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的AI新世界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應該是差不多兩三年前讀了李開復的AI新世界,我想在現在這個AI每天被媒體掛在嘴上的世界,推薦大家也可以看一看。

raw-image


只是我個人也並不是完全同意李開復書中的看法。因為看這本書已經有點時間了,所以說真的也忘了它的重點,只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我記得他書中應該有說中國跟美國差距不大這件事,還有在哪些領域的AI他認為中國會勝出哪些部分美國的會勝出。剛為了把書的圖片放上來,看到現在已是增修版,覺得他自己應該也陸續修正一些他的看法了吧。尤其在Covid19影響下地緣政治的關係整個半導體供應鏈的變化下,還有中美科技戰的角力下,美國禁止高階晶片輸入中國,那麼在AI這場戰中,中國在硬體運算能力受限下已經很明顯的不大可能繼續像以前一樣的發展AI。

記得我看那本書時,應該最不認同的就是李開復認為中國的AI在哪些方面會持續領先。原因是我們都很清楚,中國在科技等某些領域的領先,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極權體制,所有的資訊跟公司都必須為國家服務,所以所有蒐集到的資料都必須回傳到政府(一旦政府有要求)以至於政府可以得到大量資料運用到模型訓練,而西方世界剛好相反,因為重視人權,所以蒐集個資還必須取得用戶的同意,這使得需要大量資料或數據訓練的AI模型、深度學習等在西方世界受到限制。只是,我認為中國10幾億人口,西方開放世界囊括了其他去除中國以外的超過10幾億的人口(如蘋果手機賣在中國,中國的資料到底可不可以回傳到西方,這不清楚),其實資料量可以是更多的,同時這些資料是來自全球的,所以我認為會更為完備,只是,必須經過用戶同意的資料,在用戶個資意識抬頭的今天,是否容易取得?

然而,看到全球似乎很瘋的TikTok繼續流行、中國的手機因為低價CP質高到處流竄,彷彿一般人對個資的意識並沒有那麼強,其實中國透過這些軟硬體蒐集的資料,的確可以大大的強化對AI模型的訓練。

但是現在高速運算的晶片被美國掐住了脖子,有再大的資料量,沒有硬體的高算力支撐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近期在常看的節目中,甚至還看到聽說近期中國的商人還想到利用買高階電玩筆電的高階NVidia顯卡嘗試改造成高算力的AI晶片 (讓我想到會不會前陣子股市也開始吹捧的AI PC,最後不是因為AI PC實際的運用而起來--因為似乎還沒有看到甚麼具體的應用,而是因為中國商人買去拆晶片出來而起來? 我的意思是說不是因為AI PC真的有甚麼有趣的東西讓大家開始買AI PC,而是後面會因為中國商人為了拆解晶片買AI筆電所以AI PC起來)。

但總之,我個人還是看好AI的,不是從今年開始,從幾年前就開始了。而我也在某篇先前的文章說過,我對AI的看法就是贏家永遠是那幾家大廠 NVidia, 微軟, Meta, Amazon, Google,AMD等等,所以我就買了個投資這幾家的科技基金長期定期定額買著放著。

也許過一陣子AI伺服器這話題會退,但AI伺服器的增長趨勢是確定的,但下一個AI要起飛的應用是甚麼? 應該就會是下一個股票市場的炒作題材吧!



13會員
55內容數
2021年開始身為上班族的我想幫自己增加被動收入,基於一些基礎,我開始了我的yahoo股市五分鐘選股投資法,輕鬆幫自己判斷潛力股,也真的賺到了一些錢。隔年,大家知道的航海王時代,我也成功預測到陽明股價至少漲到220以上,用這方法,有個15萬本金,認真點選股的話每個月幫自己增加個3、5000被動收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