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開始,我都會挑選一本年度代表書,陪伴與提醒我在該年度實踐與體會書中的理念,在2024年,我選了兩本書,其中一本便是此篇想分享的《我可能錯了》。
此書在2023年初甫出版便蟬聯暢銷書排行榜前幾名,當我購入時已累計31刷,雖然我經常看到許多讀書帳號及書評人推薦此書,但我始終沒有對這本來自瑞典的森林智者所寫的心靈勵志著作感到好奇,真正讓我閱讀這本書的動機來自於一位幫我采耳的陌生人。
某個平凡的下午,偶然發現住家附近有一家采耳店,因為沒有嘗試過便決定去體驗看看,原以為是一個安靜享受的時間,但采耳師一直在我耳邊說個不停,甚至讓我懷疑這是否也是體驗的一部分。
「你平時有什麼休閒嗜好嗎?」她一邊把羽毛放入我的耳朵一邊問我。
「我...我嗎?應該是看書吧。」我甚至沒辦法清楚地聽到她的提問。
「那今年你最喜歡的書是什麼?」
「嗯...《更快樂的選擇》。」(這本也是2024年挑選的另一本書,我也非常喜歡。)
「我還以為你會說《我可能錯了》。」她微微上揚的語氣似乎是驚訝我沒選擇那本書。
「我看過非常多的書評推薦,但因為我還沒讀過...」
「那真的是一本,非常、非常、非常棒的書。」連一個素昧平生的采耳師都推薦了,看來是沒理由不讀了吧。
如果一生只讀一本書,我想就是這本。
太多智慧無法一一敘述,只能誠摯推薦給大家。
這是我今年春天看過最棒的書、書角的摺頁多到一本書變兩本厚。
在正式閱讀第一章前,看著各式充滿感動與真摯的推薦序,我既期待又微微抗拒地心想:「好吧!我準備好接受一趟獲取智慧的旅程了!」
但是,當我搭著客運一路閱讀到第五章時,不禁感到有點失望...
「這就是大家所盛讚的智慧之書嗎...怎麼感覺很...平易近人。」與我所想像中充滿篤定、平靜的像是聖旨或是激勵與啟發的故事不同,作者比約恩常常自我懷疑、容易陷入恐懼,甚至冥想時內心各種分心、小劇場紛飛甚至忍不住打盹,這些書中常有的矛盾念頭與作者好笑的自我吐槽,與我內心所想像的智慧有很大的出入,甚至會偷偷心想:「怎麼感覺比我內心還不堅定阿...明明修行了居然也會因為這種小事焦慮嗎...」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每一天的睡前,我總想快點翻開這本書讀個幾章節,但又有所節制的擔心自己太快讀完,神奇的是,無論當下我有多少的焦慮、悲傷,闔上書的當下都能感到無比的平靜,看似輕鬆地讀著一則又一則的有趣旅程,但當我某天在通勤路上的平交道前等待列車通過,腦海中莫名浮現書中某一段文字時,突然當場掉下了眼淚,並開始哭泣。
在閱讀此書時,我想起了一個影響我很深的經歷...
大學時期的我,收集了不少的眼淚,參與過課堂報告、故事分享或是校園講座,每一次的分享機會,我都各自說了不同的故事,但我總在分享後得到許多台下同學回饋:「自己默默地聽到哭了,對人生突然有很多不一樣的看法。」、「眼眶有點濕濕的,好像在做心理治療一樣。」、「忍不住掉了好多次淚。」,連我自己也非常意外。
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二修了一堂和情緒壓力管理有關的通識課,因為當時正是疫情爆發,老師便徵求有沒有同學願意到學校報告這學期實踐壓力管理的心得,當時的我正經歷一段人生的低潮,飽受失眠之苦,抱著可以透過線上直播向同學們分享這堂課的收穫與經歷的想法便報名了。
當時的我聽了前幾個報名的同學,大部分都是醫學系的學生,很認真的說了對於壓力管理的實踐也引用了許多專業知識,在台下的我心想,完蛋了感覺自己好不專業阿,也沒做什麼很厲害的實驗或報告相關文獻,接著就換我上台報告了,我記得自己看著教室電腦圓圓的鏡頭,認真的說了一個自己在這學期經歷的故事與體悟,一邊說一邊偷看時間發現自己超時了,但台下的教授卻沒有按鈴。
等到我報告結束時,一看到台下,發現教授居然哭了,她走上台前擁抱了我,然後對著鏡頭前的大家說:「我覺得一個人最大的力量就是真誠,這位同學的報告讓老師我也學習到很多。」其他報告的同學在下課時也特地跑過來,告訴我很喜歡我的分享。
在閱讀《我可能錯了》時,我突然想起這段經歷,好像能感受到教授當時所說的,以及一位講座觀眾曾留給我的回饋:「演講的內容讓我很有力量,可以去反思很多東西,雖然說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卻能夠讓我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作者比約恩從來沒有將自己視為一個修行智者,他並沒有打算教會你什麼,或是讓你學到什麼,而是真實的描述著自己的經歷與省思,保留了文字中最大力量:真誠。
這樣的真誠有多不容易呢,若要傳達自己的知識或理念,我可能會想要將自己優勢的一面展示出來,而選擇掩飾自己在過程中遭遇的懷疑與焦慮,並努力呈現美好與堅定的結果,但比約恩選擇放下總總外界對他的身分標籤所帶有的期待,真實的攤開自己的內心,即使是最脆弱與羞恥的回憶,因此他所領悟的智慧才能毫無保留的鑽入我們的腦海,留在我們的內心。
「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
回到剛翻開此書的我,為什麼會對於智慧產生偏見呢,我想是因為我並沒有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我對於智慧應該篤定、平靜或激勵人心的偏見,正來自於我在向別人傳達信念時,並不接受其實自己也會自我懷疑、也會不安的樣子,我想告訴他們:「我是對的。」,而這正好呼應並貫穿本書的宗旨「我可能錯了」。
這也讓我領悟了一件事,為什麼當時的我對於翻開此書會有所抗拒,因為我始終不認為那些智慧與道理需要透過外求去學習,而應該是每個人都能夠覺察領悟的。
真正的智慧不應該是教你怎麼得到,而是引導你覺察自己本身就擁有的。
我相信信念像月光,並不會像太陽一樣耀眼,白天時也常常看不見,但在夜深人靜之時,它會溫柔且安靜的照亮回家的路,我也透過此篇文章提醒著自己,保持著每一次分享的真誠,世界上像太陽一樣厲害的人很多,但我想成為像月光一樣的人。
我並沒有特別提起本書讓我收穫的字句,如同推薦序所言,這值得自己去感受,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真的是一本非常、非常、非常棒的書。」
希望剛好路過的能透過這次的分享有所收穫,也歡迎讀過書的讀者可以在留言區與我交流!
期待看到大家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