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糧

更新於 2024/02/2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有兩種“糧食”終身不可免,一為靈糧,一為食糧;食糧大同小異,靈糧因人而異。

食糧就是吃,有實體,就是食物。 靈糧沒有實體,是一種心理、心靈上的滿足。

但還有一種「糧」,介於食糧和靈糧之間,它有“需要”但不是終身不可免,它有實體有接觸,屬於“食糧”但又不能“吃”,多的是精神去感受它,屬於“靈糧”,但又不完全精神,因為不能拿掉實體。

我不知道如何稱這種糧?最後我想了一個字,「意」! 「意糧」。

我解析了出人生三糧,而「意糧」是不是也終身不可免? 這因人而異也因對象而異,“意識糧食”的範疇非常廣泛! 像是說,「這」有“年齡限制”,年紀越大會慢慢越不需要,也有人“體質特異”並不那麼需要,那就是——「性」。 愛欲與性慾都是意念、意識,這個「意」需要滿足,需要得到「實現」。 「愛」也屬於意糧,它不能除去實體,「憑空」沒有愛;愛的產生一定有對象。

「食糧」:能吃能喝的“食物”為範疇,不能除去實物。 「靈糧」:宗教和任何的信仰與寄託,精神慰藉,可以除去“實物”。 「意糧」,精神活動,但須有“實物”並不能去除。 如音樂不能除去聲音,電影不能出去影像,性不能去除肉體,愛不能去除對象,偶像不能去除「人」,閱讀不能去除“內容”,虛擬不能去除載體 .. ,你的“精神意識”不能去除實物而來得到滿足。 精神感受需要實體,實體感受仰賴精神。

意糧和靈糧非常相近相似,分別在於是否能去除實體。

身體需要食滿; 心理需要靈滿; 精神需要意滿。

前言雖說人有兩種“糧食”終身不可免,但我除了吃,“靈糧”我還真不需要,我無神無鬼無佛無信仰無教無派無“依”無“寄託” .. 。至於意糧,人人各有偏好。



avatar-img
15會員
274內容數
何謂「純」? 單一。 何謂「雜」? 綜多「單一」。 【雜一而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一而純 的其他內容
努力、勤奮,可我就是不愛
氣習相近,與會之,“溫馨”。
努力、勤奮,可我就是不愛
氣習相近,與會之,“溫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篇獻給: 1.對於做過的事情,感到後悔的你 2.對於沒能做到的事情,感到後悔的你 3.有著完美主義的你 書中最印象深刻的地方莫過於第6篇章「下雪那一天的事」, 那個篇章寫了主角小哥白尼很後悔沒能遵守和班上3位朋友(北見、水谷、蒲川)的約定,若是北見真的受到高年級學生的挨打(高年級生看不慣學弟破壞
Thumbnail
通過閱讀本書,可以了解心理諮詢的流程和重點。我覺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自發性地去做諮商。只有自己想要改變,諮商才會有用。就像人生一樣,人生的答案要自己去找,別人的答案終究不是自己的答案。
沒有期待的人生會獲得更多
Thumbnail
相遇,需要靠緣份 相處,需要靠情份 愛情,親情,友情 人人皆為「情」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研究的是生命的一些根本課題, 透過對人生提出人生三問來思考我們的人生價值和目的: 「人為何而活?」 「人應如何生活?」 「如何能夠活出應活的生命?」 其實教育部已經把生命教育放到十二年國教的新課綱中,從國小開始,融入各科教學,讓孩子國小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但對
Thumbnail
中秋過後的天氣陰晴不定,大雨什麼時候要來沒人料得到。身體的狀態有徵兆不舒服的樣子有預兆。但是情緒、心理的問題是隱藏的未知或是一直都在? 今年的事情很,只能說之前的學習無論是心理學、牌卡、人類圖、13月亮曆等等.....還有最近學習很大量的  # Access Consciousness  所有的課程
Thumbnail
這些年隨著年齡漸長,看了比較多不同的生命樣貌,發現台灣俗諺所說的「聰明人與傻瓜,終究都走得一樣遠!」真的有幾分道理。  不管我們如何用盡心機過日子,或者生命如何早慧,人生境遇或順遂或困頓,這趟生命之旅,大致還是大同小異,除了一定必須歷經的生老病死之外,人到了某個階段,就會有某種體悟,生命的重心也會随
Thumbnail
人類的身體很奇妙,沒有了胃還是能生存的。Hubby因為胃癌於8月初接受傳統開腹全胃切除(Total Gastrectomy),以Roux-en-Y的吻合手術做腸道重建。目前治療早期胃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根除性手術,切除部份胃或整個胃切除掉。為減少腫瘤復發需一併做胃部附近的淋巴廓清,再做腸道重建。 手術
Thumbnail
日前在金馬獎拿下最佳女主角的謝盈萱,以國片《誰先愛上他的》的劉三蓮一舉拿下本屆金馬影后,劇場出生的她,雖總是謙稱在影像領域要多學習,但從她飾演的每個角色,總能看見社會中那不曾被深入了解的人物靈魂。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的劉三蓮宛如亞洲傳統母親的縮影,看似熟悉如常的角色,我們對她的瞭解又有多少呢?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篇獻給: 1.對於做過的事情,感到後悔的你 2.對於沒能做到的事情,感到後悔的你 3.有著完美主義的你 書中最印象深刻的地方莫過於第6篇章「下雪那一天的事」, 那個篇章寫了主角小哥白尼很後悔沒能遵守和班上3位朋友(北見、水谷、蒲川)的約定,若是北見真的受到高年級學生的挨打(高年級生看不慣學弟破壞
Thumbnail
通過閱讀本書,可以了解心理諮詢的流程和重點。我覺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自發性地去做諮商。只有自己想要改變,諮商才會有用。就像人生一樣,人生的答案要自己去找,別人的答案終究不是自己的答案。
沒有期待的人生會獲得更多
Thumbnail
相遇,需要靠緣份 相處,需要靠情份 愛情,親情,友情 人人皆為「情」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研究的是生命的一些根本課題, 透過對人生提出人生三問來思考我們的人生價值和目的: 「人為何而活?」 「人應如何生活?」 「如何能夠活出應活的生命?」 其實教育部已經把生命教育放到十二年國教的新課綱中,從國小開始,融入各科教學,讓孩子國小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但對
Thumbnail
中秋過後的天氣陰晴不定,大雨什麼時候要來沒人料得到。身體的狀態有徵兆不舒服的樣子有預兆。但是情緒、心理的問題是隱藏的未知或是一直都在? 今年的事情很,只能說之前的學習無論是心理學、牌卡、人類圖、13月亮曆等等.....還有最近學習很大量的  # Access Consciousness  所有的課程
Thumbnail
這些年隨著年齡漸長,看了比較多不同的生命樣貌,發現台灣俗諺所說的「聰明人與傻瓜,終究都走得一樣遠!」真的有幾分道理。  不管我們如何用盡心機過日子,或者生命如何早慧,人生境遇或順遂或困頓,這趟生命之旅,大致還是大同小異,除了一定必須歷經的生老病死之外,人到了某個階段,就會有某種體悟,生命的重心也會随
Thumbnail
人類的身體很奇妙,沒有了胃還是能生存的。Hubby因為胃癌於8月初接受傳統開腹全胃切除(Total Gastrectomy),以Roux-en-Y的吻合手術做腸道重建。目前治療早期胃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根除性手術,切除部份胃或整個胃切除掉。為減少腫瘤復發需一併做胃部附近的淋巴廓清,再做腸道重建。 手術
Thumbnail
日前在金馬獎拿下最佳女主角的謝盈萱,以國片《誰先愛上他的》的劉三蓮一舉拿下本屆金馬影后,劇場出生的她,雖總是謙稱在影像領域要多學習,但從她飾演的每個角色,總能看見社會中那不曾被深入了解的人物靈魂。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的劉三蓮宛如亞洲傳統母親的縮影,看似熟悉如常的角色,我們對她的瞭解又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