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兒子是早產兒那件事(下集-居家照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2022/5/8 印象深刻的星期六

因為是母親節的前一日

內心忐忑不安卻又期待能接兒子出院

不安的是自我懷疑 我真的能照顧好嗎?

因為出院前 照顧者必須到醫院跟專科護理師衛教

而這個衛教不是一般的衛教

▸鼻胃管如何使用、更換膠帶貼布

▸每餐前 需確認鼻胃管是否還在胃裡及反抽餵食針筒

▸血氧機如何使用及偵測異常如何處置

▸製氧機操作及調節用量

▸緊急情況 需急救的CPR(早產兒)

▸嘴巴練習喝奶前需按摩口腔部肌群

及其他一般注意事項

從ICU接兒子到停車場上車前的路途膽戰心驚

畢竟住院5個月離開病房轉移到新的環境

到家後差不多餵下一餐奶

先在客廳使用氧氣鋼瓶給氧練習瓶餵

可能還在適應新環境 喝一些 剩下的用鼻胃管灌食

灌食的技巧還很生疏 拿的角度過高 導致流速過快 造成兒子吐奶

血氧機也同步警報 血氧濃度90降至60 (臉部反紫)

我趕緊調高氧氣濃度

當下緊張受挫卻又必須沉住氣

之後的每天每天我都在房間裡生活照顧兒子 (因為製氧機在房間內)

製氧機製氧時很大聲 像大鼓聲一樣 大人晚上不好睡

半夜血氧機時常警報聲響起

可能偵測器位移跑掉 或是 謊報都有可能

呼吸治療師交代我要靠自己評估判斷

我必須起來確認身體情況

除了用餐及洗澡短暫離開房間

其餘日子都和兒子一起

幸好有婆婆和我一起輪流照顧

替我分憂解勞

也感謝有嫂嫂半夜起來先幫我泡奶

讓我可以多睡20分鐘

每餐喝完必須觀察半小時至一小時

時常伴有吐奶情況

除了喝前練習瓶餵是難關

常常都是嘴巴吸5-10cc就沒辦法再喝奶了

剩下的120cc都要分兩梯次灌食也是難題

使用懶人支架夾針筒調整鼻餵管管線角度控制以固定流速

也要避免地心引力造成流速過快

一天一天的餵奶練習碰壁

兩天換一次鼻胃管膠布

換膠布是最緊張的時候 要等兒子熟睡才有辦法換

否則一用力很有可能就全跑出來 又要回醫院了

期間也遇到吐奶鼻餵管連帶噴出來

帶回ICU找專科護理師重新裝鼻餵管

後來兩天三天都噴鼻餵管 來回醫院跑也不是辦法

於是護理師建議更換矽膠#6鼻餵管 (有分大小)

軟的材質 總長度比之前的短

好處是一個月更換一次

原本以為換矽膠的比較合適

沒想到還是一樣常噴胃管

原因可能是矽膠材質較輕

又換回硬管 但是比之前還細 (原本的管沒貨要等)

灌奶速度每餐耗時1小時甚至1小時半

等於這餐結束 休息半小時 緊接下一餐

加上兒子手會動來動去 會扯到胃管

一直幫兒子拍背讓他灌奶的時候先睡覺

我跟婆婆輪流腰酸背痛 一直輪流幫兒子拍背

這樣的日子持續一個多月後

好消息是可以拔除呼吸器 自行呼吸了

再來抱兒子到客廳走動看看家人感受不同環境

到了7月 兩個月過後

鼻胃管決定拿掉了

因為兒子力氣越來越大 很常把鼻胃管擠出來

就決定不再裝了 靠嘴巴慢慢少量多餐進食

但嘴巴喝奶情況沒有進步 反而退步

於是到醫院復健科檢查安排復健進行口腔訓練-語言治療

語言治療師安排一週三次復健

每次半小時-1小時左右

兒子都是全程哭到結束 因為復健不好受

畢竟從出生沒有使用到臉部肌肉喝奶

也因為早產 發展遲緩

舌頭跟神經連結也較為敏感

容易反胃 一反全部胃的東西吐光光

復健3個月後 依然沒有進步

到第4個月後 才找到適合他的方法餵食

用倒奶的方式 倒一點進去口腔 兒子再吞下去

那時候是我們跟老師認為這是最好的方式

同時也安排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介入早療(身體軀幹偏弱)

在家裡用適合他的方式餵奶 原本4小時200cc

但由於胃賁門肌肉比較薄弱

加上我兒子不愛喝奶 愛生氣

幾乎餐後一動甚至喝的時候 全部噴泉吐光光

那時候很常擦地板換衣服 一天到晚清潔

發現這樣根本吸收不了 改為2小時100cc

才逐漸好轉 雖然這樣照顧者很辛苦

但至少兒子有進食 有營養才能快快長大

直到有一次兒子嚴重感冒

吃了那次感冒藥康復後

突然的不再噴泉吐了

(可能是賁門成熟、神經發展較協調性改善)

早療到了第5個月 兒子矯齡7個月大左右

語言治療開始訓練副食品階段

發現兒子其實比較愛吃副食品 循序漸進

一天天進步 從一週復健三次給為兩次

其他時間安排物理及職能治療

到了第6個月後

語言治療師評估暫時不用再復建 在家訓練即可

等1歲半再來追蹤語言說話部分

後續物理及職能接續治療2個月左右

從不會爬 到 慢慢爬 到看到老師會主動爬過去

從不會翻身 到 翻一次 接著連滾翻

後續因為我需要回職場上班

也因為老師們評估說

兒子可以跟隨托嬰中心一起上課即可

我才終於暫時放下心中這塊大石頭

回歸職場

到今年2024年檢查為止 身體健康檢查都正常

還有持續

▸早產兒追蹤評估至矯齡2歲-語言能力、肢體動作發展遲緩

▸腦部超音波追蹤-腦室偏大

▸眼科視力追蹤-弱近視機率高

/

一直以來

關於我兒子是早產兒那件事

我都想把這些日子紀錄下來

雖說痛苦不敢回想

但也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分享給大家我所遇到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n
0會員
2內容數
親子 | 育兒 | 雙寶 | 一女一子的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期待,以及隨著時間推移,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與期待可能會發生的改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期待,以及隨著時間推移,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與期待可能會發生的改變。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女兒出生後剛帶回家的那兩週真是地獄崩潰,一度想說如果知道帶小孩這麼耗盡心神說不定就沒這麼想生了,就連這篇文章也是抱著女兒單手打字敲出來XD 我還是很愛她啦,但不禁慶幸還好我本來就只想生一個,這樣的日子真的無法再來一次。
Thumbnail
女兒出生後剛帶回家的那兩週真是地獄崩潰,一度想說如果知道帶小孩這麼耗盡心神說不定就沒這麼想生了,就連這篇文章也是抱著女兒單手打字敲出來XD 我還是很愛她啦,但不禁慶幸還好我本來就只想生一個,這樣的日子真的無法再來一次。
Thumbnail
回想起七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簡直不敢想像,而得知我懷孕訊息的另一半在當下則是表現得異常冷靜,但我卻從沒想過懷孕其實是我人生的重大轉變,由於出血及孕期不適,直到早產誕下孩子開啟高需求高敏兒的奮鬥之路,猶如闖進另一個時空,展開了育兒的驚奇世界。 其實早在孩子好奇自己如何誕生之前,我對於「胎內
Thumbnail
回想起七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簡直不敢想像,而得知我懷孕訊息的另一半在當下則是表現得異常冷靜,但我卻從沒想過懷孕其實是我人生的重大轉變,由於出血及孕期不適,直到早產誕下孩子開啟高需求高敏兒的奮鬥之路,猶如闖進另一個時空,展開了育兒的驚奇世界。 其實早在孩子好奇自己如何誕生之前,我對於「胎內
Thumbnail
一、跟寶寶一起成長,努力適應新的自己 二、親朋好友的關心,真的有關注到妳的心嗎?
Thumbnail
一、跟寶寶一起成長,努力適應新的自己 二、親朋好友的關心,真的有關注到妳的心嗎?
Thumbnail
在16年前,第一次當媽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_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我必須擔起照顧這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能為自己未來負責的能力,如果可以,也希望他能為這社會做出一些的貢獻,對於步入職場快20年的我,沒有一件工作的難度,可以超越養育孩子。   
Thumbnail
在16年前,第一次當媽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_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我必須擔起照顧這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能為自己未來負責的能力,如果可以,也希望他能為這社會做出一些的貢獻,對於步入職場快20年的我,沒有一件工作的難度,可以超越養育孩子。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Thumbnail
產後自己選擇全職育兒一段時間,生活的分分秒秒都被另一個生命主宰。有陣子總是抓著手機,邊滑螢幕邊餵奶,彷彿透過手機的小小螢幕我還能和外面的世界有所連結,彷彿我還是原本自由獨立的個體,不受任何人牽制...
Thumbnail
產後自己選擇全職育兒一段時間,生活的分分秒秒都被另一個生命主宰。有陣子總是抓著手機,邊滑螢幕邊餵奶,彷彿透過手機的小小螢幕我還能和外面的世界有所連結,彷彿我還是原本自由獨立的個體,不受任何人牽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成為母親的感動,以及看著孩子成長的心情。從懷孕到寶寶學步再到奔跑的過程,作者充滿了對孩子的愛和感激。文章以一首歌的歌詞作為結尾,表達了對孩子成長過程的懷念和希望能讓時間慢一點的心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成為母親的感動,以及看著孩子成長的心情。從懷孕到寶寶學步再到奔跑的過程,作者充滿了對孩子的愛和感激。文章以一首歌的歌詞作為結尾,表達了對孩子成長過程的懷念和希望能讓時間慢一點的心情。
Thumbnail
一直以來 關於我兒子是早產兒那件事 我都想把這些日子紀錄下來 雖說痛苦不敢回想 但也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分享給大家我所遇到的事
Thumbnail
一直以來 關於我兒子是早產兒那件事 我都想把這些日子紀錄下來 雖說痛苦不敢回想 但也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分享給大家我所遇到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