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Savoir|影樂書年代誌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655#
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的故事描述的是一位歐洲皇室公主安(Ann)在日復一日複冗的行程中的短暫解放。這部電影以奧黛麗赫本以及偉士牌而聞名,尤其是與男主角葛雷哥里佩克(Gregory Peck)在機車上的照片成為象徵,於是無可厚非地帶有一種浪漫愛情電影的印象。但這遠遠不止是一部小品,《羅》不只是奧黛麗赫本的美麗與偉士牌的性格所能概括的。
作為皇室公主的安,在歐洲遊歷的行程中總必須完成各種縟節,於是在片首就能看到在莊重的禮服下,公主悄悄地把右腳抬起伸展,而後用腳抓癢抓到高跟鞋掉了,但一件這麼小的事情卻造成旁人各個面露驚恐。結束儀式後,回到寢室的公主在隨從對於隔日行程的複誦中崩潰,但如此的壓力必非當下瞬發,考量到公主不是第一天的事,考量到歐洲外交的行程並不是第一站,因此可以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喚來醫生的皇室給公主打了一針,一個會讓煩惱飄散的快樂藥劑,為了維持秩序(公主對於行程的遵循),做了一件會令現下人們驚恐的行為:下藥,而這一切都能在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以更大的善(the greater good)將其正當化。在藥效發作前,公主逃出王室,到羅馬的大街上散步,直到昏迷在街上,被美國記者喬(Joe Bradley)給巧遇。
喬一點也不知道這位女子是誰,只覺得是個醉倒在路邊的麻煩人物,是連帶她上計程車後連司機都不想接手的燙芋,不得已只好帶回自己住處,但這並不像一般所想的撿屍,喬卻是打算一人睡床,另一人睡沙發。在表現為一個麻煩人物的不明女子的形象下,在典型美國人形象的自我主義下當然是讓麻煩睡在凹凸不平的沙發上,不過隻手從未做出任何不被容許的事。
直到隔日到報社喬才發現他錯過了皇室記者會,此外,皇室記者會也因為「公主身體不適」為由取消,這時他才發現原來臥室裡那個麻煩人物長得完全與媒體上的公主肖像一模一樣。於是他與報社社長談了一個條件,如果能採訪到公主(即便目前周知的消息是公主因病無法活動)關於所有事情的觀點,就有五千美元的報酬,而他們握手作成約定。相對的,報社社長也以喬採訪不到公主作為打賭五百美元,他們也握手作成約定。
回到住處後公主醒來以為自己在做夢,畢竟做夢也想不到能脫離王室這個大牢籠,除了出於公主身分的自持外,也出於當時男女間的互動份際而趕緊道謝離開(這裡的另一個有趣橋段是喬偷偷地把公主抱到床上,以免醒來被發現自己竟然讓公主睡在沙發上)。但對於喬來說這可是價值五千美元的大獨家,於是他一路跟蹤直到假裝巧遇公主,兩人都隱藏自己的身分,一個隱藏自己是皇室成員自稱為安雅史密斯,另一者則隱藏自己的記者身份自稱是化學肥料商。
若把這說成是各懷鬼胎會有不精確之處,畢竟公主只不過是在壓得自己喘不過氣的日常中想要有些個人的自主。但喬卻是是懷著鬼胎的,他是帶著賺取大筆報酬的動機在行動。他邀約了公主整日在羅馬的行程,公主第一次騎上了偉士牌就造成滿城的混亂,一群人被帶到警局喬卻偷偷拿出記者身分而被豁免;到了真理之口一起體驗民間傳說;直到晚上參加了理髮師所邀請的舞會,被在場盯哨的特勤人員給發現造成了一場大喧嘩,兩人也順利跳入河中游向河岸逃脫險境。這時,兩人第一次接吻。
衣服全身濕的兩人回到喬的住處換上乾衣,兩人之間帶有情愫的對話卻完全沒有讓劇情導向理所當然的性愛,他們之間的愛戀僅止於親吻。同時,也因為午夜即將到來,公主深知自己的身份中就不得不回到皇室,回到充滿枷鎖的人生。
前述提到邀請公主參加舞會的理髮師,是公主在逃離皇室後的重要改變,她把長髮給剪成了僅及耳的短髮,相較於當時對於女性普遍所具有的印象,是十分具有顛覆性的反轉,甚至也可以提出另一種以一個女人受到整個體制壓迫尋求自主性的女性主義詮釋。
不過整個故事有趣之處不只在此,喬從原先帶著私利企圖甚至邀請攝影記者朋友艾文(Irving Radovich)來促成這個發財計謀,在過程中剝削利用著公主以取得各種從公主口中說出的話甚至她的相片,卻意外地讓公主能一圓解脫於平日束縛的想望,完全具有的是一種反英雄的特質,在美國經常所具有的英雄主義式電影呈現下,這點就已十分特出。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電影 Roman Holiday 所具有的意思是因傷所致的娛樂,皇室對於公主的失蹤也以公主的身體不適為由對外宣稱,再加上公主確實因為長年的壓力所驅而逃離,於是電影名稱具有如此的多重意涵也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而在故事中喬對公主所發展出的愛戀感情,也讓他捨棄原本的圖利計畫,如此的轉變也正是一種騎士精神,而這種精神所展現的高貴人格也早在喬把公主還是個麻煩女子帶到臥室安處卻未做出任何性舉動就已得見。文藝復興是在歐洲的宗教時代對於古希臘語羅馬的價值回想,同樣的,在一個戰後(電影發行於一九五三年)的故事背景中,不追隨現代主義,也不依循寫實主義,卻是回歸到十八世紀的歐洲浪漫主義思維的《羅》,也正是在電影上的浪漫主義復興。尤其,這兩個復興(renaissance)都發生在義大利。
尤其是美國是相當晚近的國家,在主權國家(State)於十七世紀中紛紛出現的歐洲大陸,要直到一個世紀之後的一七七六年美國才獨立於英國殖民,於是電影開首強調電影拍攝地都在義大利羅馬完成以及電影的故事主軸,更可以見到即便在二戰後美國作為新帝國的權位,思想上回歸到歐洲的母土(即便只在《羅》這部電影)。
在電影的最後已是假期的結束,各歸其位地回到日常秩序,公主依然是公主,平民依然是平民,發生在一天之內的小旅行不過是當代的灰姑娘故事變形。在皇室記者會上,公主依然高位在上,一群記者(包括喬)則在下採訪,其中記者如此發問:
「殿下是否相較歐洲聯合會是對經濟問題的解方?」(記者)
「我樂見於任何會導向在歐洲更緊密合作的措施。」(公主)
「那殿下對於國家間友誼的觀點呢?」(記者)
「我對其具有全部信心,並且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具有信心。」(公主)
公主說出這段話時,她看向了喬,這時他說:
「請允許我代表我的報社說,我們相信殿下的信心是有依據的。」(喬)
「我好高興聽到你這麼說。」(公主)
當記者群中再有記者發問道公主對於這次的歐洲歷旅中最喜歡的城市是哪一個時,公主這麼回答:
「各有各難忘的好。這很難...羅馬,在任何情況下,羅馬。我會在我的有生之年,於記憶裡珍惜我在這裡的拜訪。」
這時能見到公主不再只是公主,更是「安」這個個體,即便表現出莊重的外貌,但在羅馬的這段時光讓她的心裡即便可能永遠處在外在的約束而仍然富足。而在正式的記者會中,一段同樣的對話卻同時具有在表面之下的另一層僅有喬與安才能明暸的意義,一段對於愛情的言語銘刻,在二十世紀中葉戰後的《羅馬假期》,簡直是浪漫到無可救藥的故事。
picture credit: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