成功率。

認知的提升,幫助我們把獲得99%成功率的嘗試次數從21次減少到了10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認知」,也是為什麼創業者一定要學習,要永不停止地學習。

讀到這裡,說明了一個真理,就算盡了最大的努力仍舊會有1%失敗的機率,這跟運氣有關。老高與小茉有一集就在講:人的成功其實與能力才華沒有相關,完全是由運氣決定,最後能成功的往往不是最優秀的人。這個論述是由三個義大利經濟學家運用數學模式推演出的一個結論,還獲得了2022年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的經濟獎。研究中還有一個發現:成功人士,他們的能力都不是最強的,落在正態分佈圖中間偏右一點。這說明了,自身能力不用太強,但也不能太差,必需要比平均能力再多一點。老高與小茉這部影片,在發佈後,掀起了一波討論,許多人開玩笑地說:那就別努力了,反正都是運氣!其實沒那麼消極,還是有方法的,改變的關鍵是:增加好運及減少不幸,就能更靠近成功。以下幾點是我綜合其他資料心得:

1.保持心態開放性,多接觸不同的人事物。與人廣結善緣,樂於分享,對事情採不批判態度,跳脫自己的舒適圈,勇於嘗試新的事物。

2.保持樂觀態度:不聚焦在自己的不幸上,因為即便幸運的事情在身邊你也察覺不出來;保有樂觀的心態,會發現處處有機會,機會創造成功的機率。

3.個人方面,要有自律生活並且每天重複做對的事。遠離傷害身體的事物,遠離爛人。

|該招態度好的還是能力強的員工?

從一維視角思考,一維就是一條直線,假設這條線的左端是「態度好」,右端是「能力強」,那麼認為要嘛左,要嘛右,不可兼得,這就是一維視角。中間不是表示「兼得」,而是「妥協」。

態度和能力是不應該放在一條線上「二選一」的,它是兩個維度。

畫一個二維直角座標系,橫軸(能力)和縱軸(態度),把可選的員工分成的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明星。能力強,態度也好。

第二象限:小白兔。能力弱,但態度好。

第三象限:土狗。能力弱,態度也差。

第四象限:野狗。能力強,但態度差。

raw-image

能力強態度好,這樣的員工是稀缺的。

剩下的三種,哪一種員工更容易培養?

這就涉及「可塑性」這第三個維度了。

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能力更可塑,還是態度更可塑?

當然是能力。

但是態度就不一樣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德性、態度是由過去幾十年的人生經歷塑造的,一旦形成循環,非常難以改變。與能力相比,態度的可塑性較差。

所以選擇「小白兔」能力弱,但態度好。把「小白兔」也訓練成了「明星」。

微軟招聘員工有一句話:我們招聘態度好的員工,然後培養他們的能力。這就是用三維視角看問題後得出的人才策略。

把二維問題降到一維進行討論,很難產生有意義的結果。不過,有些降維思考隱藏得很深,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創業。

書中探討,該招態度好的還是能力強的員工?這使我想起了另外一個議題。

學生時期,我們經常被期許能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這裡的「兼優」是品性及學業都很好,但如果兩者不能兼優的時候,比例要如何分配呢?

會希望學生品性要好,但學業差一點沒關係;還是希望學業一定要好,但品性好壞沒哪麼重要呢?這個觀念會影響老師與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更是影響學生往後的人生發展為甚。身為師長或家長要如何拿捏呢?

這時候,就把書中的二維直角座標系換一下,橫軸(學業)和縱軸(品行),就可以更清楚了。個人觀點認為,誠實、守信義、行為端正的好品德比有好的學業成績來得更值得重視。一個高學歷(聰明)但人品差的人,其實是最令人害怕的,因為這樣的人往往破壞性是驚人的。社會犯罪案例中不乏擁有高學歷人士,這樣的事件,總是令人唏噓。

運用書中所學,留心隱藏在深處的一維思考,跳出來用二維、三維來思考,許多二選一的難題必定有更好的選項。

|小麥棋盤的故事

傳說,西洋棋是由古印度聰明的宰相西薩·班·達依爾發明的。他把這個發明進貢給了舍罕王,舍罕王非常喜歡,決定對他進行獎賞,達依爾說:「陛下,您賞給我一些麥子吧。放滿這個棋盤就行。第一格放一顆,第2格放2顆,第3格放4顆,每一格裡的數量都比前一格增加一倍。擺滿64格,我就心滿意足了。」沒學過「指數增長」的舍罕王逐漸意識到,整個國家的糧食儲備都擺不滿棋盤上的64格。因為達依爾借助了指數增長的威力。

如果把西洋棋棋盤上的小麥換成人的智商,請問,後代子孫的智商是不是跟鼻祖的智商,也會有指數增長的威力嗎?

當然不會。

這是因為,達依爾的「小麥棋盤」上的64格之間有從未間斷的前後關聯,「智商棋盤」上每個格子之間的前後關聯都非常弱,前後幾乎毫無關係。主要是靠各種隨機事件,直白的說,就是靠運氣。

 前後關聯就是指數增長的秘密。

獨立的隨機事件,不管上一步怎麼努力,下一步都只能重新再來,所以,如何才能獲得指數增長?建立每一步之間的前後關聯,從而把昨天的收穫連本帶利地變成今天的本金。

指數增長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大器晚成」。因為奇異點來的很晚,可一旦來到,就勢不可擋。所以,獲得指數增長的關鍵是耐心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做時間的朋友。

你一定聽過「原子習慣」書中的一句,「強大的成果總是姍姍來遲」,每一次微小的行動,靠著時間的累積必然威力強大。「小麥棋盤」的故事對我的啟發:除了微小行動加上時間所產生的複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每一步之間必需建立前後相關連性,這樣才能達到指數增長。所謂人不需要通才,我們需要的是專注一項才能,然後耐心堅持地做。

總結:

在第一本「底層邏輯」告訴你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如何看清事情的本質,掌握事物的變與不變,才能在真實世界裡如魚得水。而這本「底層邏輯2」,說明數學對商業的重要性,成功機率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利用簡單的「創業成功公式」,告訴你成功的秘訣。當中一度出現迪卡兒座標系、指數和冪、變異數、標準差等數學公式(第3、4、5章),確實讓人一度退縮。但作者像是跟讀者對話般口吻,讓我一頁接一頁地慢慢讀完。劉潤的另一本「商業簡史」我覺得難度更高,我想我會再找機會讀第二遍。

若你好奇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為什麼有的人就能成功?當然,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一樣,但一定想要過上更幸福人生,不管是內心的或外在的部分,讀完這本書一定會讓你收穫滿滿。

 

 





    21會員
    11內容數
    喜歡閱讀之後,無意間來到這裡,就從這裡開始練習寫作,學習分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