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小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與自己共處有多困難?小我試圖逃離個人自我的空虛不足感時,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藉由認同一個團體而擴大和加強它的自我感。那個團體可能是:國家、政黨、公司、組織、教派、俱樂部、幫派、足球隊等。

疏離人群帶來痛苦,當我們和群體在一起時,我們會感人生是有意義的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會感到心中湧現一種溫暖;當我們和心愛的人在一起時,我們會體會到「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我們大腦中的愉悅迴路會被激活(意思是互相報團取暖)。

在有些例子中,有人奉獻他的生命去無私地為一個更大更好的團體目標而工作,完全不求任何個人的回報、讚賞,或是為自己積攢什麼。在此,個人的小我似乎完全地瓦解了。從個人自我可怕的負擔中解脫出來是多輕鬆的一件事啊!無論工作得多麼辛苦,需要犧牲多少的東西,團體的成員都感到快樂和滿足。

raw-image

他們看起來好像都已經超越了小我。問題是:他們是真正的自由了,還是個體小我只是從個人轉化到了團體

一個集體的小我展現出來的特質和個人小我是一樣的,比如說:需要衝突和敵人,需要更多,需要自己是對的,而與其他犯錯的人對抗,等等。遲早這個團體會和其他的團體發生衝突,因為無意識地在尋求衝突,而且它需要對手來界定自己的界限和身份認同

小我無意識地在尋求衝突

而它的成員在小我驅使的行動中醒來之後,會經驗到不可避免的痛苦。在那個時刻,他們可能就此覺醒,而了解到他們所屬的這個團體,有強烈病態瘋狂的成分

剛開始的時候,突然之間覺醒過來繼而發現你所認同、所工作的團體實際上是病態瘋狂的,這可能會讓你很痛苦。有些人在那個時候會變得憤世嫉俗或是刻薄,然後否認所有的價值。也就是說,當他們看清楚了前一種信仰系統的幻相,繼而夢幻破滅時,他們會很快地採納另一種信仰系統。他們沒能面對自己小我的死亡,反而逃跑到另外一個新的小我上轉世重生

raw-image

一個集體小我通常比其成員的個別小我還要來得無意識。比方說,群眾(一個暫時的集體小我實體)會進行很多暴行,這些是個人在不聚眾的情況下不會做的。很多國家有時也會從事一些在個人看起來是心理病態的行為。

當新的意識萌生的時候,有些人會覺得被召喚而組織一些團體來反映出開悟意識。這些團體不會是集體的小我。組成這些團體的個人不需要經由這些團體來定義他們的身份。他們不會再藉由任何外相來定義自己。

即使這些團體的成員還是沒有完全脫離小我,但是在小我冒出頭來的時候,他們會有足夠的覺知在自己或是別人身上認出它來。然而,因為小我還是會想盡各種辦法去試著掌控他人,並且維護自己,所以不間斷的警覺性是很重要的。

這些團體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把小我帶進覺醒之光中去瓦解它。這些團體也許是開悟的企業,慈善機構,學校或是一群住在同一個社區的人。在新意識的揚升中,這些開悟的團體將會起到很重要的功用。如同小我的團體會把你拉進無意識與痛苦之中,這些開悟的團體將會是加速地球轉化的一個意識的漩渦。


我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

在集體的層面來說,「我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的這種心態,特別深植於世界上的某些地區。在這些地區中,兩個國家、種族、部落、宗教或是意識形態之間的衝突是長久的、極端的和地方性的。衝突的雙方都認同於他們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說,與他們的思想認同。雙方都無法瞭解:不同的觀點或是另外版本的故事也可能存在,而且同樣地有理。

人類的小我在集體狀態下—「我們」與「他們」的對抗,比個人的小我—「我」,更加瘋狂,不過兩者背後的機制是一樣的。至目前為止,人類相殘之中最為嚴重的暴力不是罪犯或喪心病狂者造成的,而是正常、受人尊敬的公民為了服侍集體小我而做出來的。我們大可以說,在這個地球上,「正常」就等於瘋狂。在這個瘋狂底下的根源到底是什麼?答案是:完全與思想和情緒認同,也就是說,與小我認同!

貪婪、自私、剝削、殘酷和暴力在這個星球上仍然無所不在。如果你不能體認這些事情就是內在(underlying)功能失調或心智疾病在個人和集體上的一種彰顯的話,那麼你就犯了將它們個人化(personalize)的錯誤。你會為某個人或某些團體建構一個概念上的身份,然後說:「這個就是他。那個就是他們。」

當你把在他人身上看到的小我和他們的身份混為一談的時候,就是你的小我打算利用這個誤解來強化自己,而強化它自己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是對的,進而比他人優越,還有就是以譴責、憤慨或較常用的怒氣來對抗那個假想敵。

對小我來說,這些都是讓它極端滿足的。它加強了你和別人的分離感,那個「排他性」的感覺被擴大到一個程度,使你無法再感受到你們共同的人性,也感受不到其實你和其他人都是源自於至一生命,也就是你們共同的神性

在他人身上,使你產生最強烈的反應,同時讓你誤以為那就是他人身份的特定小我模式,與你內在的小我模式可能是相同的,只是你無法或是無意從內在感受到它。因此,你其實是可以從你的"敵人"身上獲益良多的。

從他們身上,讓你看到了什麼是讓你覺得最生氣和煩擾的?
是他們的自私?貪婪?權力和掌控他人的慾望?
是他們的虛情假意、欺騙、暴力傾向或是其他你不喜歡的特質?

當你對別人身上的特質感到厭惡而且反應激烈時,那些特質也都在你的身上。但是,那只不過是小我的一種形式,就其本身而言,它與個人是完全無關的。它與那個人是誰無關,它也和你是誰(你的本質)無關。只有當你誤認它就是你自己的時候,在你之內觀察它這件事才會危害到你的自我感。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世界正在往好的方向轉變~感謝一切~


反思。獨立思考

對於劫持了個體思想的模因來說,戰爭是必要的,因為模因也是一種複製子,而人類是它們的載體,所以模因要讓人類透過傳道、聖戰的方式,來將模因複製到更多人的身上。對於模因來說,資源(人類)也是有限的,所以模因之間展開了競爭,而競爭的方式就是各用各的載體打架,以犧牲載體的利益為代價

當你看見分紅色的衣服,你會自動的產生「這顏色適合女生」的感覺,而這一感覺、直覺,通常就是模因在發揮它的作用。這時,你只要反思這一直覺,告訴自己「未必如此」,就能輕鬆的減低模因對你的控制。

當你在遭受了他人的不合理批評之後,你會自然而然的感到痛苦、憤怒,你會想要破口大罵,或者大哭一會,而這一感受、衝動,通常就是基因在發揮它的作用。這時,你只要反思這一感受,告訴自己「我未必需要如此表現」,就能輕鬆的減低基因慾望對你的控制。

總而言之,你當下的第一個念頭、慾望(起心動念),往往最有可能是基因與模因的產物,而你能做的,就是反思它們。當然,在反思了之後,你未必要拒絕直覺或感受,你也可以選擇接受、並執行這些直覺與感受。重點僅僅在於,你是否有反思過?

反思在大多數情況都很適用。反思是人類獨有的,是能有效抗衡基因和模因的心智工具反思是人類獲得「人生的意義」的途徑。而要說人類為什麼總是被模因和基因控制的話,那往往不是因為人類不具備抵禦它們控制的能力,而是因為人類沒有進行反思,懶得反思,有時無力反思

所謂的獨立思考,就是你會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的,
反思你當下的感受。然後再思考、選擇。

情緒和生命力的關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象骑我-avatar-img
2024/02/22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90會員
776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熵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你的靈魂作為人類 【序幕:被觀察的自我】 你正在咖啡館角落敲打筆電,指尖懸在觸控板上的瞬間,忽然意識到—— 隔壁桌的陌生人正盯著你挖鼻孔的手指。身體彷彿突然變成展覽品,而「你」退到了某個更深的維度。 科學唯物論說「他人能看見你」,但此刻你明白: 真正被看見的只是意識投射的軀殼,就像電影院銀幕上
Thumbnail
2025/04/19
你的靈魂作為人類 【序幕:被觀察的自我】 你正在咖啡館角落敲打筆電,指尖懸在觸控板上的瞬間,忽然意識到—— 隔壁桌的陌生人正盯著你挖鼻孔的手指。身體彷彿突然變成展覽品,而「你」退到了某個更深的維度。 科學唯物論說「他人能看見你」,但此刻你明白: 真正被看見的只是意識投射的軀殼,就像電影院銀幕上
Thumbnail
2025/04/04
離火運 離火運釐清與術語定義 1. 核心概念 **離火運**是中國傳統曆法與玄學體系「三元九運」理論中的第九運(2024-2043年),以《易經》八卦中的「離卦」為核心象徵,其五行屬火,主導未來20年的氣運週期。 2. 技術術語解析 | 術語 | 定義 | 關聯延伸 |
Thumbnail
2025/04/04
離火運 離火運釐清與術語定義 1. 核心概念 **離火運**是中國傳統曆法與玄學體系「三元九運」理論中的第九運(2024-2043年),以《易經》八卦中的「離卦」為核心象徵,其五行屬火,主導未來20年的氣運週期。 2. 技術術語解析 | 術語 | 定義 | 關聯延伸 |
Thumbnail
2025/04/02
人生如戲 從前,有個人決定要退休了。他辛勤工作了一輩子,現在也該為自己做點事了。他離開自己的家,準備去別的地方。經過一段時間的漫遊,來到一座掛著巨大招牌的房子前,牌子上寫著「世界大劇場」。 他想:「這個地方不錯」,然後買了一張票。票價並不便宜,但是,他告訴自己沒有關係。他走進劇場,坐在舒服的椅
Thumbnail
2025/04/02
人生如戲 從前,有個人決定要退休了。他辛勤工作了一輩子,現在也該為自己做點事了。他離開自己的家,準備去別的地方。經過一段時間的漫遊,來到一座掛著巨大招牌的房子前,牌子上寫著「世界大劇場」。 他想:「這個地方不錯」,然後買了一張票。票價並不便宜,但是,他告訴自己沒有關係。他走進劇場,坐在舒服的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少數敵多交友,是生存在社會上的入門。 一沒背景,二沒背景,三沒背景,所以就是沒背景,就是沒靠山,你最大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在社會上,有些時候,從眾比對立還要容易多了。 這並不是沒主見,而是一種順勢而為且為之。 有許多事並不是樣樣要爭,樣樣要強,有時候讓位給更適合的人去做,更適合的人去上
Thumbnail
少數敵多交友,是生存在社會上的入門。 一沒背景,二沒背景,三沒背景,所以就是沒背景,就是沒靠山,你最大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在社會上,有些時候,從眾比對立還要容易多了。 這並不是沒主見,而是一種順勢而為且為之。 有許多事並不是樣樣要爭,樣樣要強,有時候讓位給更適合的人去做,更適合的人去上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孤單,有時候我們會尋求他人的認可。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孤單,有時候我們會尋求他人的認可。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當沒有主題時,在方格子寫文章,也許就變成抒發廢文... 是不是因為自己格局不夠大,所以把自己陷入同樣的框框裡... 怎麼會覺得在工作上,就算一群人,那份孤單來襲更強,就是格格不入.... 但你很清楚它是一份工作... 下班,回到家...,跟長輩同住...,要表現正常.., 情緒不好、工作上的不
Thumbnail
當沒有主題時,在方格子寫文章,也許就變成抒發廢文... 是不是因為自己格局不夠大,所以把自己陷入同樣的框框裡... 怎麼會覺得在工作上,就算一群人,那份孤單來襲更強,就是格格不入.... 但你很清楚它是一份工作... 下班,回到家...,跟長輩同住...,要表現正常.., 情緒不好、工作上的不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與自己共處有多困難?小我試圖逃離個人自我的空虛不足感時,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藉由認同一個團體而擴大和加強它的自我感。那個團體可能是:國家、政黨、公司、組織、教派、俱樂部、幫派、足球隊等。 在有些例子中,有人奉獻他的生命去無私地為一個更大更好的團體目標而工作,完全不求任何個人的回報、讚賞,或是為自己
Thumbnail
與自己共處有多困難?小我試圖逃離個人自我的空虛不足感時,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藉由認同一個團體而擴大和加強它的自我感。那個團體可能是:國家、政黨、公司、組織、教派、俱樂部、幫派、足球隊等。 在有些例子中,有人奉獻他的生命去無私地為一個更大更好的團體目標而工作,完全不求任何個人的回報、讚賞,或是為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